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胶原在放射性皮肤损伤防治的应用研究

2012-03-06莫志文邵汛帆梁艳芳郑乃莹邓敬锋陈冬平

河北医药 2012年11期
关键词:皮炎胶原放射性

莫志文 邵汛帆 梁艳芳 郑乃莹 邓敬锋 陈冬平

放射性皮肤损伤是肿瘤放疗中常见不良反应,严重者不仅可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治疗时间,还可能不同程度的降低疗效[1]。目前临床上尚无一种良好的具防治结合功能的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方法。胶原能促进皮肤组织合成代谢和细胞再生,具修复和抗辐射功能。因此我们拟将胶原应用于放疗患者,以探讨胶原在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和促进放射性皮肤损伤愈合的作用,从而为肿瘤放射性皮肤损伤防治方法提供新的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为2009年11月到2011年10月我院放射治疗科的住院肿瘤患者,共144例,男79例,女65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62.7岁。所有患者经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全身状况Karnofsky评分≥80分。按照其是否出现放射性皮肤损伤,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为未出现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B组为已出现Ⅱ级放射性皮炎的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44例患者均予直线加速器6 mV-X线照射,接受不少于DT40Gy的外照射放疗,剂量分割为:每次2Gy,每周5次。放疗过程中均给予相关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营养调整等,以便更好的接受治疗。A组观察预防效果:对照组患者均清洁皮肤后,严格消毒照射野及周边皮肤,在每次放疗前常规处理照射野及周边皮肤,观察放射野及周边皮肤情况。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每次放疗后30 min内取胶原贴敷料(广州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执行标准YZB/粤0182-2003)敷贴照射野及周边皮肤30~60 min。观察2组患者出现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时间以及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程度。B组观察治疗效果:对照组严格消毒损伤区域,用消毒0.9%氯化钠溶液清洁伤口和清除创面内坏死组织后,常规处理创面,每天换药1次,观察照射野及周边皮肤。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清洁创面后取胶原贴敷料贴敷患处,外加消毒纱布包扎,每天换药1次。观察2组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的康复时间。

1.3 效果评价 按国际抗癌联盟急性放射反应评分标准评定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及康复效果[2]。(1)皮损程度。0级:无变化;1级:滤泡样暗色红斑/脱发/干性脱皮/出汗减少;2级:触痛性或鲜红色红斑,片状湿性脱皮/中度水肿;3级:皮肤皱褶以外部位的融合的湿性脱皮,凹陷性水肿;4级:溃疡,严重出血或皮肤坏死。(2)康复效果。显效:无疼痛及刺痒等临床症状、局部皮肤干燥、结痂;有效:疼痛和刺痒等症状减轻、皮损渗出减少、无水疱和糜烂;无效:症状无改善、皮损性质无变化或皮损加重。显效率加有效率为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胶原预防效果统计 A组均未出现3级及其以上皮损。试验组皮损0级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1级和2级皮损患者均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皮损开始出现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t=4.518,P<0.05)。见表1。

表1 胶原预防皮损效果统计 n=36

2.2 胶原治疗效果统计 试验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926,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皮损开始康复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t=3.261,P<0.05)。见表2。

表2 胶原治疗皮损效果统计 n=36

3 讨论

放射性皮肤损伤是肿瘤放射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更多的患者会出现红斑、水肿、溃疡等皮肤反应[3],严重的放射性皮炎患者可能会发生难愈合的创面坏死溃疡,反复发作并伴有较严重的疼痛反应,严重影响放疗效果,目前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药物较多,包括化合物类、中药类、激素类、维生素类、生长因子类、水凝胶类等[4,5],其疗效不一,部分药物价格高昂,临床推广受到限制,如生长因子类药物贝复剂、金因肽等。因此,寻找一种有效预防和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方法,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胶原是由具有相似的高级结构而具有不用的亚基结构的一类糖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它的分布遍布在组织细胞中,其中以皮肤、肌腱、韧带、角膜的胶原含量尤为丰富[6]。临床与实验证明胶原蛋白能促进表皮细胞生长,具有独特的自动修复功能,它可以引导上皮细胞迁入缺损区,并在细胞迁移时起支持和润滑作用[7]。国外对胶原在抗辐射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有实验表明,0.1%胶原溶液具有良好的抗辐射作用[8]。射线引起局部组织成分损伤特别是胶原蛋白的变化是引起创面反复溃疡的主要原因。放射性皮肤损伤对胶原总量的影响不大,主要影响了Ⅰ型和Ⅲ型胶原的含量,其基本趋势为:Ⅰ型含量下降,而Ⅲ型含量上升。尽管具体机制仍不清晰,但可以证实,胶原代谢的变化在放射性皮肤损伤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且能形成很好的保水层,能提供皮肤所需要的全面水分[9],从而缓解放射皮肤造成的损伤。

从临床统计来看,A组实验显示胶原具有降低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发生的严重程度和延长出现时间的效果,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B组实验显示,胶原具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可提高显效率和缩短康复时间。总之,胶原应用于肿瘤放射性皮炎患者,显示了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当然,由于样本量所限,还需要进一步的数据积累,但从目前来看,胶原用于预防和治疗放射性皮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1 徐敏,李建彬,田世禹.放射性皮炎的防治研究现状.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14:1354-1357.

2 王笑民,徐咏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分子机制及中药治疗现状.中国肿瘤,2006,15:360-362.

3 Fisher J,Scott C,Stevens R,et al.Randomized phase Ⅲstudy comparing best supportive care to biasing as a prophylactic agent for radiation2induced skin toxicity for women undergoing breast irradiation: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0,48:1307-1310.

4 Simonen P,Hamilton C,Ferguson S,et al.Do inflammatory processes contribute to radiation2induced erythema observed in the skin ofhumans.Radiother Oncol,1998,46:73-82.

5 何为,张玉莲.外用rhEGF(金因肽)在放射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河南肿瘤杂志,2003,16:352.

6 王玉丽.胶原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2,29:113-116.

7 Bell YM,Falabella AF,Eaclstein WH.Tissue-engineered skin:current status in wound heading.Am JClin Dermatol,2001,46:305-313.

8 周迎会,徐岚,吴士良,等.射线放射损伤后胶原代谢的变化.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20:788-792.

9 陈静涛,徐政.胶原蛋白研发的最新进展.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4,25:52-55.

猜你喜欢

皮炎胶原放射性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化妆品皮炎的中医治疗
放射性家族个性有不同 十面埋“辐”你知多少
胶原无纺布在止血方面的应用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
红蓝光联合胶原贴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聚焦超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香菇皮炎二例施为
猪渗出性表皮炎的病理学观察
胶原ACE抑制肽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