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洋流”一节各版本教材的对比分析
2012-03-22山东省滨州市教研室256600舒德全山东省北镇中学256600闫雪燕
山东省滨州市教研室(256600) 舒德全 山东省北镇中学(256600) 闫雪燕
关于“洋流”一节各版本教材的对比分析
山东省滨州市教研室(256600) 舒德全 山东省北镇中学(256600) 闫雪燕
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有重大影响,“洋流”内容也是高中地理学习的核心内容,但由于各版本教材对该部分的编写结构差别较大,教师对课标解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等方面存在诸多困惑。笔者尝试解读课标,对比各版本教材,辨析其中的困惑点,与同行交流。
一、课标解读与内容选择
1. 课标内容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课标解读
解读项目教学内容解读意见主要有两项:1、世界洋流分布规律;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中,“分布规律”主要指洋流分布模式,包括寒暖流的分布。要学习分布模式,还应了解洋流的形成原理;要掌握寒暖流的分布,还需要了解寒暖流的概念。“洋流影响”包括:洋流对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能力要求运用地图,自主归纳“洋流分布规律”,能够分析说明“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课标要求是针对学生提出的,要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就必须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探究和展示空间,让学生探究,归纳,分析,说明。学习条件运用地图。学习结果归纳并运用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结合实例分析、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各版本教材的对比分析
1. 教材总体结构和“洋流”在教材中的呈现方式和地位
教材版本“洋流”在各版本教材中的呈现方式和地位人教版把“地球上的水”单列为第三章,“洋流”被列为第二节,标题为“大规模的海水运动”。鲁教版必修一教材按圈层编写。“洋流”编排在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中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的第三个框题,标题为“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湘教版把“地壳运动”、“地表形态”、“大气环境”、“水的运动”合成为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洋流”编排在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的第二个框题,标题为“洋流”。中图版把“大气运动”、“水的运动”、“地壳运动”合成为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洋流”编排在第二节“水的运动”中的第二个框题。标题为“海洋水的运动——世界洋流”。
综合结论:
① 教材总体结构
中图版、湘教版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作为一个专题,就整册必修一教材来看,从地球的外部环境到“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导致“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最后归结到“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层次非常清晰。湘教版可以将第二章的第一、二节合为一节,标题可以取“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从内容层次上实现与“大气环境”和“水循环和洋流”的平等。
鲁教版,地球的外部环境,地球圈层内部的运动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角度选取新颖,也有高度,但引入并强调“圈层”时,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并且教材似乎把圈层内部运动和圈层间的作用割裂开来,感觉不太妥当。
人教版,把“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穿插在各个章节中,融合得更好、更自然,更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但从必修一整体结构来说,人教版显得不太系统。
②“地球上的水”内部结构
各版本都是先讲“水循环”,再讲“洋流”,反映出“水的运动”的层次性。其中,中图版的思路更清晰,第一框题“水循环”,阐述全球水的运动及其影响;第二框题“海洋水的运动及其影响”,其中洋流影响最大,所以重点学习。
2. 对“洋流”概念的阐述
教材版本对“洋流”概念的阐述人教版“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在图3.5的图名中以及分布规律总结中,用到“表层洋流”的概念。鲁教版洋流是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湘教版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的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中图版海浪、潮汐、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其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最为显著。洋流也称海流。海洋表层海水大规模的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运动就形成了洋流。
综合结论:
① 洋流的概念:洋流即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海区水平地或垂直的向另一海区大规模的非周期性的运动(《水文学》,黄锡荃主编)。此处“非周期性”是与潮汐的周期性相对的。各版本教材中的洋流概念,均把握住了几个关键词,即“海水”“稳定”“沿一定方向”“大规模流动(运动)”。
由概念可知,洋流包括表层洋流和底层洋流,从方向上又分水平洋流和垂直洋流。中学地理教学内容主要是“世界表层水平洋流的分布及影响”,讲到的洋流,也主要是海洋表层洋流,其中以水平洋流为主,也涉及沿岸上升流等垂直方向的洋流(人教版、鲁教版),但均未涉及底层水平洋流。湘教版和中图版在概念中强调了“表层”海水,虽不影响中学生的学习,但不够科学。
