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在晚期或转移性大肠癌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1)
2012-03-19孙学珍张夏玲严云丽
孙学珍,张夏玲,严云丽,李 琴
Sun Xuezhen,Zhang Xialing,Yan Yunli,et al
(Tumor Hospital of Hubei Province,Hubei 430079China)
虽然手术治疗仍然是大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大约30%大肠癌病人确诊时已经无法进行根治性切除,并且约40%的Ⅱ期~Ⅳ期病人术后发生复发,因此进行化疗对于这部分病人起着重要作用[1]。采用FOLFOX方案(为四氢叶酸、氟尿嘧啶、奥沙利铂方案)进行化疗,疗效好,且不良反应较轻,是治疗转移性晚期大肠癌较为理想的化疗方案[1-3]。FOLFOX方案的给药模式多为46h~48h的持续静脉给药,同时结合每天静脉输注止吐药、护肝药等辅助治疗药物,通常需要双通道静脉给药;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要进行影像学复查判断治疗效果,多需注射造影剂进行增强显影,而造影剂是高渗透压、强刺激性药物,外渗外漏易发生局部组织反应如疼痛、静脉炎甚至组织坏死。2010年12月—2011年10月我院对30例中晚期大肠癌病人采用超声引导下留置Power PICC双腔导管方法进行化疗及注射造影剂,保证了给药的有效性,同时避免了开辟两条静脉通道给病人造成的痛苦,避免了药物外渗外漏导致的局部刺激,减少了第二通道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费用,也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病人满意度。现将其应用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1年10月我科收治转移性或晚期大肠癌病人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32岁~73岁,平均52.4岁;结肠癌25例(伴肝转移16例,腹腔淋巴结转移5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4例),直肠癌35例(术后复发20例,诊断时即为直肠癌伴盆腔转移11例,伴卵巢转移4例)。将2010年12月—2011年10月使用Power PICC双腔导管的30例设为观察组,2010年1月—11月及2010年12月—2011年10月期间因故仍使用巴德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的3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病种、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材料 对照组30例选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4Fr导管),而观察组30例选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耐高压注射型PICC双腔导管(5Fr导管)。对照组同期使用的静脉留置针采用的是威高安全留置针。
1.3 方法
1.3.1 干预方法 两组均在超声引导下置管,且均在导管室由专业置管人员进行置管。两组均采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方案(第1天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推注后便携式化疗泵持续给药46h~48h;第2天、第3天同时输入止吐药或护肝药)。对照组PICC通道连接便携式化疗泵,第2天、第3天另辟通道(使用静脉留置针,因护肝药等对血管刺激性强)输入止吐药或护肝药,观察组PICC双通道分别接便携式化疗泵和止吐药组或护肝药组。
1.3.2 静脉炎判断标准 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的静脉炎判断标准[4]:Ⅰ级为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级为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级为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1.3.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两组静脉炎发生例数和分级,统
计分析两组费用成本和病人满意度,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数观察组5例(Ⅰ级5例),低于对照组11例(Ⅰ级6例、Ⅱ级4例、Ⅲ级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7,P>0.05)。对照组30例中因需另辟浅静脉途径输入辅助药物或复查CT时注入造影剂,9例(30.0%)发生药物外渗外漏或静脉炎;观察组30例均同期输入辅助药物、有6例次经导管注入造影剂进行CT复查,因无需另行浅静脉穿刺输注,未发生药物外渗外漏、静脉炎及疼痛现象。对照组3 0例中11例因需另辟静脉通道输注辅助药物或造影剂,有明显穿刺疼痛,且易发生局部外渗外漏,对PICC表示不满意,满意度63.3%,而观察组30例均对双腔导管PICC表示满意,满意度100.0%。
两组每天及每周期用于治疗的材料成本费用(除外两组均用的便携式化疗泵)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费用成本比较 元
3 护理
