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空调暖风软管热装机的设计及应用

2012-03-05王彦龙周行昌化得前谭梅郭锋涛

汽车零部件 2012年7期
关键词:暖风汽车空调软管

王彦龙,周行昌,化得前,谭梅,郭锋涛

(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119)

0 引言

如图1所示为某车型空调系统的空调铝管和橡胶软管零件,图2为暖风软管装配后的示意图,如果装配不当,不但影响后续总装要求,而且对汽车空调系统的性能影响很大,前期采用手工装配,不方便、装配尺寸无法保证,橡胶软管容易损坏,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

1 工艺方案分析及暖风软管热装机的工作原理

根据此产品的特性要求和橡胶软管的性能,设计了汽车空调暖风软管热装机如图3所示。热装机的工作原理:将热装机水槽的水温加热并控制在65~75℃之间,首先将汽车空调软管依次插入到热装夹具的固定座内,大约20 s左右,软管在热水中变软,再依次将汽车空调铝管插入到热装夹具的定位芯轴上,使铝管下端面与定位芯轴台阶面接触,然后再取出装好的暖风管路放到右边的暂放槽内待后续装配[1]。

2 汽车空调暖风软管热装机的基本结构

汽车空调暖风软管热装机的总结构图如图3所示。主要由机架、加热水槽、热装夹具、日光灯和电控系统组成。

2.1 机架的设计及制作要求

机架如图4所示,台架采用铝型材搭接而成,保证台架上平面水平,托板采用1Cr18Ni9板材:厚度1.5 mm折弯而成,水槽定位板采用角铝,规格:L4040,并用螺钉固定在台架上,放料架用厚度10 mm防静电实木板,并用螺钉与台架连接[2]。

2.2 加热水槽的设计及制作要求

加热水槽如图5所示,是汽车空调暖风软管热装机的重要部件。主要由水槽盖、工装连接板、直接头、弯头、三通接头、球阀、直管、加热管、支架、水槽和隔板组成[2]。水槽盖和水槽内外层材料为1Cr18Ni9,厚度为1.5 mm,内层填充岩棉毡,厚度50 mm,耐温500℃[3];工装连接板采用铝型材,规格:40×20,球阀采用铜球阀,型号:DN20;直接头、弯头、三通接头和直管采用镀锌管,规格:DN20;支架和隔板材料为1Cr18Ni9,支架采用规格为:20 mm×2 mm的不锈钢方通,隔板规格:厚度为1.5 mm板材;加热管型号:功率6 kW,220 V,数量2根。设计时要保证工装连接板装配上平面与水槽盖下平面平行,设计要求平行度为0.02 mm,加工时要保证工装安装孔与水槽盖下平面的垂直度要求,设计要求垂直度为0.012 mm,加热水槽及水槽盖制作方法采用氩弧焊,保证各焊接处不漏水,加热管和各管件安装时保证连接处不漏水。

2.3 热装夹具的设计

热装夹具如图6所示,是汽车空调暖风软管热装机的主要部分,由定位芯轴和底座两部分组成。为了保证空调铝管装入橡胶软管内的尺寸H值,设计时必须保证定位芯轴尺寸L值,公差要求:±0.05 mm,为便于工人装配,定位芯轴端部设计成圆锥头,底座内孔上端设计成倒圆锥形内孔,定位芯轴和底座材料选用45#钢,热处理后的硬度为35~40HRC,设计及加工时要保证定位芯轴外圆面和底座内圆面的同轴度,设计要求为 φ0.012 mm。

2.4 电气控制部分的设计

电气控制部分主要由温控仪、热电阻、交流固态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指示灯、按钮、指示灯和急停按钮组成。温控仪型号为XMTG3-412,采用二相控制,热电阻型号为 WZCM-201,测量范围:0~100℃,固态继电器型号为 SSRH220D40P-AC220V,要求为散热连体式,指示灯型号为AC220V-φ22,按钮型号为LAY37,平头形式,急停按钮型号为LAY37-P-C11-1,常开1常闭规格。水温通过温控仪、热电阻、交流固态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控制,水温加热超过75℃时断开电源,加热管停止加热,当水温降到65℃以下时自动接通电源,加热管继续加热,使水槽里水温始终控制在65~75℃之间。

3 加热管选型

水槽容积60 L,加热管总功率12 kW,生产准备时间25 min,车间冬季水温5℃,汽车空调暖风软管热装机水加热到70 ℃ 的时间为 T[4]。

根据热量计算公式:

水温加热到70℃时间:

式中:C为水比热容,J/(kg·℃);

m为水的质量,kg;

Δt为水温差,℃;

η为热水的热效率95%;

p为功率,W;

T为加热时间,s。

加热时间小于生产准备时间25 min,所选加热管型号:功率6 kW,220 V,数量2根,满足设计要求。

4 注意事项

整机装配时要保证各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注意保证整个台架的水平度,加热水槽内外壁各焊缝必须保证焊接严密不漏水,加热管和管件连接保证不漏水,温控仪探头安装固定在加热水槽内壁水平面10 mm以下,急停按钮接线采用常闭状态。

5 结语

该设备经安装调试后,适用、方便、可靠、操作简便,有效地保证了橡胶软装配尺寸的可靠性、产品的完好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建议在汽车行业推广应用。

【1】刘寅,崔四齐,周光辉.气液双热源耦合换热器性能研究[J].低温与超导,2011(6):39-47.

【2】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M].4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胡宗武,徐履冰,石来德.非标准机械设备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899-900.

【4】周庆辉,纪威,王夺.汽车空调暖风机热交换器的优化设计[J].工程设计学报,2010(2):19 -21.

猜你喜欢

暖风汽车空调软管
电厂锅炉暖风器泄漏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谁言寒流衬暖阳都说暖风驱寒冬
汽车空调三蒸发器制冷回路的充注量研究
低温省煤器与暖风器联合系统中暖风器防冻技术
空中加油软管“甩鞭”现象安全性分析与仿真验证
源源不断
中班科学区游戏活动设计:软管传声筒
液压制动软管设计探讨
AMESim仿真技术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应用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