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文化生态的内涵及其构建
2012-03-03何春晖张卓群
□ 何春晖 张卓群
档案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传统社会科学研究的渗透影响,也随着档案文化意识的日益强化、档案机构功能的逐步完善以及档案资源效用的不断扩大,指导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发展的档案学理论范畴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本文引入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对“档案文化”、“档案文化生态”等进行概念梳理和内涵界定,进而建构高校档案文化生态模型,阐释“档案文化生态链”的内涵及作用,并试图在分析中国高校文化生态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当前构建高校档案文化生态应坚持的价值取向,思考高校档案文化生态的构建路径及其对策。
一、档案文化生态的内涵
1、档案及档案文化
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社会文化传承和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档案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档案与文化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联。近年来有关“档案文化”的研究逐渐升温,笔者认为,要对“档案文化”作出概念界定,必先要弄清什么是“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英国人类学之父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把文化定义为“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作出了多种不同的解释,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但从广义上说,“一切文化都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物质形态的凝聚”,它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及人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
档案文化是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后较为关注的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那么,档案与文化的关系如何?谢伦伯格认为,绝大多数文件之所以被保存,首要的或者说基本的原因,在于要完成制作和积累文件所要达到的目的。为着这种目的而保存的文件并不一定就是档案。它要成为档案,还必须在保存动机上有其他的原因——文化上的原因。哈维·巴斯廷认为,档案享有与文化同等的价值,如果说未被忘却的惟有文化,那么未被丢弃的也就惟有档案。威尔弗雷德·I·史密斯认为,档案是文明的产物,文化的源泉,也是人类遗产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①王英玮:《档案文化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0-81页。
我国档案学界曾提出“档案文化力”、“档案文化观”,有学者将档案的文化因素抽象为“延续记忆、延续人类历史、延续人类文化和延续科学技术”四个方面,也有的学者将其具体描述为“档案是一种文化财富,档案是文化积淀,档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档案反映了文化的变迁,档案自身还是一种媒介文化。”②潘连根:《文件与档案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3-254页。这些论点使“档案是一种文化”、“档案馆是文化事业机构”的共识,得到了理论支撑,为档案文化研究和构建档案文化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视角。档案文化的概念内涵丰富,“档案是一定文化形态的产物,依靠这一文化产物从事的全部活动和产品的总和就是档案文化”③吴红:《档案与文化》,《中国档案》2006年第5期。,“它既包括档案实体文化,又包含档案事业文化及档案学文化。”④王英纬:《档案文化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5页。
笔者认为,“档案文化”广义上指的是档案所承载的物质文化信息和围绕档案所进行的全部活动和产品的总和,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行为和意识。藉此我们认为,“档案文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几层含义:①档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物质和精神凝聚,档案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一种文化财富;②档案事业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档案馆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③档案及档案事业的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档案文化传统、档案文化观念、档案文化心理和档案文化意识;④围绕档案所进行的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以及档案馆环境建设也是一种档案文化,如档案管理文化、档案编纂文化、档案展览文化、档案传播文化、档案建筑文化等;⑤通过档案工作者的研发利用所形成档案文化产品。
