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有效教学中须遵循的拓展原则
2012-03-05陈爱娟
陈爱娟
听过许多年轻教师的散文教学公开课,发现一个共同点:教师们窥伺各种机会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其拓展的,或是作者的其他作品,或是他人对该作品的评论,或是与作品相关的类似内容。其意图十分明显:既显示自己的博学,又想把这博学传授给学生,引导他们广阅博览。
这是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教师们努力践行叶圣陶先生“课文无非是例子”的观点的证明,在课堂教学特别是散文教学中积极运用“拓展”的教学策略,努力拓宽深挖课程资源——利用前人的思想结晶、他人的研究成果,取其精华为我用,固然不错。但是,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和方法体系,彼此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过程中未免出现种种不当。如《前方》的教学快接近尾声时(离下课还有9分钟),上课教师忽在多媒体上打出“反弹琵琶的写作手法”,在理论上稍作阐述之后,马上拓展出两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月夜》,要求齐读后的学生说说哪些句子采用了此手法。学生瞬间沉默!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把它落在“人生为什么是一场苦旅”上,本来很圆满的前期教学,却在临近高潮时突然急刹车并转向,令听课者和学生摸不着头脑。没必要的拓展,既导致学生的莫名,破坏了他们的兴致,又煞了顺畅的教学结构之风景。这不是纯粹浪费时间吗?
散文教学需要拓展已经成为教学界共识,不过,当教师们一门心思搞开拓发展时,往往忽略“拓展”必须适宜的“生长环境”——适时适文适生适教学内容,如果不顾客观实际胡乱运用,易造成“过犹不及”、盲目适用的后果,费时费力费精神而并无实效。因此散文教学的拓展,笔者认为必须遵循四个原则。
第一是需要。首先是学生需要。阅读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凭他们的知识水平、阅历层次、学习期待,以及他们对这篇课文的了解情况,需不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据文加以拓展?如果需要,拓展什么内容?拓展多少?拓展到哪种地步?学生会接受这些内容吗?这是预设阶段教师应该考虑到的。其次是教师的需要。教师认为某篇文章的教学,只有拓展一下,才能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背景材料、基础性知识,学生才能以这些陈述性知识为前提,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流露的精神状态。某老师在上《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时,提问:“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在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后,教师自然引出对作者帕斯卡尔的介绍,并引入他人评价以突出作者在学者及后人心中的地位。这样的拓展才是师生双方都需要的。其三是教学内容的需要。郁达夫在《江南的冬景》里写雪是借用诗文,以时间为序推进的,并未直接正面地涉及雪的相关内容。这时,教师就有必要调动学生所学,利用他们曾经学过的《济南的冬天》里写雪的片段,补充雪景的相关画面,以帮助学生想象,增添美意。
第二要及时。所谓“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具体表现在课堂中,就是教师设法及时地将社会生活(包括历史事件)引入课堂。有教师上《记念刘和珍君》一课,就巧妙地将历史上的“三一八”事件引入教学,打通历史和语文的关节,并且播放刘和珍死时的惨状照片,引入梁实秋等人的评论,既弥补了学生贫乏的历史知识,又借以引导学生针对同一事件从不同角度进行观照比较,得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结论。“汶川大地震”后,许多教师自己制作专题幻灯片,让学生看图片、听声音、作讨论、写作文。结果,所有学生的作文,感情真挚朴素,语言流畅自然,见解深刻到位,体现出了90后学生应有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再次证明“生活就是语文”的真理性——学生不会写作文,实在是他们没素材可写、无话可说啊。
及时的第二个内涵针对教师。课堂总是千变万化、不断处于动态之中的,教师要能根据这一学情,及时穿插课本以外的内容。孔子“仁”的内涵异常丰富,如何根据课文《克己复礼》向学生有序解释?从“仁”的造字法开讲无疑是最佳角度。“仁者,亲也,从人二”(《说文·人部》)。理解了“仁”的最初意义,再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诸如“儒家讲善,强调‘诚意、正心。儒家讲究‘格物致知,就是要求人们去除不当之物欲,抑制对不当的名利的贪欲,并且‘吾日三省吾身,起心动念才会利益大众、利益社会”。学生理解起来,就有基础,有前奏,方便多了。
第三要适度适当。在听各级各类公开课时,几乎可以发现,拓展成了课堂教学中的滥觞:在某些教师心里,拓展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一旦失去它,似乎课堂将不再成为完整的整体,于是,不分地域、不辨文本、不顾学生、不管内容到处随时使用。
何为适度?《宝玉挨打》请来家长共同讨论子女的教育问题,《斑羚飞渡》讨论生态环境问题,这是内容失当;《沙之书》找出许多关于博尔赫斯的评论资料,《为政以德》从各个角度搜出孔子及其对他的评论、对其作品的解读,企图从外围让学生明白孔子的创作风格,这是数量失控;《拿来主义》让学生分组讨论:近百年来,我们从外国“拿来”了什么?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拿来”,这是内容乏精;初中课文《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中秋》均要重复有关苏轼的生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这是难易失度。过多的视觉冲击盛宴,挤占了学生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想象、思索与领悟,且对拓展内容印象不深。
