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亡佚的明清时期南阳县旧志考略

2012-02-16胡玉冰付保珂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人文学院银川750021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年10期
关键词:职官县志万历

● 胡玉冰 ,付保珂 (宁夏大学 .西夏学研究院;.人文学院,银川 750021)

南阳县旧志始修于明朝万历年间,《(万历)南阳县志》(简称《万历志》)由知县程逊和教谕宋昂等人编修,卷数不详。清朝,南阳县旧志共编修了3次,包括:顺治年间李本泽修《南阳县志》(简称《顺治志》);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 张光组、徐永芝修《南阳县志》(简称《康熙志》),成书6卷;光绪三十年(1904年)潘守廉、张嘉谋修《南阳县志》(简称《光绪志》),成书12卷。在明清所修南阳县志中,只有《康熙志》和《光绪志》存世,其他均亡佚。《河南地方志论丛》和《河南地方志提要》对亡佚的明清时期南阳县旧志有所提及,但对县志的编修者及县志是否编修完成等问题认识不一。尚未有文章对明清时期亡佚的南阳县旧志进行专题深入论述。对亡佚文献的考证一方面有助于正确认识亡佚文献本身,另一方面利于全面评价现存相关文献。笔者不揣浅陋,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传世的地方志文献,对亡佚的明清时期南阳县旧志从编修者、编修时间及内容等方面进行钩沉,祈方家正之。

1 《(万历) 南阳县志》

1.1 编修者程逊

程逊,字惟谦,直隶长垣(今河南长垣县)人,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三甲第256名,生卒年不详。其生平资料主要见载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广昌县志·职官志·宦迹》、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长垣县志》卷三《人物·选举》和《康熙志》卷四《职官·名宦列传》。①文中所引方志文献均来自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恕不一一注明其版本。其版本如下:(明) 刘世治、赵文耀《广昌县志》,明崇祯三年(1630年) 刻本;(清) 张光祖、徐永芝 《南阳县志》,清康熙三十二年 (1693年) 刻本;(清) 朱璘 《南阳府志》,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 刻本;(清) 宗琮《长垣县志》,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 刻本;(清) 赵祥星、钱江《山东通志》,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 刻本;(清) 宋琬、张朝琮《永平府志》,清康熙五十年(1700年) 刻本;(清) 觉罗石麟、储大文《江西通志》,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 刻本;(清) 唐执玉、李卫《畿辅通志》,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 刻本;(清) 乔履信《富平县志》,清乾隆五年(1740年) 刻本;(清) 舒其绅、严长明《西安府志》,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 刻本;(清) 潘守廉、张嘉谋《南阳县志》,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 刻本。此外,《(崇祯)广昌县志·艺文志》录《重修儒学记》《新修尊经阁记》和《程父母去恩记》等文,对程逊在广昌(今江西广昌县)的为官政绩记载较详。《康熙志·艺文》载方九功《重修南阳县儒学颂序》《南阳县旧志序》等文,亦涉及程逊在南阳的政绩及修志始末。

程逊于隆庆六年(1572年)任广昌知县,自捐银两修葺学宫,五月始建尊经阁,未竣而调离。《程父母去恩记》言程逊“政未期月而贤声四布。忽调为南阳令,四境之民悲泣盈途,一方之士伤痛极切”。万历元年(1573年)知南阳,于任期筑长堤,百余年无水患,创修县志。万历四年(1576年)增建学宫,复修张、铁二忠祠。历吏部主事、山东左参议、云南永平兵备副使,其后进按察使,镇辽蓟,擢佥都御史。拟巡抚顺天,未行,值西宁兵变,逊平定。因疾归乡,侍奉继母极孝。

文献所载《万历志》编修者姓氏及其中进士时间有异。编修者有“程逊”“成逊”两说,中进士时间有“隆庆辛未”“万历辛未”两说。

中国国家图书馆(简称国家图书馆) 藏《(崇祯)广昌县志·职官志·知县》载,“长垣人程逊,隆庆六年任。”雍正十二年(1734年)《江西通志》卷九四《名宦》及雍正十三年(1735年)《畿辅通志》卷六二《选举》均载,长垣人程逊。《(康熙)长垣县志》卷三《选举》载隆庆辛未进士为成逊,而非程逊。《康熙志》卷四《职官·名宦列传》又言万历辛未进士成逊,卷六《艺文》载方九功《重修南阳县儒学颂序》,称长垣辛未进士成逊,①方九功,字允治,南阳人,明嘉庆四十四年(1565年) 进士,三甲第35名,仕至南京吏部右侍郎。有《白下稿》《息机堂稿》。同卷方九功《南阳县旧志序》载“长垣成侯”。《光绪志》卷七《祠祀·名宦》载,长垣人“程(一作成)逊”。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南阳府志》卷四《秩官》、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山东通志》卷二四《职官》、康熙五十年(1711年)《永平府志》卷十四《职官》均载,长垣人进士成逊。

