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公社时期公共食堂危机的应对

2012-03-19张昭国

关键词:人民公社社员食堂

张昭国

(华东交通大学 人文社会学院,江西 南昌330013)

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人民公社而兴起农村公共食堂,已经面临着诸多问题。为此,全党全国人民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并为之付出了巨大代价。尽管最终解散食堂的决定来得迟了些,但是顺乎民心,合乎民意,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是党在人民公社问题上由空想到务实的重要一步。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应对公共食堂危机的历史经验,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中公共危机的处理无疑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公共食堂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之前就已出现。“大跃进”运动发起后,由于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积肥运动、深翻土地的大兵团作战以及各地大办工业和大炼钢铁,造成农村劳动力紧张,客观上需要广大妇女摆脱家务投入到生产第一线,于是农村出现了农忙食堂,一些地方还办起了常年食堂。1958年9月,北戴河会议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中明确规定:“公共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室、公共浴池、幸福院、农业中学、红专学校等等,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进一步培养和锻炼着农民的集体主义思想。”[1]4949月1日,《红旗》杂志发表《迎接人民公社化高潮》的社论,并刊登了经毛泽东修改的河南省遂平县嵖岈山卫星公社的简章。简章明确提出:“公社要组织公共食堂、托儿所和缝纫小组,使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1]4929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赞扬嵖岈山卫星公社的供给制与公共食堂。自此,公共食堂作为人民公社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被看作是解放妇女、节省粮食和劳动力甚至是消灭私有制残余的“共产主义萌芽”而被大力提倡。此后,全国农村公共食堂一哄而起,“到10月底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农村共举办公共食堂265万个,在食堂吃饭的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0%、80%到90%”[2]。至年底,全国的公共食堂达340多万个,在食堂吃饭的人口占全国农村人口的90%。

然而,公共食堂自成立伊始,就大刮“一平二调”的“共产风”。1958年底,粮食出现短缺现象,“吃饭不要钱”的现实利益也不再具有诱惑力,种种矛盾渐渐暴露,农民最初对公共食堂及共产主义憧憬的热情逐渐冷却,形势急转直下,人们从理想的巅峰旋即跌落于现实的低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求巩固人民公社,从第一次郑州会议到庐山会议前期,党中央和毛泽东在纠正觉察到的“左”倾错误时,开始对人民公社及农村公共食堂进行整顿。1958年12月党的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强调,“要办好公共食堂,要保证所有社员吃得饱,吃得好”,“公共食堂要管理民主化”[1]520。1959年5月,中央提出“积极办好,自愿参加”的方针和“口粮应该分配到户”等原则,农村公共食堂在1959年上半年得到初步整顿,一批经营管理不善的食堂被解散,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食堂初办时的混乱现象,缓解了各方面的紧张关系。

1959年8月,彭德怀等同志在庐山会议对“大跃进”、人民公社以及农村公共食堂提出批评意见,引起毛泽东同志的强烈不满。毛泽东声色俱厉地批评解散食堂是“悲观主义的思潮”,“是腐蚀党、腐蚀人民的一种极坏的思潮”[3]410,说解散安徽无为县农村公共食堂的张恺帆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蓄谋破坏无产阶级专政,分裂共产党”[3]431。拥护还是反对公共食堂被当做是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拥护继续跃进的标志之一以及两大对抗阶级的分水岭。在庐山会议结束后的百天之内,全国各地一刀切地恢复公共食堂。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1959年底,全国农村已办公共食堂391.9万个,参加食堂人数约4亿人,占人民公社总人口的72.6%,河南、湖南等个别省份甚至达到了97%以上。

