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城市文化发展与城市规划

2012-03-07任致远

上海城市规划 2012年3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设文化

任致远

自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关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城市规划、建设领域如何促进城市文化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因为城市文化的发展繁荣是关乎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极其重要领域,具有关键性作用,而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是直接发掘、保护、发扬光大城市文化的重要途径,承载着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的光荣使命。本文就对我国城市文化发展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进行扼要的论述,期待着通过城市规划为城市文化的发展繁荣给力,开创城市文化复兴的生动局面。

1 城市文化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的文化

城市文化是一个与城俱存、与时俱进、因城而异的文化类型,博大精深,意义深邃,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当你置身于城市空间之中,就能够感受到该城市的价值取向、审美观点、精神追求是什么,或者正在追求什么,感悟到一种心灵的对话和表白,顿生感情涟漪和深刻印象,这是每一个人都能够体会到的感觉。因此,我在《关于城市文化的拙见》文章中阐述为:城市文化是指以城市为载体和表现形式的展示人与人类理想追求及其各种实践活动成就的文化,主要由城市发展的思想追求、城市要素的空间布局形制和形态、自然和社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和发展、城市生态文明成就和景观风貌、城市形象与个性特色以及城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所构成的文化形式和内容,组成城市发展的文化体系。离开了城市空间这个载体和表达方式,那就不是城市文化的范畴和内容了。城市千变万化的空间形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构成了城市文化语言和表情,凸现着城市的历史、个性特色和魅力,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感怀。

城市文化是在城市空间和人民的生活活动中产生并成长发展起来的,它通过有形有色的空间组合和无形的思想内涵,以及精神风貌传达着自己城市的“让生活更美好”的追求意愿,给人以感染力、感召力和识别信息,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体验得到的客观存在。具体而言,文化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通过城市空间的布局形制和形态,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的存在、建筑形式与风格、园林绿化与城市广场、山水景观与风景名胜、生态文明建设、社区建设、标志性建筑设施、城市雕塑艺术、地名典故以及科学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加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都能够感知城市文化的脉动、追求、取向和个性特征以及活力,从而展现出该城市自己的文化光辉。城市发展的思想文化或文化思想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和红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是城市文化的根与脉,空间布局形态、建筑文化、园林文化、社区文化、风景名胜、景观文化等是城市文化的物质性表达,地名文化等是城市文化的抽象性表达,而由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城市形象、风貌、风情、标志性文化和鲜明特色则是城市个性的表达,突出反映出该城市不同于其他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的个性魅力特征。

基于上述认识,各个城市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山水环境条件、历史沿革、社会结构、地方性因素、民族信仰、经济发展条件和重大事件影响,以及科技发展水平等的不同,各个城市的文化心理、空间形态和特色是不尽相同的,城市文化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标准,应当是多元化、多样性、各具特色的。世界是一个多样性的世界,大地自然山水千姿百态,各种社会制度和民族、地方的生活方式千差万别,其城市发展状态也应是多样性的,展示出自己的个性特色。只有突出了城市的个性和特色,我们的世界、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活力、丰富多彩,呈现出灿烂的城市文化光泽。不必讳言,当人们走进今天的城市,置身于偌大的城市空间之中,环目四顾,不难发现,这个城市与那个城市的布局形式、街道面貌、建筑风韵、园林广场格调、成排的住区楼房摆布等,似曾相识,大致雷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特色正在淹没于千篇一律、百城一面的局面之中。吴良镛先生说:“个性缺失是当前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最大弊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2011年10月江苏省举办了“推动江苏城乡空间品质提升”的专题论坛,阐述了“城市化转型期江苏城乡建设的文化追求”和“为生活更美好而规划设计城乡空间”的思想和行动纲领,这无疑是一个谋求打破千篇一律、百城一面现实状况的信号,也是对振兴我国城市文化的一个呼唤。城市要发展,特色不能丢。城市现代化,特色更重要。当今我国城市空间品质所表现出来的城市文化发展现实在呼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吹响了振兴城市文化发展繁荣的号角,城市文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我国城市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神圣的事业。