查明神宗“万历”年号纪年干支名(自癸酉至己未,1573—1619年) 中并无“辛未”,而明隆庆五年(1571年) 恰为辛未年。《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隆庆五年辛未科”条载,直隶长垣人程逊。[1]此外,《内阁藏书目录》:“南阳府《南阳县志》,二册,万历乙亥邑令程逊修。”[2]《千顷堂书目》:“程逊《南阳县志》,万历乙亥修,令。”[3]二者著录《万历志》的编修者皆为程逊。《澹生堂藏书目》:“《南阳县志》,两册。”[4]《(崇祯) 广昌县志》《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和《内阁藏书目录》均为明代资料,上述所引方志为清人所编。故《万历志》之纂修者当据时代较早的史料记载,定为隆庆辛未进士程逊较为稳妥。

1.2 编修时间及内容

《康熙志》卷六《艺文》载方九功《南阳县旧志序》,《序》称知县程逊和授简博士宋昂等人创修南阳县志,②案:程,原误作“成”,笔者改,下同。程逊“令宛之三年,……率三五诸生共加编辑,……阅五月而告成”,可见编修成书时间之短。是序无落款时间及撰者名。程逊于万历元年(1573年)知南阳,由“三年”推知逊当于万历三年(1575年)修志。再者,《内阁藏书目录》和《千顷堂书目》载该县志修于万历乙亥(三年,1575年)。

《万历志》经明末兵燹,只存数页,现已亡佚。现据方九功《南阳县旧志序》对其成书过程及主要内容略加推究。《序》曰:“南阳县附郭于郡,故无志。……吾郡藩封、军卫并建,同一城郡,有司分土而治,境内隶邑籍者仅半。治分政错,兴罢靡常,匪志则漫然无徵。检之郡乘,则卒难考据。志之不可已也尚矣。长垣程侯令宛之三年,政成多暇,乃徵文学士修焉,而授简博士宋君昂,率三五诸生共加编辑。至于润藻裁定,侯自总之。阅五月而告成,斯已勤矣。于是走使京师,徵序于予。……今观侯所为志首,纪山川、河渠今昔之迹。而次列官署、学校,即以风俗附之,取其关政教也。祠祀述报德、报功之典,而继以田赋,复系以祥异,为其切以事也。列官师之名,著其贤者以诏来,而在事者弗论。赞表人物之磊落奇杰者以范后,而流寓、节义、封荫,亦因以类附之。选举虽未足以尽人才,而人才多自此出。重制科故,次其甲乙,而详其姓氏、官阶焉。其事则摘省、郡志之属宛者,而增近补亡,悉根领要其义,惟取有关民社,而左道、迂诡咸置不录。至于比事属辞,不事雕琢而顺理成章。其事核、其体简、其文不浮,三者具而志庶几哉善矣!徵而可传也。一披卷,而宛之文献章章备矣。侯之兴革载志中者不具论,特论今之所以作志之意如此。俾后之吏于其土与士之居于其乡,睹兹而有所观感兴起云。”

因南阳县隶属于郡,故无县志。知县程逊于万历三年(1573年)着手创修县志,选有学之士及是县儒生共加编辑,逊于最后删改润饰。志书前后五月修成。

体例上,是志类目当包括《山川》《河渠》《官署》《学校》《祠祀》《田赋》《祥异》《官师》《人物》《选举》等10目。其中《风俗》附于《学校》后,《人物》分为《流寓》《节义》《封荫》等3个二级类目。

