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2-02-10刘殿和

财经问题研究 2012年6期
关键词:经费支出经营指标

李 姝,刘殿和

(1.东北财经大学 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5;2.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 100142)

一、引 言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步入成熟发展时期,尽管其在国民经济中依然会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但受发展前景、辐射能力与发展动力等因素的制约,已经难以引领我国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更多依靠技术支撑的产业就成为必然选择,而政府也适时推出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然而,从目前国内外发展环境来看,有一个问题我们必须谨慎对待,那就是究竟通过何种途径得到技术源 (或创新源)。

从全球各国工业化进程的普遍经验来看,技术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依靠本国企业或研发机构自主创新;二是利用技术扩散获取其他国家的技术,并对其进行模仿。但学术界对于应将哪种技术源作为推动企业发展和工业创新的主要途径这一问题的意见并不统一。Coe和Helpman[1]、Eaton和Kortum[2]、Keller[3]等学者的研究指出,一国技术变化往往不是来自本国研发,而是国外技术转移、扩散的结果。金碚[4]认为,中国要形成持续的竞争力和保持持续增长的空间,就必须在技术创新上有新的作为,把产业发展基点放在自主知识产权以至核心技术之上。江小涓[5]认为,当前全球自主创新开发出现了“投资昂贵、折旧速度加快”、“系统复杂性增加”、“信息技术降低成本”和“消费结构趋同”等特点,因此,中国应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并对其进行有效消化,从而实现提高本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最终目的。林毅夫和张鹏飞[6]提出,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应该充分利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通过引进技术推动本国的产业技术升级,这是一种现实可行、成本低、效益好的战略选择。就目前中国大中型企业技术来源的情况来看,虽然引进国外技术仍然是当前中国企业的主要技术来源,但国内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消化吸收能力正在不断提升。2000年以来,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经费支出额有较大幅度增加,其中,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总体规模较大,且比较稳定;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尽管总体规模不太大,但增长速度较快。那么,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到底哪个对目前企业经营影响更显著呢?政府究竟应该是通过相关支持配套政策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开发,还是利用外交、贸易等手段帮助企业获取国外技术?这都是需要实证分析后回答的问题。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将采用不同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在对工业企业获得技术来源进行区分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不同技术来源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

二、相关文献综述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持久源泉在于知识生产和人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对于发达国家及其企业来说,毫无疑问,只能依靠自主创新才能推动技术进步,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及其企业来说,除了自主创新之外,吸收和利用来自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是同样有效的途径,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最为直接的体现。林毅夫[6-7]等学者十分强调引进技术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并通过模型分析得出:(1)发展中国家最适宜的技术一定不是发达国家最先进的技术。(2)在一定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快于发达国家。(3)在一定条件下,某些发展中国家最终可以追赶上发达国家。如果能够选择引进适宜的技术,对其进行模仿、消化和吸收,发展中国家同样能够实现技术进步,并且从长期来看,能够使落后经济体最终收敛成为发达经济体。包群[8]将技术模仿引入到Jones[9]的模型,比较考察了自主创新与技术模仿两类基本创新模式对长期经济增长的作用,发现技术模仿不仅有利于提高平衡增长路径时本国的稳态增长率,而且引致更多的人力资本被配置到研发部门。然而,由于他们对适宜技术的定义也过于简单,且分析中并未引入技术壁垒、技术溢价等非常关键的问题,因此,所得到的研究结论仅仅是在某些特定环境下成立。

