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等值理论的顺应论解读*
2012-03-19杨俊峰
杨俊峰
(大连外国语学院,大连116044)
1 引言
在1964年出版的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一书中,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奈达在交际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等值的翻译理论,他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出发,认为语言除了传递信息之外,还有许多交际功能,如表达功能、认识功能、人际关系功能、祈使功能、司事功能等。奈达追求的“等效”就是译入语读者接收与源语读者相同的信息量,获得同样的感受。(Nida&Taber 1969:132)为了表达的需要,为了使目的语读者能够理解,从顺应论的视角,奈达提出了“功能等值”的概念。
顺应论是比利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提出的一种语用学观点。他认为,语用学讲语言的使用,语言的使用是一系列选择的过程,而选择则是从语境、语言结构等方面,动态地根据不同的心理意识程度做出的某种顺应。(Verschueren 2000:55-56)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做出种种顺应,是因为语言有三种特性: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Verschueren 2000:58)语言的使用过程和翻译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考虑多种因素来确定译文。译者所选择的译文既要顺应原文的语境,也要顺应译语读者的期待,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必然要做一些调整。
奈达的动态等值理论在中国经历了两种极端的对待,开始被奉为权威,但后来由于很多人对动态等值这个术语的僵化认识,导致了误解和质疑,人们对动态等值理论变得敬而远之。本文尝试从全新的语用学视角,用语境顺应论重新认识动态等值的含义,肯定其可行性,论证其对翻译实践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 奈达理论综述
奈达用“动态”来限定“等值”,实际上是承认了完全等值是不可能的,这里动态有两层含义:(1)译文要做出适当、适度、灵活的变通,顺应原文特定的语境和所处的文化语境,顺应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读者的接受能力。奈达认为变通是必要的,而且文化差异比语言差异所需要的变通更大。动态等值应考虑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把文化因素对人的影响也考虑在内。(2)给译者足够的发挥空间,充分发挥译者的主动性。读者的反应完全是出于译者的立场,根据他对两种语言文化的了解而做出的猜测。译者要首先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意图,然后用他认为能够使译语读者理解的语言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
在动态等值理论中奈达强调,翻译研究所说的“等值”绝对不是数学意义上的完全等同,而应该理解为近似,即接近功能等值的程度,功能等值指“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和感受基本等同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感受”。(Nida 2001:87)也就是说,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是在意义和文体方面用接受语复制原语信息最近似的自然等值”。(Nida 1964:166)如果译语文化与原语文化发生冲突,则应采用灵活等值的翻译原则,使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从功能上进行等值。为了避免人们对“动态”这个词的误解,奈达把“动态等值”改为“功能等值”。(Nida 2001:91)
3 顺应论综述
维索尔伦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选择过程,它可以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也可以是出于语言内部或语言外部的原因”(Verschueren 2000:55-56)。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交际中做出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变异性是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Verschueren 2000:59)任何语言的语内交际都具有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同样的一句话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第二,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表达同样的意义;第三,语言是不断变化的,这个变化过程是长期的、缓慢的;第四,语言的使用包含多种选择,由于使用者在年龄、性别、民族、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等方面的差别,没有两个人所用的语言是完全相同的;第五,变异性体现在词汇层面上,一词多义,当与其他词语联用时,又会派生出更多的意义;第六,变异性还体现在语音、语法等语言层面上,所以有时会产生歧义。
