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协同改革与提升软实力途径研究
2012-02-15王琳
王 琳
(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 300191)
中国文化的协同改革与提升软实力途径研究
王 琳
(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 300191)
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是继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之后又一次涉及全局性的深刻变革。中共“十七大”以来,通过文化创新工程,政府从带有计划经济特点的社会文化管理制度逐步走向与国际接轨的更富于活力的新兴文化体制。在“十二五”新时期,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要从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微观改革,逐步走向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宏观改革;从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逐步走向构建和完善以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利为核心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的文化法制的制度建设;从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逐步走向更加关注与文化体制改革相关的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的协同改革和创新;政府应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从而实现“文化强国”目标。
文化体制宏观改革;大众文化权利;协同改革与创新;文化软实力
一、文化的协同改革是文化繁荣的必然途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历了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历史阶段,当前中国迎来了促进中华文化复兴、提升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创新文化体制的崭新历史阶段。
(一)文化体制的创新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的内在需要
文化体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更好地实现文化发展战略而制定的刚性体系,它是民族文化价值的外化形态,包括决策、管理、评判、监督等环节;每个环节以政策、法规、制度等构成运作机制,这些机制有机地整合、协调与运作,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体制系统。文化体制为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政策导向和体制保障,同时文化体制也需要不断创新、变革,以顺应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今,在世界发展中,经济已经不是衡量发展水平的唯一指标,文化的强大渗透力以及文化自身巨大的发展空间使得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加快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文化的发展必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体制,因此,不断结合实际变革文化体制是实现民族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内在需要。
文化体制不仅要适应时代的总体发展,而且要适应文化生产力的发展需求。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生产力水平已成为各国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标准,这就对文化体制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革除阻碍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实现文化体制的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引导文化的发展。同时,文化体制要适应增强文化竞争力的需求。文化竞争力是优化组合各种文化要素在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创造价值的能力、显示竞争优势的能力和推动进步的能力。一个地区的文化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政治、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在现代社会,社会财富越来越向拥有文化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在世界各国竞相提升文化竞争力的新形势下,文化体制要不断调整变革的方向和内容,更好地为增强文化竞争力提供制度保证。
(二)世界文化强国文化体制的模式与政策特征
自20世纪中期到21世纪初期以来,在完全型市场经济国家基本形成了“开放调节型”文化体制和“多元交叉型”文化体制,以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为代表。这些国家采取集权、分权、放权为一体的文化发展模式,其政策特征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国家垄断与自由发展相结合;其管理特征是政府一般不直接控制文化机构,而依靠各种文化组织、协会的活动调节文化与公众的关系;对盈利性的文化单位,政府通过市场进行调节和指导;对非盈利性的文化单位,政府则通过经济政策和立法等杠杆进行有限干预;政府部门在重大文化项目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则展现较大的作用。如美国通过颁布各种政策和法规促进、保护和开发国内外文化资源,在“文化资源富国”变成“文化产业强国”的目标下,逐步扩大国内国际文化市场;在文化事业方面,美国通过非盈利性文化组织设立基金会,创设各种捐赠制度,以此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又如,法国政府推行“分散文化权利”政策,把部分文化权利移交给地方,以激发地方的积极性;但同时通过合同制对地方重要文化项目给予资助;法国对盈利性的文化产业和事业单位一般采取市场调节政策,政府不直接干预,如对新闻广播业采取集权管理,对报刊业则采取放权管理;但当出现重大特殊事件时,政府则会出面干预(如美国电影对法国电影电视市场产生巨大冲击时,法国政府则直接投资影视业予以扶植)。
经过上述文化体制和政策促进,美英法加日韩等国文化软实力得到较大幅度提升。2007年,美国的文化市场规模达到了6007亿美元,占世界文化市场的40.1%,排位第一[1],近年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了占本国GDP的27%份额,其好莱坞电影占据了世界电影市场份额的92.3%[2];同年,日本文化市场总额为1392亿美元,占世界市场的份额为7.6%,排位第二,其动漫业占据了世界市场的60%份额;英国文化市场总额为1147亿美元,占世界市场的6.6%,排位第三,其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本国GDP比重为11%[3]。
综上,发达国家文化发展的集权、分权、放权的管理模式、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政策模式对处于向市场经济转型、文化资源丰厚、文化软实力迅速提升的中国来说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二、中国文化体制的改革创新及文化繁荣的政策效应
中共“十七大”以来,中国确定了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实施了文化创新工程,初步形成了“创新型”文化体制。创新型文化体制是从一种以计划经济为背景的旧体制向先进的、开放的、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的新体制转变的中间状态。在这种体制下,政府从带有计划经济特点的社会文化管理制度逐步走向与国际接轨的更富于活力的新兴文化体制。