清明上河图

2 城市规划是城市文化发展的智慧结晶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思想智慧。说到底,城市的主体是人,文化是人的文化,城市文化集中反映着人们对于城市发展的理想追求和聪明才智,以及在社会实践中的不断总结、反思和创造,展示着人们对城市发展的思维逻辑、思想哲学、思想成就和思想光辉,是人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经过实践的洗礼、陶冶、锤炼所形成的思想智慧的集大成之表达,成为科学发展的灵魂。多少年来,人们在原始、自发和盲目的发展过程中,思想不断认识、尝试、积累、总结,升华为理论、经验和共识,建立了自觉和理性的法律、政策、制度、规范和道德约束等,形成了城市发展的思想文化或文化思想,用来指导、控制、协调甚至主宰城市的发展建设,为实现人们对城市发展的美好愿望来把握自己的追求和行为,从而促进城市发展能够科学、合理、有序、生机勃勃地不断进步。这些,乃是城市文化发展思想智慧的成果。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它是城市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依据和城市面向未来发展的蓝图。城市规划是总结昨天、创造今天、预料明天的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简言之,城市规划是高瞻远瞩地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建设的早知道。这个早知道,不是单纯的拍脑袋、主观臆断和盲目冲动,它是城市文化发展思想智慧的产物和结晶。从城市文化的角度看,城市规划本身是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负有发掘、保护、传承和理性地发扬光大城市文化的责任和使命。从城市规划的任务看,其主要任务是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建设部署等,是为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和服务的,同时要为城市文化的发展创造条件和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实现城市能够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打一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城市规划是一艘船,城市文化就像是舵和帆。

城市文化是与城俱存的,自城市出现始就孕育和承载着城市文化的产生、发育和发展,城市发展的过程就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历程和积累。城市规划却不是与城俱有的,建城伊始,乃是自发的、低级的、仅仅满足部落的生命财产安全和防卫而形成的大集体居民生活场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有了剩余产品需要交易,于是又产生了市(肆)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功能多了、规模大了,再加上统治阶级有了意志的表达,城市发展建设开始有了谋划和建设前的构思,或者是当权者和主持人的想象与谋略,致使城市发展建设具备了事先的理想与安排部署,应该说,这就是城市规划的萌芽和雏形。换言之,就是人们有意识地作用在城市发展建设上的思想智慧手段和抽象形式,造就了初期的“城市规划”胚胎。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安城、洛阳城、汴梁城(清明上河图)等无疑是古代“城市规划”的杰出成就。两千多年前《周礼·考工记》及其“王城图”成为有文字记载的古代“城市规划”的范本(古代都城的最早建制和封建都城最早的理想方案),明清时代围绕故宫为中心,8公里长的中轴线贯穿全城而宏伟布局的北京城,成为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历史事实,当初的“城市规划”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只不过那时还不叫“城市规划”而已,但可以肯定地讲,当年的“城市规划”是我国古代城市文化发展的智慧结晶,城市规划是城市文化和社会发展达到较高阶段而创造出来的一种高度智慧的表达方式。它使城市发展建设由自发走向自觉、由低级走向高级、由盲目走向理性、由杂乱无章走向规范有序。直到工业革命之后,城市发展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城市功能的复杂化、多样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城市规划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事业,成为城市发展建设必须遵循的依据、规矩、守则、尺度和蓝本,成为城市政府指引、调控和促进城市科学、合理、有序、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行政职能。

桂林山水

城市规划是城市文化发展的智慧结晶还表现在:一是它受法律法规的保护,我国有专门的《城乡规划法》及其一系列配套的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二是它有专门的行政机构和管理制度(城市规划编制、审批、修改、实施的程序和制度)以及监督措施。三是它具有专业的高等教育培养培训学科课程,城市规划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级学科。四是它拥有专门从事城市规划编制、研究、咨询的行业队伍和专业人才,以及城市规划的评价活动,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城市规划体系。当前我国从事城市规划的专业人才还设有一定的职业门槛(准入制度)和单位资质等级,籍以保障城市规划的业务水平。上述法律法规、制度、教育、行业队伍与人才都属城市文化的范畴,是城市文化智慧的体现,这就进一步说明了城市规划是城市文化发展的智慧结晶和高瞻远瞩的创举。

