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城市人文精神建设
2012-02-15彭立勋
彭立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城市人文精神建设
彭立勋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党和国家事业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意义和作用。深入推进城市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努力构建当代城市人文精神,使城市的精神面貌和市民的综合素质得到新的提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城市人文精神建设的关系
第一,核心价值体系和人文精神,两者都属于价值观念范畴,具有内在的联系和统一性。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价值观念就是作为主体的人以自身需要为尺度,对作为客体的各种事物或现象所蕴含的意义的认识和评价。它包括价值原则、价值规范、价值理想,是关于信仰什么、追求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基本见解。任何社会都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它们反映了人们多种多样的生存条件、利益需求和文化传统。这就需要有与一定经济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共识的核心价值体系,以提供社会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核心价值体系反映着社会的价值需要、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在各种价值观念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统领和整合作用,构成一定社会的精神支柱。人文精神也是一定社会价值观念的表现。它所关注的是人的价值,是对“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的思考、尊重和追求。人的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它体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价值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人不仅具有满足他人的需要的价值,而且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就是一种价值。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之为人的价值。它主要表现为对于人的生命和尊严的维护和尊重,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寻和追求,对于理想人格和美好人性的崇尚和向往。人文精神作为人类高尚的精神追求,是衡量一定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核心价值体系和人文精神作为价值观念的不同表现,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时代的产物,两者在形成和发展中互相融合。一般说来,由于核心价值体系居于主导地位,对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引领作用,而人文精神则由于其广泛性和普遍性,对核心价值的影响和传播起着促进作用。
第二,人文精神不仅具有时代性、民族性,而且具有地域性。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其人文精神都会具有不同的个性和特点。城市人文精神,就是以城市为地域范围,在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积淀的、为市民所共识的人文精神。今天我们所要提倡的城市人文精神,不是什么抽象的人文精神,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的当代人文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统一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信念,以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为强大精神力量,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道德规范,既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植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它必然引领着当代中国城市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并为城市人文精神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
第三,城市人文精神是在城市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并且是得到市民集体认同和自觉追求的价值取向。它自然地融会在市民的实践中,深深地渗透到群众的意识里。它广泛体现在市民群体的价值追求、精神风貌、道德规范、社会风尚、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社会心态等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倡导城市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城市人文精神建设之中,有助于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自然地渗透到市民的意识、习惯和生活常规中去,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追求,并且在城市的价值追求、精神风貌、行为规范、社会风尚、社会心态等各个方面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为广泛的影响和作用。
二、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
城市人文精神建设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促进作用,使其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显得更为突出。无论是从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需要看,还是从城市和谐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要求看,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构建当代城市人文精神,都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首先,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是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国际化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以及众多大城市的出现,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已成为国内许多城市发展的目标。城市现代化是包括经济现代化、科技现代化、设施现代化、制度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等在内的全面的现代化。衡量城市现代化的水平,既要看经济发展和物质文明建设方面的指标,也要看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指标。如果只盯住城市的经济发展,把GDP作为衡量城市现代化的唯一标准,就会造成物质文明现代化与精神文明现代化不相协调、甚至失衡的现象。随着城市经济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城市精神文明领域既实现了新的进步,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消极现象。如有的干部群众理想信念淡薄,有的社会成员道德失范,有的行业诚信缺失,有的领导干部腐化堕落。这些现象都反映出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和人文精神的丧失。所以,我们要全面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就要在加快经济发展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为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现在,包括深圳在内的许多城市都将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作为奋斗目标,这也意味着对城市文化水平、人文素质和精神面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就更加显得刻不容缓。
其次,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是建设城市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总要求和基本特征的社会。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活力,同时,也必须大力建设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和重要条件。和谐文化,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体现为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等各个方面,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和谐社会实际上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和谐文化的价值追求主要体现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所以,和谐文化就是充满人文精神的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崇尚和谐精神,既是和谐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如果人文精神缺失,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会和谐状态总体上是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由于对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够关切而引发的社会矛盾;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导致的对儿童老人见死不救的现象;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欠缺致使有的人心态失衡发生悲剧等。这些社会不和谐状况和人文精神的缺失不无关系,也突显了加强人文精神建设对促进城市社会和谐的意义。