(一)“十七大”报告对文化改革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中共中央在“十七大”报告中,深刻地论述了改革开放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在这个命题下,“十七大”报告提出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提出了文化事业建设的“两大目标”、“两个构成”、“五大任务”、“一个途径”和“一个突破点”。两大目标是促进中华文化复兴、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两个构成是文化事业体系由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构成;五大任务是显著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明显提高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显著增强国际竞争力、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一个途径是践行科学发展观,一个突破点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十七大”报告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论断成为了中国文化建设的里程碑,显示了诸多理论创新点:第一次将文化的发展繁荣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升国家软实力、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联系起来,清晰地提出大众享有均等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以及文化具有“两种属性”、“两个效益”,同时存在社会和经济两种价值;要以丰富的健康的文化产品满足新时期大众的文化需求;第一次提出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破除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体制障碍。这就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化发展一条改革的纲领,使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有了明确的方向。近年来,中国在大刀阔斧改革文化体制的实践道路上一路前行。
(二)“十七大”以来中国文化创新的科学实践成果
自“十七大”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确定文化发展的伟大目标以来,各级政府努力破解改革难题,使文化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特征的文化体系。
1.面向十三亿人口的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起点高,覆盖了三分之二国土。截至2010年底,我国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和投入保障机制正在形成。一是政府的资金投入逐步加大,2010年文化事业支出超过1520亿元,是“十一五”初年2006年的2.21倍,年均增长22.2%,构筑了我国实施文化基础设施工程的基础;二是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支撑公共文化服务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新建扩建到了2.67万个,农家书屋工程建成24万家,1444家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配合硬件设施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成各级服务点75.7万个,覆盖了全国75%的行政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覆盖全部行政村和50户以上自然村[3]。
2.文化体制改革目标瞄准构筑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主体。经过数年改革,我国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极大进展,国有文化单位市场主体缺失、竞争力不强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国有文化资本的影响力、控制力进一步增强。一是中央直属文化单位改革先行,148家中央各部门的出版社已有131家确定转制改革方案并进入实施,4家文化部直属单位及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已完成转企改制;二是在地方,全国579家图书出版社中的482家已完成或正在转企改制,3000家新华书店中的2900多家已完成转企改制;35家电影制片厂已有33家完成,艺术演出、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核心领域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初步构筑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国有到民营等多种所有制的文化市场主体体系,为“十二五”新时期实现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快步进入世界文化产业大国行列。在文化体制“松绑”的条件下,我国文化产业飞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与市场接轨的产业体系。2006年,我国创造文化产业增加值5123亿元,到2010年该数字接近一万亿元,五年间增长了近一倍[4]。2006-2010年间,我国文化产业核心行业如广播电视、电影、动漫画等以年均20%~30%的速度增长;2010年,我国广播电视业创造了2238亿元产值,影视动画生产达到了22万分钟,是2005年的5.2倍;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文化贸易,2010年,我国核心文化产业进出口总额为143.9亿美元,影视剧、动画片等出口超过43亿元人民币。截至2010年,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第三大电影生产国、世界第三大旅游目的地国家[3],悄然进入文化产业大国行列。
(三)对“十一五”文化体制改革创新的思考
文化体制改革是继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之后又一次涉及全局性的深刻变革,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领域,其政治性、政策性极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对目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实践进行反思的话,我们认为,我国目前文化发展水平和体制机制与“十二五”时期的文化目标存在四个“不适应”,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发展的现代传播科技手段、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形势还不完全适应。具体地说,一是政府管理部门对文化事业和产业的管理职能有的部分依然尚未理顺;二是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尚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尤其是原创文化作品不足,文化内容生产较为薄弱;三是国家对文化的投资比例过低,支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力度有限;四是在人均3000美元的发展水平上,我国文化产业大大低于世界各国平均水平,大约是各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五是文化产业发展过度依赖投资,政府主导色彩过于强烈,市场调节作用运用不足等;六是文化发展中应用高新科技的能力尚弱;七是区域分工不甚明确,同质竞争较多,发挥比较优势不足。上述既是文化改革过程暴露出的薄弱环节,也是新时期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创新的方向。
三、“十二五”新时期中国文化制度的创新方向及提升软实力的途径
文化体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制度革命。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正是建立在文化繁荣基础之上,而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正是建立在新体制对旧体制的突破之上。
(一)当代中国进一步实施文化创新和体制改革的环境分析
1.提升国家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的要求更加紧迫。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在中国进入经济大国行列之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在国际激烈的各项竞争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