城市规划是城市文化发展的智慧结晶乃是经历了社会发展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且不说世界上的巴黎、伦敦、纽约、华盛顿、新加坡、堪培拉等是有规划的城市,也不论我国古代城市北京、西安、苏州、杭州、绍兴、南京等是有规划的城市,就说我国建国以来发展起来的城市兰州、包头、石家庄、湛江、郑州、沈阳(建国前已有规划)和深圳、珠海、海口、汕头等,都是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发展建设起来的,获得了巨大成功。尤其是深圳,是先规划后建设,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迅速发展起来的奇迹。实践雄辩地证明,城市规划是指导城市科学合理有序发展的法宝,是人类关于城市发展建设的文明智慧体现和创造的成果。而历史上和当代一些城镇或城市中局部地区遭受洪水和泥石流淹埋、山体滑塌把山脚下建筑群冲垮、矿区地带塌陷区中大量建设而不能使用、棚户区房屋在火灾中遭到火烧连营灾难等,以及“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城市里大上污染工业等,皆是没有规划或不按规划、破坏规划进行盲目建设的结果。一正一反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城市发展建设没有规划或不按规划甚至破坏规划盲目进行是愚蠢的。如今城市的发展建设只有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才是聪明智慧的文明选择。

3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文化发展内容

城市文化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的文化,城市规划是以城市空间为对象进行空间合理布局和土地集约利用,为人民创造美好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科学谋划。因此,城市文化发展与城市规划是对同一城市空间发展建设所进行的有机作用和共同表达,无疑是不能截然分离的。我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经历了一段批判文化、大革文化命和废弃城市规划的过程,出现无政府主义地盲目进行城市建设的局面,谈文化色变,谈美禁忌,谈建筑形式与风格、园林艺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特色和花花草草等都被看成是鼓吹“封、资、修”的东西而在被批判之列,致使当时的城市建设盲目、杂乱、呆板、雷同、苍白,没有文化气息,没有景观意识,没有美的观感,只有长官意志的泛滥和生产项目的随心所欲以及住宅建筑的见缝插针,造成了混乱、单调、污染、没有生气的城市面貌。后来,城市规划逐渐恢复,但城市文化仍然受到抑制,城市布局形态、建筑创作、遗产保护、园林艺术、城市特色等以及文化事业的发展建设尚未提上规划建设的议程。直到改革开放,我国的城市文化发展才走上城市规划的版图,真正摆脱了文化大革命浩劫的阴霾,城市规划担当起了城市文化发展载体的作用。