2、档案文化生态的内涵
随着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关切,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逐步升温,用生态学方法研究社会科学领域的问题也成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20世纪初,人类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文化生态学”应运而生,它是用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以及文化有机体各要素的关联性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而“文化生态”是文化生态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代代相传,构成人类文化发展川流不息的动态过程。文化生态学提出利用自然、改造环境的“适应”思维,认为构建良好的文化生态是通过一定的调适、变化以适应环境,实现一定功能和目的的过程,文化系统内,各种文化要素互相作用并受环境制约而达到平衡。文化生态系统即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内一切交互作用的文化体系及其环境组成的功能整体,它是对文化各种因素的一种整体结构式或框架式的认识,强调了文化结构中各种因素的互动、关系与发展特征。
档案作为人类活动的记录者和承载者,是维系、体现人类文化统一性和整体连续性的重要基础和桥梁,是人类联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坚固纽带。我们所说的“档案文化生态”指的是档案史料的产生、征集、积聚、传递、保存、研发、利用等各个环节相互关系的总和,及其在此过程中建立一系列“档案文化生态链”。它是将档案和档案工作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现象进行研究,把档案置于档案管理与服务体系的有机体中进行省察,并对档案文化及其要素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立体”考察和整合研究,以有效地管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建立档案文化生态的最终目的是人类文化的传承,其内涵不仅是档案工作各个环节、要素的内部关系以及档案与其产生和影响的社会文化环境的联系,而是把档案事业的不同要素及结构层次整合为普遍联系的整体,置于整个社会文化的有机体中进行省察;其研究目的是以变化发展的眼光研究档案文化生态的发展态势,创造性地总结出可持续发展的档案文化生态运行规律和构建对策。
二、高校档案文化生态模型及其关系
高校档案文化是档案文化的内容之一,高校档案通过存真留史为学校延续文脉,传承大学文化遗产。我们所说的高校档案文化,是指高校办学实践的历史积淀和大学精神的物质结晶,也包括围绕高校档案所进行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以及档案馆(室)环境建设,以及围绕高校档案工作而形成的档案观念、档案意识。高校档案文化生态具有复杂系统的特点,由诸多相互独立的因素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了不同子系统,各个环节都有类似生物链的“档案文化生态链”,在动态平衡中保持自身的特性。
1、高校档案文化生态模型及其特征
根据目前高校档案馆主要功能和工作领域,我们立足以人为本、以高校文化的发展为顶层目标,把档案文化生态系统划分为四大功能模块体系,它们是整个档案文化生态的“子系统”,有各自的内涵、结构和范畴。
①文化遗产抢救体系:通过深入征集、挖掘学校杰出人物在高校教学、科研、生活所形成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字、实物、声像资料,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师生民生档案库,真实、全面地记录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卓越成就,为立体数字校史博物馆和校史研究提供更为鲜活、多元化档案史料的支撑,这是高校构建整个档案文化生态的源头。
②数字校史博物馆体系:通过立体多维数字化手段集中展示学校百十余年的历史文化、标志成果和特色资源;通过对实体档案馆馆藏资源建设的依托,支撑数字档案馆的内容建设,虚实档案互为补充,突显网上互动、模拟体验等诸多功能,该体系将成为学校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现地、档案文化的传承智库、凝聚广大师生校友的精神家园。
③校史文化编研体系:以档案史料为依托,建立纵横交叉的编研体系。纵向研究以校史正史编撰为核心和主体,以大事记、史志编写和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重要成果、重要时期等系列专题研究为两翼和依托的校史文化编研体系。横向研究以深度挖掘学校档案文化的亮点为目的,以展示展览传播档案文化为手段,编研开发档案文化产品,从而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
④档案文化展览体系:在档案文化编研的基础上,通过建设校史馆、精品档案展、专题档案展等展览形式,以及开发传播档案文化的相关刊物、展览画册、档案文化礼品等,挖掘高校档案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突出档案的文化要素,发挥档案认知、教育、审美、休闲等思想功能和社会效用,打造高校档案馆全新的公共文化形象。档案文化编研的成果通过陈展和出版发行后成为高校特色的文化产品,又将成为新一轮的文化遗产纳入档案文化遗产资源库,进一步丰富了馆藏的资源,从而形成新一轮的循环。通过这种良性循环构成了活性的档案文化生态链。
高校档案文化生态模型
