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乡果:爱在舌尖,恋在心间

2012-03-13肖田

中国果业信息 2012年7期
关键词:橄榄离家香甜

□肖田

很高兴,家乡小镇的豆腐,被系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命中,虽然短短不到10分钟。外人哪里知道,其实家乡的美味多得很,岂止豆腐,光是水果就可做一个系列。只可惜,我既不是投资方,也不是导演。不过用文字来摆一摆,也不错。

老家有一种青色的野生小果,当地称“橄榄”。每年成熟时,总有农民提上满一篓或半篓在街边出售。妈妈时常会买一些。一部分洗净晾干,烧一壶开水将盐融化,待盐水凉后,放入橄榄,辅以甘草,玻璃瓶密封浸泡,只等果皮转黄就可食用。放一粒在口中,先是淡淡的咸和着甘草的甜,一咬酸脆,回味甘甜。另一部分洗净,加适量盐和甘草,一起磕打,果肉成瓣,与核分离;再在竹筛上铺散开,晾晒成干,将核筛除,即成果干,或直接食用,或泡水。老家所说的“橄榄”其实是余甘子,直接吃的第一感觉是又酸又涩,挑嘴的我等不及“余甘”,便会放弃。可是经妈妈的巧手转化后,酸味减淡,又增加了咸香,我竟然偏爱起来。每次喉咙发干上火,或含或嚼上数粒,就可缓解。每次过年回家,妈妈总会抽空制作一大袋“橄榄干”,塞满我再次离家的行囊。每每放几粒泡入水中,随它慢慢舒展开来,润出些许茶色,似母爱点点化开,妈妈的絮絮叨叨又在耳畔响起。

酸木瓜(蔷薇科木瓜属木瓜)在老家有种植,果实大小如杧果。成熟季节,农民们挑担来卖,满篮子金黄,满镇子飘香。酸木瓜味道纯酸,能酸得人打激灵,光想想都会流口水,一般不直接吃。有时买上几个,洗净切片,蘸着椒盐(辣椒面拌少许盐)吃,酸、辣、脆、香,即使鼻涕、眼泪一塌糊涂,却不肯罢手,看似自虐,真叫过瘾。这种独特吃法,饭前开胃,饭后消食,去腻祛腥,提神醒脑,让人终生想念。大多数人家则喜欢将酸木瓜做成蜜饯,切片拌白糖,密封数日即成,老少咸宜。酸木瓜也可泡酒、炖鸡、做菜,吃法多多。酸木瓜加工品常年有卖。常见的就是一种糖加盐浸泡的切片。每次回老家,总爱称上少许,“要辣椒不”,“多加点”。正好过一把瘾。

爸爸年轻时经常要下乡,回家总会带些好吃的,比如缅冬瓜和“麦木”(音)。缅冬瓜其实是一种番木瓜,大如冬瓜,故有此称。缅冬瓜成熟时,皮仍绿,剖开,肉金黄,香气四溢,取一瓣,满口香甜。每次爸爸抱回缅冬瓜,总会先切下一块,细心刮去种子递给我。我呢,呼呼一口气吃完,伸手又要,直到肚子滚圆才肯罢休。现在市场上的番木瓜小气得很,巴掌大小,味又淡,有时没有半点甜味,还面面的,“神马”“东东”啊!

“麦木”是傣语,家乡对杧果的称呼。可能是从傣族同胞那里引种来的,所以这样称呼。小时候只识“麦木”,不知杧果。成熟的“麦木”,皮仍鲜绿,揭开后,肉黄橙橙的,香甜袭人。美中不足的是“骨多肉少”,核大,椭圆饱满。其实,核也有用处,晾晒干,可做成一种能拉响的小玩具。这是孩子们的爱。有时,爸爸带回“麦木”嫩果,妈妈就整个切片,加白糖拌匀,放入冰箱冷藏半天,做成甜品,取一片,凉丝丝,清香,甜,又带点酸,半脆半软,“美得很”。

其他常见不常见的水果,梨、李、桃、柑桔、石榴、葡萄、樱桃、草莓、杨梅、火龙果、蓝莓等,家乡小镇近几年或多或少都有种植,绝大多数口味极佳。只可惜,多数时候离家在外,即使回家也难碰上成熟期,只有想念的份儿。

没办法啊,家乡地方好,出产的水果就是好。尤其是缅冬瓜和“麦木”,离家后再也没品尝到如家乡般的香甜。

猜你喜欢

橄榄离家香甜
离家的叹号
橄榄林中的乡村酒店
寻找离家最近的THX认证影院
香甜饱满的玉米
酥脆香甜的花生
离家的路
福建:2017中国·福州橄榄节开幕
榨橄榄器
拥有香甜午后
离家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