急诊急救护士优秀实训基地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2.文化的全面繁荣成为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任务。进入“十二五”,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大众的热切愿望。目前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大众实现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大众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因此,有必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增强民族精神向心力量,为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共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文化环境条件。
3.进一步解决文化协同改革的矛盾需要。目前我国的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进一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必须抓紧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二)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与任务
1.从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微观改革,逐步走向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宏观改革。在“十二五”规划新时期,要按照中央“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四大指向,继续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进程,以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其手段是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主要是参照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实施宏观改革和微观改革相互配合推进战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获得实质性进展。我国自从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以来,一直将重点放在“事转企”的微观改革上,目前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应该进入培育宏观文化市场环境的第二步改革,破除转企后文化企业难以施展、遭遇发展瓶颈的深层次问题。
2.从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逐步走向构建和完善以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利为核心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的文化法制的制度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曾指出,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这就鲜明地确立了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当前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的文化法制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按照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我们是从盘活存量的国企改革走向了开放增量的开放市场,进而提出转变政府职能,以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制环境的。文化体制改革也应遵循同样的发展规律,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第一步“盘活存量”的“事转企”改革,正在通过开放文化市场做大做强文化企业。在新时期需要突破的是:按照“十七大”的战略部署,以落实大众“文化权利”的实质性举措,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基本文化制度”,全面调动广大民众创造文化的积极性,使之更加自觉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
3.从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走向更加关注与文化体制改革相关的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的协同改革和创新,以及加快与文化体制改革相关的配套改革和政策创新。文化体制改革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四大建设的目标之一,是从基本的经济发展走向更高层次的文化与社会共同发展的新阶段。因此,目前需要四个方面协同推进,前述的配套改革即指四大建设协同推进。新时期文化体制改革需要超越“试点”阶段定向性的“配套政策”模式,代之以全国性、全局性的总体规划和全面的配套改革。如新的发展阶段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在继续加强落实人民群众获得均等文化消费“权益”的同时,要更加关注人民大众的文化表达和生产的“权利”,使之得到抒发和发展。人民大众文化权利是一个整体,一是文化表达权,文化表达即是文化生产;二是文化消费权,即平等获得文化消费的权利。只有自主表达的文化产品才能真正获得自主选择性消费的认同。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侧重于消费权益的基本性和均等性,随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大量完成,民众的文化消费权得以基本满足,文化表达权的实现则成为“十二五”新时期落实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的重要任务。
四、政府政策体系的创新与实现文化强国的途径
新时期深入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体系要紧紧围绕上述中央提出的文化体制改革的三大方向,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效能,积极推进政企、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履行好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大职能。
(一)增强文化发展的责任感和构建体制机制保障体系
2.进一步解放思想,构建科学推进机制。体制机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在破除思想障碍、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同时,要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新型领导体制模式,以及发展改革、财政、金融、税务、工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科技等部门继续加大扶持力度的工作机制,为文化的深入改革提供相应的制度环境,为实现文化强国目标保驾护航。同时,政府文化管理者要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
3.科学规划,构建财政支持体系,统筹创新工程。第一,要规划先行,科学统筹文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具体做法是:抓紧编制《“十二五”时期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建议》相协调,把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作为改革的重要任务,调整文化产业布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新媒体、网络技术、动漫新载体等与国际接轨、代表文化先进方向的行业,不断提高经济收益,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空间,确立将文化产业培育为支柱产业的目标。第二,从财政上提供基础保障,应尽快改变文化事业费连年大大低于教育、医疗、科技投入的局面,应由原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额的0.4%逐步增加为3.0%~4.0%,其投入的方向为:国家级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行保障机制、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改革保障机制、支付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成本、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提升文化消费能力的长效机制等;同时成立国家资金监管机制,杜绝滥用与浪费。
(二)加快培育有竞争力的文化市场主体,增强文化产业总体实力
