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鱼塘栽培对南湖菱生长发育、营养品质及安全性的影响

2012-03-22姚祥坦沈亚强王润屹张红梅徐素琴程旺大

长江蔬菜 2012年16期
关键词:商品性果率鱼塘

姚祥坦,沈亚强,王润屹,张红梅,徐素琴,程旺大

(浙江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314016)

鱼塘栽培对南湖菱生长发育、营养品质及安全性的影响

姚祥坦,沈亚强,王润屹,张红梅,徐素琴,程旺大

(浙江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314016)

对鱼塘栽培和外河栽培两种模式下南湖菱的生育期、商品性、营养品质及产品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系统比较。结果表明,鱼塘栽培南湖菱虽然在单果质量、出果率等商品性状及生长发育指标较外河栽培的有一定程度降低,但果实的营养成分包括粗蛋白和氨基酸总量较外河栽培显著提高,安全性指标与外河无明显差异,均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各项指标,同时鱼塘栽培有利于南湖菱生育期提前,促进南湖菱提早上市。

南湖菱;鱼塘栽培;生长发育;营养品质;安全性

南湖菱(Trapa acornisNakano)又名无角菱,是我国特产的水生经济作物,因主产浙江嘉兴南湖而得名,并以其果实无角、壳薄、味美、营养丰富而闻名,已成为杭嘉湖平原水乡特有的经济作物。但该品种对水质、环境等外界环境比较敏感,除在南湖水域种植效果较好外,其他地方少有成功栽培。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南湖菱的种植面积、产量逐渐下降,加之90年代后,南湖水域水质变劣、品种退化等因素,南湖菱种植日益趋少[1]。近年来,菱角的栽培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稻田、鱼塘菱角栽培技术等均取得了成功[2,3],已有研究表明,利用鱼塘进行种菱可以达到鱼、菱双收的效果[4]。近年来,嘉兴市各级农技部门对南湖菱的栽培技术进行了集成[5],并在此基础上,对南湖菱鱼塘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已初步摸索了一套鱼塘栽培南湖菱的技术,并随着鱼塘种菱及种养结合模式的成熟和推广,南湖菱的栽培种植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南湖菱种植面积逐渐增加。但目前关于鱼塘栽培对南湖菱的生长发育及品质等方面的影响鲜有报道,本文通过对南湖菱鱼塘栽培与外河栽培进行系统比较,旨在为南湖菱鱼塘栽培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南湖菱种为自行提纯的南湖菱农家品种,并于播种前进行严格筛选。试验鱼塘位于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绿波岛农场,对照设置于农场外河。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鱼塘栽培及外河栽培两个处理,采用大区处理,鱼塘面积0.5 hm2,鱼塘深1 m,鱼塘南湖菱采用直播栽培,2011年4月10日播种,667 m2用种量为3 kg;外河面积600 m2,采用育苗移栽,于4月10日播种,5月21日移栽,移栽株行距1.5 m× 1.0 m,南湖菱栽培管理同当地常规栽培。南湖菱生物学性状以菱初花期进行调查,菱单果质量于菱果盛产期分处理随机取20个菱果称量。

1.3 试验方法

南湖菱产品营养品质指标主要包括总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氨基酸含量(鲜度)及脂肪含量,于盛果期取样,每处理取鲜样1 500 g,当天制样,总淀粉含量按GB/T 5009.9-2008方法进行测定,粗蛋白含量按GB 5009.5-2010方法进行测定,脂肪含量按GB/T 5009.6-2003方法进行测定,氨基酸含量按GB/T 5009.124-2003方法进行测定;农产品安全性检测标准参照农业部颁布的“农办质[2011]1号”文件中规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中水生蔬菜的检测目录及检测方法测定,试验数据用Exec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湖菱生育期

鱼塘养鱼对南湖菱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表1),从生育期来看,鱼塘菱生长普遍提早,在播种期相同的情况下,鱼塘菱较外河栽培菱盘封盘期提早10 d,初花期提早5 d,采收期提高早8 d。这可能是因为鱼塘水深较外河浅,且鱼塘冬季放干水后,塘底经日晒和冻融,淤泥通透性改善,春天上水后,菱种发芽后长势强,且菱塘较外河封闭,温度较外河稍高。

表1 不同栽培方式下南湖菱生育期比较月/日

2.2 南湖菱生物学特征

表2数据显示,鱼塘栽培对南湖菱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南湖菱的菱盘大小、叶片大小、叶柄长短及单菱盘叶数等生物学指标均较外河栽培的小,其中叶柄长减小最显著,幅度达43.5%,单菱盘叶数减小幅度次之,达25.9%,其中叶片长减小25.3%,宽度减小17.0%,菱盘大小减小幅度较小。

2.3 南湖菱果实的商品性状

南湖菱菱果质量以及出果率等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表2),池塘菱与外河菱相比,不论菱果鲜质量还是出果率均有一定程度降低,对南湖菱的商品性有一定不利影响。其中南湖菱鲜质量降低达8.6%,干质量也降低了7.8%,但统计分析显示,差异未达显著水平,鲜果出果率降低了6.9%,干果出果率降低了12.1%,这可能与鱼塘水相对于外河流动少,而南湖菱生长较快,从而导致南湖菱商品性变差。

2.4 南湖菱的营养品质

鱼塘栽培南湖菱粗蛋白、淀粉、脂肪、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12%,7.5%,0.1%,1.88%。与外河栽培的相比,其粗蛋白含量提高了48%,氨基酸总量提高了42%,而淀粉含量和脂肪含量相同。

