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择题命题五大误区
2012-03-22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六中360012罗秋官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六中(360012) 罗秋官
地理选择题命题五大误区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六中(360012) 罗秋官
地理选择题作为一种客观性的题目在高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与综合题相比,地理选择题对语言表述的逻辑性和科学性方面的要求更为严格。但由于种种原因,地理选择题的命题仍然存在一些误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也对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本文试图从逻辑学的角度对地理单项选择题命题中的常见失误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抛砖引玉。
误区一 选项相容,不具排他性
从逻辑角度讲,单项选择题的各个选项之间应该是并列关系,其外延是不能相容的(包括交叉关系和相互包含关系),也不能为因果关系,正确答案要具有排他性。否则,题目就会出现答案不唯一的情况,从而产生逻辑矛盾。
【例1】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发展种植业可能产生的最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环境污染 D.生态破坏
分析:本题命题者提供的答案是B。
本题中,题干和选项共涉及到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其关系见下图:
由此可知,四个选项中,A和B、C和D是并列关系,A、B与C、D却是种与类的关系,A、B两个选项的外延与D选项的外延相容的,土壤盐碱化和水土流失都属于生态破坏的范畴,都是生态破坏的具体表现。因此,本题选B而把D排除在外是自相矛盾的。
【例2】图1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及该区域中M地区气候资料图,图中山地M一侧的山坡为西侧。图中非地带性沙漠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海陆分布 D.降水
答案:A。
图1
分析:由M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可以判断M属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图中非地带性沙漠与M地位于同纬度,但由于受西侧山脉的阻挡,处在西风的背风地带,降水稀少。因此,地形确实是形成该沙漠的主导因素。但问题是,地形与降水在这里是两个具有因果关系的因素,降水少是沙漠形成的直接因素,而地形则是降水少的原因(即沙漠形成的间接因素)。命题者把这两个因素相并列却仅把地形作为正确答案而把降水排除在外是存在逻辑错误的。
误区二 假设不当,前提不真实
通过虚拟的情境来考查某一地理原理是地理选择题命题的一种常用方法,但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命题者对地理原理的理解不准确,在设置虚拟情境时考虑不周,脱离实际,就可能出现前提不真实的情况,使题目不严谨,甚至出现科学性的错误。
【例3】图2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图2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的原理是:同纬度的两个地点,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题目的立意是正确的,但遗憾的是题图中线速度数值的设计却与实际不符。
从该图可以看出的一个隐含条件(即前提)是:a、b两点纬度相同,其自转的线速度相差可达30千米/小时左右,但这个隐含条件是与事实不符的,因为地球上同纬度的任何两个地点的自转线速度的差值都不可能达到这一数值。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来验证:地球陆地表面的任何两个地点的相对高度不超过10千米(最低点是死海,最高点是珠穆朗玛峰),假设甲、乙两地位于同一纬度,甲地的海拔比乙地高10千米,若乙地的自转线速度为V1=2πR/24千米/小时,则甲地的自转线速度为V2=(2πR+10)/24千米/小时,两者的差值是:V2-V1=10/24千米/小时≈0.42(千米/小时)。可见,地球表面同纬度的任何两个地点,其自转线速度大小相差不会超过0.42千米/小时。
误区三 论据不足,答案不合理
任何一道选择题都是由已知和未知(答案)两部分组成,答题者必须根据题目中所提供的已知条件才能做出正确的解答。如果题目的已知条件不充分,推出的结论就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尤其是关于一些特殊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成因判断的题目,命题时应注意给出充足的条件,否则就会使答题者无所适从或答案虽然正确但却不合理的情况。
【例4】表1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表1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答案:C。
分析:表中所列四个国家中,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最高。因此答案只可能出在C、D两个选项中。按常理推论,日本属于发达国家,沙特阿拉伯属于发展中国家,前者的城市化水平应该高于后者(即D选项)。本题的实际的情况是沙特阿拉伯城市化水平高于日本,但这是由于两国特殊的历史、政策以及政治体制等多方面原因,已经超过学生所应该具备的知识范围,而题目中却没有提供任何的背景材料。因此,该题的答案虽然合情但却不合理。作为考题,既不能考查出学生的知识水平,也不能考查学生的能力高低,是一道无效题。
误区四 问域太宽,指向不明确
问域是指题目要求回答的最大范围。在地理命题时,如果命题者在设问时用了一些外延过大或模糊的语言,就会使题目指向不明确,使题目产生歧义,答题者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就会得出不同的答案。
【例5】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A.4℃ B.12℃ C. 16℃ D.18℃
答案:C。
分析:大气的温差通常指下列两种情况:一是指某一地点在某一时段内气温差值,如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二是指某一时刻或时段两个地点的气温差值,如某一时刻同一座山不同海拔高度的温差、某月份我国的南北温差等。还有一种情况是两个不同地点在不同时刻的气温差值,如北京1月气温和广州7月气温的差值,但这种温差是没有可比性的,在现实中是没有意义的。
本题按照上述三种不同的理解,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若是指第一种情况,该城市的7个监测站点,最大温差出现在市中心以北5千米附近的站点。该站点最低气温出现在9日6点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9日15时前后,温差T为:2℃<T<6℃,大于其它6个站点,答案为B;若是指第二种情况,在图示空间范围内,市中心以北5千米附近的站点与市中心附近站点之间的温差最大,在8日22时前后和9日6时前后,两站点之间的温差T均为:2℃<T<6℃,答案为A;而本题的标准答案为C,由此可知命题者所说的“图示的最大温差” 是指9 日6点前后市中心北部5千米附近的气温与9日15点前后市中心附近的气温的差值,而这个答案恰恰是最不合理的。
综上所述,本题的失误在于问域太宽,问题的指向不明确。“图示的最大温差”到底是指三种情况中的哪一种让人无法判断。而从命题者提供的答案看,可知命题者对“温差”这一概念的理解是不准确的。
误区五 立意错误,论点不成立
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是地理选择题命题的最主要内容,但如果命题者对地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错误或有偏差,闭门造车或以偏概全,其立意就可能是错误的,答案自然就似是而非,甚至出现科学性错误。
【例6】读图4,如果X代表某大型工业地域商品率的变化状况,Y代表该国人口密度状况,那么图中a代表的工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分布在
图4
A.日本太平洋沿岸
B.中国东北地区
C.美国五大湖沿岸
D.印度东北部
答案:C。
分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闭门造车型题目。题目的设计除了图形完全是凭空想象外,最大的失误是命题者误解“商品率”这个概念的内涵。众所周知,商品率是指产品总量中商品量所占比重。从理论上讲,工业产品的商品率应该都是接近百分之百的(废品除外),不会因为地域不同而有差异,因为没有哪一家企业的产品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的。或许是因为命题者认为只有出口的产品才算商品,内销的产品不是商品,才会有“不同工业地域工业产品商品率是不同的”这样的错误认识。至于本题到底是根据什么原理来比较出四个工业地域商品率高低的,就只有命题者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