适当是指拓展的内容既要符合课文暗示的信息需要,又要切合课堂教学需要,更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说话能力。同样是《拿来主义》的教学设计,有位教师就提出了如下问题:有报刊载文《洋节入侵,圣诞节将成“第二春节”?》,那么,我们应如何面对洋节入侵与传统节日的不断淡化?这个拓展重在运用,重在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策略性知识,学生的态度倾向显示出个人喜好,自由度大开放性强,个性体现突出。
第四要求实效。实效意味着要明确目的、讲究方法、注重形式。
1. 明确三个目的
(1) 了解常识
除作者、背景、体裁外,教师还须因文制宜,让学生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及文章涉及的历史知识等,特别是历史知识,一直被人所淡化,诚如赵志伟教授解析目前的语文教学所说:“相当一段时间以来,语文课堂教学不重视‘史的概念,文言文讲究字词落实,现代文则‘咬文嚼字,见小不见大,主观上怕‘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客观上考试及评价也不需要‘史的知识,结果读了文章,不知道作者究竟是哪个朝代之人,也不了解文章的用意何在。脱离了‘史的概念,文言文会变成一堆毫无生命力的语言材料。”
(2) 印证观点
有人将这种方式称为“以彼证此”,即用他人的观点或素材来印证自己的观点。有教师为引导学生品析《秋夜》开頭两句话的作用,出示了台湾作家张大春关于这句话描写的独到分析,以供学生参考,如果不是有大家的评论在前,仅凭学生,有谁会想得如此细致周到?有谁能想到鲁迅先生的作品居然可以这样赏析?通过对语言进行细致入微的体悟,准确而深层次地体验先生当时孤独寂寞的心情,从而为理解和领会文旨打下厚实基础
(3) 比较出新
主要表现为对不同创作风格、写作方法的作品进行比较。如表明惜时的文章,将李大钊的《今》和朱自清的《匆匆》并列阅读。
2. 讲究三种方法
(1) 合纵法
从先贤留下的历史资料(非纯粹意义上的历史)或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寻找与教学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都现成存在,教师只要会搜寻,善于发现,即可用于课堂。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迁移手法可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背景、文体、创作风格等知识,确实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上苏轼的词或文,介绍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被贬的经历,以便学生知人论世,学习时确实能够紧扣文本,而不会脱离文本自成一套。这类介绍,多以教师灌输、学生接受为主。当然,介绍方法可不拘一格,如李镇西向学生介绍朱自清,就是打破常规出牌:从作者的某篇作品谈起,再否定作者自己的说法,吊学生胃口;得名由来更是学生感兴趣的地方——谁不想知道点别人“隐私”呀?教师对作者的动情解说,自然将学生对作者的情感引入佩服之中,激发学生对他的仰慕!介绍作者一波三折,旁逸斜出,引人入胜,非大家,实难做到。也有教师将他人对作者的不同评价告知学生,以便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作者。
(2) 连横法
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阅读课中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写——仿写、改写或扩写;评——点评(眉批、旁批、夹注、总评)、自读随笔;议——当堂讨论等。这样的写一般要根据课文内容,虽然自由发挥,但脱不了课文既定的思路,学生务必遵循作者原来的意图进行:对文本空白处的扩写,只有顺着作者意思进行的,才能与原文有机融合;仿写则多停留在句式的相似上,对意脉的连贯则不作要求;改写的发挥空间相对较大,但也不能“面目全非”,基本底子还是要保留的。一位女教师教学《听听那冷雨》,先自己下水示范,把“回忆江南的雨……”部分改写成诗歌,在引导学生朗读、品味、比较两者各自的特色后,问学生是采用诗还是采用文比较适宜?然后让学生当堂练笔:从另外三段文字中任选一段改写成诗歌,交流评价。学生做得兴味盎然,尤其是一些喜欢诗歌、颇具才情的学生,写得得心应手。
(3) 纵横连结法
对于学生比较陌生的东西,教师往往要介绍得详细些。例如教学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时,因为学生对余华一点不熟悉,因此,让学生谈初读感受后,教师立即引入莫言对这篇小说的评价、余华的自我评价,再向学生介绍作者及其作品。学生已经阅读过作品,对作者又有了一定的了解,让他们深入文本去发现主题就变得理所当然。又如在教学中,教师不断根据教学需要引入川端康成的文学观、1943年IBM董事长托马斯的预言,借以充实课堂,拓宽学生视野。
3. 运用三种形式
(1) “历史”重回课堂
较常用的是文体、背景介绍时的拓展,尤其是在古代散文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介绍一种陌生的文体,往往要引用以前学过的文章、前人研究的成果或相关评论。背景介绍则几乎清一色地将过去的历史、与作者相关的事实择要依次罗列给学生看。每每介绍苏轼的被贬,“乌台诗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2) 生活介入语文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遵循这一规则,许多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履行着这条规则。现成引用生活资料开展教学活动:妙用广告语、评议网络语言、讨论热门时事(政治上有陳水扁入狱风波,社会中有美国次贷金融危机事件;天灾中汶川地震余波未消,人祸中三鹿奶粉后果深远),收集的材料,只要有专题,有针对性,可有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而不是只会死啃书本;而且可有机将阅读教学变为写作训练,读写只要在教学中能引入生活之源的,无不孜孜以求、刻意为之。
(3) 设想走进现实
针对文中的空白处,可发挥学生想象力要求学生填写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设想主人公的结局,想象他们的对话过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