2)商讨性指语言选择不是机械地严格按照形式-关系做出的,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Verschueren 2000:59)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各方都会根据语境和目的做出选择。语言的商讨性同时暗含语言使用的不确定性,而且这种不确定性可以再商讨。
3)顺应性则指能够让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做出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需要的特性。(Verschueren 2000:61)变异性描述语言选择的可能性,而商讨性描述如何进行语言选择,最后,顺应性解释了语言选择的原因。语言选择是为了满足交际的需要。换句话说,语言选择为特定的交际目的服务。一方面,语言选择应符合已有的语境;另一方面,不同的语言选择也会反过来影响语境。(Verschueren 2000:61-62)
4 维索尔伦语用研究的4个角度
维索尔伦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选择语言的过程。要对语言现象作出语用解释,必须考虑4个方面: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程度。前两者规定了顺应的范围,即言语交际中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的总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影响的动态关系。所谓顺应的动态性是指语言选择过程中语境和语言结构之间所作的动态顺应。而对顺应过程中意识程度方面的研究则清楚地展示顺应过程在人类意识中所处的地位,探索语言使用过程中人们对意义作出不同顺应的意识反应。维索尔伦认为,用语言表达意义是一个动态过程,因人们顺应语言的意识程度不同而导致语境和语言结构之间关系出现变化,从而影响到意义的理解和表达。
语境关系顺应,语境即语言使用的环境,维索尔伦把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前者由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组成;后者也称语言信息通道,指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语境因素而选择的各种语言手段。说话人和听话人是整个语境的中心,因为语境构成成分都要靠他们去激活。物理世界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时间和空间的指称关系;社交世界指社交场合、社会环境对交际者的言语行为所规范的原则和准则;心理世界包括交际双方的个性、情绪、愿望、意图等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因素。语境不是静态的,而是由不断被激活的语境因素和一些客观存在的事物动态生成的。语境产生于交际双方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语境会顺着交际过程的发展而不断变化。(Verschueren 2000:15)
语言结构顺应指语言结构和结构构成原则的选择,包括4个方面:(1)语言、语码和语体的选择,在选择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语言能力、语言的方便和实用程度,而且要考虑到社会因素,在双语或多语社会中(如某些欧洲国家、加拿大等),语言的选择还涉及说话人的政治立场、意识形态、对不同语言的态度以及语言政策等;(2)话语构建成分的选择,体现在语法的各个层次上,包括语音结构、词素和词汇、分句和句子、命题和超句结构等的选择;(3)话语和语段的选择,包括言语行为和语篇类型的选择;(4)话语构建原则的选择,既包括句子的组织,也包括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以及其它诸如信息结构、句子顺序和主题结构的选择。(Verschueren 2000:15-16)
动态顺应包括三个方面:(1)时间顺应。语言的产出和理解会因时间差异而出现变化,时间因素会促使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做出调整和顺应。如“乾隆年间形成的一个村落”有人译成:The village came into being during the times of Qianlong.刚看上去,这个翻译无论是句法结构还是选词都无可挑剔,但是对于不了解“Qianlong”这个历史人物的受众,这个翻译就是失败的。假如译成:The village came into being during the late 18th century,when the sixth Emperor Qianlong of Qing Dynasty was in power.这样,受众由于有了明确的时间概念,因而可以获得与原语读者相同的感受。(杨俊峰2006:2)(2)不同语境对语言选择的制约。语境是动态的,根据语境来选择语言、做出顺应的动态性反应与交际双方所处的社会关系以及他们的认知心理状态有关。另外,交际者的认知状态、信念、对所谈论的话题是否感兴趣等也都影响着语言选择过程中所做的动态顺应。(3)语言线性结构的灵活变化。在语言结构方面的动态顺应主要体现在语言的线性结构的变动上。要使译文读起来没有“翻译迹象”,译文应该用“最自然的等值语言”。(Nida 1964:166)例如:
① The Hawaiian archipelago of 137 islands,islets,and atolls,which Mark Twain called“the most beautiful anchored in any ocean,”is strung like uneven pearls across the Tropic of Cancer in a 1,523 - mile line languidly draped from Kure at Latitude 28.5°north to the island of Hawaii,which gives its name to the whole group,at 19°south.
