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精神与图书馆精神的契合

2012-02-15闫吕彬

图书馆学刊 2012年6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大学图书馆

闫吕彬

(广东医学院图书馆,广东 湛江 524023)

闫吕彬 男,1971年生。本科学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管理。

《“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1]。毋庸置疑,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而大学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大学文化精髓与灵魂的大学精神,其在全社会的体现与弘扬能更好地促进大学文化融入到民族文化的血液中。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学文化的建设,轻怠了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忽略了大学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与时俱进,使得在金钱观、功利观的冲击下产生了学术腐败、道德滑坡、功利主义盛行之现象,导致“中国大学精神虚脱,才子流氓贻害社会”[2]。此现象如任其发展将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千疮百孔,造成民族文化的灾难。近年来,政府和高校的管理者们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陆续推出或即将出台一些改革教育体制、完善教育机制的制度与政策,以此纠正大学教育的偏差,改善教育环境,形成全民重教的氛围。大学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一种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一种着眼未来的超越精神;而大学图书馆则映射着、体现着这些精神,支撑、传承着这些精神。

1 大学精神与图书馆精神内涵的契合

1.1 大学精神的内涵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在每一所大学中所体现出来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大学文化的灵魂所在[3]。不同的大学都有其独具特色与魅力的大学精神,它既是大学实现自身目标的动力,也是师生们为人、治学、做事的精神支柱,是历代高校师生在长期奋斗中积累形成的思想品格特征,是为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追求与群体意识。大学精神实质包含3方面内容:①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②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③着眼未来的超越精神。不同大学的大学精神体现在各自不同的校风、校训、学风和教风之中,有其鲜明的个性。如北大的求新求异、清华的严谨逻辑、普林斯顿大学的民主治校、威斯康星大学的注重实用等,看似不同的学风与校风,其实可概括为具共性的创造精神、批判精神、社会关怀精神。

1.2 图书馆精神的实质

一个民族要有精神支柱,一个人要有自己的精神。这种精神通过个体习性和性格得以保持,而同时又高于个体的习性和性格,是人的习性和性格精华的凝结。当一定的核心观念被一个行业所认同,并沉淀、凝结于行业的习性和性格之中,且被这个行业前后相继,形成传统的时候,一个行业的精神也就自然形成了,在图书馆界就称之为图书馆精神。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人在长期的图书馆工作实践中培育起来的、体现了图书馆人在精神上所表现出的一种共性的东西,具有鲜明的图书馆特色。图书馆精神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图书馆人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道德,是图书馆事业的支撑力量,是对图书馆事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群体意识与心理特征,是图书馆全体成员自觉养成的意志和信念,更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灵魂。图书馆精神的本质概括为3方面内容:敬业奉献的自信精神、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4]。

1.3 大学精神与图书馆精神的契合

大学精神与图书馆精神的契合在于为图书馆精神界定了核心价值,为图书馆员行为树立了目标。很多大学的校训与其图书馆的馆训都有着相合之处,体现出大学图书馆的精神。大学的精神根植于人的内心,影响着每个大学图书馆核心价值的体现。从大学精神的内涵与图书馆精神实质的表述中不难看出其关联与契合之处:大学精神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与图书馆精神实质中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之契合;大学精神所倡导的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与图书馆要求的敬业奉献的自信精神也有着相通之处。敬业奉献的自信精神体现出对职业的责任感和敬重,这种责任感要求馆员对图书馆工作时刻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来对待;以职业道德精神来实践图书馆的职业精神,获得对自身行业的认同感。大学精神中的超越精神与图书馆的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超越才能创造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才能引领社会前进;在图书馆提供服务的工作实践中,需要的是理念、技术的创新,在图书馆事业的系统工程中,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是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备条件。总之,图书馆是大学的支柱之一,而图书馆精神是大学精神在图书馆的映射,大学精神强调的是为人、治学、做事的完美性、科学性、进步性,是一种理性的诉求,而图书馆精神与大学精神一样,有着密切、深刻的契合。

