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州供水网络分析

2012-03-23李希强王金良马善国

海河水利 2012年3期
关键词:夏津新河德州市

李希强,李 辉,王金良,马善国,林 勇

(德州市水利局,山东 德州 253000)

1 德州市概况

德州市位于黄河下游、山东省的西北部,是山东省的北大门,辖11 县(市、区),土地面积10 356 km2,耕地面积53.68 万hm2,总人口561.67 万人。德州历史悠久,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秦汉以来一直为历代郡、州、府、县治所,明清时期是全国33 个工商业大城市之一。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是古时京城水路南下的首道关口,明洪武九年设德州卫。古代德州地处燕赵三邻,黄河运河穿境而过,黄河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源远流长,大禹文化、儒家文化根深蒂固。德州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京沪、德石、济邯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德烟铁路在此交汇,京福、济聊、青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5 条国道、14 条省道纵横交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但水网建设明显成为德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因此德州提出建设大水网的构想。

2 德州市水系

德州市黄河流经南端,漳卫南运河流经西北及北部边界,徒骇河、德惠新河、马颊河三大干流纵贯全市。黄河是德州市的主要客水资源,漳卫南运河系客水资源质差量少,保证率很低,主要是农业供水,卫运河流经夏津、武城与河北搭界,南运河穿越德州市区流经德城区西部与河北搭界、入河北和天津,漳卫新河(岔河、减河)流经德城、宁津、乐陵、庆云县(市、区)与河北搭界;徒骇河流经禹城、齐河和临邑县(市)入济南市境内;马颊河流经夏津、平原、德城、陵县、临邑、乐陵、庆云入滨州市;德惠新河流经陵县、临邑、乐陵、庆云入滨州市。

潘庄引黄灌区控制齐河、禹城、平原、夏津、武城、德城、陵县、宁津八县(市、区);李家岸引黄灌区控制齐河、临邑、陵县、宁津、乐陵、庆云六县(市);南水北调工程鲁北支线流经夏津、武城二县,规划城乡供水平原、夏津、武城、德城、陵县、宁津、乐陵、庆云九县(市、区);跨市调水工程引位入德补充夏津、武城二县供水;跨市调水工程引济入乐、引滨入庆分别补充乐陵市、庆云县供水;齐河县境内韩刘、豆腐窝引黄灌区。

3 德州市水资源

德州市多年平均当地淡水资源总量为13.71 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44 m3,按国际公认的M·富肯玛克的水紧缺指标标准,属于人均占有量小于500 m3的严重缺水地区,必将经受极其严重的缺水危机;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46 m3。德州市当地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偏低,水少人多地多,水资源与人口、耕地资源严重失衡,这是造成德州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的主要原因。

黄河水是德州市重要的客水资源,多年平均引黄河水16.0 亿m3,黄河水按山东省黄河水量的分配计划,全省70 亿m3时德州市按计划引水10.5 亿m3。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黄河来水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尤其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黄河上中游的引黄水量将大幅度增加,山东黄河来水量还将继续减少。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引江水量2010年2 亿m3,2020年2.5 亿m3。

德州市地下水资源和地表水资源量都是南丰北枯。降水量南部的齐河县最大,东部的庆云县次之,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别达600、575 mm;西部的夏津和武城较小,年降水量小于525 mm;中部年降雨量多在550 mm 左右。浅层地下水开采条件由南向北逐渐变劣,南部以淡水区为主,形成南丰北缺的局面。

德州市地下水不符合饮用水功能的区域面积7 185.5 km2,占总面积的69.4%。符合饮用水功能的浅层地下水面积1 682.8 km2,占全市面积的16.2%;深井水氟化物符合饮用水功能的区域2 261.7 km2,占全市面积的21.8%。深井水除氟化物超标外,其他超标项目依次为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和总硬度。德州已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辐射周围县的面积约4 200 km2的德州漏斗,漏斗中心城市水位埋深122.10 m,漏斗地下水位多年来呈下降趋势,出现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