由于理论上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不确定性,更多的研究是从实证角度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Hu等[10]运用中国1995—1999年大中型制造企业的面板数据样本,研究了自主研发、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引进对生产率的影响,发现自主研发和国外技术引进有利于生产率提高;而且自主研发与国内外技术引进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了生产率提高。而这与早期国外的实证研究(Coe 和 Helpman[1],Eaton 和 Kortum[2])所得到的结论也是相吻合的。朱平芳和李磊[11]使用 1998—2003年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一个随机样本面板数据,研究了技术贸易和FDI两种技术引进方式的直接效应,发现有形技术购买对企业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依赖于企业的科技人力资源。吴延兵[12-13]运用中国制造产业数据及1993—2002年大中型工业企业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自主研发与生产率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吴延兵[14]运用1996—2003年中国地区工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自主研发和国外技术引进对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国内技术引进对生产率并没有显著影响,并且由于自主研发水平偏低,阻碍了对引进技术的学习和消化,进而影响了生产率增长。除此以外,他还发现自主研发只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生产率有显著正效应,而国外技术引进只对西部地区的生产率有显著正效应。总的来说,目前的实证研究大多集中在技术引进、自主创新对生产率的影响,缺乏企业经营业绩层面的分析。现实中,生产率固然是衡量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但作为产业的基本单位,企业经营业绩的变化能够更加直观地表现出技术创新所发挥的作用。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尝试分析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对不同行业大中型企业经营业绩所产生的影响。

三、数据与变量说明

1.样本区间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样本区间为1999—2009年,包含了第二产业三大门类中的37个大类行业大中型企业的主要指标、主要经营指标和相关的科技指标,共计409个样本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2003年统计局颁布了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经济门类进行了调整,为了保持统计口径的一致,我们对2003年之前的数据按照新的行业分类进行了相应调整。此外,还删除了样本数缺失较为严重的“其他采矿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两个行业。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于中经网、国研网以及历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变量选择与数据描述

本文选择利润总额、流动资产合计、销售收入、总产值、总资产贡献率和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作为因变量,从多个维度衡量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对企业经营所产生的影响。其中,流动资产合计与流动资产周转率用于衡量科技活动对于企业流动资产的影响情况,有效的科技活动能在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融资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加快流动资产的积累与周转速度;利润总额用于衡量科技活动对于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销售收入、总产值用于衡量科技活动对于企业规模的影响情况,有效的科技活动能提高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对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产生积极影响;总资产贡献率用于衡量科技活动对于企业整个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的影响,有效衡量科技活动对于企业全部资产的带动能力。

本文选择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经费支出、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四项指标衡量技术来源,其中,引进国外技术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用于衡量技术引进,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用于衡量自主创新。为了更为合理地衡量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对企业经营业绩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对其进行了交互项处理。

除了目标自变量与因变量之外,本文还选择了大中型企业的单位数、R&D人员数量、R&D经费支出和是否整个门类都属于传统行业作为控制变量。其中,大中型企业的单位数用于控制不同行业之间的规模大小,R&D人员数量和R&D经费支出用于控制整个科研创新活动对于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此外,按照《高科技统计年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如果某一门类中包含上述新兴产业或高科技产业,则该门类所属变量的值为0,否则变量的值为1,主要变量的数据描述见表1所示。

表1 主要变量的数据描述

其中,yi表示因变量,包括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等大中型企业经营指标;xi表示自变量,分别为购买国外技术经费支出、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和技术消化吸收经费支出;xc表示控制变量,分别表示大中型企业单位数、R&D人员数量、R&D内部经费支出、是否为传统产

四、实证研究结果

根据所研究的问题,本文选择以下两组计量模型:业。采用上述处理方式的原因有二:一是在技术来源划分较为细致的情况下,能够准确地衡量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对企业经营所产生的影响;二是避免由于交互项所产生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采用EVIEWS6.0软件对相关实证研究进行处理。在进行估计之间,需要对模型设定类型进行Hausman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比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更为有效。此外,为了避免出现异方差的情况,本文选择广义最小二乘法 (GLS)进行估计。

