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2012-03-28戴志明

大理大学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内涵式大理学校

戴志明

(大理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明确要求。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总之,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1〕。

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召开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研究制定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并针对当前影响和制约质量提高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围绕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30条具体措施。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 以下简称《 意见》),是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指导性文件。作为高等学校,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意见》的要求尽快落到实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1 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和强化办学特色是我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总体要求

根据《意见》的定义,所谓内涵式发展,就是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大理学院一直以来都在紧紧围绕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内容加强建设,深化改革、科学管理、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2005年学校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时,就以“调结构、上水平、重质量、创特色”作为指导方针。2007年学校学习贯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时,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核心,就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强化质量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和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的政策与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大讨论。在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过程中,始终按照“结构合理、规模适当、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要求,加强专业建设。2009年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今后5年,学校的主要工作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内涵式发展为主题,以建成大理大学和国家立项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为目标,实现学校持续、快速、协调发展。”2010年,学校编制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了学校“十二五”发展的思路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强化科学研究,促进学科专业建设,抓住机遇、突出特色、营造环境,创造条件,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同时,学校在云南省高校中创新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活动。2004年,提出了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2006年,提出了学生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的要求,各专业制定了学生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方案和计划;2007年开始,学校在所有本科专业中建立专业质量标准,规范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为评价专业建设质量提供了测评依据;经过充分论证,教职工代表大会批准,2009年秋季,学校在云南省高校中率先实施“三学期”制,从而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2009年起,学校在制定专业质量标准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专业评估工作,对毕业生满2届的本科专业建设情况和人才培养状况进行评估,有力地促进了专业的规范建设和特色发展;2010年,学校在所有本科专业中全面实行“学分制”,为进一步强化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了条件。

这些成就说明: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和改革创新、强化办学特色既是高等教育规律的必然反映,也是大理学院11年来改革、建设、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重要经验,是我们今后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动力源泉。

大理学院已经在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上探索了11年。当前,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内涵式发展的认识,深化对内涵式发展道路的理解,紧紧围绕建设大理大学和成为国家立项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两大目标,坚持“深化改革、科学管理、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的内涵建设要求,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

深化改革,就是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运行制度、科研管理制度、人事分配制度、学生能力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努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科学管理,就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加强章程建设,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加强民主管理,推进教授治学;优化结构,就是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队伍结构,整合教育资源,合理调配资金,提高办学效益;强化特色,就是结合学校办学定位,进一步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特色,努力提升学校的办学影响力;注重创新,就是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2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牢我校内涵式发展和强化办学特色的坚实基础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天职,大学必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也是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根本标准。

(2)雌、孕激素与子宫肌瘤的关系:雌、孕激素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一直被认为是子宫肌瘤发生和发展的促进剂,当外源性给予雌激素或妊娠时,子宫肌瘤迅速增大,绝经后肌瘤停止生长甚至萎缩、消失,表明子宫肌瘤具有激素依赖性。相关资料显示:雌、孕激素水平在肌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肌层组织,说明二者在肌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本组资料亦显示ER、PR在肌瘤组织中高表达,明显高于周围肌层组织,这与文献报道[2]一致。临床上对于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3],已取得显著效果,对于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采取期待疗法,同样取得了一定效果。

学校要继续完善保障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规章制度,牢固树立“本科教学是学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的观念,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等各方面的工作都要体现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学校每年要至少召开一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研究解决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把坚持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要继续加强和完善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和教学质量优秀教师等鼓励教师发展的评选表彰制度。

进一步以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为抓手,修订各专业培养方案,完善适合本校实际的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专业学位基本要求。进一步完善本科专业评估工作,并使专业评估工作常态化。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制定和完善各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规范和标准。确保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学生全面发展,学科发展趋势及学校、学院实际情况相符合;专业教学工作的实际状态与所确定目标相符合;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学校、学院定位和目标相符合。

进一步加强实验、实训、见习、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基本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与管理,努力提高本科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完善实习管理制度,提高实习质量。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在现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上,每年新增一批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按照充实、巩固、提高的原则,在加强现有医学类、教育类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大力建设文科、管理、工科、理科等学科的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拓展国外实习基地。

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强化研究生实践教学,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学位授权点建设,建立研究生教育评估制度,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使我校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坚持走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进一步贯彻学历教育“稳规模、调结构、抓改革、强管理、上质量”的方针和非学历培训“大区域、大单位、大系统、大群体、大规模、大效益”的工作思路,突出学历教育的职业性和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推进“学分制”改革。进一步发挥“大理学院职业技能培训站”、“云南省第215职业技能鉴定所”和“云南省滇西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中心”在非学历教育中的职能,保持适度规模,改革创新,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教育质量。

