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迁移理论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华文化渗透问题
2012-03-20杨维东
赵 茜,杨维东
(西安邮电大学外语系,西安 710121)
母语文化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一直是外语教学研究的焦点。而“迁移理论”作为研究该影响的有效手段已得到广大研究者的普遍共识。传统观念对母语文化负迁移的过分强调导致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语现象。显然,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提升,对中国文化向世界的传播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如何解决此种矛盾,怎样合理地利用母语文化对外语教学的正迁移,以及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也已经成为英语教育研究的新热点问题。
一、迁移理论
“迁移”在心理学上是指原有知识对新知识学习产生的影响,即一件事物的学习和记忆对另外一件事物的学习和记忆产生影响[1]。这种影响有可能是积极的,称之为“正迁移”,也有可能是消极的,称之为“负迁移”。
在英语学习中“迁移”是指学生已拥有的母语知识与技能影响着目标语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掌握[2]。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知识来表达思想或在某些方面受到母语的影响,这时就会产生语言迁移。母语迁移是人在进行二语习得中必然产生的正常的心理过程。
传统的观点普遍强调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许多教育者认为中式英语或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英语,干扰了目标语语用知识的获得,是文化冲突下的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3]。
在此观点支持下,大学英语教育大多围绕英美文化进行,而将中国本土文化像外衣一样脱于大学英语课堂之外,从而直接导致了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素养偏低。随着多元文化相互碰撞日益加剧,脱离母语文化的跨文化交际愈发表现为不对等的失衡,这种失衡的突出表现便是经济全球化下的全球文化英美化。从一定程度上说,这是一种新形势下的“语言帝国主义”,一种新形态的文化侵略[4]。对中国文化的陌生导致了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失语,这种中国文化失语症所导致的信息输出单向性在跨文化交际失败的案例中愈发突出。
二、中华文化失语症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过分强调英美文化,忽视母语文化,导致“中华文化失语症”和文化比较的缺失[5]。“中华文化失语症”,即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人作为交际主体却在表达中国特有的文化思想上存在困难[6]。在过分强调母语文化负迁移作用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聚焦于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有关交际能力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含量的严重缺失导致学生对于那些耳闻目睹、十分熟悉的中国事物,在教材中找不到现成的英语说法,因此要么望文生义,硬搬汉语句法和词汇,自己“创造”出汉语式的英语表达,要么一筹莫展,出现不知中国文化该如何表达的无奈和尴尬。
相关调查显示,很多青年学子谈到西方文化就口若悬河,但问及中国文化如何表达却无言以对。对情人节、圣诞节如数家珍,却对七夕、中秋等抛诸脑后;对披萨、面包娓娓道来,却对馒头、饺子置若罔闻;当西方向我们倾销《圣经》的时候,我们却不知如何向他们展现我们的《论语》。
与中国文化的失语相反的是,随着我国在当今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对汉语和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汉语热”“汉文化热”在全世界逐渐兴起,已有100个国家的4000多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约40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并且这一数字正呈上升趋势。截至2011年10月,全球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共计691所,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一方面,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越来越感兴趣,迫切想了解中国文化。另一方面,学了多年英语的中国人却不能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对这种尴尬局面,本土文化缺失的大学英语教育要负主要责任。
我国著名的学者王守仁在2011年陕西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学术研讨会上作了题为《新形势、新起点、新任务》的专题讲座,中间谈到“我们熟悉西方文化,了解文化差异,并不意味着放弃我们的民族特色和文化身份”。更何况,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发现,中国文化的渗透对目标语言的学习是有良好促进作用的,这就是母语文化对目标语言学习的正迁移作用。
三、母语文化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尽管英语和汉语不属于同一类型的语言,分属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两者在发音、词形、句法、语篇和文化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但是两者也有很多共通之处,而在学习英语时就可以利用这种共通来发挥中文的正迁移作用。有学者研究表明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英语学习者,其英语交际能力的获得会相对容易。
1.语言能力的获得多在母语与目标语的对比中进行
将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进行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并准确把握目的语的文化特性和文化体系。恩格斯说过,学习者只有将母语同其他语言对比时,才能真正懂得所学的语言。比如我们在介绍西方的“绅士”文化时,就可以跟中国的“君子”文化作对比,这种用英语表述学习者所了解的中国文化的方式能激起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各文化均有其特性,应相互尊重、相互学习;非主流文化也应受到应有的重视”[7]。从语言学习角度看,母语是英语学习的起点和参照。所有关于对英语的讲解全都需要利用母语来完成。我们对英语的词句及相关文化的理解也都建立在我们已经建立的以母语文化为基础的思维模式上的。正如我国著名学者刘润清在《论大学英语教学》一书中说的那样,“学习外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语言之间有些普遍现象,不参考母语,不与母语对比会造成莫大损失”[8]177。
2.不同的语言之间具有共通性
不同语言之间的共通性,在于各自用一套稳定的声音信号和字形符号作为外壳去承载一定的思维内容,它们的思想内容是可以统一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字和声音所代表的心理经验以及这些经验反映的事物很多时候是共通的。如:英文讲的dark horse(黑马)正是文化契合的相互耦合现象。此外,还有许多的修辞比喻也惊人的相似。例如,Speech is silver,silence is gold,中文中有“沉默是金”的比喻。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信息化社会的逐步加速,不同语言间的相互借用及耦合现象也越来越多。例如网络上比较流行的gelivable(给力)一词,已被英美人接受,丰富了英语的词汇。因此,对母语词汇、修辞的良好掌握与运用对英语的学习及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有明显地促进作用。
3.在英语文化教学过程中,母语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渗透作用
文化意识是指一种对本民族语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这种理解会影响到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种文化意识是建立在理解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的[9]18-26。外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结合,生来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大学生,在学习大学英语的过程中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的教学视角也要从单向的英语语言文化转为英汉语言文化的互动,文化的联想与融合会使学生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
4.从社会服务角度,母语文化的渗透可与大学英语教学相互促进
众所周知,大学具有“三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10]6-15。大学服务社会是大学发展的新功能,也是现代大学发展的新理念。现代大学不只是教学、科研、培养人才的单位,还将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源和要素的来源,是社会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和要素。大学功能的嬗变,赋予现代大学新的使命,社会发展需要高校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撑。在这一过程中,理工科特别是技术应用性强、经济转换能力高的学科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如语言这样的人文学科在社会服务过程中不具有明显的优势,往往被人们忽视。
