论价值转型中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前提依据*
2012-03-28张兴海
张兴海
我国正经历深刻的社会转型,几个重要体征反映着社会转型的深广程度:一是我国社会正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二是社会性质从政治性社会转向了经济性社会;三是经济、政治、文化从单一性转向了多元多样化;四是世界政治生态和经济形态发生着快速转变,全球化浪潮助推着这些变化呈现出世界性。转型过程中最大特点是变动性和不确定性,反映在人的价值观念上表现出怀疑、失落、迷茫。一定社会形态里,人们观念、认识的即时状态与社会的主导目标总是存在差度,引导大众意识不断趋向主导目标和不断确立新的更高主导目标是社会常规且重要的任务。在目前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在原有的价值体系逐步被否定过程中,建立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可能性和必要性都被怀疑着,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前提依据是否牢固可靠又成为一个重要论题。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可行性、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明确,以促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价值观。
一、可行性: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依然的前提依据
价值观可否教育?这是研究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大前提条件,是价值观教育的元理论问题。价值观教育理论经常误将教育目标作为价值观教育的逻辑起点,实际上,“价值观教育何以可能”才是根本问题。价值观教育的“前提依据”,不是贯穿整体的价值观教育设计,而主要是价值观教育的前提性问题,这是一种哲学领域的价值观教育思考。“对于哲学思维的特点,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有两个非常值得注意的观点:一是认为,哲学是一种‘反思’活动,是‘对思想的思想’。二是认为,哲学要进行深刻的“前提批判”,即不断探索、追问已知判断的根据、底蕴和意义。”[1]28借鉴这一思维,价值观教育的前提,在当今价值转型、价值矛盾冲突情形下,纠结成一个价值观教育的元理论问题,即价值观教育的可行性。可行性成为价值观教育的先决条件。“注意事物的条件性研究,是唯物辩证法的一条基本原则。”[1]28价值观教育是否可行,首先取决于是否具备条件,如果没有这种条件,就必须创造条件,如果创造不出条件,则价值观教育就无从谈起[2]。
“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美诺向苏格拉底请教:人的美德自何而来?美德是教来的,还是天然所赋,还是人以别的某种方式得来的东西?苏格拉底告诉美诺说:我们不能在没有弄清楚什么是美德之前,就去讨论美德是否可教。于是,他把讨论的焦点集中在美德的本性上。”[3]在讨论价值观教育是否可行之前,我们也必须弄清价值观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才能知道其是否可教。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认识的观点和依据自己的需要、情感形成的对外在事物的价值判断标准以及依据自己价值判断标准形成的一系列对外在事物的价值判断观点。关于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对价值的认识,取决于客体的实在属性和主体的认识程度。对主体来说,其知识和智慧影响认识程度的高低。关于主体的价值判断标准和价值判断观点,其接近真实和真理的程度,也是由主体的知识修养和智慧水平决定的。主体的价值观如何?其价值判断标准至关重要,是中枢环节,有什么样的价值判断标准,就会最后产生什么样的价值观念。那么,虽然人的最后的价值观点不可以强加和硬性授予,但是,人的价值判断标准是可以引导和培养的,特别是决定人的价值判断标准的人的知识,是可以教授的。人们可以是不同的个体主体,但知识却是真实的、共同的,用共同的知识标准演绎出价值判断,是可以形成人们共识的[2]。
其实,人只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不会做无价值或附加值的事情。做无价值的事情,是无知导致价值判断错误的表现,错把无价值当做有价值。价值观教育可行的理念之所以成立,是因为人的价值判断不仅产生于人的需要,更主要产生于人的知识修养,人的知识修养如何,决定人的价值判断标准的合理程度。知识可以赋予人的情感和行为以理性,而理性恰恰是科学的价值判断标准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知识是可教的,价值判断标准是可以培养和引导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既可以通过学科教学传授给学生知识、观点,也可以通过德育和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教授给学生看待、衡量事物的评价标准和尺度[2]。
归根结底,价值观是社会存在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属于人类认识范畴,社会存在发生变化,人的知识也必然随之改变。所以,价值观是可以通过外在作用发生改变的。既然价值观属于人类对外部世界认识的范畴,那么,人类的认识,包括个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都要经历由浅入深的过程,逐步接近或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人的价值判断标准以及由此做出价值判断,也要经历一个不断健全,由不完善向相对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人的自觉行为,这种自觉主要来自于外在的教育引导。这些外在的教育引导,有的是直接的,有的则是隐性的,或系统的传授,或潜移默化的熏陶,或耳濡目染接收。总之,外在教育起了决定性作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这种逻辑上和方法上的可行性,确认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前提条件,给予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行为的可行承诺[2]。
二、必要性:大学生实现价值自觉的必然路径
帮助大学生实现价值自觉,是大学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也是帮助青年实现全面发展获得更大自由的重要步骤。在一定意义上,人的价值认识程度和水平的高下,决定着人发展的程度,制约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人们价值认识从自然到自觉、从感性到理性,形式上是高低的两个层次,过程上则是必然和必要的经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现象产生着社会意识的表象,而社会意识的本质则是由社会存在的本质决定的。认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本质,才是人类不断的更高级的价值认识活动——价值自觉活动。帮助大学生实现价值自觉,不仅是实现认识过程升华的需要,也是更高程度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的必要。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矛盾冲突情况下,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帮助它们更好地实现价值自觉,逐步确立起正确价值观,是教育应担当得好的使命。