② 新版人教版的标题仍然沿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但在内容上仅仅涉及了洋流,而没有提及潮汐等其他的大规模海水运动形式,有些不妥。
3. 对洋流影响因素及形成过程的分析
教材版本对洋流影响因素及形成过程的分析人教版详细介绍了盛行风对洋流形成的作用,然后提到“洋流前进时,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并在正文中提到了补偿流。鲁教版正文中指出:“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大气运动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知识窗中,详细介绍了洋流的三种成因以及陆地形状、地转偏向力等影响因素。湘教版没有明确指出洋流的动因,只在正文中提到“在赤道附近受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的共同作用,形成自东向西流动的赤道洋流。”通篇只是介绍了“现象”,基本没有涉及原理。比如,正文“赤道逆流把南北半球的赤道洋流分隔开来”,没有介绍赤道逆流和赤道洋流在形成上的关系。另如,阅读中“西风漂流在流近大洋东侧时,沿海岸转变为南北两个方向。”也没有指出“陆地形状对洋流的影响”。再如,“西风漂流……流向赤道的洋流为寒流,伴随着它的是深处较凉海水的上涌……”,也没有点出“补偿作用”。这种表述方式,刻意回避了洋流的成因,不利于学生理解洋流模式及形成原因。中图版指出“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在盛行风的作用下,表层海水随风漂动,并带动其下层的海水流动。洋流运动还受到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综合结论:
① 洋流根据其成因可划分为三种: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要掌握世界洋流的主要分布规律,只需了解风海流以及由风海流引发的补偿流即可。洋流形成的动力主要有风力、密度以及补偿作用,除了这些动力以外,还有地转偏向力、陆地形状等会影响洋流的流向。人教版、鲁教版、中图版均较为详细地解释了洋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基本原理,而湘教版主要关注了洋流的分布和影响,只是介绍了洋流分布的“现象”,而基本没有涉及形成原理。另外,中图版和湘教版撇开了补偿作用,似觉不妥。补偿流的概念可以不提,但要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探究大洋环流模式的形成原因,补偿作用不可不提。
② 关于洋流形成的顺序
世界洋流一旦形成,就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应该说无始无终,无先无后。但是洋流的形成还是有原始动力的,它的主要原始动力是近地面风带,所以从形成上可以认为有一定的过程。但教材的表述容易引起学生误解,比如,赤道洋流的“大部分沿海岸向较高纬度流去,至中纬地区受西风吹动形成西风漂流。”其他版本表述不完全相同,但均表达出“流入西风带后,受西风作用,形成西风漂流。”笔者认为不妥。近地面风带是世界表层洋流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始动力,信风和西风以及东风,对洋流的形成,应该是同时起作用的,赤道洋流和西风漂流也应该是同时形成的,都是洋流模式形成的原始动因。另外,从中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的形成动力,不仅是赤道洋流的推力,还有补偿西风漂流的拉力,该洋流从成因来说,属于补偿流,也正反映了这一点。教材中的表述,容易让学生认为:世界洋流,先形成赤道洋流,后有赤道逆流和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然后才有西风漂流,再后是中纬度分向低纬和高纬的洋流等,这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洋流的形成原理。
4. 对“洋流分布”的呈现与设计
教材版本对“洋流分布”的呈现与设计人教版正文中描述了大洋环流模式的结构和形成过程。“活动”中的三个问题,先填风带名称,再画洋流方向,最后总结和描述全球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但没有指出学生掌握分布规律的程度。鲁教版与人教版相近,中高纬环流部分,侧重北半球。没有介绍南半球大洋东岸的洋流,比如秘鲁寒流等,也没有涉及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活动”中的问题设计很好,利于引导学生探究。湘教版首先描述了赤道洋流和西风漂流,然后在“阅读”中补充了洋流模式的其他洋流。表述不够系统。中图版详细总结了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中高纬海区环流、南半球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等洋流的分布规律。但规律是直接提出的,没有给学生预留探究、归纳的空间。另外,图2-2-5的提出比较突兀,要求“读图2-2-5,分析盛行风对洋流的影响”,但没有正文,没有与正文的前后联系,也没有要求从图中归纳出模式。
综合结论:
① 课标要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总结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工作应该由学生来完成。所以,教材上不宜出现洋流分布规律,可在教学用书上提供。
② 教材中的几个问题
中图版,图2-2-5,“如果不考虑陆地因素,受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洋流呈现南北对称的分布模式。”这句话表述不严密,因为如果没有陆地阻挡,南北向的洋流就难以形成,也就不能形成图中的洋流分布模式,所以,图2-2-5是考虑了陆地因素后的模式,只是没考虑南半球中高纬度(部分纬度)没有大陆分布的情况。
人教版,“活动”中的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图中,西风漂流用两条线表示,似乎是突出中低纬环流和中高纬环流,但西风漂流是一股洋流,在该图中其他洋流均用一条线(一个箭头)表示,唯独西风漂流用两条线(两个箭头)表示,没有必要。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是世界洋流分布中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对航海等有重要影响。中图版(图2-2-6),鲁教版(图2-3-7)世界洋流的分布图(北半球冬季)中,没有北印度洋夏季的季风洋流。单从图名来说,没有问题,图名与内容是相符的。但从教学内容来说,不利于学生对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掌握。湘教版在附图中展示了北印度洋夏季洋流,但也没有对北印度洋季风洋流进行活动设计或学习的引导。
