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DEA方法的我国海洋第二产业效率研究

2012-02-10

财经问题研究 2012年6期
关键词:涉海第二产业规模

程 娜

(1.吉林大学 经济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2.辽宁社会科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1)

一、引 言

自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以来,海洋第二产业在海洋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我国海洋经济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发展还不成熟,尤其是我国海洋第二产业与陆地第二产业的发展特征极具差异性,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海洋第二产业的发展特征以及整个产业的经营效率进行具体研究,确定海洋第二产业及相关涉海企业的资源利用效果以及整体经营状况,从而为相关决策者制定改善企业乃至整个产业效率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海洋产业效率尤其是单独针对海洋第二产业效率的研究并不多见。国外学者针对海洋产业的研究大多是从中微观视角入手,且更侧重于评价分析个别的海洋业。如Briggs等对海洋渔业进行了投入产出分析[1];Jin等对1981—1991年渔船相关指标的日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利用海洋生物链相关数据建立了海岸带经济的投入产出模型[2-3],并与 Managi等[4]合作利用墨西哥湾的开采数据测算出技术进步对石油开采的影响系数。国内学界关于海洋产业问题的研究更偏向于对海洋产业发展规划、模式、结构演进和布局等方面,而关于海洋产业效率问题的分析较国内其它产业的研究落后许多,还没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资料。部分涉及海洋产业效率的研究大多采用定性方法,而少数采用定量方法的研究也大多将视角集中于单个指标与海洋产业效率的相关分析上。如于谨凯和李宝星基于Rabah Amir模型和SCP范式,建立了由海洋市场结构以及规模经济决定的海洋产业市场效率模型,并认为海洋产业效率评价准则应通过资源配置效率、技术效率以及企业的规模及状况等方面来分析[5];姜旭朝和张晓燕通过对27家涉海产业上市公司1999—2004年数据进行联立方程回归,表明涉海产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效率显著负相关[6]。

本文正是基于此研究现状,拟运用DEA分析方法,从我国海洋第二产业的发展特征入手,选择评价指标和样本,运用多指标的效率比较方法来分析我国海洋第二产业的经营效率,由此分析影响海洋第二产业效率水平的因素,尤其是制度因素,并确定是否应针对海洋第二产业的经营现状,做出必要的制度创新。

二、我国海洋第二产业的发展特征

1.经济地位稳步提升的总体特征

据《201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为38 439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8 114亿元,在海洋三次产业①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海洋经济统计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对海洋三次产业做如下划分:海洋第一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第二产业包括海洋油气业、海滨砂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建筑业等;海洋第三产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科学研究、教育、社会服务业等。中所占比重达47%。对我国1986—2010年海洋三次产业在海洋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进行趋势分析发现,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演变不同于陆地产业,呈现出从起初的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再从第三产业到第二产业,直至当前的第二、第三产业并重的动态演变特征。但在长达25年的海洋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海洋第二产业占海洋产业的比重一直呈稳步上扬的趋势,表现出三阶段的特征:1986—2001年间,海洋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在海洋三次产业中均居于末位,年平均比重仅为12%。其中,海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一直位于三次产业之首;2002—2005年间,海洋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地位交替变化,但海洋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在2005年远远超过第一产业,达到31%的水平,其后稳居海洋产业第二位;2006年至今,海洋第二产业比重逐渐向第三产业逼近,2009年第二产业一度超过第三产业0.12个百分点,而2010年两者比重又再次持平,若按照第二、第三产业各自的发展趋势来看,海洋第二产业大有赶超第三产业居于三次产业首位的态势。可见,我国海洋第二产业的发展对于海洋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特征

我国海洋第二产业具有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特点。目前已被划归于新兴海洋科技产业中的海洋生物技术及海洋药物业、海水育苗及养殖业、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业、深海矿物开发等行业均属于海洋第二产业的范畴。可见,技术效率对于我国海洋第二产业的效率表现影响非常重大。另外,对于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海洋第二产业,尤其是对于海洋产业的基础——海洋生产制造业来说,要想实现有效率的经济增长目标,就必须以巨大的资本和技术投入为基础,而这种高投入的生产模式必然使得规模经济对海洋第二产业的效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国有企业的体制性垄断特征