长城

在城市规划中所承纳的城市文化发展内容主要有:一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这是城市规划本来就有的内容,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和批“封、资、修”把它冲淡了,有的遗产甚至否定了、破坏了。自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我国城市规划中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给予高度关注,成为规划的重要内容。如今包括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文保单位)的保护等。历史文化名城还要专门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于每个城市的旧城区改建必须把历史文化保护放到重要位置上来考虑。二是城市空间要素组合的文化表达。这是城市文化的物质性反映,包括城市空间的布局形制和形态、建筑组合形式与风格、城市道路桥梁与广场、风景名胜区和山系水系利用、园林绿化和滨海滨湖滨河(江)绿带、生活居住区(社区文化)、工业园区(产业文化)、对外交通设施(城市门户文化)和标志性建筑设施等。它们所反映的是该城市历史、自然、地方、民族、时代的人文色彩。三是城市景观风貌和个性特色。城市本来是一个立体的图画,每个城市都应有自己的独特风貌特色,城市规划不仅负责对于城市空间要素合理组合和部署各项建设的任务,还有发掘、传承、营造以至创新城市风貌特色的重任。1978年后我们提出了“城市要发展,特色不能丢”的呼吁,随着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显山露水、风景名胜保护、自然与人文景观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规划中关于城市景观风貌和个性特色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四是城市发展建设的思想文化理念。在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空间布局构思中往往纳入天人合一、怡情山水、保护遗产、和而不同、与时俱进等观念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因地制宜、集约发展、节能节水节地和低碳排放等要略,以及依照法规、政策、规范、制度进行科学编制的要求,这些都是城市文化在城市规划中的反映。五是城市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城市规划具有公共政策的属性,赋有保护公共利益的责任,体现着对公共文化事业的人文关怀,保护和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成为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教育、体育、传媒、信息、展博、演艺、文化服务、科研等文化事业的布局建设和发展,这些都是推动城市文化发展繁荣的基地、媒介和舞台,亦是丰富城市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城市规划设计实践中碰到的许多问题往往都涉及城市文化发展。比如在旧城改建和“城中村”改造中对于历史文化遗产和具有文化价值的建筑及其院落的调查研究、鉴定和保护作用,不能采取大拆大建的方式进行规划建设。对于流经城市中的江河、具有生态、历史、景观、水利等自然环境和人文关怀价值,在城市规划中不仅考虑其空间组合利用,还必须考虑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形成城市风景线(走廊或风光带)。对于城市中轴线,具有历史文化传承和文脉、烙印社会变革足迹、体现城市发展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作用,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加以保护、利用和发展,成为反映城市文化生命发展的空间主轴线。对于城市道路与对外交通的交结点或广场,不仅具有道路交通的功能,还具有城市门户的表现力,反映该城市的文化精神,是建树城市形象不应忽视的环节,在城市规划中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对于紧靠名山风景名胜区的城市,应该把该山看成是展示城市文化的制高点和独具特色的象征,必须给予充分的保护,在城市规划中应坚持“城山一体,城不上山,城不压山”的原则,不能向山体索取城市建设用地和盲目开发。对于城市中心区(或主城区),往往是该城市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中心,同时也是文化发展的中心,应当体现该城市的文化气质和精神面貌,因此,在城市中心区(或主城区)规划中一定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留出展示城市文化特质的开放空间,不能仅成为充塞高楼大厦的堆积地。

城市文化与城市规划建设是在同一空间里发生发展的,二者是互为印记的关系。城市规划要思考历史文化传统和文脉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的传承显形问题,往往困扰着规划工作者的思绪,如何能够让历史文化足迹与现代建筑群体有机地融合、相互辉映、相得益彰,避免千篇一律、百城一面的现象蔓延泛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和必须正视的课题,这也是城市文化的呼唤。城市是历史造就的产物,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积累、陶冶、沉淀、延续和创造的空间形式。因此,我们不能割断历史、舍弃传统、不看文脉来规划建设我们的城市,而是应从中探索昨天、今天和明天发展的脉络、红线、共性、文态和价值取向,形成各个历史阶段在变化中一以贯之的精神气质和个性特征,从而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别具一格的城市风貌,闪烁城市文化的光辉,这就是新时期城市规划所担负的一项重要使命。

4 发展城市文化是城市规划的使命

中共中央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像春风,吹响了我国城市文化复兴的号角。城市文化发展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发展途径也是多方面的。我以为,能够直观地、全面地、有形有色地反映城市文化,直接发掘、保护、策划、体现、推动和创新城市文化的载体和途径是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指导城市发展建设的,如果城市规划对城市文化发展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考虑,并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城市发展建设就会凸现出来,使人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城市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繁荣,使城市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灵魂和血脉,成为城市人民生活的精神家园。城市文化发展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表明,城市规划应肩负起发展城市文化的重要使命。

一是保根。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发展的根与脉,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记忆、记录、见证和文化的本源、烙印、状态,是城市科学发展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一旦损失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永久遗憾,因此弥足珍贵。城市规划是总结昨天、创造今天、预料明天的城市发展蓝本,城市发展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和只见物不见人,一定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印迹和宝贵财富,成为城市发展的根源基础、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这正是城市规划所必须考虑的、依据的要素,并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即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可谓城市规划对于城市文化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保根,保护历史文化的传承记忆、文脉和资源财富。

