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例急性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心理干预效果评价

2012-03-17苏文智陈森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11期
关键词:心理治疗总分障碍

苏文智 彭 方 陈森福

广东汕尾市逸挥基金医院 汕尾 516600

研究表明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很高[1],心理因素是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只要该心理因素存在,睡眠障碍易逐渐发展至慢性失眠,严重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本研究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给予心理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0-03—2011-10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80例。纳入标准:(1)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2];(2)无睡眠障碍病史;(3)无严重并发症;(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定总分>7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90例,2组性别、年龄、原发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心理治疗,1次/d,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心理治疗方法:认知行为治疗[3],疏导、支持、安慰、鼓励等,使树立信心;渐进性放松训练,如抗阻等张收缩、无张力活动和等长收缩等。

2.2 睡眠评定 采用PSQI量表评定。量表分为18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两个部分,每个部分有若干成分,各成分得分累计成PSQI总分,PSQI总分0~21分,睡眠质量差侧得分高。睡眠质量差标准:PSQI总分>7分。

2.3 睡眠监测 美国AmblagaTM-60多功能多导睡眠监测系统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第1、2导为眼动图,左/右眼外眦向上/下外各1cm处分别与右耳垂相导联;实验环境要求遮光、隔音、无干扰,实验前3d不予用助眠药物。睡眠包括非快眼动相S1、S2、S3和S4 4个阶段。用目测法分析:(1)睡眠进程:①总睡眠时间TST(min):从入睡(S1)至最后觉醒这段时间减去总觉醒时间;②睡眠潜伏期SL(min):熄灯至S1出现之间的时间;③觉醒次数AT(n):从入睡至最后觉醒这段时间中途醒转的次数。(2)睡眠结构:包括nREM睡眠的S1~4期以及REM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2组治疗前后睡眠参数比较见表1、表2。

表1 2组睡眠进程比较 (±s)

表1 2组睡眠进程比较 (±s)

?

表2 2组睡眠结构比较 (±s,%)

表2 2组睡眠结构比较 (±s,%)

注:治疗前2组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2组治疗后比较,#P<0.05

?

4 讨论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指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疾病、环境、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均可引起脑卒中后睡眠障碍[4]。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不良影响表现在影响患者精神和体力的恢复,同时影响患者康复,更有甚者致病情加重,延长住院时间。对于睡眠障碍患者,安眠药、抗抑郁药为主要治疗药物,优点为作用确切、见效快,但有依赖性及停药后反弹等缺点[5]。

除药物方法外,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尤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6-8]。(1)制定合理睡觉时间表:要想睡得好,必须养成科学的睡眠习惯;(2)良好环境适宜睡眠:幽静、清洁、舒适的环境,则更能使人心情愉快,有助于睡眠;(3)心理调节有益睡眠:调节心理,克服失眠。大多数失眠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只要能够自我调节心理活动,是可以克服的[9]。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较新的心理治疗方法,已取得显著效果。关键是纠正患者错误或歪曲的认知问题,改变患者对人、对事的看法以及态度,从而改善其心理问题。渐进性放松疗法[10]为感知肌肉紧张并逐渐使之减弱的一种治疗方法,目的是使患者感知到紧张的存在,随后鼓励其逐步放松,具体方法与气功疗法中的放松功有些相似,包括抗阻等张收缩、无张力活动和等长收缩,指导患者按步骤依次放松各组肌肉,促使自律神经活动朝着有利于睡眠的方向转化并促使惊醒水平下降,从而诱导睡眠的发生。

[1] 谷玉平,何小燕,陈俊斌,等.急性脑卒中并睡眠障碍120例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09,30(18):2 062-2 063.

[2]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 毛洪祥.认知行为治疗慢性失眠症112例报告[J].中国民康医学,2004,16(1):20-22.

[4] 周红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0):82-83.

[5] 刘世福,王秀丽,张星 .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4):401-402.

[6] 杨善美,孙培欣.脑卒中患者失眠40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7):52-53.

[7] 蔡萍,潘乃林 .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上海护理,2011,11(4):12-14.

[8] 韦梅珍,蔡月容,林兰 .脑卒中睡眠障碍病人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09,7(24):2 178-2 179.

[9] 杨利杰.心理治疗失眠症52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1):88-89.

[10] 黄雪梅.渐进性放松疗法对34例大学生非器质性失眠症的疗效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7(20):19-20.

猜你喜欢

心理治疗总分障碍
团体心理治疗对酒依赖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心理治疗的常见误区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跟踪导练(四)2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