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在动态中实现平衡,高校档案文化生态模型也同样具备自身的特性。高校档案文化生态具备以下特征:
①开放性。如同生态系统必须与外界环境不断地发生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档案生态也需要不断的“吐故纳新”地从外界收集、获取档案资源,同时通过向外界输送档案信息,对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施加影响,从而保持自身的成长性。
②动态性即“活性”。档案生态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全程需要作为主体的“人”能动地参与整体系统的构建,提升档案资源的聚合力和开发利用的创造力及为人服务的人本价值,使档案生态着眼于人和一切从人出发而构建档案生态体系。从而保持其作为人的档案的固有的活性。
③流转性。高校档案文化生态模型中的四大功能模块具备独特的流转关系,每一板块均在前一板块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效能,通过循环往复的流转不断产生更大的能量和推力,从而推进下一个板块发挥更高的效能。
④协调性。高校档案文化生态各个节点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关系、相互融合的统一性。在不断的融合中推进档案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因此,必须把四个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同步规划、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推动高校档案与高校文化的良性循环,从而使档案事业发展与高校发展相协调。
2、档案文化生态链的内涵及其作用
按照系统论的原理,任何系统都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要素和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各要素和部分通过理想的联结组合,将使得整个系统的效能大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和各部分简单相加之和。档案文化生态系统的整体效能发挥如何,取决于各子系统之间能否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在整个档案文化生态系统中,虽然各子系统有各自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无法相互替代,但基本目标是一致的。只有密切配合,才能形成档案文化生态的良性成长,实现既定目标。它们之间的这种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互为支点的联动与纽带关系就是“档案文化生态链”。档案信息产生(收集)和消费(利用)分别是档案文化生态链的两极,它们是维持档案信息生态链的内部动力和外部拉力,是档案生态链得以维系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躺下来了,她忽然手一撑,骑到我身上,她亲我的额头、眉毛、嘴唇、脖子,然后一路向下……她的头发散垂下来,掩住她的脸,发丝触摸着我,撩拨着我,让我酥麻,让我颤栗……
以高校档案文化生态模型为例,我们从档案文化生态的两极出发,着眼于档案资源的源头管理和后续开发。文化遗产抢救是开展校史编研展览,建设数字校史博物馆的源泉;数字校史博物馆体系的构建突破了实体校史文化展览在时间和物理空间上的局限,它所衍生的档案知识服务平台、多媒体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系统和数字档案资产管理平台,集中管理学校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档案资源,实际上是对档案资源的存储、管理、挖掘和再利用,实现了档案资源的增值效应,为档案的后续开发提供了便捷的索引;档案文化展览体系不仅需要对某一主题的现存馆藏档案进行整理,还要对散失在外的资料进行征集和挖掘,展览受众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成为档案史料专题性、抢救性征集的推动力;校史文化编研体系的建立是推进校史研究、抢救文化遗产、增强高校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校史编研对大学文化产生作用的过程,既离不开档案史料的积淀和提炼,也离不开研究成果的展示和传播。
由此可见,“档案文化生态链”起着无形的作用,它实际上是各体系工作链的延伸,实现“互动增殖”,促进档案文化产品的“再造”,它使档案文化生态的各环节相互借力,拓展渠道,实现共赢共进。因此,在档案文化生态构建中,要从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运行机制的根本改善上着手,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档案运转机制,形成一套规范、稳定、有效的档案工作模式。
三、中国高校档案生态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档案馆(室)承担着学校档案的收集和接收、整理和保存和提供服务三项基本职能。长期以来,高校档案工作以收集和保管档案为主,在服务利用方面则主要体现为学校行政管理提供依据、凭证和参考,即所谓的“档案存史”、“档案资治”。近年来,国内高校档案馆积极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提升学校档案信息化水平,努力拓展档案的宣传教育和文化传承功能,通过开展档案编研、展览,参与或主持校史研究等工作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呈现了一些新的发展态势。我们选取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7所985重点建设高校进行实地考察调研,选择馆藏量、物理空间、人数、内设机构、档案信息化水平、校史研究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藉此找出中国高校档案文化生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高校档案工作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重视档案资源基础建设,积极拓宽档案收集、征集渠道。馆藏档案是高校档案工作的基础和“立身之本”。目前,高校档案馆均重视基础工作,积极拓宽渠道,加大档案资源的收集和征集力度,尤其是抓紧开展对知名校友人物档案的征集建档。
