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教学关键细节 提升教学有效性

2012-03-20钟礼珊

物理通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瓶内矿泉水瓶瓶盖

钟礼珊

(南京二十九中致远校区 江苏 南京 210029)

1 引言

追求好课是每一位教师的夙愿,好课时刻在你身边,可有时却又让人觉得她远离得不可捉摸,关键是你在常态课中要学会把握自己,懂得经常反思.教学重点内容是一节课的脊梁,教师抓住如何突出教学重点和帮助学生克服教学难点来展开教学设计,就是抓住了教学的主线.在此基础上认真、合理应对学生的课堂反应.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达到一个最佳效果,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更容易对教学重点内容实现意义建构,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2].

2 背景

《初中物理》第十二章第四节“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课本中有一个用电子打火枪点燃酒精爆炸的实验,如图1所示.很多教师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都会因为打火枪和胶卷盒不易牢固连接,从而影响实验效果而烦恼.而且这个实验点燃酒精起火爆炸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还会有一定的危险.所以有些教师便放弃了这个实验,继而用视频展示实验过程,学生对此实验的感受大打折扣,直接影响到对本实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图1 电子打火枪点燃酒精爆炸实验

随着数码相机的大范围应用,胶卷盒越来越难收集到;电子打火枪也渐渐远离我们的家庭.时代在进步,当遇到这样一个受实验器材限制的实验时如果就此放弃实在是太可惜了.前几年几个同组的教师交流后,采用了另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实验来替代这个实验.即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封闭一个广口玻璃瓶,然后用打气筒通过导管向瓶内打气,瓶内气体压强大到一定程度后对瓶塞做功,将瓶塞打出,如图2所示.这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和电子打火枪点火爆炸实验原理基本一致.

图2 打气筒向广口瓶打气做功实验

当笔者正在给学生介绍并演示这个实验时,忽然有个学生脱口而问:“老师,为什么不能用矿泉水瓶来做这个实验呢?那个实验比这个简单多了!”笔者不由愣住了,于是问他:“怎么做?你会吗?”没想到那位学生很大方,向一个同学要了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子,快速走上讲台,熟练地操作起来:先将瓶盖盖上旋紧,然后用手将瓶子拧成两节,如图3所示.瓶内气体被挤压到一定程度后,只见他一手持瓶,另一手用一个手指轻轻拨动瓶盖,只听“砰”的一声,瓶盖被瓶中气体打出好几米远,瓶口处还飘出几缕白雾.笔者正在为这个意想不到的实验感到惊讶未能平静时,坐在下面的几个学生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也纷纷表示早就做过这个实验,并且,他们之前都只是觉得这是一个好玩的游戏活动,没曾想到会是一个隐藏着重要原理的物理实验.笔者也很意外地观察到学生们对这个实验的喜爱已经发展到手舞足蹈、跃跃欲试的程度,趁着学生情绪高涨之际,抛出一个问题串,引导学生分析了这一实验的原理.

图3 旋紧瓶盖的矿泉水瓶加压后松盖实验

(1)挤压瓶体,使瓶内气体被压缩,瓶内气压怎么变化?

(2)谁把瓶盖推了出去?

(3)瓶内气体对瓶盖做功了吗?

(4)瓶内气体做功,自身内能怎么变化?

(5)瓶口为什么会有白雾出现?

(6)在此实验中能量是怎么转化的?

很快几乎所有学生都很顺利地解决了这6个问题,笔者便接着引出了热机的工作原理,因为热机的工作原理和这个实验的实验原理相关,都是气体对外做功,且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回顾这个不起眼的创新实验,笔者被学生拥有这样一种灵动思维而震撼.一个小小的实验,竟然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了学生对相关重、难点知识的研究和理解,提高了课堂效率.在有些偶然的背后一定隐藏着很多必然因素,因此笔者也进行了多个角度的反思.

