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实施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2012-02-15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温锁林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温锁林
“同课异构”,顾名思义就是不同的教师对同样的教学内容课在课程的结构、风格及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不同的处理,从而体现出教师授课风格、讲授方法、教学策略的独特性。这种新的教学尝试,实质就是要让听课的教师通过对这些课的对比,通过他们的实际的教学实践及效果,找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反思并促进自己的教学,以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随着“同课异构”教学交流的广泛开展,它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课堂结构、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的确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下面,笔者结合一次针对《蜀相》(人教社全日制高中《语文》第三册)的“同课异构”教学交流活动,谈谈自己发现的在“同课异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对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一、解决“教什么”是“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
就笔者了解到的情况,实施此类教学活动的单位或个人,目前所主要关心的还是“怎么教”“怎么异”这些单纯的教学方法的翻新问题。我们认为,只有使每个从教者明确与解决好“教什么”的问题,才能使“同课异构”活动收到预期之效。而解决好“教什么”的问题,建立在教师对课文精致的解读基础之上,只有以此为基础的“异构”才能出现独特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与高水平教学构思。用徐江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语文教师要有精致的解读能力,教师通过对课文独特的理解,启发并引导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读出文中独有的味道,让他们领略他们自己不能领略出的东西。联系杜甫的《蜀相》一诗,这首诗的教学要解决与突破的知识点有哪些?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就明确了本诗究竟应该“教什么”的问题。
“教什么”是由三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课文的内容本身,二是学生的水平与层次,三是教学的目标定位。结合这三方面因素,可知本诗有以下六个突破点:
一是字词知识。“自”(“孤自、独自”)、“空”(“白白、徒劳”)、“映”(“遮蔽、遮掩”)、“好”(“美妙、好听”)。
二是古今语法现象。古:三顾频烦;今:频烦(地)三顾。古:两朝开济;今:开济了两朝。
三是诗句内容。“天下计”和“三顾频烦”内含有目的关系,即刘备为了恢复汉室统一天下的大计而频烦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老臣心”与“两朝开济”内含有条件关系,即诸葛亮用开济了两朝的丰功伟绩才表明了他对刘备的知遇之恩。
四是“英雄”的所指。“英雄”在本诗中表面指一切壮志未酬之士,实际上也暗指诗人自己。
五是情感的起伏。首联表达在锦官城外寻找到“丞相祠堂”的喜悦。颔联描写的是来到祠堂之后碧草自春色、黄鹂空好音的“无人问津”的荒凉之景。颈联抒发的是对一代英雄诸葛亮被刘备重视、辅佐两代建功立业伟绩的感慨。尾联写的是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整首诗的情感表现为“起→伏→起→伏”的波线。用文字可简化为“好壮美!好凄凉!好羡慕!好伤感!”这四个感叹句,大体可以形象的刻画出杜甫诗作的情感流动的脉络。
六是诗名为“蜀相”而非“诸葛祠”的用意。作者借去“诸葛祠”吊古,重在表达对“蜀相”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惊世伟业的羡慕,并借“出师未捷身先死”之历史遗憾抒发自己壮志难酬之现实感伤。以“蜀相”为题,重点放在了对蜀相本人命运的感慨上,而以“诸葛祠”为题,则重点放在记事与状物上。故而以“蜀相”为题更能切合本诗借蜀相之事来抒发诗人对自身命运感慨的主题。
由以上我们疏理出的知识点可知,教师不管如何“异构”,都不应撇开这几个知识点与突破口来进行。如果讲课结束,学生对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或知识点还未弄清楚,再怎么技术层面的“异”都可能是无效的。当然,不是说教师要将这六个方面的知识点不分轻重、面面俱到,都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而是要求教师的课程内容设计应该关注这几个方面,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将其纳入教学内容之中,在此基础上而进行的“异构”才不至于挂一漏万,使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对《蜀相》一诗的精致解读之上。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本次的讲课过程中,教师“异构”分别采用了“朗读教学”“学案教学”和“点评教学”三种方法。使用朗读教学“异构”的教师,比较合理地把字词的知识、诗歌情感的脉络分层次地进行了讲解。使用学案教学“异构”的教师,把重点字词的理解、“英雄”的含义、诗名为“蜀相”而非“诸葛祠”的用意等三个方面设计成思考练习题让学生事先思考。使用点评教学“异构”的教师,重点对字词、情感的起伏变化进行讲解。如果单纯以独立一节课的角度来评价,教学效果都不错,但是,从“重点有突破、难点有方法”的整体来评价,特别是从教给学生“精致解读诗歌”的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观察,他们都没有涉及古今语法之差异。没有涉及颈联两句诗中所蕴含着的逻辑关系的简要说明,故而这些“异构”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是明显不足的。
二、“异构”应以激活课堂活力为中心