虽然这次公共食堂的兴起比初期建立时相对要规范得多,普遍推行了中央倡导的“指标到户,实物到食堂,凭票吃饭,节约归己”原则,基本杜绝了“敞开肚子吃饭”的混乱局面,但是,它不仅没有丝毫减缓农业经济的严峻形势,而且其自身的弊端也无法克服。除给社员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利、严重的平均主义和极大的浪费外,它也给管理经营人员、社队干部的贪污腐化提供了条件,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公社山河大队从大队书记到小组干部以及炊事员,几乎人人都多吃、偷吃、吃好。据后来初步统计,仅大队的几个干部有账可查的就吃掉牛肉1800多斤[4]。1960年5月,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在向中央的报告称:“一部分公社以下干部的贪污腐化、铺张浪费、违法乱纪、强迫命令等行为,更是发展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为此,他明确要求:“公社干部不准单独办食堂。”[5]207-209

1960年底和1961年初,随着大饥荒的蔓延,全国农村绝大多数食堂已经无米下锅。为重点解决农村政策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党中央和毛泽东派调查组赴浙江、湖南、广东等省进行调查研究,考察人民公社问题和农村工作。经过一系列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各调查组了解到许多真实情况,发现了许多问题。1961年2月,毛泽东在听取各个调查组的汇报时触动很大,他不仅对食堂的形式有了较过去灵活的说法,而且已经认识到食堂的一些弊端。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北京工作会议通过的《农业六十条》(修正草案)将原草案规定的公共食堂“应积极办好”、“社员口粮必须分到食堂”改变为“生产队办不办食堂,完全由社员讨论决定”,“社员的口粮,不论办不办食堂,都应该分配到户,由社员自己支配”,“对于参加和不参加食堂的社员,生产队都应该同样看待,不能有任何的歧视”[1]644。这样的规定实际上等于允许公共食堂停办,从而使人民公社化以来用行政命令大办食堂的“左”倾错误得以纠正。《农业六十条》修正草案下发并逐步实行后,难以为继的农村公共食堂旋即化为乌有、烟消云散。

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公共危机事件处于高发期。中国共产党应对人民公社时期食堂危机的经验十分值得借鉴:

第一,在危机发生的阻源机制上,制订公共政策时,既要结合我国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公社化运动,从根本目的来讲,也是为早日实现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而悲剧恰恰在于,毛泽东同志的主张是建立在超越阶段的空想之上,忽视了当时的基本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状况。建立公共食堂的决策,完全是为了服从服务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需要,公共食堂被误解为在分配方式上的共产主义因素。所以,群众在家里吃饭还是在公共食堂吃饭,不单是生活问题,被抬高成了一个方向路线的重大政治问题。人民公社的成立和公共食堂的举办,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国情状况,不但没有带来生产力的发展,反而造成社会生产力的破坏,就是因为脱离中国国情,没有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主观愿望出发,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另外,从食堂发展的历程中看,虽然广大农民最初对公共食堂的兴办怀着美好的憧憬,但残酷的现实不得不使他们正视与反思最初的热情。当1959年对食堂进行整顿时,一大批食堂纷纷解散,山西省参加食堂的人数“一度剩下不到农村人口的20%”,湖南省有农民甚至要求“家家起火、户户冒烟、拆散食堂、重建私灶”。群众理性地总结出办食堂的四大坏处:一是破坏山林,二是浪费劳力,三是没有肉吃,四是不利生产。甚至利用歌谣的形式对公共食堂作了讽刺:“一天一两,饿不死小队长;一天一钱,饿不死炊事员”;“长得胖,长得粗,不是干部就是伙夫”等,广大人民对食堂的怨愤可以说已经跃然纸上。但是农民解散公共食堂的这种呼声却没有引起全党的重视,各大报刊上还是热衷于食堂“优越性”的广泛宣传,致使广大农民经受了三年之久的食堂之灾,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第二,当公共危机发生时,要做好调查研究。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由此制订正确的方针和政策,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经验和基本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当公共食堂开始兴办时,党和国家的许多领导人都对这一新生事物持赞成态度。1958年7月,刘少奇视察山东农村,对公共食堂进行了高度赞扬,认为它使家务劳动集体化,能使妇女更好地参加生产、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同年8月,毛泽东也到河北、河南、山东等农村视察,对公共食堂持满意和肯定态度。在1959年食堂整顿时,中央在《关于人民公社夏收分配的指示》中还一再提出既要使参加食堂的社员真正自愿,又不能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把食堂一风吹散。直至1960年11月中央还在《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中强调,“公共食堂的制度必须坚持”,并且认为公共食堂是“必须固守的社会主义阵地”和“农村中阶级斗争的尖锐所在”,要求“把安排生活和办好食堂提到阶级斗争的地位上来”。但是从1961年开始,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大部分中央领导,都对食堂有了新的认识,这一转变,皆因调查研究之故。