但随着全球化浪潮的逐步推进,提升中国软实力,即增强中国文化的对外吸引力、影响力和传播力的需求与日俱增。这时,我们就要重视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媒介——语言的作用。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在目前无疑是对外介绍丰富的中国文化资源的重要工具之一。如果说过去大学英语教学的任务旨在让中国人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在新形势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另一项任务是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的融合、社会的进步要求我们的学生有能力向世界介绍中国。而这样的舞台更是学生英语学习的最生动课堂。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提升了英语语言掌握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甚至对中国文化本身认知的提升也有相辅相承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第二语言认知的基础是母语,且英语与汉语在不同层次上有许多的契合,母语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正迁移作用。虽然,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持续存在,但脱离母语因噎废食的做法显然不可取,规避负迁移,利用正迁移是每个英语教师应尽的责任,也是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入中国文化的教育非常必要。
四、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华文化的导入策略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如果能够渗入母语文化,并发挥母语的正确影响,积极利用母语中对英语学习有利的因素,就能够使英语学习变得轻松而自如,从而达到语言文化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
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入中国文化,本文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提升教师自身文化素养
英语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首先应该是文化的学习者。“跨文化外语教学的中心是学生、任务和学习,作为引导着、组织者和协调者的教师首先应该融汇中西文化”[11]。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有很多英语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有欠深入。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汉语言和汉文化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母语文化素养,这样才能纵览民族文化,站在中西文化比较的高度上,把握大学英语教学。唯有喜爱方能精通,才能自发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去。
2.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改革现行的课程设置
当我们重新审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目前的教学内容与我们提倡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有所偏差。课程设置上一味地强调英美文化的学习与吸收,而对中国传统文化提之甚少。跨文化交际所提倡的平等与成功是建立在互通有无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做主心骨,有的仅是被动的、肤浅的模仿,如果缺乏传统意识,我们就没办法理解别的文化的传统精髓。最多不过是拥抱了外来的消费文化,而那深邃处的文化精髓,是肯定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吸收的,这样便失去了交际的意义。学生有可能会在文化的一边倒中迷失。跨文化教育“主要关注多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是一种促进各种文化在社会中平等交融的动态过程”[12]。因此,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求来看,应加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面向全校开设中国文化、旅游英语等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向学生讲述中国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景观、人文历史底蕴的英文表述,培养学生向世界宣传中国,推介地方的能力,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2)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刻意增加中国传统文化与英美文化的对比,增加传统文化的英文表述。
(3)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中国文化特别是地方文化的专题讲座,这是传播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解的有效途径。
3.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
科学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化平等的意识,灌输正确的东西方文化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客观地教授文化知识,不“媚外”,不“自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敏感性。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在课堂上对其进行比较并讲解,有意识地将课本中可以联想到的内容与中国文化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对等性。教师要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主体文化的自觉意识,使其产生自觉学习中西方文化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勇敢大胆地提出对于问题的独到见解,这样学生在思考中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了解语用迁移带来的问题。
4.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语言学习的最好途径是实践。开辟语言学习第二课堂,让学生有机会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对比学习的良好方式。随着中国走向世界步伐的加大,中国要融入世界,世界也渴望了解中国。用英语介绍中国,让外国友人也能在对比中了解中国,是我国发展的大环境给大学英语学习者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学生提升文化素养及语言应用能力的好机会。学校应尽量创造中外学术交流会、涉外活动志愿者等中外交流的平台,这也是大学服务功能的体现。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勇敢大胆地走出去,因为与外国友人的交流是更广阔的第二课堂。
五、结 语
语言是根植于民族灵魂与血液的文化符号,是历史的延续,也是血脉的传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带着鲜明特色的传统文化正阔步走向世界,高校英语教师有义务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向学生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平等意识,充分发挥文化的正迁移作用,在文化对比中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加深学生对英美文化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学生在文化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语言,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1]候小莉.二语习得中母语现象的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0,(11):151 -152.
[2]熊志坚.论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正迁移作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1-94.
[3]施慧英.外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2,4(2):46 -50.
[4]蔡永良.关于我国语言战略问题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11,(1):8 -15.
[5]肖龙福,肖迪,宋依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39-46.
[6]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7]黄志成,魏晓明.跨文化教育——国际教育新思潮[J].全球教育展望,2007,(11):58 -64.
[8]刘润清.论大学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9]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0][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1]孔德亮,栾述文.大学跨文化教学的模式构建——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J].外语界,2012,(2):17 -26.
[12]张红玲.以跨文化教育为向导的外语教学:历史、现状与未来[J].外语界,201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