这是一个偶然的发现,也是一个巧妙的改进.通过一个矿泉水瓶实验,学生实践的机会更多了,原来是教师演示的实验,变成了学生自己可以动手操作的学生实验.学生的参与度和关注度大大提高.通过这个实验,学生更容易观察到实验现象,瓶盖飞起的一段时间内,瓶口处都会出现白雾,持续时间长,观察角度广,实验现象明显,学生更容易体验和把握,从而更加容易分析理解、突破难点、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这不正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课堂教学意义所在吗?

3 多角度横向分析

从课堂观察的角度来看,学生对矿泉水瓶实验的关注度远远大于教师演示的玻璃瓶打气实验,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大多数学生,尤其是男生,都曾经做过这个实验,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作为知识背景,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二是学生上台演示实验,不仅实验者高度关注,而且观察实验的学生也很感兴趣.毕竟看教师演示实验次数较多,看同学这样一试身手的机会并不多,且上台演示的学生不是预先设定的某个人,其他人在享受着同等演示的机会.同时,也多了几分新鲜感.在对实验过程产生共鸣的时候大家的思想高度集中,在这个兴奋点上教师适时地点拨知识要点,其效果可想而之,并且学生对这个实验及其原理的记忆会更加深远.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发自内心的好奇心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通过有意注意的调整,从而引发学生对问题答案的需求,完全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认知发展第一次飞跃的过程中,需要正确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内驱力促使个体释放出一定的能量或冲动,唤起个体产生行动的动机,然后有可能采取行动来达到一定的目的,从而满足自己的需求.此过程可以概括为:需要—内驱力—动机—行动—达到目的.当学生自发调动起自己的情绪后,便可以更好地为寻找实验原理,突出教学重点,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从教育学角度来看,教师教给学生的应当不仅仅是知识本身,应当是能够对学生将来可持续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一个小实验的创新改进,因为有了学生的高度参与,体现了课堂以生为本的理念.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尊重与合作关系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同时学生参与演示实验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符合建构主义的观念.

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素质.素质的提高使得人能够迅速接近、正确理解、妥善处理相当宽阔领域内的事物,或者能够从某一领域较容易地进入临近领域,并能够较快地熟悉和适应新进入的领域,甚至在新进入的领域中作出突破性的工作.当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将一个问号改写成一个句号,再由这个句号改写成下一个更有深度的问号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会处于螺旋式上升阶段,课堂学习效率也在此得到了切实的提高.

从高效课堂的一个最简单的评价角度——课堂的有效程度.其中主要看学生,学生身动、心动、神动,肯学、想学、会学,才能够真正实现高效课堂.一个小小的矿泉水瓶实验能够提高学生课堂的自主参与程度,提高学生的合作效度,提升学生的探究深度,这样的活动才是当代教师追寻的目标,也是教师在课堂上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抓手.抓住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加以研究和开发,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这也是物理教学中生成高效课堂的一个契机.

4 结束语

从剖析教学重难点开始,抓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细节,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学有效性,这样的课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好课”.

“好课”磨炼过程是较为典型的“行动研究”过程,它运用了“实践—反思”这样一个中介技术,令执教教师在行动中学习教学,以现代教育理论为镜子变革自己的教学行为,摒弃教育行为中不良习惯,是一个“改造”教师教学行为的过程,从宏观的大节到课堂上一举手一投足的每个细节都在磨炼改造之列.过程是痛苦的,“好课”是难得的.“好课”说到底只不过是一个载体,只是在构筑好课的过程中,研究者的心智得到了磨炼,教育智慧得到提升,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1 叶澜.“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2 钟礼珊.把握课堂生成问题的“破发点”.物理通报,2011(10):21~23

猜你喜欢

瓶内矿泉水瓶瓶盖
瓶盖配对
设计巧妙的瓶盖
玻璃瓶“吃”气球
用矿泉水瓶制造喷泉
矿泉水瓶制作小飞机
开瓶盖
62岁大爷用15万个矿泉水瓶造岛
省力阀门瓶盖
用矿泉水瓶改进内能实验
最古老漂流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