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几点思考
2012-02-15庄保
庄保
建立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几点思考
庄保
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就是消除制约社会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能有效维护社会稳定的良性运行体制,建设符合新时期“社情民意”的“民心工程”,让人民过上心情舒畅、幸福美满的日子。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政府机关肩负着主要的领导责任。要使政府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这一职责,就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目标责任制、工作督办制、考核奖惩制、问责制等一系列制度,来提升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和执行力。
一、建立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已进入一个社会转型期。面对日益复杂、凸显的社会矛盾,社会管理的任务显得更加艰巨和繁重,然而我们的社会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需要在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因此,这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工作,多次强调要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解决好社会领域日渐突出的问题,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是管理观念的创新,又是管理制度的创新;既是管理主体的创新,又是管理手段的创新;既是管理环节的创新,又是管理方式的创新。而建立科学的社会管理评价体系,理应成为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因为当前在社会管理方面所存在的种种问题,都与过去那种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有直接的关系。正是因为过于重视GDP的增长速度,才忽视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正是由于把招商引资、增加财政收入作为压倒一切的硬指标,才使得保护好环境、缩小收入差距等成为了可有可无的软指标。因此,如果不尽快建立起科学的社会管理评价指标,就无法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以绩效管理推动政府创新社会管理。
从另一方面看,任何创新都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管理创新也是这样,不但要有外部的压力,更需要内部的动力。现在党中央十分重视社会管理工作,群众也对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是要使社会管理创新真正落在实处,关键的还是政府部门自身要有内在的创新动力,而这个动力的产生,就需要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发挥其应有的激励作用。所以,建立和完善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发挥政府绩效考核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导向作用,以政府绩效管理来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就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我们必须围绕创新社会管理这一重大课题,超越传统的“绩效考核”模式,从新的角度提出全面的社会管理评价体系,引导社会管理的理念、方法、方式的转变,为政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明确的目标,建立强有力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从而有效地推动各级政府大胆创新社会管理,促进政府社会管理绩效的明显提升,最终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
二、建立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社会管理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否科学、可行,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府社会管理的创新成效。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应把握好以下几项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质是为适应时代要求而对社会进行全面建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妥善地调整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格局,又要积极维护好社会的稳定;既要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又不能过多影响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既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社会力量努力参与社会管理,又不能忽视政府的领导地位和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所以在建立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方面,首先应坚持好系统性原则。要建立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社会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兼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效率与公平、发展与秩序,从而全面反映社会管理创新在各个领域的新进展,客观评价社会管理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当然,这种系统性决不是平分秋色,不分轻重。当前我国社会问题日渐突出、社会矛盾日益凸显,适当地降低GDP的增长速度,不但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而且有利于解决好社会分配不公、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资源消耗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要做到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当务之急就是要真正改变过分看重GDP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树立“经济发展是政绩、社会发展更是政绩”的管理理念,建立经济与社会并重、并逐步偏重社会发展的政府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可行性原则。制定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管理的创新,提高政府的管理效能。这就要求在指标设计上应该从基层政府的管理实际出发,建立既具有地方特色又符合政府管理现代化趋势、既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又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要突出评价指标体系的针对性,注重解决好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短板”。要更多地采用量化的指标体系,减少定性指标,制定包括社会治安、信访和公共安全管理、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慈善、社会组织等“大社会管理”在内的绩效定量指标体系。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许多社会矛盾的最终解决需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因此在制定指标时要避免提出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最后的结果却是无法兑现。同时,社会矛盾的发展也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所以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应该从当地社会的发展态势、社会矛盾的尖锐程度出发,及时调整某些指标的权重,将工作的重点优先放在群众最关心、最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上,努力将社会矛盾的系统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三)客观性原则。所谓客观性原则,就是说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一方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是要着眼于政府管理的实际效果,而这个效果的检验不是管理者的主观判断,而是满足群众客观需要的程度,因而具有客观性。制定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社会管理成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能否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评价的基本准则。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关起门来制定社会管理的评价指标,而应该多倾听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要把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尽可能地包含进来,使群众都来关心和推进社会管理的评价工作。
三、建立科学的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做到三个结合
近十多年来,在借鉴西方政府绩效评估经验的基础上,许多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与研究机构合作,开始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效提升了政府的工作效能。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经验不足和指导思想上的差异,特别是对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重视不够,这些绩效评估体系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过分强调政府的管理职能、忽视人自身的发展、评估手段单一等等。要解决好这些问题,真正建立起科学的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做到三个结合:
(一)管理和服务相结合。社会管理创新首先是观念上的创新,由过去那种单纯强调管理、管制的模式,向以服务为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模式转变,而科学的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就应充分体现和努力促进这种模式的转变。为此,不但要有经济社会发展的数字指标,而且要有政府管理效率、办事成本等约束性指标,这种指标实际上反映了政府职能转变的成效。管制注重眼前的成效,服务必须着眼于长远利益,因此社会管理评价既要考核“显绩”,又要考核“潜绩”,要特别关注政府为达到某项目标所付出的代价,包括经济成本、社会稳定成本、环境成本、政治成本、机会成本等。
(二)经济发展和环境发展、人的发展相结合。过去的政府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念出发,更多的关注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的年均递增速度和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引进和利用外资等主要经济增长指标,作为对政府绩效考核的重点。而按照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应该更紧密地围绕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民生需求,以群众的“方便感、安全感、舒适感和幸福感”来设置各项考核评价指标。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可以设置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覆盖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万人享有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教科文卫支出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重、群体性群众上访件数、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和万人刑事案件发案率等评价指标。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可设立如人均预期寿命、人均居住面积、平均受教育年限、每万人所拥有的医生和病床数、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的数量、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与人均GDP增长速度之比、贫困人口减少数等评价指标。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可设置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万元GDP能耗降低率、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主要污染物减排总量完成率、耕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及城市垃圾、污水处理率等评价指标,特别是应把能够反映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高科技的循环经济要求的工作成效的相关指标纳入考核体系,促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政府自身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为了保证对政府社会管理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应该采用多元评估主体的模式,即不但评价指标要涵盖统计数据、公民满意度、实地观察等多个方面,而且评估主体也要包括政府、民众、独立机构等多元主体。特别是要大力创造条件,让群众有机会、有能力一道参与评估,这样才能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管理的强大合力。在信息化时代,网络问政已成为群众对政府进行监督的重要途径,也完全能够在社会管理评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政府网站公开征求群众对社会管理评价体系的意见和要求,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让群众对政府的管理效能进行及时点评,从而把上级机关的考核与群众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将老百姓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评价政府社会管理效能的根本标准,根据群众的意见及时改进政府的工作。同时我们还应该尝试建立和扶持非政府的专业评估机构,如社会科学研究部门、独立的社会调查机构、媒体的调查评估机构等,对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成绩和不足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而且由于它们的相对独立性,可以较好地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容易被各方所认同和接受。只有把政府自身的评价与群众评价和专业机构的评估结合起来,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好其应有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作者:深圳市委党校盐田分校常务副校长)
book=33,ebook=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