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病及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2012-03-24杨国锋
杨国锋 吴 娜
江西省抚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江西抚州 344000
原发性高血压(EH)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冠心病及心力衰竭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早期即可出现左心舒张功能减退,控制高血压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1]。本研究选择国产的厄贝沙坦及卡维地洛联合治疗轻、中度EH,观察降压效果及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门诊及住院的Ⅰ~Ⅱ级EH患者共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7.2±12.4)岁,全部患者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诊断标准[1],血压:收缩压(SBP)140~180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DBP) 90~110 mm Hg。经体检、辅助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控制不良的糖尿病、心房纤颤及其它器质性心脏病,排除β受体阻滞剂禁忌者:(1)心力衰竭体征;(2)心率(HR)<60次/min;(3)PR间期>0.24 s,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活动性哮喘或反应性气道疾病[2]。
1.2 治疗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入选患者为初始治疗或停用其他降压药物2周者,给予厄贝沙坦(苏适,深圳市海滨制药有限公司,H20000511)150 mg,每日1次早晨服用,卡维地洛(金洛,齐鲁制药有限公司,H20000100)10 mg早、晚2次服用。2周后如血压未达标(140/90 mm Hg以下),则厄贝沙坦加用至300 mg,每日1次;卡维地洛用量每2周加倍,最大剂量40 mg/d,分2次口服。共观察12周。
1.3 观察指标
所有入选患者治疗前3 d及治疗后3 d每日上午9︰00测血压、心率2次,取平均值记录,并取治疗前3 d平均值作为治疗前血压、心率数值,取疗程最后3 d平均值作为治疗后血压、心率数值。患者测血压、心率前至少休息15 min,采取坐位,用立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听诊1 min心室率记录。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检查,固定1名高年资心脏彩超医师操作。记录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测量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以脉冲多普勒测量反应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二尖瓣各参数,包括峰值速度E(cm/s)、峰值速度A(cm/s),计算E/A比值(E/A)。并检查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尿酸,观察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血压达标比例
所有患者均完成全程治疗,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血压达标患者46例,未达标4例,达标率92%。
2.2 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指标变化
治疗后SBP、DBP、HR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SBP、DBP、HR变化(±s)
表1 治疗前后SBP、DBP、HR变化(±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SBP(mm Hg) DBP(mm Hg) HR(次/min)治疗前 160.6±12.4 99.2±6.4 79.6±8.3治疗后 129.4±13.4* 81.8±9.2* 65.4±9.2*
2.3 治疗前后心功能超声指标变化
治疗后E峰、E/A明显增加,LVPWT和IVST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心功能超声指标变化(±s)
表2 治疗前后心功能超声指标变化(±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E峰(cm/s)A峰(cm/s) E/A LVPWT(mm)IVST(mm)治疗前 64.3±8.4 77.3±9.8 0.72±0.28 12.6±2.2 12.8±3.1治疗后 76.8±10.4* 72.6±8.9 1.04±0.46* 9.2±2.1* 9.8±2.8*
2.4 不良反应
治疗后患者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尿酸等生化指标未见异常变化,有3例患者在治疗初期出现乏力症状,治疗3周后症状缓解,未影响治疗,未出现低血压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EH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长期前后负荷加重及神经内分泌因子参与,导致左心室肥厚,心室肌排列紊乱,使心室舒张功能受限;同时伴心肌细胞间质水肿及胶原增生,导致心肌纤维化,进一步导致心肌僵硬度增加,左心室充盈减少[3]。在EH早期无明显左心室收缩功能损害表现时,往往心脏结构发生改变,左心室舒张功能已有损害。心脏超声检查主要表现为左室心肌肥大,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E峰减低明显,A峰增高。
厄贝沙坦是一种新型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有较强的亲和力,并能抑制AngⅠ转化为AngⅡ[4],故厄贝沙坦能抑制血管收缩,抑制醛固酮生成和释放,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平滑肌细胞增殖,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且增加冠脉血流,减轻心脏负荷,降低血压,并抑制心室重构,改善舒张功能[5]。卡维地洛是第3代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对β1受体作用大于β2受体(7︰1),并选择性阻断α1受体,有扩血管作用无内源性拟交感活性,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减少儿茶酚胺释放,减慢心率,还具有明显抗自由基、抗氧化作用,阻止平滑肌细胞增殖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等作用。故卡维地洛能抑制心肌重塑,有效降低血压及减慢心率,改善心功能[6]。联合治疗前及12周后,患者空腹血糖、肝功能、肾功能、血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3例患者治疗初期出现乏力症状,可能与卡维地洛的β1受体阻滞作用有关。
总之,厄贝沙坦联合卡维地洛对EH降压效果确切,临床疗效高,患者耐受性好,对靶器官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是临床值得推荐的联合治疗方案。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5.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8):682.
[3] 刘力生.高血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70-380.
[4] 郭丹杰.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医刊,2008,43(5):325.
[5] 陶涛,朱平.厄贝沙坦对高龄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J].现代医学,2008,36(1):40-42.
[6] 郑晔,李永星,刘刚,等.卡维地洛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8,13(5):37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