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双宾语小句的语义认知研究
2012-02-15段世齐刘治明
段世齐,刘治明
(天水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英语中有类动词后跟双宾语,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为什么这类动词后跟双宾语?这种双宾语结构有哪些语义上的特点?本文拟从原型范畴理论的认知角度来探讨这两个问题.
1 原性范畴理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和工具.而认知是人感知世界和对世界的万事万物形成概念的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验.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在20世纪50年代,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s)原理.维氏认为一个家族成员的容貌都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彼此的相似情况和程度不很一样.他将范畴比做家族,范畴中的成员与家族中的成员一样,彼此之间只是相似,而不是相同或一致.范畴成员之间具有互相重叠的属性组合,即所有成员享有部分共同属性,形成家族相似形.后来许多学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理论性和实验性的研究,使得这一原理得到了深入的研究,Berlin&Kay,Labov,Rosch,Mervis,Brown等学者将其进一步发展成为“原型范畴理论”.在这些学者当中Rosch的贡献最大.她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证明范畴中各成员的地位是不相等的,具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具有更多的共同属性的成员是中心成员,也就是说最具代表性、最典型的成员、最佳样本的成员是原型成员.特征也有中心的、重要的区别属性和边缘的、非重要的属性之分,其中心属性有更大的区别性,其边缘属性与临近范畴属性交叉.
2 英语双宾语小句的本质
2.1 事件域中的双宾语小句
这类双宾语动词是及物动词,也是动作动词.它们属于同一个范畴.动作由人有意识地发出,这个动作会产生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有方向和目标,而且会对受力的人或物产生影响.人类在发展和与社会活动中,主要产生的关系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反映在句法上就是:单及物小句He opened the door.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复杂及物小句We found the house empty.以及双及物小句She sent me a Christmas card.英语双宾语小句表示的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一种关系,它表示下述这一事件:主语/施事以让间接宾语/涉事接受直接宾语/受事,而使间接宾语/涉事受到某种影响.在这一事件中,施事有意识的动作是一种传递行为,或称致使移动行为,涉事是接受者,而施事对涉事产生间接的影响,是间接宾语.在这个事件中,由人有意识地发出动作,这个动作是有目的和结果的.有参与者、有回应者,动作有始有终.这样,这个人发出的动作才有意义,意义才完整,而且整体意义大于部分.
2.2 家族的典型代表“给予”
这个范畴就相当于一个家族,在这个家族成员中,成员之间或众多成员之间只有某一点或几点相似性,但几乎没有一个特征是所有成员所共有的.在这个家族中,某些成员最具这个家族的代表性,是这个家族的典型成员,它是范畴成员中最清晰、最好的例子;它拥有这个家族中最基本、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具有最大的家族相似性.在双宾语结构的原型范畴中,“给予”这个动词最具代表,它是这个原型范畴的中心,是基本层次,是人与客观外界直接互动的结果.因为它具有经验感觉上的完整性、具有最大的区分性、具有最多的信息量,明显被感知,具有认知上的经济性,能使人最快地识别和辨认其属性,这就是它心理认知上的易辨性,而且具有语言交际上的常用性(王寅).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原型性最强的动词是指具体的、可见的、有效的,由参与者执行并对参与者产生影响的动词.“给予”动词具备了以上的特点,所以是这个范畴中最典型的代表.
在双宾语结构的原型范畴中,各成员之间的地位不平等,“给予某人某物”处在这个范畴的中心,而其他成员的某些特征或某个特征与它相似.它们的地位由围绕“给予”的中心辐射性向外延伸.有些处于靠近中心的地位,而有些处于边缘地位,边缘的界限是模糊的,具有不确定性.
2.3 双宾语结构语义上的特点
2.3.1 双宾语原型用法的语义属性
根据LAKOFF(1977)对主谓宾构式的原型用法的分析,可得出:主谓宾1宾2(SVO1O2)的原型用法应包括以下语义属性.
(1)包括三个事件参与者,分别由主语和两个宾语表示.
(2)主语和宾语是分离的、具体的实体,有特定所指.
(3)事件是由充当该构式的主语引起的,主语为施事者,是小句所论述的对象.
(4)典型的施事者“人”发出有意识的意愿性动作,控制着整个事件.
(5)宾语表示受事/涉事和接受者.直接宾语为无生命体,间接宾语为有生命体,它们受到了有意识的施事者的动作的影响.
(6)在施事作出动作后,受事者改变状态.
(7)施事者对受事者动作通常包括直接的物理接触.