积极拓展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办学空间〔3〕,坚持对外“巩固南亚东南亚,延伸东亚和欧美,扩大合作与交流”、对内“项目引导,重心下移,落实责任,扩大受益”的工作方针,在强化和提高本科学历留学生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积极拓展留学研究生教育。依托南亚合作伙伴,从医药学类硕士点着手,实施留学研究生的招生工作,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积极推进汉语国际推广,提高国际汉语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水平,强化办学特色。

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制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我省“桥头堡”建设需要、适应各行各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以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区、大学生创业实训孵化基地为依托,加强创新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进一步落实“贷免扶补”等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完善学校鼓励毕业生创业相关措施,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

坚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作为学校“第一课”来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文件精神,切实保证领导体制健全、联动机制到位;教学组织健全,机构设置到位;领导班子健全、人员素质到位、条件保障到位,推动教学改革、增强教学实效、提高教学水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采取措施、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进一步丰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加强在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和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3 增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能力,是我校实现内涵式发展和强化特色的必然要求

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等教育进入到近代以后,特别是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高等教育在实践中逐渐生发出来的新的社会职能。它体现了社会的深刻变革、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标志着在社会经济、文化、管理中的地位跃升,反映了高等教育内涵的不断拓展,以及与社会联系的不断深化。大理学院以“立足大理、服务滇西、面向云南及周边地区”〔4〕为服务面向定位,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强化特色,必须内炼素质、外强能力。

要根据我校的定位及发展目标,制定大理学院科研振兴计划,明确我校应主要围绕地方急需解决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来开展科研工作。加强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尤其是有较强实力和影响力的学科如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教育学、民族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建设,争取有更多的学科进入省重点学科的行列。依托现有的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争取个别重点实验室成为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或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实施省、高校等不同级别的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建设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科研人才队伍,培育一批重要科研成果。进一步强化全校的科研意识,建立适合于科研与学术发展进步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形成激励创新、严谨求是、竞争有序的学术环境。

推进协同创新,不断增强学校社会服务能力。紧紧抓住华中师范大学对口支援大理学院的契机,在边疆地区农村问题研究、洱海水专项、大理旅游文化发展等领域开展多方位的合作,通过建立相应的合作研究机构,依托大理的现场资源及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科优势有效地开展合作研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在省工程实验室及云南省大学科技园大理学院分园的基础上,引入有实力的企业加盟,合作开展新产品研发、推广等工作,产出一批创新成果,培养一批创新人才。通过建立校校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培育新的学术领域和学科增长点,争取在“十二五”末期形成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使学校成为大理及滇西地区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主要基地,不断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能力。

紧紧围绕《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提出的9项主要任务和8项重点建设内容,制订并实施《大理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着力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平台建设,争取将云南省南诏大理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基地建成省部共建基地,将民族文化研究所建设成为民族研究院。瞄准地区发展战略和重大问题,积极推进跨学科研究,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构建独具优势与特色的项目体系,推进服务地方的智库建设。加强对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和当地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研究,进一步加强对文史哲等学科的支持力度,重点建设1-2个优势突出、特色显著的社会科学专题数据库和优秀学术网站。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推进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向世界,增强学校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紧扣建设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目标,组建南亚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整合现有资源,丰富合作方式,提高合作层次,拓展合作范围,深化合作办学实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学校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根据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符合大理学院发展需要的现代科研管理机制。继续完善科研奖励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明确配套经费应有部分用于实验室建设。动态设置科研工作岗位,获得高级别课题的教师可申请进入科研工作岗位。规范并明确校级科研管理部门、各校属学院的科研管理的任务和职责,提高各学院组织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要充实和加强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增强组织、参与重大项目的能力。对重点实验室、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实行分类管理。

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建设的主要内容来抓紧做实。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秉承“博学达真,大德至理”的校训,坚持“至诚尚行,求实创新”的校风内涵,弘扬科学精神,培育人文情怀,推进校风、学风、师德师风建设。按照“大型活动层次化、精品化;中型活动学院化、特色化;小型活动社团化、经常化;品牌活动班级化、普及化”的要求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坚持“融四海文化,铸大学精神”的宗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提升大理学院“国际日”活动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加强管理,注重积累,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具有大理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

4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我校实现内涵式发展和强化特色的动力源泉

我们身处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大理学院正是在1978年伴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坚实步伐,开始展开了它的生命历程。30多年来,大理学院取得了一系列发展成就,从根本上讲是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在学校的缩影。当前我们要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就是要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就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保持清醒头脑;就是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锐意推进体制机制和各方面的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顺应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大势,积极探索按类招生。积极响应国家实施的支援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需要,做好全免费定向临床医学专业和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的招生和培养工作。推进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改革,科学合理设置考试科目,进一步完善复试办法。