从氨基酸组成来看(表3),测定的18种氨基酸中,鱼塘栽培的南湖菱产品中,绝大部分氨基酸种类较外河有所提高,其中以谷氨酸提高幅度最大,升幅达75%,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中,缬氨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的提升幅度较大,均达到40%以上。

2.5 南湖菱的安全性

从南湖菱产品农药残留来看(表4),鱼塘栽培与外河栽培无明显差异,所有农业部无公害水生蔬菜规定的指标均未检出;从重金属含量指标来看,鱼塘栽培除铅含量较外河有所提高外,其余重金属含量均与外河无明显差异,这可能与鱼塘养殖过程中,投放鱼类饲料中含有铅,并随着鱼类代谢,在池塘底泥中有所积累有关,但铅含量仍在农业部规定的无公害蔬菜指标范围内,对南湖菱产品的安全无明显影响。

表2 不同栽培方式下南湖菱生物学性状、干鲜质量及出果率

表3 不同栽培条件下南湖菱鲜果肉中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 g/100 g

表5 不同种养结合模式下南湖菱产品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 mg/kg

3 结论与讨论

南湖菱是嘉兴特有的水生经济作物,因其味美、营养价值高等深受当地及周边广大市民的喜爱,但因其对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其他地方鲜有引种成功的报道,同时受制于栽培技术及栽培条件的影响,其栽培面积近年来有所起伏。传统栽培模式下,其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如何拓展新型栽培模式,扩大南湖菱生长规模,做大做强南湖菱产业已显得更加重要。由于鱼塘栽培具有操作简便、适合规模化管理、采收危险系数低等优点,且经济效益显著,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南湖菱栽培模式。

已有研究表明,南湖菱果肉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氨基酸及B族和E族维生素,而脂肪含量则极低,是一种理想的保健食品[6]。从本研究结果来看,鱼塘栽培有利于提高南湖菱的营养品质,南湖菱的营养成分包括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较外河栽培条件显著提高,说明鱼塘栽培有利于南湖菱营养成分的提高和风味的提升;鱼塘栽培有利于南湖菱的早熟栽培,促进南湖菱提早上市,提升经济效益。同时,本研究也明确了鱼塘栽培南湖菱的安全性,指出鱼塘栽培完全可以实现南湖菱的无公害栽培。但在内塘栽培中发现,南湖菱商品性较外河栽培差,单果质量减小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南湖菱产业的发展。本研究通过对南湖菱生长发育及果实商品性等的系统研究,发现南湖菱在鱼塘进行栽培后,菱盘大小、叶片大小等生长发育指标均较外河栽培低,单果质量、出果率等果实商品性指标也较外河生长低,用数据说明内塘栽培对南湖菱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何提高鱼塘栽培南湖菱的商品性已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

南湖菱内塘栽培将成为今后南湖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鱼塘南湖菱的商品性、如何利用鱼塘有利条件促进南湖菱产业的发展将是我们今后重点的研究方向。本课题组通过研究发现,利用鱼塘种养结合后,可以一定程度提升南湖菱的商品性(数据另文发表),因此我们认为可以通过改变鱼塘小环境来提升南湖菱的品质和商品性。另外,如何利用鱼塘的便利条件,开展南湖菱大棚设施栽培研究,促进南湖菱早熟栽培等也将成为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

[1]邹春晖.浅谈嘉兴南湖菱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上海农业科技,2011(1):5,7.

[2]王照荣.稻田菱角早熟种植技术[J].上海蔬菜,2003(1):30-31.

[3]李乐忠.池塘菱角高产稳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学,2009(6):48-49.

[4]陈卓良.菱塘养鱼技术研究 [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6,5(3):242-246.

[5]盛利民,葛志平.南湖菱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07(12):14-15.

[6]丁炳场,史美中,胡仁勇,等.南湖菱果实的营养成分[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1996,5(2):57-59.

Effects of Cultivating in Fishponds on Growth,Nutrient Quality and Product Safety ofTrapa acornisNakano

YAO Xiangtan,SHEN Yaqiang,WANG Runyi,ZHANG Hongmei,XU Suqin,CHENG Wangda
(Jiax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Zhejiang 314016)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fishpond cultivation mode onTrapa acornisNakano,we surveyed the growth period,commercial quality,nutrient quality and product safety ofT.acornisNakano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river cultivation mode,the commerci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ingle fruit weight and product rate of fruits ofT.acornisNakano were decreased to a certain degree in the fishpond cultivation mode,but the nutrient quality including protein content and total amino acids enhanced significantly,while the products'security indicators of the two cultivation mode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and the products of the both two cultivation modes were pollution-free. Meanwhile,the growth period ofT.acornisNakano planted in fishponds was advanced,which promoted the earlier supply ofT.acornisNakano.

Trapa acornisNakano;Fishpond cultivation;Growth;Nutrient quality;Product safety

10.3865/j.issn.1001-3547.2012.16.014

浙江省农业推广基金会重点项目“创新农作制度深化研究”

姚祥坦(1979-),男,硕士,农艺师,主要从事油菜育种及水生蔬菜研究,电话:0573-82816377,E-mail:yxt156@hotmail.com

2012-06-20

猜你喜欢

商品性果率鱼塘
鱼塘的面积
枣树如何提高座果率
工厂化栽培草菇适宜优质高产菌株的筛选与分析
巧建鱼塘
独山县茄子引种比较试验
薄皮甜瓜品种比较试验
植树
好多鱼
枣树杂交育种中提高着果率和种子得率的措施
风媒对猕猴桃授粉作用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