(8)事件具有因果关系.施事者的动作对受事者的归属产生改变,而另一参与者/涉事成为受事的拥有者.
(9)施事成功地把受事转移到涉事,涉事是乐意接受者,也是受益者.
(10)该构式所表达的事件是真实的、而不是假想的、虚构的.
2.3.2 “给予”双宾语构式的语义
双宾语结构的典型成员“give sb.something”构成“X致使Y拥有Z”或“X成功转移Z至Y”的语义,是形式F(NP+V+NP1+N P2)和意义S(NP导致NP1通过V行为拥有NP2)的配对构式.这个构式相当于一个“给予”事件,在这个事件中涉及动作的发出者/施事,给什么(受事),给谁(涉事/接受者).根据人们的体验和认知,在这个事件中动作和个体之间必然要建立起有规律的搭配关系,这些搭配关系就是形成概念结构和母语基本句法构式的认知基础.在“给予”事件中,有三个事体参与者,一个施事和两个受事.施事做主语,一个受事作间接宾语(主要是人),另一个做直接宾语(主要是物).也就是说施事发出一个力作用到一个人和事物上,然后该人和物会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做出某种反应,产生某种结果.用句法表达就形成了这样的结构“主语+谓语+宾语1+宾语2”.NP+VP+NP1+NP2这是双宾语小句的典型成员,是原型.例:I give him the book.它的语义是cause sb.to have or receive.根据以上“给予”成员的语义属性,就可分析其在这个原型范畴中其它成员在范畴中的地位.致使转移或拥有,这类双宾语小句中的动词应包括显形给予义和隐性给予义.例:
(1)She passed Mary the letter.
(2)They awarded George the first prize.
(3)He offered her a cigarette.
(4)He returned me my$5.
(5)He tossed the beggar a coin.
(6)She took him some flowers when she went to see him in hospital.
(7)His father built him a model airplane.
(8)He’ll mail me a new form.
(9)The firm promised the workers a wage increase.
(10)She teaches advanced students English.
(11)I’m baking Alex a birthday cake.
(12)He owed his father£50.
1~6 的句子里动词具有显形的给予义,而且使Y受益;7~12的句子中动词具有隐性给予义,需要一段时间、一个过程,Y将得到Z.上面的12个例句的语义“X致使Y拥有Z”,是使Y受益的例子.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使Y受损的例子.例:
(13)She gave me the flu.
(14)He caused his parents much unhappiness.
(15)The salesman sold me the wrong book.
尽管13~15例中的施事也许不是有意识转移或致使涉事拥有受事,但确实涉事被动的拥有了受事.
3 相同的构式不同的语义
英语双宾语动词既可以表达给予义,也可以表达取得义,X致使Y失去Z(X cause Y lose Z).这种语义也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最基本的行为和关系.有给予就会有索取.它们的构式相同,语义却不同.例:(16)He stole me a book.施事有意识地使涉事受损,施事成了获得者,而涉事成了失去者.这与给予义刚好相反.(17)She asked them their name.同样双宾语构式,施事是受益者和获得者,表面上涉事不损失任何东西,实际上他们损失的是时间和精力.16和17这两双宾语句中的“给予”的理解是包含隐喻认知的.Goldberg认为,双宾语构式的主要功能是“给予利益”,但偶尔也将因果事件之果隐喻为“给予损失”.双宾语动词除了以上“给予”类、“索取”类,还有“拒绝”之义类.例:(18)He refused me admittance.学者徐盛桓(2001)和王寅(2008)把Pinker(1989)归入到创造类和获得类的双宾语动词归于“无给予义类”“0给予义”类动词.这些动词本身不具备表“传递”的意义,它们能进入双及物结构表达“传递”意义是语言中转喻机制导致的结果.进入“双及物”结构表达“给予”意义的动词,有许多原来只是表述“给予”事件的一部分,是转喻的作用使它们能够以部分代替整体.这些动词表述的分事件必定与“给予”有某种联系,如给予的前因后果、方式、途径、目的等.这些分事件与整个事件关系密切,是转喻的机制使他们能够以分事件的身份代表“给予”事件的整体,表述它们的动词也就获得了“转移”义或“致使”义.它们一旦进入双宾语构式中就获得了给予义.比如创造类动词bake(烘烤)、cook(烹调)、build(建造)、make(制作)等这些动作都是由人自愿来完成,做什么,为谁做,最终这些活动产生的结果会有人来接受.这些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义、有结果的完整的活动.所以“创造类”动词用在双宾语构式时应归于“给予”类动词,而“获得类”动词象get,buy,order等一旦用于双宾语构式也就有了“给予义”.它们暗含引起某种结果,基本意义是从施事转移到接受者,例如:(19)Could you get me that book?(20)John bought Mary a book.(21)She ordered her husband a garden chair.所以说,双宾语动词有三类“给予”类、“索取”类和“拒绝”类.