内容多采自省志、府志中属南阳县的内容。极有可能是参考了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河南通志》和嘉靖三十年(1551年)《南阳府志》。增加新近出现的材料,补充缺漏。《万历志》在辑录人物或地方事迹时遵循“志善隐恶”的原则,以记善为主。同时,对于“善”的记载也是有原则的。如“惟取有关民社,而左道、迂诡咸置不录”,有功德者才可入《祠祀》,《官师》只论不在事之贤者,《人物》多载“磊落奇杰”者。内容简略,语言朴实。该志无艺文,并且对县志史料未加“旁搜远稽”,内容难免有不少疏漏之处,但创修之功不可没。

2 《(顺治) 南阳县志》

2.1 编修者李本泽

李本泽,清陕西富平县(今陕西富平县)人,崇祯己卯(十二年,1639年)科举人,生卒年不详。顺治十三年(1656年) 至十六年(1659年) 任南阳知县。所撰《谒武侯祠》诗三首入《康熙志》卷六《艺文志》。《光绪志》卷八《兵防·驿站》双行小字部分载李本泽叙述纂修县志之苦。

《光绪志》卷首孙葆田《新修南阳县志序》载:“圣清大定,教泽覃敷。康熙三十年,知县张光组因前令李本深所纂旧志,以嘱诸生宋景愈等重共搜辑,成书六卷。”据《光绪志》卷四《职官·职官表》载,顺治十三年(1656年)知县为李本泽,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知县为张光组。卷四《职官·宦迹·张光组》云:“顺治初,知县李本泽纂修县志,仓促未备。”同书卷八《兵防·驿站》载:“官民重困,知县李本泽尝纂县志,深述其苦。”①案:《河南地方志论丛》载:“康熙时李本深所修志书”。(张玉润《南阳地区地方志介绍》,载张万钧《河南地方志论丛》,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图书馆学会1985年出版,第185页) 笔者认为“康熙”当为“顺治”之误,“李本深”当为“李本泽”之误。《河南地方志提要》未沿袭此结论,言“清代顺治年间,知县李本泽”。(刘永之、庚瑞玲编《河南地方志提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261页)

国家图书馆藏乾隆五年(1740) 《富平县志》卷五《选举·举人》载,“崇祯十二年己卯科,李本泽,南阳知县,有善政。……顺治八年辛未科,李本深。”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西安府志》卷四四《选举》载,“崇祯十二年己卯科,李本泽,富平人,知县。……顺治八年辛卯科,李本深,富平人。”李本泽、李本深同为陕西富平县举人,前者为崇祯十二年己卯科,后者为顺治八年辛未科。“泽”和“深”字形相近,可能导致后世误记。但前者明确注出曾任南阳知县,且《康熙志》卷四《职官志·知县》亦载,“李本泽,陕西富平人,举人,顺治十三年任。”从时间上说,《康熙志》的史料可信度更大,故《顺治志》的编修者当为崇祯己卯科举人李本泽。

2.2 《(顺治)南阳县志》修成之论

《河南地方志提要》言《顺治志》未修成。[5]此论断无史料依据。分析其编修背景及他书引文,《顺治志》当编修完成。

第一,从其编修的时代背景看。顺治十五年(1658年) 河南巡抚贾汉复檄令全省修志,②贾汉复(1606—1677),字胶侯,号静菴,清山西曲沃县(今山西省曲沃县) 人。初为明淮安(今江苏淮安市) 副将,顺治间降清,历工部右侍郎、右副督御史、兵部尚书等。顺治十四年(1657年) 巡抚河南。令“凡无志者,速宜网罗旧章,博求稗乘,敦礼耆英,开局裒辑。其有旧志而未载近今之事者,或有虽经翻刻而因陋就简、不谙史裁者,亦须多方采集,更延名硕订正,务使缺略咸辑,今昔备载。修成先录清稿,呈送本部院披览。谅此不朽之垂,人人自有同心也,毋得迟违。”[6]贾汉复对新修志书的编修质量要求较为严格,如《(顺治)唐县志》重修后方才合格。③国家图书馆藏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 平鄗鼎、李璜编《唐县志》卷首曲耀辰《增补唐志跋》载,顺治十五年(1658年)“冬,奉檄纂修,前令郭属藁于宋生必大已刻竣。抚军贾公不即曰可,谕令毁板更修,再拟再上。当事者犹曰未也,仍谕更延硕英重行裒集。”恰逢李兴运于顺治十六年(1659年) 接任唐县知县,认真将旧志重加修订后呈交。贾汉复批阅后称:“网罗旧章,博求裨乘,志之取材尽是矣。”命令发出后,各级官府立即行动,当年八郡、十二州、九十五县的志书渐次呈送,顺治十七年(1660年) 《河南通志》定稿付梓。可见此次修志要求之严格、规模之庞大、动作之迅速。