译文1:马克吐温称之为“镶嵌在海洋中的瑰丽珍珠”,由137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和环状珊瑚岛礁构成的夏威夷群岛,像一条1523英里长的珍珠大小不等的项链穿过北回归线,随意地散落在北纬28.5度库若和位于南纬19度夏威夷岛之间,整个群岛由此而得名。
译文2:夏威夷群岛由大大小小137个岛屿和环状珊瑚岛构成,马克吐温将这些群岛称之为“镶嵌在海洋中的瑰丽珍珠”,这些岛屿就像一条长1523英里的珍珠项链穿过北回归线,大小不等的珍珠随意地散落在位于北纬28.5度的库若和南纬19度的夏威夷岛之间,整个群岛也由此而得名。
译文1有明显的“翻译迹象”,也就是结构上和表达方式上不太符合汉语习惯。而在信息准确的前提下,译文的流畅应该是每个翻译工作者追求的目标。译文2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译入语言的优势,不留原语结构和思维方式的痕迹,译文不仅准确,而且流畅优美。(杨俊峰2006:3-4)
顺应过程涉及说话人的认知心理因素,即意识程度。有一些选择是不自觉的,而另一些则可能有强烈的意图。顺应过程中不同的社会心理会导致使用不同的语言手段。直言交际表达的意义与暗含信息两者是不同的,但它们之间存在某种特定的关联。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言语交际涉及感知和表达、计划和记忆等心理因素。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规范等也会影响语言顺应过程。这些社会和认知心理因素的存在,使交际者做出顺应的意识程度不同,语言选择也就不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元语用意识,即交际者在选择语言,做出顺应时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反应(Verschueren 2000:16-17)。
5 顺应论视角下解读动态等值中的“动态”
奈达的动态即灵活,要求译者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用维索尔伦的理论表述就是在翻译过程中顺应语境,在一系列可供选择的译语中不断地做出适当的选择。
人们对奈达理论的质疑和批评主要集中在“动态”上,认为这个提法缺乏科学性,不严谨,容易使人误解,本节试图从顺应论的角度,重新认识动态等值理论中的“动态”观。
奈达认为,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性。但是,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物质世界里,我们的生活经验是相通的,所以“任何能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事物都可以用另一种语言表达”。(Nida 1964:4)翻译活动的特点决定了译文不是完全独立的创作,不论其内容还是形式,从本质上说都是原文以另一种语言的再现。但是,由于各种语言的独特性,翻译过程中须要考虑的等值因素太多,不可能在一次翻译活动中完全兼顾。完全等值是不可能的,只能用“灵活等值”的办法来实现翻译的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奈达把动态等值翻译定义为“原语信息最近似的自然语言”(Nida 1964:166),从顺应论角度来看,语言的变异性使这种策略成为可能。
6 顺应论视角下解读读者反应论
对奈达理论的另一个批评是读者的反应无法测量。首先,我们心须承认,人们对同一语篇的反应是有差异的,正所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从总体上来说,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人有共同的生活经验、思维习惯、风俗和规约。读者的反应是可以从总体上把握的。动态等值考虑了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把文化因素对人的影响也考虑在内。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中包含的文化因素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翻译时要考虑译语文化对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的影响。考虑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就是顺应读者所处的社交文化以及受这种文化影响所形成的心理世界。尤其是当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不同的时候,译者就要考虑特定的语言文化。如He is as thin as a shadow,汉语中相同的表达法:“他瘦得像猴子”。
奈达认为“词语的文化语境是理解篇章意义的关键”。(Nida 2001:82)人们在翻译中出错通常并不是由于缺乏语言知识,而是缺乏文化知识。为了成功地翻译,双文化知识比双语知识更重要。(Nida 2001:82)
翻译活动是一个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然而面对众多的选择,以什么标准来进行选择呢?从顺应论可知,选择的目的是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那么译文就要在众多的选择中,动态地顺应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交际任务。
语言顺应论的核心是顺应的动态性,即在语言选择过程中,语境与语言结构互动从而动态地生成话语意义。不论是口头话语还是书面语篇,语言使用者都应该有意识地将交际对象的接受能力考虑在内,以便成功地传达自己的意图。
7 结束语
翻译是基于原文的语言上的转换,译文与原文是不可分割的。从理论上说,译文与原文应该是完全相同或相等的,这是理想的翻译。但在翻译实践中,由于不同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语言背后文化的差异,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经验的不同,使译文的个别地方不可避免地会偏离原文,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只能在一定程度或层次上等值。奈达用动态来修饰等值,实际上是承认了完全等值是不可能的,只能根据具体的语境,由译者根据自己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把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取损失原文最小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在最大程度或层次上实现与原文的等值,既动态等值。奈达认为翻译是一种再创作,即是科学同时也是艺术。(Nida 2001:91)
随着社会的发展,翻译实践会不断遇到理论无法顾及的难题,为了解决新问题,必定不断有新的翻译理论对旧的翻译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批判地继承。翻译理论应该是开放的,能兼收并蓄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维索尔伦.语用学诠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杨俊峰.翻译的艺术——理论与应用[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6.
Nida,E.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Leiden:E.J.Brill,1964.
Nida,E.& Taber,C.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1969.
Nida,E.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