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心理素质教育浅析
2012-02-15杨华
杨华
(作者:深圳市委党校讲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领导干部的心理和谐不仅是其个人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标志,更关乎家庭幸福、单位甚至地方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和谐发展。
党校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培训的主要教育机构,对于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教育轮训发挥了重要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对党员干部培训做出了“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的重要指示,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不断探索领导干部教育的新方法和新内容,从实际需要出发,对我党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卓有成效的培训。当前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观念激烈冲突,使我们的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无所适从,从而导致我们有20%到30%的领导干部存在一种以上的心理异常。因此,健全各级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成为党的教育培训事业的当务之急。
一、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状况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急速变革的时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社会竞争压力过大超出了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领导干部在个人事业得到发展的同时,心理问题开始逐渐出现,因此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①虽然从总体上看,我国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保持了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自如地处理生活工作中的各类问题和矛盾。但是现实中也存在部分领导干部心理素质不佳,不能灵活处理各种突发事故而导致诸多不和谐的社会事件发生。领导干部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心理压力过大,从而导致人际关系不和谐,加之公权意识不强,职业荣誉感缺失,这一系列心理障碍导致了政府行政效能低下。归根结底,压力是领导干部心理素质不佳的根本原因。
首先,来自经济发展的压力。现阶段我党的政策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有的成绩围绕GDP为考核目标,个人的年度考察及未来的迁转皆以此为标准,领导干部负责制、一票否决等原则性制度及客观存在的旱、涝、震等自然灾害和征拆、旧改等涉及群众利益的各种矛盾的协调等等都会使这一群体的压力陡增。各级领导干部处在领导与被领导中间,严肃的组织纪律性和严格的程序性不允许工作有丝毫闪失,其言论和举止都代表国家形象,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发生。因此,领导干部这种精神上的无形压力是时刻存在的,长久的精神紧张必然带来心理上的各种障碍。
其次,社会压力。每个社会个体都希望建立起自己社交圈子,并在这个圈子中有良好的人脉,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有滑润的人际关系。领导干部这一群体角色特殊,潜规则的存在使他们要高度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不但要给上级领导留下良好的印象,同级之间说话亦要字斟句酌,对下级也要谦恭礼让,这种夹缝生存的状态使他们处处要小心谨慎地处理各种关系,长期保持精神上高度紧张,各类心理隐患不可避免地出现在工作中。
再次,各种诱惑带来的压力。在复杂人际关系中,各级领导干部会被人情世故所围绕,其中的分寸很难把握,稍有不慎就会触及反腐的标杆。领导干部来自权、色、物的诱惑机会要比普通基层公务员多,长久的拒绝与被拒绝会带来心理的不安,继之诱发焦虑,最终会导致严重的抑郁症状。
这三种主要的压力导致的后果就是自我否定和过度追求完美,长久处于焦虑之中而导致抑郁的心理状态。这种极端的心理必须克服,保持心理上的平衡状态,才能恰当地表现自己。
二、提高领导干部心理素质的应对策略
一直以来,我们对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比较欠缺。在公务员的健康方面,往往注重身体健康,心理方面基本忽略。很多领导干部往往缺乏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这不仅影响领导干部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到家庭和工作。我们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提高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
第一,掌握世卫组织提出的有关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从而判断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这十条标准是:有安全感;了解自我,对自我能力作出正确判断;理想与目标符合实际;与外界保持和谐的关系;个性健康;保持继续学习的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控制自己的情绪;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合情合理又合法的情况下,满足自己的个人基本需求②。这些标准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不能过度自我否定,要适度表达自己的需求,学会自我激励,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增强自我心理承受能力。
第二,科学安排时间,提高自身的幸福指数。科学有效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是缓解各类压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心理调节的重要手段。保持兴趣爱好,留意身边发生的各种事情,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这样才能避免使自己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保持头脑清晰,思想冷静,也就不会出现消极慵懒、贪权好色等负面心理状态。深圳市委党校近年来坚持不懈地对各级公务员进行心理素质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说,心理素质教育是转变工作作风的一个重要内因。因此,我们应该长远规划各级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教育立体培训模式,这对于解决当前社会的很多突发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建立领导干部心理素质教育的应急保障机制。根据突发情况,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疏解领导干部的心理问题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如针对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出现的个别基层领导干部自杀现象,延安干部管理学院就紧急开设了震后公务员心理辅导课程,通过一系列的前期调查研究工作之后,专门成立了应急小组,精心设计了相关课程,并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③
第四,加强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将领导干部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常规培训课程。这方面我们应该学习港台地区的先进经验,在政府机构中常设针对公务员的公益性心理素质教育机构,欧美等发达国家亦有相对健全的针对国家公务员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④这不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党员干部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目前的公务员心理教育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教育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多以理论和现实需要为主要内容,心理素质培训一直没有纳入领导干部培训体系,因此在教育管理上往往处于一种不连续状态,在教育的效果上也缺乏可持续性。专业培训教材严重匮乏。有关心理学方面的材料众多,但关于领导干部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专门教科书却很少,导致了培训课程缺乏合理的组织性,让很多领导干部无所适从。缺少充足的师资力量。培训教师严重不足,相关职业修养和科研水平都有待提升。
基于以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在领导干部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应更新培训内容,强化培训措施,重点打造优质的培训环境。
要抛弃陈旧观念,深化认知体系。心理素质教育,态度是关键。各级领导干部要从思想上深化认识,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争取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教育网络格局,提高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疏导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各类心理矛盾,预防因心理问题造成的重大事件的发生。
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心理素质教育的平常培训管理制度,把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各级党校的日常教育培训中,在实际的教育管理中为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优质服务。
保障师资力量。要健全一支由心理专业人员、各部门领导和心理研究学者互补的心理素质教育队伍,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心理素质教育体系。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运用心理学研究的方式及时开展心理测评,并将客观的测验结果结合年终考核对领导干部的心理进行全方位的辅导,为后期的心理干预制定科学的依据。领导干部的年度心理状况要载入个人档案永久存档并定期展开追踪调查,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各级领导干部。
加大经济投入,提供优良的培训服务。各部门应在心理教师队伍建设、培训资料和培训设施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为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当今社会互联网的优势,建立专门的领导干部心理素质教育网站,在网上学习的同时,可以和高校及各类心理学会合作,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线下培训及心理辅导。同时抽调专家学者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加强对领导干部心理素质培训问题的专项研究,并结合研究成果采取相关措施,更好地健全领导干部心理素质的研究、服务机制,这样就可以做到领导干部心理素质教育的持续性。
注释:
①李强、姚琦:《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人民论坛》2008年第1期。
②朱敬先:《健康心理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③林颖、赵世明:《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培训效果评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
④郭玉琴:《当前我国公务员心理健康教育刍论》,《郑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