一般来说,民间资本很难满足海洋第二产业发展的高投入、高技术要求,而且如海洋第二产业中的深海采矿业、海洋电子通信业等行业均属于公共事业,因此,基于我国的经济体制以及海洋第二产业高附加值的发展特征,绝大部分海洋第二产业类企业是由国家投资、国有企业负责经营的。如作为我国船舶制造业龙头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于2009年的造船完工量分别为853万载重吨和421万载重吨,仅这两个集团的完工船舶量就占全国造船总量的40%以上,分别位列世界造船完工量的第二位和第六位;2010年,我国造船产量突破100万载重吨的前11个企业 (多为国有控股企业)的造船完工量达2 328.2万载重吨,约占全国总量的55%。可见,在我国海洋第二产业中国有企业一股独大。我国海洋第二产业具有体制性垄断特征,并呈现出垄断或寡头垄断的市场特征。

4.制度与行政性的进入壁垒特征

在我国海洋第二产业这个具有垄断因素的市场中,以国有涉海企业为代表的海洋第二产业中的在位者相对于其他潜在进入企业来说拥有着某种必然的优势,这种优势使得这些国有涉海企业能够把价格提高到竞争性价格水平之上进而阻止新厂商的进入,而这种优势即是以 Bain[7]为代表的哈佛学派所定义的进入壁垒。依据Broadman[8]对工业进入壁垒的分类,进入壁垒可分为经济性的进入壁垒和制度与行政性的进入壁垒。而对于我国海洋第二产业来说,其产业进入壁垒中政府对特定行业的制度与行政性的管制诱因要远远大于一般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压力。

三、模型与样本选择

1.效率评价模型的选择

效率通常考察的是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关系,其研究方法一般分为参数法和非参数法两种。就评价技术本身而言,由于目前针对我国海洋第二产业效率研究的成果比较少,如对生产函数的形状进行估计,主观性则太大,而且由于统计数据的缺失,采用参数方法估计各类效率函数 (如成本函数、标准利润函数和替代利润函数)也不可行。相较于其它评价方法,非参数方法中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是一种更适用于评价多项投入指标和多项产出指标的线性规划模型。该模型主要通过计算出给定样本中多个决策单元 (Decision Making Unit,DMU)的相对效率值,在对各DMU的投入和产出值进行加权平均后与样本中的最佳机构相对比,由此得出哪些机构有效以及哪些无效的评价结论。因此,本文拟运用DEA分析方法,通过一个综合性的指标来对我国海洋第二产业的多投入和多产出效果进行评价。

由于目前我国海洋第二产业中的企业大多以国有企业为主,部分海洋基础类工业虽有民间资本的注入,但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规模差距比较大,如不经过几十年的经营或大量合并,几乎不可能达到国有涉海企业的规模,因此,对于我国海洋第二产业来说,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基本不成立,应选择考虑规模报酬变动的BCC模型来测度效率值。另外,如海洋造船业等海洋基础性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大多以订单式生产为主,因此,我们在模型的选择时应选择产出导向模型。

本文直接采用Farrell[9]的效率概念,通过技术效率反映资源利用的价格因素 (如无特殊说明,本文在提到效率时均指的是技术效率)。在海洋产业的DEA效率分析中,技术效率 (TE)反映的是在给定投入的情况下企业获取最大产出的能力。因为纯技术效率 (PTE)和规模效率(SE)是对技术效率的细分 (TE=PTE×SE),所以,技术效率可分解为纯技术效率的变化和规模效率的变化。技术效率为1,意味着该涉海企业的生产是有效率的,位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技术效率小于1,意味着其生产是无效率的,位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内部。这里的纯技术效率测度的是当规模报酬可变时,被考察企业与生产前沿面之间的距离,更多反映的是生产技术水平、日常经营管理政策和水平;而规模效率衡量的则是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前沿面与规模报酬变化的生产前沿面之间的距离,主要是在剔除技术水平后,考虑规模收益时的规模效率,即企业所处的生产规模区间。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为1,分别意味着该涉海企业具有纯技术效率和规模经济,否则即为纯技术无效和规模不经济。

2.指标选择与样本数据

由于我国目前对海洋产业的统计资料不够详实,为保证数据的可获得性及准确性,我们挑选了目前已经在大陆股票市场上市的部分海洋第二产业类涉海上市公司作为分析对象,即DMU。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样本数据期间为2006—2010年,采用的是Win4-DEAP软件进行计算与分解。