③ 对“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的导学设计
鲁教版和中图版,总体上是演绎式的,都是先提供气压带、风带与大洋表层洋流的比较图,引导学生“说明洋流流向与盛行风向之间的关系”(鲁教版)、“分析盛行风对洋流有何影响”(中图版),得出洋流的成因。不同的是,鲁教版总结洋流模式形成过程后,又提供世界洋流分布图(图2-3-7),印证洋流模式,并且进一步探讨实际分布中南北半球40度附近的不同以及寒暖流的分布。而中图版,在引导学生探究世界洋流分布模式的成因后,并没有结论。在下一框题“世界洋流的分布”中,直接提出洋流的分布规律,而总结规律的基础是“世界洋流的分布图”(图2-2-6),并没有用到图2-2-5中得出的结论。并且在总结洋流分布规律时,结论是直接提出的,没有任何的探究过程。
人教版,是归纳式的,让学生观察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通过“读图思考”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又通过“活动”,让学生通过绘图和描述,掌握洋流分布的规律和成因。
湘教版是演绎式的,首先结合图2-40“南北半球洋流模式”图,提出“副热带环流”的概念,指出了“赤道洋流”、“赤道逆流”以及“西风漂流”的分布,并且直接提出了盛行风与洋流的关系。然后在阅读材料中,结合图2-41“全球洋流分布”,指出南北向洋流的分布以及南极环流等。在P62“活动”中,据图2-41提出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总结洋流分布模式。教材中的图2-40虽是模式图,但已经非常接近实际分布,不够简洁,很难让学生形成对洋流分布模式的直观印象。
总体上,人教版教材对该部分的编写是归纳式的,由具体到一般,注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过程,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观察具体洋流分布,发现分布模式,然后探究活动题,发现洋流模式与近地面风带的关系。而其他版本总体上是演绎式的,即先得出规律,再验证规律,由一般到具体。教师可带领学生由洋流的主要成因,推出风带对洋流有重要影响;由主要近地面风带以及补偿作用等,推出洋流的模式,最后从世界洋流分布图中印证规律(模式)。这是顺应教材编写意图的处理方式,教师也可以通过教材重组,自主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
5. 对“洋流性质”的阐述
教材版本对“洋流性质”的阐述人教版按性质,可以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两种类型。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叫做暖流。反之,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叫做寒流。鲁教版根据水温状况,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暖流,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寒流。湘教版没有提出寒暖流的概念。在阅读中提到:“西风漂流……,流向极地的洋流为暖流;流向赤道的洋流为寒流。”中图版按照水温,可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若洋流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高,则称为暖流;相反则称为寒流。一般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为暖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为寒流。
综合结论:
① 对于此类明确的概念和分类,应该让学生掌握较为准确的实质。人教版、鲁教版、中图版都是从水温的角度去区分寒流和暖流,这是区分寒、暖流的本质。中图版继续延伸,“一般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为暖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为寒流”,实用且严密。湘教版的表述容易让学生形成误解,误认为所有流向极地的洋流都是暖流,所有流向赤道的洋流都是寒流。但事实不是这样,比如索马里寒流和索马里暖流,索马里寒流由于源自东非沿岸上升流,虽然由低纬流向高纬,但形成了寒流;索马里暖流则由于北印度洋水温较高,虽是由高纬流向低纬,却形成了暖流。
② 暖流与寒流是相对的。一是暖流不一定比寒流水温高,如中高纬度的暖流可能不如中低纬度的寒流水温高;二是暖流和寒流可能相互转化,如: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暖流,在大洋东岸遇到陆地阻挡,向北折的一支还是暖流,而向南折的一支则转为寒流。
③ 模式图中寒暖流的标记错误
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由于海水是从大洋西部的低纬度流来的,故属暖流性质;而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因受南极大陆的影响而成为寒流,具体原因不再赘述。在中图版中图2-2-5全球洋流与气压带、风带相关模式图(鲁教版图2-3-6)中,北半球西风漂流画成了寒流,不妥。另外,中高纬大洋东部的洋流是暖流,但是中图版、鲁教版的模式图上,却画成了寒流。
6. 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阐述
教材版本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阐述人教版从对气候、对海洋生物、对航海、对海洋污染等方面系统阐述。对“影响”的原理阐述也很透彻。在“案例”中,分别介绍了北大西洋暖流对西北欧和秘鲁寒流对南美大陆西岸气候的影响。鲁教版与人教版正文相近。案例为渔场,见“知识窗”。湘教版正文只提到:洋流对全球热量的调节作用。在阅读材料中,比较详细的介绍了几股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在“活动”中,结合实例,引导学生探讨洋流对气候、渔场、航海、海洋污染的影响。中图版与人教正文相近。案例为渔场,见“读图”。
综合结论:
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中的“说明”应该理解为“分析说明”,所以学生对洋流影响的分析很重要。我们在学习该部分时,应该注重情境的创设和问题的设计,各版本教材也都提供了大量的经典案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案例,引导学生探究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责任编校: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