大力建设数字档案馆,提升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和服务效能。高校档案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提升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和服务效能。例如,上海交大的数字档案馆已经完成该馆存量历史、文书、教学、照片、基建档案数字化及馆藏案卷级、文件级著录工作,历史、文书、人物、照片等档案已实现校园网上档案全文信息的查询及利用。
延拓档案馆功能,重视档案文化价值的挖掘。
同时,高校档案馆实体建设逐渐成规模化、集群化、特色化发展,成为了当前高校档案文化生态的一道新景象。如上海交大校园内已形成多馆并存、内容各异的博物馆群:校史博物馆、董浩云航运博物馆、船舶数字博物馆,以及正在筹备之中的钱学森图书馆;南京大学的校史馆与拉贝国际安全区纪念馆则自成特色;四川大学以“四馆一廊”为载体融合学校文化,即通过校史展览馆、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美术馆和历史文化长廊的建设,形成以“一个主题、一个平台、三个重点”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档案文化生态的实质应该是建立各要素相互协调、适应的外部环境,实现要素间的有机组合。依照高校档案部门目前的发展趋势,高校档案馆仅有汇聚保管的功能是不够的,还必须承担档案知识传播、信息服务、文化教育的功能,提升“档案信息的运营能力”。档案在怎样的外部环境下运动?由怎样的主体来运营?档案如何转化为文化产品,采取何种研发形式?传统档案馆组织机制如何积极适应档案文化生态的构建趋向?如何通过理念转型使传统档案服务向知识服务过渡,将高校档案馆建设成为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的档案资源集成和综合利用中心,构筑富有中国高校特色的档案文化生态环境,这些都是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四、中国高校构建档案文化生态的价值取向
随着档案观念和社会档案意识对档案文化功能的日渐重视,高校档案工作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收、管、用”,档案工作不再仅仅局限于实现档案管理的“完整、系统、准确”,以往以“数据、质量、效率”为核心的价值标准也逐渐向内涵和影响力建设延伸。高校档案文化生态的构建必然带来高校档案工作职能定位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文化本位的精神取向 档案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档案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功能,档案中所体现的办学史迹、大学精神、学术积淀、科学成就等都是高等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文化资源。但是,高校档案馆馆藏的很多具有较高文化、科学价值的档案资料,其价值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挖掘,造成文化资源的“闲置”。构建档案文化生态,不仅是大学文化建设需要,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构建良好的档案文化生态的前提是树立面向文化需求、文化本位的精神取向,重视高校档案所蕴涵的文化能量,积极参与“社会记忆”的建构,重塑大学文化精神。
以人为本的人本取向 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档案文化生态的构建中,着重表现为确立“以档案捐赠主体或征集对象为本”、“以档案利用者为本”、“以档案工作者为本”的理念,转变“重事轻人、重物轻人、重典型人物轻普通人物的传统观念和认识,重视所有涉及人的档案的价值”①杨冬权:《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做好2008年档案工作》的报告。。一方面,以“人”理念的更新、社会档案意识的提高为构建档案文化生态的的根本,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注入真正的活力,以服务民生为契机,建立健全与师生密切相关的档案资源库,为学校记忆留下更多的鲜活个体和精神范本;一方面,在档案馆环境建设中,营造人文氛围,融入与社会公众的互动联系以聚集人气。
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取向 档案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但就目前大部分高校档案馆的馆藏结构来看,具有重要价值、特色鲜明的档案所占比重仍然不多,有重要精神文化价值的稀缺档案资源,如具有典型时代文化意义的个人或家庭档案、口述档案等征集仍然不足。构建档案文化生态的意义在于改善高校档案机构的馆藏结构,寻找新的生长点,“以用促征”,让档案变成“活资源”,形成档案收集征集——管理和保护——展陈利用——公众档案意识提高——档案吸纳量增加的良性循环,使线性的发展逻辑向循环往复的生态逻辑发展。
五、构建中国高校档案文化生态的路径和对策思考
1、构建档案文化生态的路径原则
