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口韭菜病虫害防治应注意的问题

2012-02-23颜步春

中国蔬菜 2012年23期
关键词:韭蛆间隔期韭菜

颜步春

我国是韭菜生产大国,并且每年都有韭菜出口日本。近年来,受国内“毒韭菜”事件和发达国家技术贸易壁垒的影响,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韭菜出口的一大“瓶颈”。 因此,在出口韭菜生产中如何防治病虫害,才能使产品达到出口国标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据此,笔者根据客商要求并借鉴日本“肯定列表”标准,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现总结如下。

1 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韭菜病虫害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协调利用物理防治,科学合理应用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创造有利于韭菜生产,不利于病虫害发生为害的生态环境。

2 突出防治重点

主要以防治灰霉病、疫病、韭蛆、斑潜蝇、蓟马等为防治对象,以防治韭蛆为重点。

3 合理选用农药

3.1 不使用国内外禁用和限用农药 我国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药有23 种,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等作物上限制使用的农药名单有19种;日本“肯定列表”发布不得检出物质有19 种。这些农药在韭菜生产中要特别注意不能使用。

3.2 选择农药最高残留限量(MRL)高的农药 一般来讲,最高残留限量在0.01 mg·kg-1以下的农药禁

止使用;0.01~0.1 mg·kg-1的农药尽量限制使用,韭菜生长后期应避免使用;0.1~1 mg·kg-1的农药要有选择性使用,韭菜生长后期限制使用;大于1 mg·kg-1可推荐使用,但要严格按照良好农业规范(GAP)要求进行操作(以上为笔者总结出的一些经验,按照此方法选择农药,一般农药残留风险会大大降低,在实际运用中要控制好农药用量、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例如,我国韭菜生产中常用的毒死蜱、甲氰菊酯、嘧霉胺等农药,在日本肯定列表中限量为0.01 mg·kg-1,因此,在出口韭菜生产中要注意回避使用。

3.3 合理混配或轮换使用药剂 农药合理混用可以提高药效、减少喷施次数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单个药剂的残留特性基本不会改变。同时,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或具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可以克服和推迟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4 选择正确的防治方法

4.1 农业防治

4.1.1 选用抗病品种 灰霉病和疫病是为害韭菜的两大侵染性病害,选用抗性较强的铁杆黑苗、791、平韭4 号、大金钩等优良品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害发生。

4.1.2 合理轮作 韭菜应与非百合科蔬菜实行3 a(年)以上轮作,以减轻病虫害的发生,有条件的地区进行水旱轮作对韭蛆防效更好。

4.1.3 科学施肥 韭菜是喜肥作物,施肥应以氮肥为主,并配合适当的磷、钾肥,以使韭菜生长旺盛,增强植株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韭蛆成虫喜食腐败物,因此,需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不仅可减轻韭蛆的发生,还可避免将虫卵、病菌带入田中。

4.1.4 适时灌溉 在冬季土壤结冻前、春季化冻后进行冬灌、春灌,能有效降低韭蛆及地下害虫虫口基数;高温多雨季节及时排涝,防止田间积水,减轻疫病发生。

4.1.5 加强管理 清洁田园,及时摘除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防止病菌蔓延;每次收割2~3 d(天)后,在韭菜根部撒施草木灰,每667 m2用量300 kg 左右,既治韭蛆又增产。

4.2 物理防治

4.2.1 糖醋酒液诱杀 糖、醋、酒、水和90%敌百虫晶体按3∶3∶1∶10∶0.6 配成药液,每667 m2放置2~3 盆,每2~3 d(天)更换药液,诱杀种蝇类害虫。

4.2.2 灯光诱杀 利用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成虫,既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又保护天敌。杀虫灯架设高度1.2~1.5 m,每1 334 m2(2 亩)安装1 台。

4.2.3 黄板诱杀 在防虫网内设置涂有粘着剂的黄板诱杀蚜虫、潜叶蝇和韭蛆等成虫。黄板规格以30 cm×20 cm 为宜,悬挂于植株上方10~15 cm 处,每667 m2悬挂30~40 块。

4.2.4 设置防虫网 在3月中旬至11月下旬全程覆盖防虫网,可有效阻止蚜虫、斑潜蝇、韭蛆等成虫侵入为害,生产上建议使用40 目银灰色防虫网,直接罩在大棚骨架上,或搭水平棚架覆盖。

4.3 生物防治 成虫羽化期可用5%除虫菊素乳油1 000~1 500 倍液喷雾防治韭蛆、斑潜蝇,每隔5~7 d(天)防治1 次,连续喷2~3 次;幼虫为害期可用0.5%印楝素乳油600~800 倍液灌根防治韭蛆,每隔7~10 d(天)灌1 次,连续灌根2~3 次。

4.4 化学防治

4.4.1 灰霉病 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用25%嘧菌酯悬浮剂1 500 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 d(天)喷1 次,交替防治2~3 次。

4.4.2 疫病 发病后,根、茎、叶、花薹皆可被害,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50%乙膦铝·锰锌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64%恶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 d(天)喷1 次,交替防治2~3 次。

4.4.3 韭蛆 在幼虫为害初期,用50%辛硫磷乳油1 500 倍液,或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 000 倍液,或20%吡·辛乳油200 倍液,用去掉喷头的喷雾器对准韭菜根部浇灌,隔7~10 d(天)再灌1 次。在成虫羽化盛期,每667 m2顺垄撒施2.5%敌百虫粉剂2.0~2.5 kg,或用10%氯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 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 d(天)喷1 次,交替防治2~3 次。

4.4.4 斑潜蝇 在产卵盛期至幼虫孵化初期,用10%氯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 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 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 500~3 000 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 d(天)喷1 次,交替防治2~3 次。

4.4.5 蓟马 在幼虫发生盛期,用10%吡虫啉可湿量粉剂1 500 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2 500~3 000倍液,或20%丁硫克百威乳油2 000 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 d(天)喷1 次,交替防治2~3 次。

5 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至作物收获时必须间隔的天数。农药的混剂要执行其中残留量最大的有效成分的安全间隔期。在实际生产中,最后一次喷药到作物收获的时间应尽可能比规定的安全间隔期长。表1 为出口日本韭菜病虫害防治农药残留控制范围。农药残留控制范围是防治方案用药可控制的残留值,也是日本规定的残留限量标准。

表1 出口日本韭菜病虫害防治残留控制范围

猜你喜欢

韭蛆间隔期韭菜
关于储粮防护剂安全间隔期的问题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绿化草坪为什么不用韭菜?
风云变幻——赫章韭菜坪
邯郸地区噻虫胺防治韭蛆的田间药效试验
韭蛆综合治理研究及应用
韭蛆种群动态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邯郸地区昆虫病原线虫制剂防治韭蛆效果初探
莴苣和韭菜
夜雨剪春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