1.继续深入推进文化核心行业的改革。主要是进一步推进出版发行、电影、演艺、广电网络等领域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的改革,培育有实力、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探索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包括稳步推进新闻单位改革,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全力推进中国录音录像出版社、文物出版社等出版系统转企改制;积极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探索扶持艺术院团改革发展的新模式,把资源向改革早、见成效的转企改制院团倾斜,为其做大做强创造条件。
2.调整文化产业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结构。一是要增加准入领域,扩大准入空间,创造准入条件,释放产业空间,继续建立起一个国有、民营、外资并存,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二是要通过进一步开放市场,破除原有的行政垄断,拆除一切障碍,盘活一切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资源,在市场上真正造就一批有竞争力的优秀国有文化企业,承担起“十二五”时期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同时鼓励创建中小文化企业集群,解放国民的文化创造精神。
3.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多元化、社会化、市场化的文化投融资体系。一是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在继续发展和完善专项资金的同时,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按照“政府出资、专家管理、社会监督、面向全社会、间接资助”的原则,对文化内容创新和民族文化传承给予支持,由此带动具备条件的省、市、自治区建立区域性文化发展基金,形成国家财政资助文化发展的完整体系。二是整合国内文化优势资源,积极推动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进入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同时利用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和结构调整功能,培育文化市场的战略投资者,促其在跨地区和跨行业的投资兼并、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的不断优化。为保障国家文化信息安全,要对国有传媒企业上市在股权结构、信息披露、人事安排等方面做出特别的制度安排。三是要加快发展多元化、社会化的文化投融资机制,如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组合投资等。四是鼓励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引导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参与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进一步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三)鼓励文化科技创造,形成区域良性竞争与合作的布局
1.大力发展文化科技产业,建设多层次的技术支撑体系。大力发展移动多媒体、三网合一数字技术、数字内容载体技术等高端产业,在进一步开放市场的环境下,积极与国际合作,构建国际技术合作中心,建设文化科技产业试验园区,形成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力和支撑力。
2.鼓励在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形成新的文化发展模式与区域布局。目前我国亟待从传统行政体制下的区域资源配置机制走向市场化的资源配置体制,推动政策从“投资推动”模式走向依靠市场内生力量和消费拉动的模式上来;从“政府主导”逐步过渡到“市场为主、政府推动”的发展模式上来;在市场调节下逐步形成区域分工新格局,即将东部建成为新兴科技引领型文化产业区域,中部建成传统文化产业优势区域,西部建成生态文化产业区域等;推动实施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和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发展一大批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着力提高我国文化产业总体实力和竞争力。
(四)进一步推进全覆盖、均等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1.努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创新。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和推广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项目,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数字化建设;继续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面向社会的机制改革,促进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等的免费开放;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建立健全政府采购等方式,为人民提供丰富、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根据中国区域差异、城乡差异的国情,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设计,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路径、方式和措施,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科学发展。
2.大力发展民间组织,形成国家、社会、民间共同发展文化事业的良好局面。民间组织作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盈利与非盈利的组织形式,是促进文化大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其作用主要是参与文化创造、保护民族文化传统、促进市场要素聚集等。一是积极发展一批自愿结合、自治管理的文化行业民间组织,使之在提供行业信息、咨询服务、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改革现有的行业协会,实现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分离。二是鼓励依法成立民间文化融资机构,包括社会文化基金会、文化风险投资机构等,提倡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政策允许领域。三是鼓励成立民间艺术院团,促其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举办文化博览会、成立博物馆等。四是鼓励社会力量培训文化人才,积极培养动漫、网络游戏、新媒体技术等新兴科技人才,以满足文化人才需求。
3.建立适当的参与机制,保障公民的文化参与权。在我国公共文化事务“治理”过程中,通过建立适当的参与机制,以保障不同阶层、群体的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治理。如公布重大的公共文化政策、城市文化发展战略、公共文化财政、大型文化设施兴建等,由政府公布政策咨询文件,充分听取公众意见,最终确立体现大众文化利益的、体现科学发展方向的、各方利益协调的文化政策和决策。
[1][韩]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 .韩国文化产业动态及世界文化内容环境开发动态[A].2008年第七届中韩日文化产业论坛会议论文,大连:2008-08-17.
[2]陈江南 .我国文化消费需求远未得到释放产业发展前景广阔[EB/OL].中国广播网,http://www.cnr.cn,2011-05-14.
[3]蔡武 .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夺取文化体制改革的新胜利[N].中国文化报,2010-08-19.
[4]姜锦铭 .以新的思路谋划文化改革发展[EB/OL].新华网,http://www.news.cn,2011-05-01.
D63
A
1008-7168(2012)02-0033-06
10.3969/j.issn.1008-7168.2012.02.006
2011-11-3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保护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体系”(07BSH043)。
王琳(1952-),女,天津人,天津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预测研究所研究员。
王 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