根据刘芍佳等[10]的“终极产权论”,按照上市公司披露的终极控制人数据,可将上市公司分为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其中,国有控股包括国有独资、国资部门以及国有企业;而非国有控股的终极控制人可确定为自然人、职工持股会、民营企业、村办集体企业、街道集体企业、乡镇一级的政府部门、乡镇集体企业或外资企业。在选取的12家上市公司中,仅锦州港和上海佳豪两家上市公司为非国有控股公司,其余10家分别为国家以及地方国资委控股,均为国有控股公司。而在10家国有控股公司中有6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国资委,其余4家的实际控制人分别为地方国资委及地方政府,如表1所示。

表1 12家海洋第二产业上市公司概况

指标的选取应遵循两个准则:一是指标的相关性和客观性、完整性和重要性、独立性和可比性、精确性和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二是查纳斯的经验公式:n≥2(m+s),即DMU的个数至少应为投入产出项总数和的2倍,其中m和s分别是投入指标个数和产出指标个数[11]。一般来说,我国海洋第二产业相关企业的投入大多以资产性投资为主,且呈投入大、成本高的特点。因此,我们选择固定资产、主营业务成本 (原材料及制造费用于结算期末分配至主营业务成本中)作为投入指标;选择利润总额 (考虑到其它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的影响)、主营业务收入作为产出指标。这里n=12,m=s=2,基本符合查纳斯准则。

四、我国海洋第二产业效率评价的实证检验

1.各类涉海企业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比较分析

将12家企业各年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汇总,并取其几何平均值进行趋势分析。由图1和图2可以发现,选取的海洋第二产业的样本企业的效率呈如下变动趋势。

图1 海洋第二产业各类企业纯技术效率 (PTE)均值

图2 海洋第二产业各类企业规模效率 (SE)均值

首先,非国有控股类涉海企业的规模效率值较为平均,除2007年锦州港的规模效率为0.96外,其余年份其均值都为1;与此同时,非国有控股类涉海企业的纯技术效率值比较稳定,5年均为1。这说明,非国有控股类的涉海企业基本都在规模有效或者接近有效的水平,且皆具有纯技术效率。

其次,国有控股类涉海企业的规模效率水平和纯技术效率水平都不及非国有控股类高,但两种效率除在2007年有一个显著的下降外,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国有控股类涉海企业的规模效率平均水平由2006年的0.75升至2010年的0.86,纯技术效率水平由2006年的0.89升至2010年的0.91,两者皆向有效水平靠近。

最后,无论是规模效率曲线还是纯技术效率曲线,国有、国资委、地方国有机构控股类涉海企业的变动趋势基本相同。可见,国资委控股企业的规模效率低于地方国有机构控股类企业的规模效率,而国资委控股企业的纯技术效率高于地方国有机构控股类企业的纯技术效率。这说明,国有控股企业低效率的更大原因在于国资委控股企业的规模不经济和地方国有机构控股企业的纯技术无效。

由此可见,就规模效率而言,控股机构规模越大其规模效率越低;而就纯技术效率而言,非国有控股企业的纯技术效率比国有控股企业的高,但在国有控股企业内部,表现出国有控股机构规模越大其纯技术效率越高的特征。因此,在海洋第二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各类国有控股的涉海企业必须要协调好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关系,才能有效提高整个产业的效率水平。

2.各类涉海企业技术效率的比较分析

由图3和图4可以发现,选取的海洋第二产业的样本企业的技术效率呈如下变动趋势。

图3 海洋第二产业各类企业技术效率 (TE)均值

图4 海洋第二产业国有控股类企业技术效率 (TE)均值

首先,2006—2010年间,非国有控股企业的技术效率值除2007年外均为1,这说明在我国海洋第二产业中非国有控股类的涉海企业大多处于有效率的经营状态。而国有控股类涉海企业的技术效率均值比非国有控股企业低,其技术效率水平除2007年有所下滑外总体呈上升的势态,由2006年的0.66涨至2010年的0.78。可见,对于海洋第二产业来说,存在着国有经济比重过高制约技术效率提高的问题。这与姚伟峰等[12]的企业产权结构是影响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继续发展非国有经济的观点不谋而合。