价值观教育,在社会转型期担当的人才争夺的任务更为重要。在阶级社会,任何教育都具有阶级性。统治阶级都要把本阶级的政治信仰、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传授给年轻一代,使其内化为一代新人的素质,造就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以维护和巩固其社会制度。阶级社会里的学校具有有阶级性、社会性,学校是国家设立或管理的,学校在教育过程中传授什么样的思想,是由其阶级性决定的。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思想价值观念矛盾冲突异常激烈复杂,各种思想价值观念争夺青年的斗争会始终伴随着转型存在着。只是当社会转型初步完成,社会各种形态确立并稳定,这种矛盾斗争才会较为缓和。大学视正确价值观教育为己任,是转型期我国大学的重要使命。“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目的、制度、方针,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服务。”[2]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要完成的首要任务。大学对学生进行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以价值观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对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矛盾,它们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构成矛盾统一的双方,其地位和作用是有主次之别的,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学校对大学生的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能够体现出主导地位和阶级本质要求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解决的是学生的社会意识问题,即政治立场、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方面的问题。如果一个大学生只掌握了现代化建设的知识技术,而不具备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那么,就不会很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所谓可靠的接班人,必须树立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任何复杂的情况下,都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能抵制各种诱惑,经受各种考验,战胜各种风险,捍卫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2]。
三、特殊性: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状况牵动社会神经
大学生价值判断及其价值诉求牵动着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神经。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有别于其他社会青年群体,国家和人民对他们寄予了厚望。在客观上,他们必将成为社会的栋梁,建设的中坚,推动发展的精英。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状况如何以及他们形成怎样的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历来是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的,也是社会给予重点关注的。大学生具有怎样的价值观状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未来走向,而且也在当时社会代表着一种重要的社会价值思潮。这种价值思潮对社会具有辐射作用,对社会的思想意识领域也有重要影响。大学生的价值思潮同大学生的特点紧密联系,表现出敏锐、变动、并带有一定激情的特征,极易与社会其他思潮渗透、互应,成为当时社会一种极为引人关注的显性思潮。如果与大学生价值思潮渗透紧密、互应强烈的社会思潮是错误的,是别有用心企图的,则可能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甚至引起社会动荡。以前我们常说“大学生思想状况是社会晴雨表”,其深层原因就在于此[2]。
大学生接受高层次的教育,学习科学技术,同时要避免科学技术主义的袭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快速发生变化,同时,也使人们经常误读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张力,以致产生科学技术主义思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如生物科学领域的克隆技术、基因技术,信息科学领域的通信技术、网络传播技术,原子核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引起人们思维方式和认识方式的变化,等等。“科学技术发展提出了一系列价值问题、伦理道德问题,大学生既要学习新的科学知识,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价值观念,又要正视科学技术发展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确立科学的价值观念。高等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特殊意义,还在于教授学生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防止学生成为只有技术、盲目崇尚技术,但缺少文化和思想的技术畸形和技术奴隶。”[2]
年龄阶段和生活方式的特别要求给予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特殊重视。大学生阶段,正是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接受教育又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同时,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成才愿望,在这一时期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为他们顺利成才进行思想武装,这是教育的最佳时机,这一时期的教育能最大满足社会教育的目的和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需求。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特殊性,还在于大学生群体这种特有的集中学习的形式,这种集体的集中的学习生活,一方面为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其他社会青年群体难以具有的教育方式,无疑这种集中教育的效果要更为有效。另一方面,大学生集体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他们互相学习、熏陶。学校通过加强大学生群体文化建设,使大学生在自己的群体中到受到了文化熏染,情操的陶冶,会自觉克服不良的认识和行为,会自觉向崇高发展[2]。
[1]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3]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