李本泽于顺治十三年 (1656年) 至十六年(1659年)任南阳知县,必定经历此次修志事件,此后顺治年间又无其他关于南阳县修志的记录。为了完成巡抚贾汉复之修志任务,《顺治志》未修成的可能性不大。

第二,从他书引文看。首先,《康熙志》卷首张光祖《南阳县志序》载:“康熙三十年,知县张光组因前令李本泽所纂旧志,以嘱诸生宋景愈等重共搜辑,成书六卷。”④案:“李本泽”原作“李本深”,据上文改,此不赘述。这里并未明确《顺治志》未修成。

《(康熙)南阳府志》卷首全文引述河南巡抚阎兴邦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下发的《修志檄文》,⑤阎兴邦(1634—1697),字弢仲,号梅公,清直隶宣化(今河北省宣化县) 人。康熙二年(1663年) 举人,授广西马平(今广西柳州市) 知县,历工部员外郎、监察御史、光禄大夫、右副督御史等,官至贵州巡抚。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 巡抚河南。《檄文》载:“郡邑之志,已三十余年莫之增修,其为遗漏者多矣。又昔年修志止取备文,未加考订,或限以数日,或所托非人。本都院逐一查阅府志,如河南南阳县志,如宜阳、河阴、兰阳等志荒悖失伦,莫可枚举。”《檄文》中所查阅的“府志”当为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涂腾茂、王维新编修的《南阳府志》,①《南阳府志》初修于明正统年间,清代凡三修:顺治十六年(1659年) 刊;康熙三十三年(1694) 刊;嘉庆十二年(1807年) 刊。三书俱存。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现藏有《(顺治) 南阳府志》善本,河南博物馆藏有残本1至3卷。所提及的“南阳县志”极有可能就是亡佚的《万历志》和《顺治志》。但《万历志》距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已一个多世纪,且《顺治志》最迟编修于顺治十六年(1659年),到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时隔恰三十余载,故《檄文》中之“南阳县志”当为《顺治志》。

其次,《光绪志》卷七《祠祀·姚运熙》双行小字部分出现“顺治志”“康熙志”等史料出处记载。《光绪志》卷七《祠祀》载:“姚运熙,字孟襄,馆陶岁贡。崇祯中甘肃巡抚,汤道衡以人才荐,授南阳县知县《古今图书集成》。十四年见《明史》及《通鉴辑览》,《康熙志》作‘十六年’,误。十一月,流贼李自成攻南阳,总兵猛如虎不能支,西城陷。贼登陴自西而北,运熙在西北枕戈小室,《顺治志》。闻贼至,以梃击钟,召众御之。顺治、康熙两《志》同。手刃三十余贼,身被数十创,血流遍体。适武弁自马道上,贼始退,城复完。运熙即血衣记其事,寻卒于城上。唐王亲书其衣,曰:‘此宛令姚运熙力战全城,血衣贮库。’次日城陷。赠按察使司佥事。《顺治志》。按康熙旧志云:‘城陷,为贼所杀。’无血衣记事。惟初印本有重,张原体小字记此事甚祥,盖顺治时旧志也。今参互存之,以备考证。”②案:原县志中双行小字,文中用小五号字表示。《光绪志》所提及的《康熙志》卷四《职官志》载:“姚运熙,山东人,崇祯末知南阳县。崇祯十六年十一月,流贼李自成攻南阳城,将陷总兵猛如虎不能支。运熙以梃击钟,召众御之,城陷,为贼所杀。”依此可断定“《顺治志》”即顺治时李本泽所修县志。

2.3 编修时间及内容

《康熙志》卷首张光祖《南阳县志序》云:“光祖自庚午冬仲下车后,即考邑旧志,一切土俗、民风、山川、人物之类残缺未备,心窃伤之。”可知,张光组修志时,李本泽所修县志只存残卷。因《顺治志》现已亡佚,且后世所修志书无李氏所修县志的序、跋,故其具体编修、刊刻时间我们已不得而知。《康熙志·凡例》第六则:“旧志纪至顺治己亥,己亥以后近代事,耳之所闻,目之所见,凡官蹟、人物自宜审慎采择。”据此我们可以推断,《顺治志》当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至十六年(己亥,1659年)间编修。

