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质疑难”的成因分析与转变对策
2012-02-15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新港第四小学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新港第四小学 王 悦
小学生“质疑难”的成因分析与转变对策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新港第四小学 王 悦
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了在课堂教学中听教师的教授,教师也习惯了让学生听自己的讲解,并且教师也总以为把学生教得“没有问题”才算是成功的教学。实际上,我们恰恰忘记了行成于思、思成于惑的简单事实,困惑与好奇恰恰是学生特有的财富。没有问题恰恰是最大的问题。在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使学生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好奇心,将学生引向具有真正的科学创新行动,应当成为变革现存教育教学模式的一个切入点。
一、造成学生“质疑难”的因素
1.学生不敢质疑,虚荣心强,怕教师批评和同学笑话,怕自己提出的问题被教师否定,存在心理障碍,提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在课堂上没有问题可提,缺乏质疑意识。学生质疑的水平不高,范围较小,只会提一些自己不会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没有价值,质疑能力较差。
2.教师造成学生“质疑难”的因素。教师存在着心理障碍,担心学生的问题自己无法作答,因此抑制学生质疑。教师认为培养学生提问题与教学任务之间相矛盾,学生一旦在课堂上提出许多问题后,一堂课的时间就不够了,而且会偏离教学内容,使课堂无法驾驭。因此课上没有留给学生提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课上不经常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导致学生不会质疑。
二、针对学生“质疑难”的成因制定转变“质疑难”的对策
1.课堂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场面,让学生质疑,学生不是摇头,就是干瞪眼,都说没问题可提。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质疑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质疑的重要性。
(1)我们通过爱迪生“我能孵出小鸡来吗”、牛顿“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等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还要告诉学生,课堂提问不是教师的“专利”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2)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由于情绪紧张,担心在课堂上说不清楚的学生,可以让他在课外继续提问;不敢在公开场合提问题的学生,可以让他个别提问或在小组内提问;口头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把问题写成文字后再提问。
(3)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我们坚持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不在学生中人为地划分等级。同时,在教学中构建宽松、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和爱护学生的问题意识,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紧张和焦虑感,使他们敢于提出问题。
(4)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做到“两正确,一鼓励”,即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处理学生在提问中的错误,坚持做到耐心听取,因势利导;鼓励学生敢于提出标新立异的问题,逐步使学生由不敢提问、不懂提问转变为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善于提问。经常举行以小组为单位的提问竞赛活动,通过比较提问题的数量与质量,评定小组或个人的竞赛成绩,学生将会在竞赛的氛围中消除各种心理障碍,形成大胆质疑的习惯。
2.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爱”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巧妙设障质疑,把学生置身于研究数学问题的氛围之中,能诱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创设情景,依托情景,让学生在情景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积极、主动、创新地学数学。
(1)创设趣味式情景,使学生“趣”中“问”。问题情景趣味化,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情感因素、认知需要,为学生提供新颖有趣的情景,激活探究欲望、唤起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戴着不对称的眼镜,穿着扣错扣眼的上衣并卷着一个裤脚走进教室,引起学生哄堂大笑。从追问“哄堂大笑”的原因引出轴对称图形,再引导学生观察人体正面,让学生说出哪些是对称的及现实生活还见过哪些类似图形。如此,以境生趣的目的就达到了。
(2)创设悬念式情景,使学生“奇”中“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将学生未知的数学规律、法则、关系、事实等进行应用,展示知识非凡的魅力,创设新奇的悬念式情景,以诱发学生揭秘的问题意识。例如,在教学“分数和有限小数关系”时,导入设计让学生在师生游戏的情景中,发现教师能用“看”的方法很快地判别出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这时学生非常迫切地提出自己的问题:看就会吗?怎么看呢?带着这两个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讨论探究,发现了“看”的方法,即只要看最简分数中分母质因数的情况。
(3)创设动态情景,使学生“动”中“问”。问题情景动态化,就是在教学中根据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能力水平,巧妙设置情景,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表演,使静态的问题动态化,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抽象的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利息”时,教师为每一小组学生准备一个学具袋子,内有一张存款凭条和一张取款凭条,还有一些钱,每组钱的数量不同,然后由各小组自行存款、取款(教师扮演银行办事员),教师依据存款年限付给利息和本金,并选择部分数据填入表格,接着让学生观察表格,学生便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利息和本金到底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出利率。然后又以同样多本金但得到不一样利息的实例,让学生探究发现利息计算公式,这样整个课堂“乱”中有序,学生大胆地推测和尝试,学得有味,学得投入。