4 原型双宾语构式的限制
根据以上分析,原型性双宾语构式意为“具体事物Z从X成功地转移到Y”.所以动词进入到此构式,它的主语/施事和宾语1/涉事,宾语2/受事有以下的限制:(1)主语/施事是生命体.(2)施事的意愿性,有意转移某物.(3)涉事是生命体有能力拥有和愿意接受某物.(4)涉事是受益者.(5)受事是物体,被施事成功地转移到涉事.(6)动作是瞬间发生的,不涉及其它的因素.因此,不符合以上条件的双宾语构式就不在原型范畴的中心位置.同样的构式产生不同的语义是因为进入到双宾语构式中的动词会与许多不同、但又紧密相关的意义进行配对或产生相互制约关系,从而形成了一构多义.也就是说,有着同一构式的句子由于其内含的动词不同,其具体句义也可能不同(如例21).同样的道理,相同的动词在同一构式中与不同的词组搭配,也会产生不同的句义.例如:She gave me a book.和She gave me the flu.尽管这两个句子都是成功转移,但一个是施事主动转移,而另一个是施事被动转移;一个涉事是愿意接受某物,而另一个涉事是被动接受某物.所以在这一事件域中,施事和涉事的意愿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同.由此可知,双宾语结构的语义不仅受到内含词语的压制,而且词语也受到这种构式的压制.
5 结 语
进入到双宾语结构的动词的语义有三类:“给予”类、“索取”类和“拒绝”类.“给予”类处于基本层次,是中心、是原型.而“索取”类和“拒绝”类处在较边缘的地位,它们的某些或某个属性与原型的属性相互交叉.这种一构多义的多义性是通过隐喻、转喻认知机制延伸出若干非原型性用法.双宾语结构的语义同时受到内含词语和构式的双重压制,从而产生不同的语义.
[1]BERLIN,B.&KAY,P.Basic Color Terms:Their Universality&Evolution[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
[2]BROWN,R.A FirstLanguage:TheEarlyStages[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3.
[3]DIVEN,R.&M.VERSPOOR.Cognitive Exploration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M].Amsterdam:Join Benjamins,1998.
[4]GOLDBER,A.E.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5]GOLDBER,A.E.Constructions at Work:the Natu 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M].OUT,2006.
[6]LABOV,W.The Boundaries of Words and Their Meanings.In C.J.N.BAILEY&R.W.SHUY(eds.)New ways of Analysing Variation in English[M].Washington: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73.
[7]LAKOFF,G.Linguistic Gestalt[J].1977,(13).
[8]LAKOFF,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9]LAKOFF,G.Cognitive Semantics.In U.Eco et.al.(eds.).Mean-ing and Mental Representation[M].Bloomington:I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8.
[10]LANGACKER,R.W.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 tion[M].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0.
[11]ROSCH,E.Principles of Categorization.In E.OS.CH,&B.Lloyd(eds.)Cognition and ategorization[M].Hillsdale,N.J.Erlbaum,1978.
[12]陆丹云.英语双及物结构的多义性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J].外国语,2010,(5):41-45.
[13]陆丹云.回归论元结构构式理论——英语双及物构式的“给予”问题再研究[J].外语研究,2010,(3):6-12,112.
[14]刘利民.双及物构式的“零给予”和“负给予”问题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1):28-33.
[15]何晓炜.双宾语结构的生成语法研究[J].当代语言学,2009,(3):216-223,285.
[16]彭月华,刘正光.构式的生成条件与认知理据再研究[J].外语研究,2009,(4):30-33.
[17]仇伟.英语事件类双及物构式的认知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4):28-31,62.
[18]王寅.构式压制、词汇压制和惯性压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2):5-10.
[19]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板社,2007.
[20]王寅.英语双宾构造的概念结构分析——双宾动词与构造的分类及“三段式”认知解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8):1-7.
[21]徐盛桓.试论英语双及物构块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81-87.
[22]严辰松.“给予”双及物结构中的转喻[J].外语学刊,2007,(2):41-45.
[23]袁野.论构式压制的转喻阐释[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4):1-7.
[24]张建理.英汉双宾语句认知对比研究[J].外国语,2006,(6):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