再次,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是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任务。城市人文精神是一座城市文化的内在灵魂和生命,也是一座城市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和集中体现。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表现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但不论哪个方面,都必须贯穿着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既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哲学社会科学、文艺创作和新闻舆论需要遵循的基本价值立场。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都需要弘扬追求真善美的人文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现在,有的城市有时仅仅把文化建设当做一种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而忽视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需要;有的只顾追求文化产业的产值和节目的收视率,而忽视了文化产品的人文精神价值,甚至出现低俗化、庸俗化的倾向。这都背离了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文化的根本意义在“以文化人”,也就是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主要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集中体现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解决人的思想和价值问题,科学精神解决人的知识和认识问题。两者功能作用不同,但又互相联系和补充。人文精神必须以科学意识和科学理性作为基础,科学精神也应具有人文关怀和人文意义。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才能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在,深圳等许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市的文化发展目标。所谓文化强市,不仅是城市文化设施的完善、文化产业的产值增加,更是城市整体精神面貌的提升、市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就更需要把城市人文精神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构建当代城市人文精神
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关键在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从人民群众的价值实践出发,着力构建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富有民族文化传统、具有地方鲜明特色、融入市民现实生活的当代城市人文精神。在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第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使城市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融为一体。人文精神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是由人类优秀文化不断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构建城市人文精神不能脱离历史,更不能脱离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人文精神。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华人文精神,我们应加以批判继承,吸收其合理的、有生命力的成分,并对其进行现代性转化。如中华传统人文精神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人际和谐、道德人格等人文价值观念,便可以通过现代性转化,成为构建当代人文精神的思想资源,从而使当代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相融合。人文精神作为社会意识,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人文精神。所以,城市人文精神必须与时俱进,发展创新,充分反映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群众进行价值实践活动的新经验,从而保持旺盛活力。新时期以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涌现出许多反映时代要求的新的价值观念,充分体现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实干兴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平等竞争,时间效率,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开放包容等等。这些价值观念的创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文精神,推动了城市人文精神建设与时代精神的融合。比如深圳在改革开放中迸发出的敢闯敢试、开拓创新精神,最充分地体现了时代精神的本质,因而也成为这座城市人文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核心。
第二,主导与多元相结合,使城市人文精神达到一元引领与多样包容的辩证统一。当代中国的城市人文精神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各种价值观念的统领者。在指导思想、理想信念、精神动力、道德规范方面,城市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保持高度一致,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元引领作用。但这种一元引领不是要代替内容丰富的城市人文精神,也不是要取代日益多样的价值取向。从内涵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没有包含城市人文精神的全部内容。城市人文精神虽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但同时还包含有更为广泛和丰富的内容。如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等,虽然不能说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却是构成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从现实情况看,对外开放的扩大,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化,利益格局的调整,信息传播的发展,都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取向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这既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合理性。面对价值观的多样性、差异性,既要积极地加以引领,又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以达到相容共生、和而不同。所以,在城市人文精神建设中,必须坚持主导引领与多样包容的统一,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一切有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价值观念,鼓励思想文化领域的各种创造性发展。
第三,观念与实践相结合,使城市人文精神的精神导向功能与行为规范功能互相配合。一切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人文精神也只能来源于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它不是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少数文人学者凭空臆造的。我们今天所要建设的城市人文精神,是从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从广大市民进行价值实践活动的新鲜经验中,感悟、总结、提炼、升华出来的。所以,它始终是和市民大众的生活实践结合为一体的。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精神面貌,实现着新的价值追求,城市人文精神也随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更新。比如深圳这座新兴现代化城市,从“深圳精神”到“深圳十大观念”再到“深圳大运精神”,城市人文精神随深圳人的实践不断向前发展。由市民共同推荐和评选“深圳十大观念”的做法,就是从市民的价值实践出发,推动观念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城市人文精神又必须始终贯穿于市民的每一项活动中,渗透在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没有经过实践活动的内化和吸收,城市人文精神仅仅是外在的规范,还不能成为市民主体自觉的价值意识。城市人文精神对实践的指导功能,主要表现于精神导向和行为规范两个方面。作为价值理想,人文精神为人们提供所追求的、合乎自己愿望的价值目标,回答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构建着个人的精神家园。作为价值规范,人文精神为人们提供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尺度和标准,构成个体的心理定势。这两方面在实践中的配合作用,才能使城市人文精神在市民个体实践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四,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使城市人文精神的普遍价值取向与鲜明地方特色相互交融。同一国家的各个城市,由于具有相同的时代条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在城市人文精神中必然包含着共同的内容,在一些基本价值取向上具有普遍一致性。如当代中国各个城市的人文精神都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而在总的价值取向上必然是一致的。同时,城市人文精神中还包含有人类普遍认同的一些价值观念,如关爱他人、扶贫济困的观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等。但城市人文精神的共性是与个性相统一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的。著名城市学家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在这个意义上,一个城市的文化性格,它的人文精神的独特性,从根本上是由这个城市的性质所决定的。不同的城市,由于历史传统、地域环境、城市功能、发展水平、社会风俗、文化积淀等方面的区别,在城市人文精神上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我国各大城市中,北京的爱国忧民,大气包容;上海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广州的求实务实,开放兼容;成都的和谐包容,智慧诚信;深圳的敢闯敢试,开拓创新等,都彰显了各自城市的特色和个性,以独特的精神面貌,展示出独特的魅力,从而使城市人文精神成为一座城市精神风貌和市民素质的显著标志,对凝聚市民精神和树立城市形象都产生了重要作用。
(作者: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原院长、教授)
book=7,eboo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