德州市河流20 世纪60年代以前,河水清澈。如,卫运河河道长年有水,航线北起天津,南抵新乡。60年代中期后,由于气候干旱少雨,加上工农业用水增多,河道水量迅速减少,各河相继断航。80年代初,平原河道全部成了季节性河道,河流生态遭到破坏。目前,湿地基本消失,湖泊严重萎缩。水污染已由局部发展到全流域、由下游蔓延到上游、由城市扩散到农村、由地表延伸到地下,各河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已呈现有河皆污的恶劣局面。

4 德州市供水网络主框架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从水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水利服务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立足于解决全市水资源地域分布和时空分布不均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紧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德州市计划10年投资175 亿元,建设防洪除涝、农业灌溉、南水北调、饮水安全四大工程体系,构建灌排结合、丰蓄枯用、河渠相连、水量互济的德州大水网,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潘庄引黄总干渠、李家岸引黄总干渠、南水北调工程、引位入德(包括引卫工程)、引济入乐、引滨入庆“六纵”引调水工程与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三干流“三横”相互贯通,形成以“六纵三横”为主框架的德州市供水网,如图1 所示。

4.1 引黄灌溉工程

德州市引黄灌溉工程主要有潘庄、李家岸两大引黄灌区和韩刘、豆腐窝两中型引黄灌区。

图1 德州市供水网框架

潘庄引黄灌区位于德州市西部,涉及齐河、禹城、平原、夏津、武城、德城、陵县、宁津八县(市、区),控制面积5 867.3 km2,设计灌溉面积33.33 万hm2,引水流量80~124 m3/s。为德州市区工业和居民生活及华能德州电厂供水,灌区通过潘庄引黄闸引取黄河水,经输沙渠、沉沙池,由总干渠并通过马颊河输、配水至灌区内各县(市、区)。

李家岸引黄灌区位于德州市东部,涉及齐河、临邑、陵县、宁津、乐陵、庆云六县(市),控制面积3 658.8 km2,设计灌溉面积21.47 万hm2。灌区由李家岸引黄闸引取黄河水,经输水渠、沉沙池,由总干渠和地下总干渠并通过德惠新河、马颊河输配水至灌区各县(市)。

韩刘、豆腐窝属于齐河县引黄灌区。韩刘引黄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 万hm2,设计引水流量为15 m3/s。豆腐窝引黄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47 万hm2,设计引水流量为15 m3/s。

4.2 跨地级市调水工程

德州市跨地级市调水工程主要有引位入德、引滨入庆、引济入乐。

(1)引位入德。位山灌区属于聊城市,自聊城位山灌区三干渠邱屯闸引水至夏津县七一河。该工程主线通过夏津县境内的引位干渠入六五河进入沙河,最后接入武城县利民河西支。为引取卫运河水发展灌溉,在卫运河右岸建有4 座引水闸。引位入德与引卫灌区进行统一规划,重点解决夏津、武城引卫灌区农业供水。

(2)引滨入庆:簸箕李灌区属于滨州市,该工程从簸箕李灌区引水入一干渠,进入阳信县境内穿沟盘河、白杨河,由王坤兮涵洞进入庆云县境内,经庆云纪王桥涵洞入德惠新河,通过东西宗调节闸入马颊河,由马西扬水站提水至庆云水库。

(3)引济入乐:邢家渡灌区属于济南市,该工程从济南市邢家渡灌区二级沉沙池引水,经引黄输水渠,过付太沟向北入备战河,再入新商河向北经五里庙沟、刘李沟入商中河,由商中河入德惠新河,经郑店闸调节,由常庄沟引水入前进沟,最后经四寨沟提水入乐陵杨安镇水库。