(4)创设冲突式情景,使学生“悱”中“问”。学生已有知识与未知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可以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和探索愿望。在课堂上,我们大胆地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意识中激化矛盾,在问题情景中产生了对新知识的需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通过探索去掌握新知识。例如,在认识“面积单位”时,教师先出示两个图形,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发现重叠不能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要用划分方格的方法来比较大小,通过数格子的方法,发现图1的面积大,于是得出结论:格子多的图形面积就大。接着教师出示图3,同图1和图2比较,从而使学生发现图3面积比图1、图2小,但是格子却比它们多,这与刚才的结论发生了矛盾冲突,使学生意识到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要有统一的格子,也就是要有一个统一标准,从而自然地推出“面积单位”的概念。
3.教给方法,让学生有“疑”可质。从心理学角度说,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份天性,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
(1)课前教师设疑引疑。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提供预习提纲,“逼”着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同时提出疑问,以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这便是设疑引疑。课前有一定程度的思考,才能在课堂上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同时也能为回答问题、解决问题找到更好的思路和方法。
(2)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如教学“圆的认识”,教师出示课题后问:“你想知道什么?”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思考圆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怎样画圆,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新课的求知。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质疑。如教学“倒数的认识”,对于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学生抓住关键字“乘积是1”进行质疑,能够加深对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4)借假设生疑。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通过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学生通过假设可以大胆地质疑“比”的基本性质,并验证猜想,最终得出结论。
(5)动手操作中质疑。例如,在学习“比较分数的大小”这一内容时,刚一上课我就发给每个学生两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请他们用阴影部分分别表示出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二,请他们有问题就提出来。有的学生边画边问:“老师,我们画的目的是不是比较它们的大小?”我听后马上对这个学生进行了表扬,肯定他能够边画边思考的好习惯。接着,又有学生问:“您为什么发给我们同样大的两张纸,如果两张纸不一样大可不可以呢?”我立刻让大家进行讨论,得出结论:我们现在研究的比较大小是在单位1相同的情况下比较的。这节课就在操作、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完成了任务,学生学得轻松,知识掌握得也很快。
(6)作比较质疑。如教学质数和互质数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概念,学生质疑:为什么质数指的是一个数,而互质数指的是两个数?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讨论进行辨析,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得到升华。
(7)与生活实际联系质疑。如,学校开运动会,400米比赛,一些学生观察到,每位运动员都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于是提出了“400米赛跑为什么运动员不在同一起跑线上?”、“400米赛跑,相邻跑道的运动员起点的距离应该多大?”等有意义的问题。
(8)引导学生从结论的反面质疑。如,“0没有倒数”这个结论学生早已熟悉,但有一个学生却提出了“0为什么没有倒数?”这样一个问题,反而把全体学生难倒了。经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终于从倒数的意义、求倒数的方法两个方面证明了“0没有倒数”这个结论。
(9)引导学生在知识的生长点上质疑。让他们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学会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质疑,思考新旧知识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质疑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是什么;学会在知识的障碍点上进行质疑,思考为什么会形成学习的障碍,有哪些障碍,怎样去克服;学会在知识的延拓点上进行质疑,思考知识如何延拓,与哪些知识有联系,质疑它有什么用途,用它去解决别的问题是否可以;学会在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质疑。
(10)课后学生复习思考,提出书面问题。课后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复习,反复思考,提出书面问题。教师汇总问题后加以整理,对于相同的问题在课上先由学生之间互相解答,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教师解答。对个别人的问题则利用课间面对面地予以单独耐心解答,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教学过程充满生命活力;把思考和发展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习充满智慧挑战;把选择与成功的机会赋予学生,让发展充满自信与个性;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师生,让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真正达到了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纽带,通过巧妙地设疑、激疑、质疑,科学地释疑、解疑,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学习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责任编辑 韩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