为摆脱中国经济困境,寻找问题的症结,1961年初,毛泽东疾呼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并亲自组建了三个调查组,制定了详尽、周密的调查计划。在毛泽东的倡导下,一大批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及各级机关干部纷纷走出机关,深入基层,获取第一手资料。这次党政机关的大规模调查研究,对最终彻底放弃公共食堂,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刘少奇在调查中果断地指出:“食堂没有优越性,不节省劳动力,不节省烧柴。这样的食堂要散,勉强维持下去没有好处,已经浪费几年了,不能再浪费下去。”[6]朱德、周恩来经调查后,向毛泽东写信直言不讳地反映地方群众对公共食堂的怨恨与不满,“绝大多数甚至全体社员,包括妇女和单身汉在内都愿意回家吃饭”[7]。毛泽东派往湖南的调查组在调研报告中也大胆地提出:“我们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公共食堂。从群众的反映看来,大多数食堂目前实际上已经成了发展生产的障碍,成了党群关系中的一个疙瘩。这主要是因为它同工分值降低、社员收入减少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直接联系在一起,又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引起了许多不便。”报告直言“大多数食堂势在必散,而且散了不是什么损失,反而对整个工作有利”;“群众要求解散的食堂不但应该散,而且散得越快越好”[5]468。正是这次调查研究,使党掌握了农村的真实情况,了解了群众的真实意见,使毛泽东对农村公共食堂弊端的认识越来越明晰和深刻,关于农村人民公社的思想也越来越向实际靠拢,最终使彻底解决农村公共食堂问题的时机趋于成熟。

第三,当政策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一定要尊重事实,及时作出政策的调整。作为政治系统输出的主要内容,政策本质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是如果一项政策规定的各项内容没有反映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况,政策所规定的各项行为不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那么政策本身便缺乏合理性,导致其在执行过程中将表现出政策行为规范与客观实际的强烈冲突,使政策执行失去了实践基础。在此情况下,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作好政策的适时调整。

当公共食堂的政策最初出台时,其被认为是“当前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成为巩固人民公社的一个基本关键”[8],甚至总结出公共食堂的十大好处,宣传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然而当全党经过调查,很快发现政策与实际相脱离,公共食堂其实是有悖常理的癫狂、异想天开的荒诞,于是,我党很快作出了政策调整,使取消食堂不再成为政治问题,从而为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创造了良好条件。

总之,面对农村逐步发展起来的食堂危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虽然因为党内政治分歧而延误了对食堂危机的处理,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将之视为“阶级斗争问题”而加以反对的最初要求,并正视公共食堂缺点的存在,甚至纠正曾经一度认可的看法,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协调好党同农民的关系,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 黄道霞.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G].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

[2]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749.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4] 王耕今.乡村三十年——凤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录(1949-1983):上[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89:184.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29.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15.

[8] 办好公共食堂[N].人民日报,1958-10-25.

猜你喜欢

人民公社社员食堂
毛主席来过的小山村
——舒城舒茶人民公社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互助孝老食堂”值得推广
食堂
幸福食堂值得推广
三千食堂
在高考试题中重新理解历史知识——以2015年山东高考文综卷第39题“人民公社体制”为例
FOOD FIGHT
Food Fight
Comparison of plasma microRNA-1 and cardiac troponin T in early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