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血制备贴签方法改进的调查分析
2012-03-27张艳华陈兰兰李广庆王鑫李文颖
张艳华 陈兰兰 李广庆 王鑫 李文颖
目前,输血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血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效果与生命安全全血及血液成分已经成为临床上使用的无可替代的产品[1],应从产品质量的整体性考虑,血液制剂的质量不仅只包括产品的质量,还应对其标签和包装的质量有严格的要求。在包装及粘贴时,打印出来的血液标签的血型、血量、条形码及成分类别一定要与粘贴的血袋内的血液成分相符,血液标签的底色应为白色,与血袋牢固粘贴,能防水、耐磨损,背面粘合胶不能影响血液质量。为了确保血液质量和临床用血的安全,应建立和实施贴签管理程序。负责贴签的人员须经相关培训和考核。应明确规定贴签的步骤和要求,一次只对一袋血液和同源血样的血袋贴签[2]。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收集成分制备20 000袋,此时,我站未进行贴签程序的改变。又于进行贴签程序的改变后的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再次收集成分制备20 000袋的工作量及时数进行测定。
1.2 调查方法
1.2.1 贴签时间:运用工时测定法,即确定工作量的最基本方法,对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全过程的每一环节进行的程序和动作所耗费时间进行测定[3]。
1.2.2 具体操作:分别选取成分血制备贴签方法前后两个时段进行调查。首先选定自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收集成分制备20 000袋,每批约40袋,1年500批次,每批平均时间为0.75 h,全年用于贴签的时间为375 h;贴签程序改变后,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再次收集成分制备20 000袋的工作量及时数进行测定,每批约40袋,1年500批次,每批平均时间为0.25 h,全年用于贴签的时间为125 h。由于改变流程,减少中间环节,贴签所用时间相应减少。
1.2.3 贴签质量调查(差错率调查):选定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收集成分制备20 000袋;贴签程序改变后,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再次收集成分制备20 000袋相关问题调查包括差错次数和原因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贴签程序改变前后所用时间比较 改进后每批次节约工时0.5 h,制备20 000袋灭活血浆可节约工时250 h。见表1。
表1 贴签程序改变前后所用时间比较
2.2 贴签流程改进前后差错率比较 改进前差错率为0.035%,改进后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贴签流程改进后差错率比较
3 讨论
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收集成分制备20 000袋,此时,我站未进行贴签程序的改变,在血浆病毒灭活前,需要成分制备人员把血浆的原袋和病毒灭活器材连接在一起,具体操作流程是:一个人拿血浆袋到扫描机前,进行扫描,扫描机打出标签,由另一个人贴在灭活器材上,第三个人将标签与血浆器材的血浆袋的标签进行核对,粘贴在灭活血浆袋上。在此过程中,要三个人共同完成,时间长,造成整个成分制备时间延长,包装科和血库工作都无法进行,在临床急需用血时,医院和患者着急,造成医患矛盾更加突出,同时容易出现贴错签的情况,在一年中造成6次贴签错误,原因分析:工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导致的拿错标签;打印标签时没有认真核对电脑上的成分类别、血型、血量是否与血袋相符;粘贴时未仔细核对新生成的血液标签是否与血袋内的量及成分是否相符;打印血液标签时拿错血型标签;在工作人员少的情况下,由一人进行打印、核查、粘贴,没有人员进行核对;工作量大,人员不够,核对不及时,造成贴签错误。
改进后,在采血时由采血人员将标签粘贴在采血四联袋中的血浆袋上,采血回来后连同全血一同移交成分科,成分制备人员直接把血浆袋上标签取下了,粘贴在灭活器材上的血浆袋上,一个人来完成。不需要再次扫描打签,粘贴过程快,减少中间环节,不容易出错,保证原袋与子袋标签的一致性;同时,提高工作效率,造成整个成分制备时间缩短,保证临床急需用血,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由于目前,我站全部实现计算机管理,血液采集、制备、检验发放全部用献血码识别,如何避免贴签过程当中出现的错误,则是保证血液质量尤为重要的一环。首先加强培训,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质量教育,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使质量意识贯穿于工作的始终,增强全员职工对提高血液质量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使职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与血液质量的保证息息相关,真正树立“血液人命关天,责任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考核,增加其责任心和责任感,把安全输血放在第一位。其次,严格查对制度,严格执行自查、抽查制度,质量管理管理委员会成员定期进行检查督导,对内审、管理评审、外审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定期改进。加强核对,采用改进后成分制备贴签方法后,还应注意严格核对,对“成分科工作手册”贴签程序进一步完善,明确规定贴签的步骤和要求,一次只对一袋血液和同源血样的血袋贴签,保证原袋与子袋标签的一致性。实践证明,通过改变贴签流程,改进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血液质量。
1 邱艳主编.全血成分血质量要求与血液标准化.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10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编.血站管理办法,2006.
3 曹淑萍,赵尚德,王青山,等.我院护理人力资源合理使用的调查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5,40:776-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