4.3 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输水渠道横跨鲁北西部的聊城和德州两市,穿越了海河流域的徒骇河、马颊河、漳卫新河等较大的独流入海河道,利用了徒骇河的支流小运河、赵王河、周公河,马颊河的支流临清小运河和漳卫新河的支流七一河、六五河等。德州段利用现有河道主要有七一河和六五河。南水北调德州市受水区为夏津、武城、德城、陵县、平原、宁津、乐陵、庆云8 个县(市、区)。

5 德州市供水网络建设

德州市供水网络建设,一是构建漳卫南运河、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为主河道相互贯通调水的防洪除涝网络,二是构建各县(市、区)村村通黄河水的区域水网络,三是构建平原水库联网为主的城乡供水安全网络。

5.1 防洪除涝网络

重点治理调水河道10 条。其中,马颊河向卫运河、漳卫新河调水的有六马河、旧城河、沙杨河、马减横河、跃丰河、四南干,德惠新河向马颊河调水的有引徒总干、跃丰河、东西宗调节闸(双向),徒骇河向德惠新河调水的有引徒总干。调水工程规划成果,见表1。

表1 调水工程规划成果

5.2 平原水库建设

德州市客水供水水源主要有引黄水、引江水,水质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III类水标准,多数参数符合地表水II 类标准。引黄水干渠沿线及水库周围无生活污水、农田灌溉回水和工业废水进入。黄河水控制全市,江水控制德城区、平原、陵县、宁津、乐陵、庆云6 个县(市、区)。

德州市现有10 座平原水库,总库容18 698 万m3,年供水能力34 469 万m3;准备实施6 座平原水库,总库容12 517 万m3,调节库容10 823 万m3,年供水能力26 441 万m3;规划9 座平原水库,总库容14 320 万m3,调节库容13 025 万m3,年供水能力24 501 万m3。

5.3 城乡供水安全

根据地下水、客水水质分析,城乡供水安全水源为引黄水、引江水,均由平原水库供水。供水水源工程规划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根据流域城镇布局及用水情况,对新开发供水水源工程统一布置,根据供水目标对供水线路等进行布置。德州市供水范围为全市11 个县(市、区)的城乡生活和工业用水。其中德城、夏津、武城、平原、陵县、宁津、乐陵、庆云8 个县(市、区)供江水及黄河水;禹城、齐河、临邑三县市通过加强水资源的调配,供黄河水。

6 德州市供水网络建设效果

德州市供水网络建设,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德州市缺水问题,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而且有利于遏制并逐步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有利于防治洪水,防御、减轻洪涝灾害,维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利于促进新的生产力布局的形成,有利于德州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对于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德州市供水网络建设除防洪除涝能力增强、城乡供水安全、农业灌溉得到保障外,还有以下效益:

6.1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进行河道整治、平原水库及坑塘建设、水系互相沟通,必然生长多种水生植物和动物,成为人工湿地,为湿地动、植物提供了生存条件,会增加多种适合湿地环境的动、植物物种,提高了局部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增加了水域的综合功能。同时,调节德州市区域小气候,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6.2 城市面貌得到改善

德州市供水网络建设,使全市11 个县(市、区)城区都通上黄河水,为城市水利建设创造了有力条件。同时,对景区河溪、城区河道、堤岸、公园、湖泊等进行综合规划治理,沿河两岸、湖泊周边将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优美场所,大大提高了城市品位,有力地推进生态市建设步伐。

6.3 农村面貌得到改善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和建设标准;同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生态文明、绿色环保”也是新农村的重要标志。通过村庄坑塘改造,把村内荒废的坑塘建设成文娱广场,改善了农村面貌和生态环境,为农民造福,为子孙后代造福。

猜你喜欢

夏津新河德州市
夏津县椹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Dark Energy Phenomenon from Backreaction Effect
河北新河:造血式产业扶贫拔穷根
夏津桑园里挂满“知识果”
A Pressure Parametric Dark Energy Model∗
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的演变及其现实意义
平凡的岗位 非凡的业绩——记德州市关工委名誉主任蔚立臻
德州市2014年旱灾应对措施与经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