2 强调大学精神与图书馆精神的意义

文明的发展、社会的发达与教育的作用是无法割裂开的。当教育事业高度发达的时候,社会也就步入了高度文明、高度发达时期。纵览古今,社会的每一次转型和社会的伟大历史变革都是和文化研究的高潮联系在一起,而这种文化研究所产生的正确结论、成果也正是通过教育的精神和力量得以扩大、散播,并深植人心!同时大学也是当代价值观的主要建构者和体现者,大学的师生是社会中影响力很大的群体,是社会精英重要的流向地[5],也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一部分。因此,讨论、强调大学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议

爱因斯坦说:“人文无科技是跛子,而科技无人文则是瞎子。”科学研究、科学发现、科学成就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造福于人。人类历史上无数个重大的发明与创造体现只有真正造福于人,才能具有强大、永恒的生命力。知识二元的“真伪问题”与“善恶问题”虽分属科学文化范畴和人文文化范畴,但二者是辩证的统一与对立,单单强调人文的科学研究、学术理论而没有科技的支撑一样是站不住脚的。大学精神中的人文精神就是希望在大学中培养出的人才不但是知识领域的专家、技术专家,更是充满人性关怀的,值得尊重、敬佩,甚至去敬仰的人。大学中提倡人文精神可以使人格的培养与塑造、知识的传播与获得、科技的探索与创新因为充满人文精神的照耀而具有理性、理智之光!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正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在这样的和谐中,科技才能因和谐、人文而更加兴盛,也才能更好地促进和谐。

2.2 大学图书馆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之所以强调大学精神与图书馆精神的重要性,是因为它具有强烈的实践意义,启示、指导人们去关注、关心弱势群体,并实施人文关怀,使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全面性、普遍性、广泛性。在大学精神和图书馆精神映照下,人们对知识的传播与获取,不仅造就人才,支撑科技,也是公平正义、社会进步、和谐社会建设的源泉之一。知识促进经济增长、提升人类生活品质,而知识的贫乏将导致能力的贫乏,能力的贫乏直接导致生活的贫困。相当部分的人也有着在知识的获取、吸收、交流能力上的匮乏和途径的缺乏。我国的教育事业仍将任重道远。从互联网的普及率来看,虽有大幅度的增长,但仍有大量的人群未能使用互联网。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偏、远地区的资金、教育、科技等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免费向社会开放公共图书馆;一些大学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必将极大地改善这种知识的贫困及所带来的经济贫困。这既是大学和图书馆融入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更是人类要求进步、发展的需要。

3 大学精神与图书馆精神的弘扬

当今世界是各种文明、思想、理念相互交汇、彼此借鉴的时代,大学精神和图书馆精神虽有着各自的源头和理念的差异,但其精神的实质是相通的;图书馆的使命主要是传承文化,而大学主要是培养人才,但他们有着深刻、本质的契合,根本原因在于,图书馆除了传承文化之外,也有着教育的使命,是学校教育的继续,这种教育对人来说是终身的。虽然,改革开放带来的价值观的冲击影响到了图书馆,但随着《“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文化事业上升到了国家发展、强盛的战略高度。作为民族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大学事业,也成为国家软实力的一种体现,其必将随之发展、壮大;大学文化也将进一步充实、完善,而作为大学文化重要支柱之一的大学精神也必将得以继承与弘扬。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由中央财政支撑的图书馆免费向全社会开放,说明图书馆代表了文化民生、知识公平;弘扬图书馆精神势必更好地传承、支撑、体现大学精神,势必使大学这片精神沃土得以守候、充实、丰盈;弘扬大学精神必将使图书馆精神更加丰富、深刻、理性,这是大学图书馆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要求,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1]http://www.gov.cn/jrzg/1012-01/15-content2067781.htm.

[2]http//news.163.com/10/0622/09/69P7FGJ10001124J.html.

[3]田建国.大学文化精髓是大学精神[J].德州学院学报,2005(5):1-3.

[4]陶赵玲.简论图书馆精神[J].桂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4):182-184.

[5]资中筠,陈乐民.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M].北京:三联书店,2007.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大学图书馆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图书馆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去图书馆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