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案导学法助推中职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012-03-19许红梅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17期
关键词:学法导学课前预习

许红梅

(临沂卫生学校,山东 临沂 276000)

学案导学法助推中职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许红梅

(临沂卫生学校,山东 临沂 276000)

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难点在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厌学现象,其根本原因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未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有关。应重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案导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学案导学法;中职生;学习习惯

学案导学法在全国各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得如火如荼,其课堂教学效果也高评如潮,但在中职学校课堂教学中还鲜有应用。

1 中职生学习情况调查

2011年9—10 月对我校在校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覆盖面涉及2008—20114个年级的护理、药剂和影像专业。共发放问卷914份,回收有效问卷914份,有效回收率100%。调查结果如下。

1.1 学习目标和动机

87%的中职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机,都希望学到一门技术,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1.2 学习方法

70%的中职生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1.3 学习习惯

47%的中职生从来没有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65%的中职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68%的中职生没有课后复习的习惯。

1.4 课堂参与情况

42%的中职生在课堂上注意力维持的时间达不到10分钟,38%的中职生不愿参加到课堂活动中,23%的中职生认为不能有效参与课堂与自己基础较差有关。

2 结果

一直以来,我们认为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效果越来越差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文化基础差。但调查结果显示这并不是主要原因,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造成学生不能坚持学习、不能有效学习的根本原因。长久以来,中职学校教师错误地认为:教学质量越来越差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中职生源素质一年不如一年,就像一个伟大的雕刻家无法用一堆朽木雕刻出有价值的作品一样,错不在于教师。大部分教师从来不从自身找原因,不愿尝试改革,总是想当然地认为事情就是这样的。这次调查结果也让教研组痛下决心进行教学改革。经过一个学期学案导学法的实践和应用,笔者认为学案导学法适合在中职学校推广,最主要原因是:学案导学法对中职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科学、有效、直接、快速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3 学案导学法对中职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促进作用

3.1 学案导学法有效促进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养成

学案导学法的理念和模式是先学后教,以学为主[1]。该模式的第一个环节叫导学,导学是以学案的形式呈现出来。任课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先编写出指导学生预习的学案,学案中要明确学习目标,分析重点、难点,并给出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最后给出有梯度的习题对预习情况进行检测。导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固定模式,要求编制成文案,即导学案,并于课前发放给学生,用于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该预习不像以往那样:没有明确的要求和指导,学生只是简单地阅读教材、熟悉教材。导学案的使用可使教师方便、有效地指导和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充分了解学情。坚持使用1—2月,就可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并能有效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3.2 学案导学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形成[2]

学案导学法是利用学案导引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也是促使学生进行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模式。学案导学法从课前预习到课中及课后始终贯穿一个理念——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而是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这其中的合作交流非常重要,包括师生、生生的全方位合作与交流,但一定要尽可能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该方法注重的是过程——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的探究与自主学习过程。知识不能通过被动灌输和传递获得,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建构获得。教师的教学实际上就是保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知识体系的建构。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订有效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这就使得我们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的目标得到了具体的落实。

3.3 学案导学法重视对学生学后反思习惯的培养

学案导学法的最后环节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写出教学反思,而且要求每位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写出学后反思。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只学习不思考,就容易陷入迷惑的境地,学习后及时反思可让学生更清楚地明白自己的学习状况,改进不足,发挥优势。学后反思的习惯对学习具有神奇的促进作用。

3.4 学案导学法促进学生各项素质和能力的形成

学案导学法在课堂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独占课堂的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教师起引导和组织作用,这就使课堂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课堂。课堂教学不再拘泥于一种形式,教师在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发表观点、大胆假设、积极交流时,可以演讲、辩论、竞赛等各种学生喜欢的形式进行。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了解了基本礼仪,学会了交流合作,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了倾听不同意见,锻炼了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心理素质也得到了极大提升。这些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正是当前中职学校教育过程中较薄弱的环节,也是中职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最需要的。

实践证明,在诸多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中,以学案导学的方式作为突破口,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之有效。

[1]徐新福.构建“学案导学法”教学模式的探讨[J].生物学教学,2001(5):22~23.

[2]胡德财.运用学案导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2010(9):153.

G 421

B

1671-1246(2012)17-0074-02

2011年中国职教学会立项课题“学案导学法在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02-14)

猜你喜欢

学法导学课前预习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