二是循理。城市发展一路走来,透过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上各个发展阶段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可以看到城市发展的共性理念和思想脉络。我国历史上天人合一、怡情山水、保护遗产、和而不同、与时俱进的城市文化思想,正是今天的城市发展建设需要遵循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山水相宜、保护生态、保护遗产、社会和谐、突出特色、科学发展的理念,这对于确定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理论是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而且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思想和理性思维。城市规划应当遵循我国传统的城市发展文化思想,结合当今城市发展中的客观形势要求和人们的愿望需求来科学确定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理念、基本理论和规划原则,当然应当因地制宜,因各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不同而求大同存小异,不能是一个文化模式和生硬的道理,但循承传统的城市发展的文化之理并发扬光大和有所创造无疑是城市规划的使命。

三是承运。所谓承运,就是继承气运,这里讲的是文化气运和文态,即在文脉传承过程中所形成的“场”和形态以及它所影响到的范围。城市文态则指城市文脉所贯穿的使城市发展赖以生存、创新和发展的人文背景,即与城市的内在本质相关联、相呼应、相影响的空间特征和精神气质。这在每个城市里都存在的,比如长期以来所构成的城市格局、布局形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审美观念等,像北京的方格网布局、西安的九宫格布局、天津的放射状布局、兰州的沿黄河带状布局形态等,表达着该城市的人文智慧和历史文化延续下来的发展模式背景。在城市规划中不能熟视无睹而是应当传承利用、合理调整和光大发展,缔造展示其城市的形态特色、景观风貌、人文环境和精神气质。对于今天的城市规划而言,如何继承该城市的文化气运和延续文脉是一个十分现实而需要认真研究以便能够经得起考验的规划任务。

四是续新。这里指续写辉煌和更新、创新,不是指反对旧的、提倡新的“维新”和破旧立新的“立新”。因为城市发展建设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不应当抛弃、割断、毁灭过程而全新立城,这样就丧失了记忆,忘记了过去,抹杀了气运,失落了文化。文化是流淌在城市发展肌体里的血液和脉搏,它是需要吸收营养而不断更新发展的,以保持城市生命的活力。因此,城市文化需要更新、创新,城市发展建设亦要更新、创新,而不能墨守陈规、一成不变。比如北京现在的城市布局形态已成为方格网加环状布局,中轴线因奥运会而向北延伸,我以为这就是续新,即在原有基础上的创新发展,有了新的进步。这些变化,首先是通过城市规划决策,指导城市发展建设来兑现的,给城市增加了许多新的时代的文化元素和特征,铸造出新的文化成就。由此可见,城市规划肩负着续写城市文化辉煌和续新发展的重任。

五是展魅。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个性展示,文化是城市的表情、性格、精神面貌和风采,通过自然山水、风景名胜、园林绿化、建筑组合、路网组织、人文景观和标志物等,每个城市都勾画出了自己的空间形象和风情面貌特征,给人们留下该城市的深刻印象和个性特色,产生视觉感受和心理感情,这就是城市文化的魅力。现代城市,物质丰富了,经济社会发展了,城市发展的吸引力、竞争力往往是由生态文明环境和文化来论输赢。因此,展示文化的魅力非常重要,不能忽视。城市规划不仅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节约资源、功能布局、建设部署、环境保护等,还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城市空间要素的有机组合,构建出自己城市的个性特色风貌和美好形象,以便展示并提升自己城市的文化魅力,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想宗旨,从而让我们的城市以自己的个性魅力屹立于国内外城市之林。

至于对于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事业发展项目的布局和安排,乃是城市规划本身就必须要考虑的内容,这里不再赘述。但愿随着新时期我国城市规划的编制、修改、审批和实施,能够推动城市文化的发展繁荣,使我国的城市文化出现一个多样化的特色分明的生动活泼的新气象新局面。

注释:

照片来源:昵图网http://www.nipic.com。

References

[1]中国政府网.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 2011.

Website of th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ajor Issues Decision about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Cultural System to Promote Socialist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R]. 2011.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R]. 1989.

M 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ity Planning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R]. 1989.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R]. 2007.

M 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R]. 2007.

[4]任致远. 关于城市文化的拙见[J]. 城市,2009(5):3-10.

REN Zhiyuan. My Opinion on Urban Culture[J].City,2009(5):3-10.

[5]任致远. 略论城市文化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J].城市,2012(3):3-8.

REN Zhiyuan.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Culture 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otection[J]. City,2012(3):3-8.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年味里的“虎文化”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