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生命的教育
——生命发展教育之“主动教育”教学模式校本诠释
2012-03-24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万玉霞
■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 万玉霞
温暖生命的教育
——生命发展教育之“主动教育”教学模式校本诠释
■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 万玉霞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是课堂教学。为创建促进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创造、自主发展的高效课堂,我校开展了“全员参与、全学科覆盖”的“主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主动教育”教学模式是依托于“生命发展教育”理念的哲学思考,落实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种教学范本。
一、“主动教育”教学模式的提出
(一)对教学现状的反思
1.对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思
两个追问:我们学生的成长是主动发展还是被动发展?我们的教育是否真给孩子带来了生命成长应该享受到的快乐,让孩子真正收获健康与品格、智慧与能力?
一个关键词:需求。我们的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主动成长需求。学校和老师应该提供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
2.教学的两大困惑
(1)如何真正改善课堂的沉闷气氛,还学生自由快乐的学习时空。课堂上教师过于强调学习结果,忽视有差异性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教的依然过多,学生主动探究的时空依然甚少。
(2)如何真正减少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学生一个幸福的人生。为什么要减负,大家都明白,但现在的学生已成为整个社会中起得早、睡得晚的群体,要关爱和发展好生命,就要解放孩子生命。把他们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解放的方式,就是追求主动学习、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减负不能是一时的口号,而应是持之以恒的实践,在责任中推动变革,在不断变革中实现温暖生命教育的目的。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
1.符合时代变革的现实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提出了新的变革思路,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2.符合生命发展教育的实践意义
生命发展教育追求的教育境界是让每个儿童生命得到全面、自由、充分地能动发展。主动教育的实践意义就在于,通过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主动求知、主动质疑、主动探究、主动合作、主动锻炼、主动审美、主动管理等系列主动发展的良好习惯,为每个儿童生命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三)“主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哲学意涵
人为万物之灵。人是世界的中心。学生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中心(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从古希腊的“实体主体’,到近代的“认知主体”,再到现代的“生命主体”,构成了主体性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体现了哲学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人本学的转向。
“主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哲学意涵:自由性、主体性、充分性,实践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的哲学理念。
1.遵循生命发展的自由法则
人的主动发展需要个性自由,而个性自由需要自由宽松的环境呵护,生命力才能得以充分释放和展示,人才能真正成为有人性并能绽放生命气息的“大写”的人。因此人之自由的关键,在于他所处的生存环境。对于学生而言,这个环境就是其素质发展的主渠道——课堂。
2.遵循生命发展的主体能动法则
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是具有能动性的。他会从自己的已有经验和心理水平出发,考虑教师提出的要求,必然有自己的发展要求。符合自己需要的就接受,不符合自己需要的就产生心理拒绝。
3.遵循生命发展的价值法则
“主动教育”教学模式就是体现了生命主体的主体性,以人为本的现代观和育人为本的教育观;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展示生命活力,焕发生命激情,体现生命价值的教育;摒弃了过去完全按教育者的意愿塑造儿童的灌输方式,建立为儿童的主动成长提供“支点”的教育。
4.遵循教学改革的辩证法则
“主动教育”教学模式中学生主体和教师主体是辩证的统一。“主动教育”课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也会促进教师的主导作用。然而,学生“主体”要到位,教师“主导”须有方。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教学相长。
二、“主动教育”教学模式的简要介绍
“主动教育”教学模式承载着“生命发展教育”理念的教育核心,它一切以孩子的健康、和谐、主动发展为教育的根本;一切以促进学生生命的智慧愉悦发展为教育的实践基点。
(一)“主动教育”教学模式在操作要点上简称为“三三五式”
教学环节“三环”:课前、课中、课后。
教学内容“三类”:A类基础类、B类综合类、C类拓展类。
教学程序“五板块”:“主动感知”、“主动发现”、“主动参与”、“主动建构”、“主动拓展”。
(二)该模式呈现了四大亮点,实现了四个突破
1.时空上,把学习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还给了学生:
2.学习方式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自主、合作、探究、分享活动贯穿始终。
3.学习氛围上,组内、组际、班级间、课内与课外间,形成开放、多元,共通互融的大时空学习交互区。
4.学习过程中,体现了正确处理好学生主动地学和教师及时有效地导的关系。
1.学生《问题生成单》的使用,让教师真正找到了学习的需求和教学突破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思维品质。
2.合作学习氛围浓厚,课堂上已不是过去常见的教师的独白式教学,而是诉诸于班集体相互交流与对话,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教学生态。
3.多维即时评价,确保了高效学习质量和评价机制的创新。
4.备课组建设,塑造了具有“学习”意识、“研究”气质、“变革”能力的教师群体。
(三)该模式要正确处理好四大关系
1.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注重基础性课程资源与生成性课程资源的统一;
2.自主与合作的关系,强调个体的言语实践和群体的互动式的言语实践的统一;
3.质疑和探究的关系,注重在质疑中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发展思维;
4.发展与创新的关系,强调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发展中培养创新意识。
(四)该模式予以保障的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
1.丰厚专业知识,提升教师学习力
通过理念、理论培训和模式操作培训相结合的校本培训形式,转变教师的观念,开拓教师的视野和丰厚教师的积累,提升教师的专业修养。
2.借助团队力量,提升教师实践力
通过两个“阵地”——备课组、教研组的打造,“三个梯队”——三级教师工作室(专家工作室、骨干教师工作室、青蓝工作室)的建设,加强教师分层培养,提升教师“主动教育”专业修养与教学课堂实践能力。
3.依托科研专题活动,提升教师研究力
我们立足课堂教学研究,围绕组内申报的小课题,通过学习共享交流、教师沙龙研讨、案例研究、教学竞赛、魅力教师论坛等专题活动,鼓励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学习并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提升教育的认识和教学技能,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加强制度管理,提升教师向心力
我们追求细节关注,即关注教师感受,关注教师需求,关注教师情绪变化,倾听教师声音,制定了一系列体现人性关怀的“团体学习制度”“个人研究制度”“目标考核制度”“骨干培训制度”“奖励制度”等,充分激发、尊重教师的发展期望。同时,也通过制定具化的配套评价体系:如每个学期有不同的《“主动教育”课堂评价表》《“主动模式”教学长效管理机制》《“主动教育”教学模式常规考核表》等,提升“主动教育”教学模式课堂的实效性,提升教师向心力。
(五)取得的成效与反响
武汉市教研员和江汉区教研员联合下校视导,我校全学科全覆盖的46节“主动教育”模式课以44节优、2节良,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肯定。他们一致的感受是:“常实小‘主动教育’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孩子们很兴奋,我们也很兴奋。”
为了让新的课改深入到社会和每个学生家庭中,以达到教育共识,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创设更为和谐的育人氛围,我校向家长开展了全员参与、全学科覆盖的“主动教育”课堂开放日活动。
家长的反馈是:看到孩子们跃跃欲试,在合作学习时的精彩发挥,质疑问题在同学们的相互交流中得以解决和释怀的学习场面,为孩子们能享受这样的学习生活,深感自豪和欣慰。
几年来我校的“主动教育”教学模式探究实践被《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湖北教育》人民网等各大主流媒体报道。由于突出的办学成绩,学校多次承担了省、市内外的校长、骨干教师国培与带教任务。
2009年7月,我出任云南楚雄现代教育小学首席专家,多次指导该地区教改工作。“主动教育”教学模式被云南楚雄小学现代教育工程推为课堂教改的范本。仅2010~2011年里,学校共接待来自全国的教育同行800余人,我校教师上“主动教育”模式展示课200余节。
责任编辑 向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