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一个契合点,让民间文化扎根在语文的土壤
2012-02-15江苏省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沈玉芬
■江苏省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 沈玉芬
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美术、民俗传统等构成了民间文化。这是人类的群体文化,是一个民族独有的,产生和流传的广阔舞台在民间。《牛郎织女》、《安塞腰鼓》、《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语文》国标本六年级上册一个单元内的三篇课文。民间故事、腰鼓舞、剪纸,都是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语文教科书中的民间文化篇章该如何教?教学内容该如何定位……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思索,我找到一个核心的词语:语文!用语文的视角,寻找到文字与文化的契合点,让民间文化扎根在语文的土壤,使其迸发出永久的生命力。
神奇的情节——彰显民族的情怀
《牛郎织女》是一则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流传在民间的一种文学作品,口耳相传,通俗易懂。它是属于人类早期幻想性的口头作品,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是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寄托。
《牛郎织女》的情节也处处体现着神奇中的夸张、异想天开般的出人意料。体会故事情节的神奇、感受民间的文化是本文一个核心的教学内容。
教学片段如下:
师:老牛的两次说话,喜鹊的出现等,都是在哪种情况下发生的?有共同点吗?
生:都是牛郎遇到困难的时候发生的。
生:老牛说话,喜鹊出现,都是为了解决牛郎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
生:这些情节一出现,牛郎的命运就开始改变,虽然到最后牛郎和织女没有永远在一起,但至少还有希望每年见一次面。
师:在牛郎遇到困难没法解决的时候,总会出现神奇的角色、神奇的故事情节,因而牛郎没法解决的困难就解决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故事发展呢?民间故事的创作者又是谁?
生:既然是民间故事,作者肯定不是很出名的人。
师:不仅不出名,很多民间故事都是老百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作者是广大的老百姓。不仅是这个作品,在老百姓创作的其他民间故事里也都会出现神奇的人物来解救苦难,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生:可能是希望自己在遇到生活的磨难时也能有人帮助。
生:可能是希望好人总有好报。
生:可能他们生活得不幸福,总期望有人来帮助,有人来帮助改变他们的命运。
师:民间故事都是来源于百姓的生活,民间故事的创作就是为了表达勤劳善良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勤劳可爱的人民自己创造的民间文化。
民间故事有民间故事的文化,童话故事有童话故事的文化。每一种文学体裁都有它独特的文化存在。学习语文,就是浸濡在文化中的成长。让学生寻找令人感到意外的情节背后的共同点,无疑是寻找到了文字与文化的契合点,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触摸民间文化创作的本质: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创作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彰显的是一个民族追求幸福的美好情怀。其实,这才是所有读者读到这些作品时怦然心动的原因,因为,它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勾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跳跃的修辞——传递民族的精神
反反复复读这篇《安塞腰鼓》,反反复复咀嚼每一个文字,会突然间觉得自己在这气势磅礴的鼓声面前变得很渺小,自己的心也跟随着安塞腰鼓发出震耳欲聋的鼓声。因为全文的语言正如安塞腰鼓,“火烈火烈”,热情奔放。感叹号的聚集,开头、结尾的以静衬动,短句、比喻、排比的运用等,大到整篇,小到一个字眼,都在传递着安塞腰鼓火热的激情。这一课该教什么?
如果全部纳入教学内容,则全文正如一个菜肴,太过浓郁,浓郁到让人可能觉得失去本味。所以教学内容需要取舍。取什么?取表达方式中最集中、最有特色、最典型的。纵观全文,最能体现气势、覆盖全篇的就是排比手法的运用。抓住排比,可以取其一点,以点带面。
“找出课文中的排比句,选择觉得最精彩的、最能体现生命力量的一句,放声读一读,品味组成排比的几个分句,为什么这么一组合,句子就显得这么精彩?”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把安塞腰鼓的热情留存在心灵深处。
教学片段一:
生: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这个排比句给人感觉很有力量。
师:前面一句有个核心词:搏击。怎样的表现为搏击?
生:奋力地斗争。
生:勇猛地战斗与冲击。
师:围绕一个核心词:搏击,作者分别用三个词来修饰,是重复吗?
生:没有重复。“有力地”是形容力度,“急速”是形容速度,“大起大落”说明动作一会儿上,一会儿下。
生:“大起大落”是形容幅度。
师:形容一个搏击,从不同角度描述,有什么作用?
生:强调了不管是从力度、速度,还是从幅度看,后生们都像是在搏击。
生:不管从什么角度看,后生们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有力,那么富有气势。
师:从不同角度修饰,就是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后生们似乎都把自己的胳膊、腿作为搏击的武器,似乎全身的血液和细胞都活跃着,在奋力地锤,奋力地锤。体现了后生们的生命力量。
教学片段二:
师:为什么后生们能奏出这样的鼓声?
生:(默然)
师:请你读读这句话: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从这段话,你对黄土高原的后生有什么认识?