其次,国资委控股企业的技术效率曲线在国有控股企业技术效率曲线之上,而地方国有机构控股企业的技术效率曲线在其之下,且三者总体趋势一致。这说明,国资委控股企业的技术效率高于国有控股企业技术效率的均值,而地方国有机构控股企业的技术效率小于该均值。由此可见,国有控股企业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相同,控股机构的规模越大、国有化程度越高其效率水平越高。此外,就地方国有机构控股企业的技术效率而言,除2007年外,其水平在2009年因受北海港及滨海能源的影响有一个小的回落,其它年份总体呈上扬趋势。

由此可见,国有控股类涉海企业技术效率的变化较具特点,值得关注,因此,应进一步对国有控股类涉海企业以及表现不同的个别涉海企业进行着重分析。

第一,2006—2010年间,大多数国有控股类涉海企业处于无效率的经营状态,但除2007年技术效率水平有所下滑外,其总体水平呈上涨趋势,由2006年的0.66涨至2010年的0.78。其中,广船国际和上柴股份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提高至有效经营状态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国有控股企业与非国有控股企业技术效率水平间的差距不断缩小的同时,国有控股企业的技术效率水平的增长率也在逐渐减小,这说明在当前状态下,国有控股类涉海企业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潜力是有限的。因此,对于国有控股类涉海企业来说,亟需借鉴如广船国际、上柴股份等已达到有效经营状态涉海企业的先进经验,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

第二,对于未达到有效经营状态的国有控股类涉海企业来说,基本都存在规模不经济的问题,即规模和投入、产出的不相匹配致使其技术效率不能达到有效。由于这些公司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说明过度的扩张是造成其经营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应缩小其经营规模,从根本上解决投资盲目扩张的问题。

第三,对于纯技术效率无效的各涉海企业进行分析可发现,这些涉海企业基本都存在着产出不足的问题。如海油工程2007年的第1个产出(主营业务收入)应该比实际增加约8.29亿元,第2个产出 (利润总额)应该比实际增加约5.16亿元,才可能达到纯技术效率的有效。可见,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不能得到有效的产出是造成其纯技术效率无效的主要原因。由于目前我国海洋第二产业类的涉海企业大多采取的是订单式的销售模式,因此,对于此类涉海企业来说,应该更加重视对销售环节以及成本控制的管理。

第四,对国资委控股下无效率经营的涉海企业进行分析发现,除中船股份、海油工程外其它涉海企业的纯技术效率每年都为1,即这些涉海企业大多数具有纯技术效率,就本身的技术效率而言,没有投入需要减少、没有产出需要增加,造成其技术效率无效的主要原因在于规模的不经济;而对地方国有机构控股下无效率经营的企业进行分析发现,受产出不足和规模报酬递减因素的影响,仅上柴股份自2009年开始达到有效经营状态,大连国际于2010年纯技术效率达到1的水平,其余涉海企业在大部分年份均存在着纯技术的无效和规模不经济问题。

五、结论及启示

总体来看,我国与海洋第二产业相关的非国有控股类涉海企业的经营效率要比国有控股类高,且大部分非国有控股类的涉海企业都处于有效率的经营状态中。相比较而言,大部分的国有控股类涉海企业都处于无效率的规模报酬递减的经营状态中,尽管其效率水平正处于提升的阶段,但两者的差距仍然非常显著。可见,提高海洋第二产业的整体效率水平的重点仍在于对国有控股类涉海企业的改革上。

此外,对于国有控股的涉海企业而言,控股机构国有化级别越高,其经营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水平也越高,而规模效率却越低。这说明两方面问题:其一,对于国有化程度高 (样本中的国资委控股企业)的涉海企业来说,规模效率对其的影响较纯技术效率更大,因此,提高经营效率的出发点应在于对规模效率的改善上。而鉴于未达到有效经营的国有控股企业基本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的现状,应从缩小企业经营规模、缩减投资成本入手来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率水平。其二,对于国有化程度稍弱些 (样本中的地方国有机构控股企业)的涉海企业来说,在缩小投资规模的同时,更应注重其纯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这意味着对于这类企业来说,科技发展水平、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是制约其经营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可见,整个海洋第二产业的经营效率受相关企业的产权结构、经营规模、技术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几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要解决这些约束瓶颈、提高产业经营效率,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破除国有垄断,推进体制改革