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着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按照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基本制度,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修订完善《大理学院章程》,完善党政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以院为主的管理体制,理顺关系,明确权责。建立以校属学院为主体的教学、科研及学生工作管理体制和有利于校属学院相对独立发展的人事、财务管理体制。

建立和完善更有利于基层学术组织在教学科研中发挥主体作用的体制,形成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互为制约和促进、协调运行的机制。以强化学术组织职能为重点,进一步发挥专家教授在治学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学术机构建设,让其更多更充分地参与和承担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科研等涉及学术方面的事务。还权于学术,将行政管理部门以前代管的学术事务,交由学术组织来管理。

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实施“五卓越计划”(卓越工程师、农林人才、医生、教师、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大力加强实验、实习教学改革,推进教学模式、内容、方法、手段、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建立为本科生配备科研导师的制度,鼓励承担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的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建立大学生创新团队学习制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鼓励本科生申报各级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切实注重培养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开展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支持优势特色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和农林等行业相关专业以及师范类专业建设。根据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情况,健全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逐步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促进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协调发展。

继续完善本科教学规程、课程教学规程等规章制度。要继承被实践证明了的好的方法,坚持教研室或课程组集体备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集体研究等基本教学研究活动。

建立健全学校教育质量评估机构,建立以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为主要内容,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估制度。

主动跟踪国家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人才引进与选拔方式,教师遴选、考核与评价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激发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健全党员代表大会,教职工、工会代表大会,团员、学生代表大会组织形式,发挥群众团体、民主党派的作用,依其章程行使权利,促进各方面积极性的充分调动,使办学活力明显增强,现代管理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基本形成。

5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我校实现内涵式发展和强化特色的关键

高校中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教师,是高校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系列功能的活动主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教育。我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需要不断探索,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努力造就一支适应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和学科建设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要组织全校教职工尤其是教师认真学习贯彻《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对师德师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在工作和生活中履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大理学院关于贯彻〈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细则》,成立大理学院学术道德委员会,完善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

推进教师分类管理,进一步完善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制定出台学校各类各级岗位职责、任务和目标考核的管理办法,明确不同类型、不同职级教师的岗位任务和目标要求,修订完善学校教职工聘用、考核、晋升、奖惩办法。按照学校教代会通过的方案,完善学校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

实行教学工作校、院、教研室(系)三级管理,明确教研室(系)、教学团队、课程组负责人的职责要求。启动学校对各二级学院和部门的定编定岗工作,完善岗位设置管理。与此相配合,制定加强教师聘用、在岗管理、教师兼职兼薪和教师退出机制等的管理办法。

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建立教师教学准入和评估等制度,不断加大青年教师培养、教学和教学管理能力提高、教学改革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力度。

继续实施省校级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选拔培养,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继续配合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完善校级学术带头人选拔培养的政策和规章。在选拔培养中实行淘汰制,定期考核,滚动发展,鼓励他们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高水平的成果。

继续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岗位制”和“青年教师导师制”,充分发挥老教师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青年教师的培养速度和质量。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学科专业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制度。继续实施“教学名师工程”,发挥名师示范作用,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完善研究生课程教师选聘和培训。加大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尤其要重视加强对以领军人物、优秀团队为标志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也是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为了不断提高大理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必须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并强化办学特色。这是一个长期、艰苦的奋斗过程,学校要不断加强学校的基础条件建设、加强经费保障;全校师生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高认识、增强信心,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学习贯彻《意见》精神的过程变为推动学校提高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的一次更深入、更广泛的动员。我们要紧紧围绕以建设大理大学和成为国家立项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为标志的“十二五”发展目标,深化改革、科学管理、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为实现大理学院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1〕徐京跃.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EB/OL〕.( 2011-04-25)〔2012-06-10〕.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4/25/5956008_0.shtml.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12-04-23)〔2012-06-11〕.http://www.edu.cn/gao_jiao_788/20120423/t20120423_768680.shtml.

〔3〕戴志明.抢抓机遇 积极进取 不断开创大理学院国际交流合作新局面〔J〕.大理学院学报,2010,9( 11):1-6.

〔4〕戴志明,杨荣新.紧密结合地域优势打造自身办学特色〔J〕.中国高等教育,2011( 22):42-43.

猜你喜欢

内涵式大理学校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推动新时代乐山市县党校内涵式发展
做梦都要去大理
大理好风吹
内涵式发展:“育新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想念大理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
学校推介
茶馆式图书馆走进高校理念浅析——基于图书馆内涵式发展的角度
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学校事业内涵式发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