以浙江大学档案文化生态建设规划为例,构筑富有浙江大学特色的档案文化生态工程是浙江大学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工程之一。浙江大学档案事业发展遵循“一个定位”、“两个基本点”、“三大特色”、“四大影响力”原则:即围绕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建设具有浙大特色的档案文化生态新局面,以“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为基本点,坚持“资源特色”、“数字化特色”、“文化展览特色”,从而形成“校史研究的宝库”、“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的活载体”、“师生校友的精神家园”、“广大社会公众的教育基地”等“四大影响力”。同时,通过实施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工程、百年浙大校史研究工程,激活并不断完善档案文化生态循环,形成相互衔接、密切配合、有机统一、功能强大的文化遗产抢救、数字校史博物馆、档案文化展览、校史编研四大档案事业发展体系,把档案馆建设成为浙江大学电子文件在线存取中枢、档案资源安全保管基地、档案资源知识服务中心和浙江大学悠久历史文化传承的宣教展示平台,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强大的档案资源支撑。
2、构建高校档案文化生态的对策思考
更新传统的档案工作理念——传播生态理念、提升“生态素养”。首先要积极宣传“大文化”、“大档案”的意识,自上而下地提高全校档案工作从业人员和师生员工的档案“生态素养”,认识档案的价值,尊重档案的真实性和原生性,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生态素养”主要包括自觉的档案生成意识、归档意识、稀缺档案资源抢救与保护意识、资源意识、责任意识、影响与制约意识、利用意识等等。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生态素养,是构建良好的档案文化生态环境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应积极建立高效畅通的档案工作网络,及时、完整、全面地收集各部门档案,并进一步加大在全校范围内的传播力度,努力推广档案文化生态意识,不断增强包括高校档案管理的领导者、档案形成者和档案管理者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生态素养”,提高其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并由此激发起对优化档案管理的自觉参与和支持的热情,在学校中形成一种工作合力。
工作机制的转型――配置吻合档案文化生态的相应的职能部门。2008年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颁布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对高校档案馆管理体制机制、管理理念、内涵建设及服务方向等方面作了新的诠释,尤其是对管理职责的规定更加全面、丰富,这也从制度和法规上体现了建立档案文化生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未来高校档案工作的发展策略势必指向编研、出版档案史料,开展校史研究,举办档案展览,创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仍具有广阔拓展空间的领域,这就意味着高校档案工作要更加重视各种载体类型的档案汇聚和开发,建立与管理职责相适应的相关业务部门,如特色(特种)档案收集保管部门、档案编研和展览部门、校史研究部门、校史馆、校史博物馆等;将档案和校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机构设置,落实人员编制、岗位责任制,保障档案环境设施建设及运转经费;充分整合档案、校史信息资源,拓展档案、校史服务功能。
档案人才队伍的更新换代——学习型组织的架构和人员培训跟进。档案文化生态的构建过程也为档案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自我审视、自我塑造、自我选择的契机。档案工作者的角色将逐步由档案实体保管员向档案文化遗产的保护者,社会记忆的维系者、档案文化的传播者、管理决策的参谋等多重角色转变,档案管理人员作为桥梁、导航的作用将变得更为重要。档案工作的与时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学习型的组织模式,重视理念更新和继续教育,运用“生态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档案工作者进行培训教育,在档案管理理论知识、档案工作流程及业务环节实际操作技能培训之外,注重新知识运用和综合素养的提升;优化人员群体结构,在保持档案工作稳定性和延续性的同时,重视交叉人才的引进,加强青年人才、创新人才培养,使档案工作充满活力。
项目的设计和策划——研发档案文化产品,营销档案文化。引进营销观念,在档案文化生态的四大功能体系的每一个环节中均要重视项目的设计和策划,大力研发档案文化产品。档案工作的每一个文化产品的开发都可以看作是为档案研发活动或档案的文化教育功能而设计策划的项目。开展档案项目设计和策划就是借鉴企业经营的思想,树立产品观念,以产品为中心,通过项目研发、展览传播、文化产品的深度开发,盘活档案资源,产生出真正具有文化内涵、市场价值的文化产品,形成稳定、广泛的档案用户群。笔者认为,档案产品的项目化运作过程基本上可以遵循以下步骤:以学校文化建设为龙头——分析利用需求——档案资源整合——文化内涵挖掘——档案文化活动创意策划——档案文化产品设计制作——档案文化推广传播——档案资源回馈。档案产品的项目化设计开发,不仅使原始的档案文化得到系统化的提炼和升华,提高档案文化的可传播性和利用价值,通过产品开发的“规模化、经常化、品牌化、多样化”,不断开辟崭新的档案文化传播渠道,融通校内外资源,打造共建共享的平台,通过打造一批品牌化的公众档案文化产品,增强社会公众对高校档案文化魅力的认同,逐步提升高校档案馆的公共文化形象,为档案文化生态的构建创造更为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