生:后生们虽然是普普通通的人,却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力量。
师:普通在哪儿?
生:穿着农民的衣服,吃的是红豆角、老南瓜。
师:这是黄土高原人最普通的生活方式,土地的贫瘠,使得他们的生活是贫穷的。
生:他们从来没有放弃希望,从来都是朝气蓬勃的。
生:生活虽然艰苦,但是他们对生活都很乐观。
师:这就是后生能奏出这样的鼓声的原因。人与鼓,人与舞蹈,安塞腰鼓和黄土高原的后生融为一体,他们以这样的舞蹈表达着丰收的喜悦,表达对生活的热情。赞美舞蹈,其实更多地是赞美黄土高原上坚强的人!所以,人们称安塞腰鼓是天下第一鼓,是陕北的民魂。
民魂,即一个民族的魂魄,可以用来慰藉激励一个民族的精神。精神是抽象的事物,但是一旦与语言融合在一起,就有了形象的支撑。排比这种修辞,似乎天然就能给人气势磅礴之感,而本文更是把这一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三个短语间的层层递进带给人不顾一切、忘记一切的击锤。“骤雨一样,旋风一样”,一个个富有情感的喻体的选择,使得由比喻组成的排比更富有排山倒海的气势。“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就如烈火一点点逼近你的身,你的心,让你无法呼吸,只能跟随鼓点一起舞出节奏。
如此动人魂魄的舞蹈就是由那些普通得就如高粱的后生所演绎的,他们穷困,他们艰辛,他们不是艺术家,却是比任何艺术家更伟大的天然舞蹈家,因为他们有颗火热的心,不管生活赐予他们什么,他们都舞出生命,欢乐地舞蹈,勇敢地拼搏。乐观,追求,就是安塞腰鼓展现出的民族之魂。
温暖的人物——演绎民间的生活
民间艺术曾被鲁迅先生称为“生产者的艺术”。它在艺术上往往集壮美和朴素于一身,散发着朴实明朗、火热向上的风格,表现出劳动人民内在的真挚、善良、直率、热情等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剪纸和安塞腰鼓一样,也属于民间艺术。课文题目中,为剪纸加了定语:姥姥。由此,“姥姥的剪纸”,折射出的是姥姥的人物形象。
“你姥姥神了!”姥姥神在哪儿?神在“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神在“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两个同样的修饰词:普普通通;一个动作:翻来折去,轻松随意,轻而易举,无所不能,当然神!神在“你差点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即便如此,剪出的作品还能无可挑剔。怎么不神?
教学片段:
师:姥姥还神在哪儿?注意到这句话吗?“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拴是动词,一般怎样的动作叫拴?
生:把东西用绳子固定在一个事物上。
生:比如牛被拴住后,就不能乱跑了。
师:拴住牛、羊、马的东西往往是绳子,拴住“我”的是什么?
生:剪纸。
师:仅仅是剪纸吗?透过这些剪纸,你能看到哪些画面?
生:看到姥姥和“我”在一起吃饭。
生:看到姥姥背着玩累的“我”回家。
生:看到“我”在睡觉,姥姥还在收拾屋子。
生:看到“我”在一边蹦跳着玩,姥姥在一旁择菜喂猪。
生:看到一位老人正站在村口张望着,等着她的外孙回家。
师:从这一幅幅画面中,你似乎看到了怎样一位姥姥?
生:很疼爱“我”的姥姥。
生:很勤劳的姥姥,每天都在忙碌地干活。
生:心灵手巧的姥姥,能用剪刀把自己的生活剪出来。
生:每天忙忙碌碌,却总能开开心心地剪各种有趣的剪纸,说明姥姥对自己的生活很满足。
师:姥姥剪出的不仅是一个个漂亮的、无可挑剔的图案,剪出的还有对外孙的疼爱,剪出了对生活的热爱。这就是姥姥的神!这就是姥姥能用剪纸拴住“我”的原因。
多么传神的一个“拴”字,拴住了生活,拴住了情意,拴住了姥姥的慈爱。勤劳,善良,有求必应,心灵手巧,对外孙满怀疼爱,洋溢着对生活的满足,一个乐呵呵的老太太就这样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形象丰满,跃然纸上。
从这位农村老太太的身上,我们似乎又看到许许多多像姥姥一般的劳动人民形象。读着这样的课文,剖析着如此的人物,学生内心也自然涌动着温情,萌发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
对平淡日子的满足,对艰难生活的乐观,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是一种朴素的情怀,是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这是劳动人民形象带给我们的启示。没有奢求过于美好,不去哀叹生活的艰辛,不管日子赐予他们什么,他们总是那样顽强、乐观、满足——这就是民间文化的精髓。
民间文化是美丽的,也是抽象的。这一单元的三篇课文,用文字真真切切地把这份美丽进行了定格。寻觅到文字与文化的契合点,抽象就变得形象而厚实。这,就是语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