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的教学设计
2012-03-21上海市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201600周雪忠华东师大松江实验中学201600沈爱花
上海市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201600) 周雪忠 华东师大松江实验中学(201600) 沈爱花
“中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的教学设计
上海市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201600) 周雪忠 华东师大松江实验中学(201600) 沈爱花
“中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一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我国主要山脉、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等各类地形后,进一步认识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及其影响。就教学价值而言,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特点并非本节课的首要目标。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学生能感受到我国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及因山区面积广、平地少而导致耕地资源的有限性,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学生不可不知。另一重点是,学生能初步理解地形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灾害、农业生产、交通等各方面的影响,只有理解这种影响,地形地势特点的学习才有现实意义。而学生在理解这种影响的过程中,又会加深对地形地势特点的理解。同时,这也能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有助于学生建构整体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从学生角度分析,上海地处地势平坦的长江三角洲江南水乡,学生对我国地形之复杂,山区之广阔,耕地之缺乏,没有直观的感觉,对地形地势特点产生的影响也缺乏必要的生活体验。所以,本节课通过媒体手段创设情景、设计学生活动,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自主建构,形成积极的学习体验,达成教学目标。
一、引入新课
以两组照片引入新课:“云南怒江大峡谷福贡县的小学生每天溜索过水流湍急的怒江上学”及“四川凉山甘洛县孩子们每天爬5架云梯上下绝壁上学”。让学生感受我国贫困山区学生求学之路的艰辛,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地形地势的特点
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二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平地少。
教师展示四个不同形态的中国地形模型(DIY),分别是平坦;西高东低;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西低东高,呈三级阶梯。要求学生根据中国地形图中分层设色信息,选择正确的中国地形模型,并概括特征。学生通过读图及辨认模型,能较为顺利地得出结论,并在自己头脑中“建模”。
学生读图观察三级阶梯交界处的山脉分布,并在教师自制的画有中国轮廓图的白色磁板上填写山脉名称,将代表不同地形区的磁贴贴在相应的位置, 归纳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分布。
对于我国地形的复杂性,不能仅让学生知道我国五种地形俱全,更要让学生眼见为实,运用“谷歌地球”软件,可以让学生在瞬间俯瞰中国地貌实景。“这是我们的学校,处在平坦的长江三角洲,然而,只要趋车两个多小时,我们看到的就不是这样的景象了。看,这里就是浙江一带的丘陵了,这些丘陵镶嵌在长江三角洲之中。我们现在来到的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上沟壑纵横,再去看看云贵高原,简直是地无三尺平啊……”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很快就能浏览一些地貌,地形的复杂性、山区面积的广泛性,不再是抽象的概念了,而是留在学生头脑中的一幅幅立体的、生动的画面。
然后再出示“中国各种地形占全国面积的百分比饼图”,让学生计算我国山地和丘陵所占比例,进而告诉学生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三分之二,平地仅占三分之一。
三、地形地势特点的影响
地形地势特点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教师设计“诗词欣赏”“水电站分布规律探寻”“中美景观对比”“中美耕地比较”“土地利用连连看”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其影响。
“诗词欣赏”
呈示反映我国大河自西向东流的古诗词,学生在诗词鉴赏中,联系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理解我国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流的原因。
“水电站分布规律探寻”
先让学生根据各水电站所在省区,确定图中数码所代表水电站(小浪底、葛洲坝、二滩、岩滩、刘家峡),然后观察其分布位置,探寻水电站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其成因。
这一活动通过学生发现水电站均分布于我国三级阶梯的分界处这一规律,认识到我国三级阶梯地势特点有利于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
“中美景观对比”
呈示如下两幅图,要求学生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景观差异,分析在两城市距海远近相近的情况下,为何两地呈现迥异的景观,以使学生理解西高东低地势特点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中美耕地比较”
呈现中美两国国土面积和耕地面积比较图表,要求学生比较两国数据,阅读两国的地形分布图,解释两国国土面积差异较小,而耕地面积差异很大的原因。通过分析,学生会意识到我国由于平地面积小,造成耕地资源紧缺,而人口多,加剧了耕地的紧张。
“土地利用连连看”
要求学生根据景观照片判断相应的地形区,并与地形区及其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连线。说明多样的地形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生产。
地形地势特点对我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可能在一节课中穷尽。所以在本课结束前,布置两项家庭作业,一是思考地形地势对我国还有哪些影响?二是如果我国地形地势呈东高西低,将会对我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教师有选择地将“水电站分布规律探寻”“中美景观对比”“中美耕地比较”这三个活动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其余为全班集体学习活动。这三个活动地理思维性较突出,由现象找规律,由差异找原因,通过联系、对比,由表及里,逐步探寻成因,由于任务明确,步骤合理有序,取得较好效果。
一节课的教学设计,首要的是教学目标的确定,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思考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这一内容,学习这一内容有何意义。正是在这样的考量下,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心在于地形地势特点的影响,并根据学情设计相应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