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灌注成像与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价值

2012-03-17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11期
关键词:经颅脑血管病脑缺血

包 宁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重庆 404000

随着我国经济条件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s,CVD)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脑血管疾病中常见类型,是公认的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但由于该病的临床表现以主观症状为主,客观体征少,且诊断标准与方法不一,存在误、漏诊现象。随着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CT灌注成像(computer tomography perfusion imaging,CTPI)等影像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早期诊断率。本文对基层医院易开展的CTPI和TCD在后循环TIA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临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随机选取2010-03-12我科收治的42例患者,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TIA诊断标准[2]。男24例,女18例;年龄47~81岁,平均(62.2 ±10.6)岁。38例表现为发作性眩晕,1例表现为构音障碍,2例表现为双眼一过性黑蒙,1例表现为全面遗忘症。

1.2 方法

1.2.1 CTPI检查:先行常规CT横断面平扫,选定环池层面及相邻的3个层面进行CT脑灌注扫描。经CT灌注软件进行处理,得到一系列脑灌注参数图,包括灌注达到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P)、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脑血流量图(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容量图(cerebral blood volume,CBV)。CT灌注成像可以较清楚显示缺血范围,并以色彩代表血流灌注的状况。

1.2.2 TCD检查:采用德国DWI双通道TCD机检查,经枕窗探测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颅内段、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检测参数:收缩期峰流速(Vs)、平均流速(Vm)、脉动参数(PI)、频谱形态和音频信号。颅内动脉狭窄诊断标准:VA Vm≥60cm/s或Vs≥100cm/s,BA Vm≥80 cm/s或Vs≥120cm/s[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PI检查结果 全部患者CT平扫未见与临床症状相关的病灶;其中38例显示后循环低灌注,4例后循环灌注正常。

2.2 TCD检查结果 42例患者中36例提示血管异常,其中12例患者血管狭窄,20例患者血管硬化,4例既有血管狭窄,也有血管硬化,6例未见异常。共49条血管异常:血管狭窄VA 12条,BA 4条;动脉硬化VA 30条,BA 3条。

2.3 CTPI与TCD结果比较 TCD检查提示血管异常36例患者中,CTPI检查提示低灌注32例;正常6例患者中,CTPI检查提示低灌注1例。见表1。

表1 CTPI与TCD检查结果比较 (n)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的血管狭窄所致的脑血流异常密切相关,国外有学者报道,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约80%有相应区域动脉病变、斑块形成、狭窄及闭塞[4]。TIA是公认的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尤其后循环TIA具有更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故正确评价处理TIA,及时发现血管狭窄,对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意义。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DSA、MRA、TCD、CTPI等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对尽早发现血管病变,提高早期诊断率有重大意义。目前认为DSA检查是颅内血管性病变诊断金标准[5],并作为颅脑介入术前参考。但DSA是有创性检查、并发症多,且价格昂贵,患者接受程度较差。MRA用于脑血管病变的检查,具有无创、安全可靠和准确等优点。但也有对于弯曲血管因湍流造成血流信号流失,难判断其是否有狭窄的缺陷,且检查费用较高,大多患者难接受。TCD通过检测颅内动脉的血流速度、搏动参数、阻力指数和血流频谱形态,较客观地反映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有助于早期了解血管狭窄的程度、部位;具有无创和价廉的优点。但TCD检测血流由于只能看到多谱勒信号,不能直接观察血管状况,因而TCD有时会造成误诊、漏诊。TCD检查准确性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和技术[6]。CTPI检查通常采用TP、MTT、CBF、CBV等参数来评价组织器官的灌注状态,其中TP和MTT被认为是显示脑灌注损伤的较敏感指标[7],能早期发现脑缺血性改变。

国内外学者对这些技术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探讨。高天理等[8]应用MRA观察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患者,发现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环有异常改变者占81.8%。有报道称MRA与DSA的检查符合率达到95%[9]。有学者应用TCD对颅内外血管的轻度狭窄进行研究,提出运用TCD可早期诊断脑动脉狭窄,并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一个可靠的治疗方向及治疗时间窗[10]。较多研究认为TCD检测脑动脉狭窄或闭塞与MRA、DSA的符合率较高,达90%以上[11-13]。

本文行TCD检查提示血管异常的36例患者中,CTPI检查提示低灌注32例;TCD检查提示血管正常的6例患者中,CTPI检查提示低灌注1例。说明二者检查方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都能很好反映脑血管病变和脑组织低灌注,CTPI能敏感发现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组织灌注不足,与康孝理等[14]研究结果一致。

鉴于我国基层医院的技术及设备状况较差,相关检查项目准入制度的限制,如DSA、MRA等无法开展;同时国家经济水平也较低,广大患者更易接受经济、简便、无创的检查,本研究认为,对于临床上以主观症状为主,客观体征少的TIA患者,CTPI提示血流动力学变化,TCD可发现供血动脉异常,都是筛选及早期发现血管病变部位的有效手段,利于TIA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1] 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14-734.

[2] 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50.

[3] 高山,黄家星 .经颅多谱勒超声的诊断技术及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 900-1 901.

[4] Estol CJ,Dr C.Miller Fisher and the history of carotid artery disease[J].Stroke,1996,27(3):559-566.

[5] North America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ctomy Trial Collaborators.Beneficial effects of carotid endarterectomy in symptomatic patients with high grade stenosis[J].N Engl J Med,1991,325:445-453.

[6] Wojczal J,Szerej AS,Belniak E,et al.The importance of transcranial Doppler(TCD)in the assessment of cerebrovascular hemodynamics of the acute phase of ischemic stroke[J].Neurol Neurochir Pol,2003,37(1):185-193.

[7] Tomandl BF,Klotz E,Handschu R,et al.Comprehensive imaging of ischemic stroke with multisection CT[J].Radiographics,2003,23(3):565.

[8] 高天理,钱怡宁,张茁.弥散加权MRI、DSA、MRA及TCD对短暂脑缺血发作诊断价值的研究[J].北京医学,2002,44(5):291-294.

[9] Yamada I,Nakagawa T,Matsushima Y,et al.High-resolution turbo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for diagnosis of Moyamoya disease[J].Stroke,2001,32(9):1 825-1 831.

[10] Honish C,Sadanand V,Fladeland D,et al.The reliability of ultrasound measurements of carotid stenosis compared to MRA and DSA[J].Can J Neurol Sci,2005,32:465-471.

[11] Demchuk AM,Christou I,Wein TH,et al.Accuracy and criteria for localizing arterial occlusion with transcranial Dopplar[J].Neurolmaging,2000,10(1):1-12.

[12] 尹世敏.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脑动脉狭窄的TCD、MRA对比检测[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7):720-722.

[13] 黄献.颅内动脉狭窄的经颅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或)血管造影对比[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9,17(4):309-311.

[14] 康孝理,许俊萍,姜丙全,等.CT灌注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4):28-30.

猜你喜欢

经颅脑血管病脑缺血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的影响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长爪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表达变化的研究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