“异构”说白了就是要对同一内容换一种讲法,它表现为对同一内容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等方面。但这些不同(“异构”),都不能脱离“激活课堂活力”这一中心。否则,就会把“异构”变成玩花样,变成哗众取宠的“技术”游戏。我们欣喜地看到,用“学案教学”来“异构”的教师在讲授《蜀相》时,采用了“学案导学”,把诗歌中的重点内容事先发给学生预习,并辅以在课堂教学中小组轮流讲授、答疑解难与教师及时提示总结的教学方法,学生发言踊跃,活动积极,教师点拨到位,真正实践了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这样,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角色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教学的任务,而且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但是,有的教师在“异构”时,虽然采用的朗读教学法很有新意,课堂气氛也很活跃,由于教师缺乏对诗歌内容的深度理解,没能把握诗歌的情感变化的起伏层次,所以六次朗读设计的层次感与目标性不明显。而采用点评教学的教师,由于不能完美地做到启发学生思考进而及时准确地点评总结,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不够,所以,尽管课堂学生活动不少,他们主动发言、主动地质疑解难,课堂也很活跃,但收效并不大。特别是这位教师一开始放了一段电视剧《三国演义》诸葛亮病死五丈原的视频,用时五分钟,只是说了句“这段视频就是本诗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故事,我们看杜甫是如何写他心目中的这个英雄的。”这样的花拳绣腿的导入新课,与诗歌的重点内容联系不紧,似无必要。
三、“异构”重在突破本本主义倾向,展现个性与创造性
我们看到,三位作课的教师所进行的“异构”,只是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区别而已,真正体现教师对内容的深度理解与对知识点的个性化教学处理的地方仍然空缺。
笔者看来,在讲课或总结时,有的知识点,教师有必要稍加提示,或以课后练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如“三顾频烦”“两朝开济”现代汉语的语序如何?“天下计”和“三顾频烦”之间、“老臣心”与“两朝开济”之间分别包含了什么样的逻辑关系?有的知识点可以再深化,形成语文知识的合理链接,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比如,“映阶碧草自春色”中的“自”,可以与姜夔《扬州慢》序言中“寒水自碧”中的“自”作比:两个“自”字义等同,均为“孤自、独自”之意。而与李清照《一剪梅》中“花自飘零水自流”中的“自”作比则是:两个“自”字义只是近似,决不等同。李词中的“自”是词人因相思而无心留意花与水的变化,所以这个“自”既有“孤自、独自”之意,还有主观上“任自、任由”之意。杜甫诗中的“自”纯粹是客观观察的结果,台阶上的碧草“孤自、独自”地显示春色是客观上无人问津而造成的。丞相祠堂的凄凉,暗示了安史之乱后唐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政治环境,由此更能够体验杜甫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报国无门的无奈的心情。
四、“异构”要在教出语文味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由于授课者过多地注重教学方法的“异构”,造成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综合几位教师的情况来看,各种方法手段提供了不少,各有各的一套,五花八门,很是热闹。但是,集中到单个教师的身上却是教学方法单一,为“异”而“构”,其结果是语文味的减弱。我们都知道,教学方法是服从于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多种方法的使用不见得就不能叫“异构”。以杜甫的《蜀相》而论,它是律诗,这种特殊的文体决定了其教学处理不能与普通的文章一样,总该有一些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特点展示给学生。也就是通过《蜀相》这首古诗的教学,让学生在读懂诗的内容的基础上,或多或少地懂得一点如何鉴赏古诗词方面的知识。如本诗中意象与情感表达的特殊性,韵律节奏所制约所形成的特殊的句法特点、诗中重点字句的提炼与理解,等等。通过简单的讲解,让学生有所得。我们看到,所有授课的教师只是热衷于展示自己的“异构”之法,“异构”完毕则讲课随之了事。除了让人感到眼花缭乱,并没有留下多少值得回味的东西。
徐江先生对教科书的不少处理方法特别值得我们关注,他对鲁迅《拿来主义》一文的教学就是一次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异构”的成功范例。他对《拿来主义》一文的两处质疑,很有启发性,很有语文味,这是徐先生精致的文本解读能力带来的洞见。
对教科书中津津乐道的“大宅子”的比喻论证法,徐先生别有新见,指出这是一个极其明显的错误。文中一开始大讲“送去主义”,针对此,鲁迅先生根据“礼尚往来”提出“拿来主义”,显然,要解释“拿来主义”,要以国外的事物为例才能对应。而“大宅子”是国产货,以青年人对待“大宅子”的故事不能准确解释“拿来主义”。因为“大宅子”是我们自己的祖宗留下的,与对待外国文化无关。这是典型的逻辑“不相干”的错误。有人误以为《拿来主义》是讲如何对待我们祖宗的文化遗产就是喻体选择失当造成的。
徐先生还对文中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提出了疑问,同样振聋发聩。鲁迅在前文中明确地说,“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可是在具体解释这一思想时,以某青年对待“大宅子”打比方却说“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这明显是一方面要的是“有选择性”,一方面又要的是“无选择性”,即盲目性。二者是矛盾的。
徐先生以他对教科书的精准的解读能力,给语文教师进行了如何从事教学与科研、如何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等方面的示范。其实,他的好多做法,何尝不是我们语文教师进行“同课异构”时最欠缺的东西?所以,从热衷于单纯的教学方法的改换花样中走出来,精心地研究教科书本身,潜心地研究与整理语文教学的规律,使我们每一位从教者具备精致的解读能力,这样,我们才能在明确“教什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怎么教”“怎么异”的问题也就能够顺理成章地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