一般情况下,对于一股独大的国有企业来说,股权的过度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势必制约着公司治理的民主化,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率。由于目前我国海洋第二产业的垄断主要是国有海洋企业的体制性垄断,这种垄断的局面不利于海洋第二产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是其处于边际收益递减、规模不经济状态的主要原因。对于企业而言,无创新就无剩余价值、超额利润可言,但以垄断为特征的国有控股类涉海企业,由于体制因素的影响,其技术创新动力完全被制约,造成资源配置的无效。因此,若要改变该状态,应引入适当、有效的竞争机制,明晰产权归属,从产业体制和政策方面对海洋第二产业作出改变和调整:其一,应积极推进海洋第二产业的国企改革,降低国有化的垄断成分,分散公司股权,进一步发挥以营利为目的的中小股东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改变盲目扩大公司经营规模、加大公司经营成本的现状,进而提高公司规模效率水平。其二,应建立符合市场和经济发展规律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涉海企业尤其是国有控股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及管理水平,进而降低各类管理成本,提高纯技术效率及资源的利用效率。

2.放松政府管制,完善市场机制

根据哈佛学派Bain的SCP范式理论,进入壁垒通过市场结构进而影响着市场的绩效。而以管制性进入壁垒为主的我国海洋第二产业是一个竞争不足的寡头市场,政府管制是造成其体制性垄断和无效市场竞争的根源。因此,要提高海洋第二产业的市场绩效,必须从进入壁垒入手,打破政府管制的局面,完善市场机制,积极促进有效竞争的产生,让市场的力量来调配资源,从而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另外,针对股权过于集中、国有成分过大、规模收益递减的国有涉海企业的经营现状,在逐步缩小国有企业投资规模的同时,要积极出台针对涉海民营企业的倾斜政策,尽快降低海洋第二产业的制度与行政性进入壁垒,鼓励民间资本的进入。

3.推进技术创新,提高科技含量

人类社会对陆地资源的利用经验告诉我们,海洋第二产业不能再重复陆地工业的低层次发展道路,应该走更重质量的集约型发展道路。而海洋第二产业高投入、高技术的特征也决定着技术创新对于提高整个海洋第二产业的科技附加值乃至效率水平的重要性,这势必对整个产业的科技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洋第二产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入手:其一,对于涉海企业来说,应注重提高企业的创新管理能力、加强R&D投资力度、引进海洋高新管理人才。其二,国家应注重海洋科技市场的培育以及对海洋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制度支持,可通过政策引导产业的投资方向,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的科技创新和进步。

[1]Briggs,H.,Townsend,R.,Wilson,J.An Input-Output Analysis of Maine's Fisheries [J].Marine Fisheries Review,1982,44(1):1-7.

[2]Jin,D.,Powell,H.L.K.,Thunberg,E.,Solow,A.R.,Talley,W.K.A Model of Fishing Vessel Accident Probability[J].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2002,33(4):497-510.

[3]Jin,D.,Hoagland,P.,Dalton,T.M.Linking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Models for a Marine Ecosystem [J].Ecological Economics,2003,46(3):367-385.

[4]Managi,S.,Opaluch,J.J.,Jin,D.,Grigalunas,T.A.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Petroleum Exploration in the Gulf of Mexico [J].Energy Policy,2005,33(5):619-632.

[5]于谨凯,李宝星.我国海洋产业市场绩效评价及改进研究——基于Rabah Amir模型、SCP范式的解释[J].产业经济研究,2007,(2):14-21.

[6]姜旭朝,张晓燕.中国涉海产业类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06,5(2):88-98.

[7]Bain,J.S.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 :Their Character and Consequences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6.

[8]Broadman,H.G.Reducing Structural Dominance and Entry Barriers in Russian Industry [J].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0,17(2):155-175.

[9]Farrell,M.J.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J].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1957,120(3):253-290.

[10]刘芍佳,孙霈,刘乃全.终极产权论、股权结构及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2003,(4):51-62.

[11]Golany,B.,Roll,Y.An Application Procedure for DEA[J].Omega,1989,17(3):237-250.

[12]姚伟峰,邱询旻,杨武.中国企业产权结构对技术效率影响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2):137-140.

(责任编辑:杨全山)

猜你喜欢

涉海第二产业规模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研究①
战略管理导向下涉海企业全面预算审计体系研究
基于管理创新涉海企业投资审计运行机制研究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严控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