《康熙志》6卷,首1卷。张光祖《南阳县志序》4页,徐永芝《跋》1页,阙第一页,《修志檄文》3页,《凡例》4页,《南阳县修志姓氏》2页,《目录》15页,阙第6页。卷首图4页。是志分设6个一级类目,39个二级类目,6个三级类目。③案:书前目录与正文目录名称相比,类目名称有异,一些类目《目录》有而正文阙。如卷一《地理志》,正文包括《沿革志》《星野志》《山川志》《古迹志》《陵墓志》《土产志》《风俗志》《祥异志》等9目,《目录》作《沿革》《星野》《山川》《古迹》《陵墓》《土产》《风俗》《祥异》等9目。后者较为恰当。卷四《职官志》包括《职官文职》《职官武职》《职官姓氏》等3目,《目录》作《文职名宦》《武职名宦》《名宦列传》《职官姓氏》等4目。勘验正文,当包括《名宦列传》。卷五《人物志》,正文包括《乡贤列传》《人物列传志》2个二级类目,《目录》作《乡贤列传》《人物列传》。后者更为恰当。卷六《艺文志》《目录》作《汉文》《元文》《明文》《国朝文》《诗》,正文无此二级类目,当据《目录》补。诗文部分以《题咏》附之。卷二、卷三正文与《目录》同。此处统计的类目数据正文和《目录》互补。下文同。卷一《地理志》26页,包括《沿革》《星野》《疆域》《山川》《古迹》《陵墓》《土产》《风俗》《祥异》等9目;卷二《建置志》33页,包括《城池》《公署》《桥梁》《学校》《书院》《祠祀》《仓库》《驿舖》《墩堡》《集镇》《陂堰》《坊第》《寺观》等13目;卷三《赋役志》14页,包括《保甲》《田亩》《户口》《税粮》《盐引》《驿站》等6目;卷四《职官志》18页,包括《文职名宦》《武职名宦》《名宦列传》《职官姓氏》等4目;卷五《人物志》107页,阙4页,包括《乡贤列传》《人物列传》等2个二级类目,《人物列传》包括《忠义》《孝行》《隐逸》《列女》《方伎》《仙释》等6个三级类目;卷六《艺文志》123页,阙5页,包括《汉文》《元文》《明文》《国朝文》《诗》等5目。

卷一至卷四内容较为简略。卷二《建置志·集镇》,列29个集镇名,附以方位。如“桐河镇,县东五十里。”卷四《职官志》除《名宦列传》载有4位汉代官员外,其他均为明清时期人物。《职官·名宦列传》载名宦,汉代4人、明代7人,所附传不过寥寥数语。同卷《职官姓氏》载南阳县教谕,明代4人、清代8人。训导,明代6人、清代9人。④案:以上统计职官人数不包括南召县。顺治十六年(1613年)废南召县,并入南阳县。雍正十二年(1734年)复置南召县。《人物志》与《艺文志》,罗列人员与诗文篇均在百数以上,共230页,占县志内容高达65%。《康熙志》据《顺治志》残卷修成,由《康熙志》之体例设置与内容安排,可窥《顺治志》之一斑。

《(康熙)南阳府志》卷首阎兴邦《修志檄文》载:“本都院逐一查阅府志,如河南南阳县志,如宜阳、河阴、兰阳等志荒悖失伦,莫可枚举。”所谓旧志内容“荒悖失伦”,由于原志已佚,不得其详。清朝初期,社会动荡不安,各地反清复明的“暴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广大民众视满族为“夷狄”,对其仍抱有较大的民族偏见和敌意。顺治年间李本泽所修县志中可能出现有触犯统治阶级利益的内容,其书不得流通,故渐渐亡佚了。

猜你喜欢

职官县志万历
书坊与名士:万历年间戏曲评点兴起的双驱
走马楼西汉简所见长沙国职官建置论考
县志里的乡贤
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景德镇瓷器胎体与青花发色特征研究
论万历朝播州杨氏土司之覆灭
缠访者入县志
县志
明代万历年间“矿监税使”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谈编纂《县志·军事篇·民兵》的几个问题
隋朝军事机构与职官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