3.1 置管与固定 穿刺部位选择肘上,首选贵要静脉,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5],经B型超声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双腔Power PICC紫色导管,置管后外露导管尾端向上呈“U”形摆放,施乐扣固定,以增加导管固定的安全感[6],覆盖10cm×12cm透明贴膜[7],弹力绷带固定,24h后拆除弹力绷带,必要时更换局部敷料和贴膜。
3.2 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前导管需用20mL生理盐水分别冲管,输注完液体后需先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再立即用5mL肝素盐水正压封管,且应依次对每个管腔进行冲管、封管;如在输注中仅使用了一侧管腔,在使用后冲管、封管时仍需依次对每个管腔进行冲管、封管,防止堵管;导管前端为开口,打开拇指夹即会回血,不论何时,需先连接注射器或头皮针,再打开拇指夹进行冲管;封管时,需边推封管液边夹闭拇指夹,再撤出注射器或头皮针。避免使用乙醇对管体进行消毒,否则可能会增加导管的脆性;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时需使用20G或更粗的管腔,导管分支接头处均有明显标记显示管腔大小,在监测中必须保持显著的水柱,导管不能扭结;病人在高压注射前需进行定位,观察导管尖端是否仍在上腔静脉,影像显示应在背部第6肋~第7肋间;在高压注射前需将造影剂加温至体温;高压注射前应仔细核对,不超过最大可承受压力数值;注射前先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确保导管通畅后,立即完成高压注射;如冲管时有阻力,不可进行高压注射;高压注射完毕后立即用20 mL生理盐水行脉冲式冲管,再用5mL肝素盐水正压封管,防止堵管;紫色为高压注射的标志,双腔导管每个腔均可行高压注射,拇指夹上有明显文字标志。
3.3 维护 首次更换敷料可在置管后24h~48h内进行[8],以后每周更换敷贴1次。同时双管均需先用20mL生理盐水行脉冲式冲管,再立即用5mL肝素盐水正压封管并夹闭。
3.4 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与处理 置管术后用9cm×14cm的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沿穿刺静脉走向平行覆盖于穿刺点上方,持续覆盖5d,有松脱情况及时更换。
3.5 病人教育 双腔Power PICC紫色导管置入体内后会变软,滑出后难以再滑入,肢体活动过度后易出现导管脱出(外固定不妥时出现,30例中出现2例,经重新影像学显影,妥善处理完成全部治疗后拔管)、体内打折(外固定良好时,因导管尾端被固定,体内滑出部分在血管内反复滑动而打折,30例中出现2例,均在透视机监控下进行调整,完成全部治疗后拔管)。因此,置管后应详细向病人和家属告知PICC置管家庭护理须知,穿刺部位皮肤的观察与保护,置管手臂活动的注意事项(尤为重要),更换敷贴的时间,置管期间容易出现的问题等。互留联系方式,出现问题及时联系处理。
4 讨论
4.1 FOLFOX方案的化疗是中晚期大肠癌有效的治疗手段其给药模式多为46h~48h的持续静脉给药,同时结合每天静脉输注止吐药、护肝药等辅助治疗药物,通常需要双通道静脉给药。PICC导管为肿瘤病人提供了一条无痛、安全的治疗途径,保证了抗癌药物的顺利输入,避免了反复穿刺外周静脉而造成的痛苦,但单腔导管PICC在多种药物同时给药时凸显出其不足,为避免多种药物间的配伍禁忌,常常需另辟静脉通道输注,而浅静脉的输液有穿刺点渗漏、疼痛、静脉炎等风险,给别人造成痛苦,没能充分展示出PICC的优势。双腔PICC置管具有优越性[9]。
4.2 耐高压导管的优势 耐高压Power PICC导管一次置管,可双通道同时给药,真正体现了PICC导管“一针式”静脉治疗的优势。除可用于一般静脉治疗外,还具有监测中心静脉压、高压注射造影剂等,满足了病人治疗与检查的需要,尤其在中晚期大肠癌病人的化疗中优势明显。
4.3 耐高压导管的局限性 导管前端为开口设计,打开拇指夹即会回血,必须用肝素盐水封管,否则增加堵管的几率;治疗间歇期维护次数每周2次,维护费用增加;输注大分子药物或持续输注药物的滴速小于40gtt/min时,需每12h用20mL生理盐水进行脉冲式冲管,防止药物沉积引起堵管。
[1] 陈庆.FOLFOX6方案治疗转移性晚期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7):59-60.
[2] 王捷鹏,胡华元.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1,24(2):499-500.
[3] 马建瓴,张炯,王秦西,等.FOLFOX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9):104-105.
[4] 唐映辉,高林春,刘光琼.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置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1,18(4):25-26.
[5] 张晓菊,陆箴琦,戴宏琴,等.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上臂PICC置入与盲穿置管的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42-45.
[6] 陈林敏,范育英,胡雯,等.施乐扣应用于PICC置管外固定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2011(2):149-150.
[7] 乔华玲,陶晓燕,王素菊.两种规格敷贴固定PICC导管效果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110.
[8] 吴玉芬,肖静蓉,胡雪梅,等.PICC穿刺后更换敷贴的时间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110-112.
[9] 谭敬华,蔡昌兰.双腔PICC置管在临床中的护理探讨[J].全科护理,2011,9(10C):2749-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