1.基于交互项的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影响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在衡量究竟是技术引进还是自主创新更为有效的实证分析中,与技术引进相比,自主创新除了在盈利能力方面以外,在企业规模、流动资产和整体管理运营水平三个方面都发挥了更加明显的作用。其中,在企业规模方面,无论技术引进还是自主创新,对总产值这一指标的影响都不明显,这表明,总体来看,近年来的科技活动并不是企业总产值增加的原因;在销售收入方面,自主创新所发挥的作用明显要好于技术引进,这表明在当前企业主要的技术来源当中,自主创新是销售收入提升的原因之一,而技术引进则没有实现这一目标,原因很有可能是由于管理水平、技术掌握熟练程度等方面的问题,未经消化的技术引进难以真正实现企业产品竞争力,从而影响了产品销售情况。在流动资产方面,流动资产合计和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分别代表了企业流动资产的规模与效率,实证结果显示,在企业流动资产的规模与效率方面,自主创新都比技术引进发挥了更为积极的作用,能够更为有效地提升企业运行的质量。这表明,唯有经过消化或改造的技术,才能适合企业运营情况,实现提升企业运行质量的目的,简单依靠技术引进则难以达到上述目标。在整体管理运营水平方面,自主创新仍然比技术引进发挥的作用要积极,这表明从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水平的角度看,自主创新是要优于技术引进的。唯一一个两方面影响都不明显的指标是企业总产值,这表明宏观意义上的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都不是企业规模提升的原因。

表2 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实证结果

此外,本文所选择的控制变量同样具有相当强的解释力。其中,R&D人员数量对企业运营并未产生积极影响,这表明目前企业科技人员配置情况不甚合理,应进一步进行优化。R&D内部经费支出则对企业运营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因变量各项指标都产生了积极影响,这表明当前企业的科技经费投入是较为有效的。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是否为传统行业这一指标。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到,如果行业中不包含新兴产业的话,对企业运行的影响是较为积极的。这表明,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仍然是主要依靠传统产业,相关领域企业的发展情况也相对较为理想,而以高科技为主的新兴行业仍然处于积累期。

2.多元技术来源对企业经营影响的分析

在第二组计量分析 (见表3所示)中,本文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来源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区分,主要包括购买国外技术、购买国内技术、技术改造和消化吸收,从实证结果来看,更为细致地显示了不同技术来源对于企业经营指标所产生的影响。此外,从控制变量的表现来看,与第一组几乎没有差别,这也从侧面说明本文所选择的计量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表3 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实证结果

(1)购买国外技术。与其他经费支出相比,大中型企业用于购买国外技术方面的支出额度是较高的。但本文的实证结果显示,虽然该项指标与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流动资产合计、销售收入、总产值、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之间的统计关系均较为显著,但符号为负,这表明该项经费支出不但未对企业经营业绩提升产生积极影响,反而使企业经营指标发生了恶化。这与一些研究如Hu等[10]、林毅夫和张鹏飞[6]等得出的技术引进会提高整个行业生产效率的结论不同。其原因可能是,企业是组成行业的基本单位,行业生产率提高的前提必然是企业生产效率提高,而购买国外技术并未使企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2)购买国内技术。当前,我国技术创新的速度加快,大中型企业在购买国内技术方面的经费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从实证结果来看,企业在购买国内技术上的支出也比购买国外技术的支出发挥了更为明显的作用,有效提升了流动资产合计、销售收入和总产值三项指标,这表明企业从国内购买的技术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能够帮助企业提高资产运行质量、产品竞争力以及企业规模。但是在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和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三项变量更加能够代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标方面,国内购买的支出所产生的影响却并不十分明显。这表明,从国内渠道购买技术,对企业发展来说,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仍然十分有限。但是,这一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自主创新在推进本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3)技术改造。就目前我国工业科技创新整体发展水平来说,与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尚存在较大差距,理应更多地集中在对已有技术的改造升级上。但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在技术改造上的投入并非十分理想。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对企业规模、流动资产和利润三方面指标的影响都不显著,但值得庆幸的是,对总资产贡献率这一关键指标的影响,无论从统计意义,还是经济意义来说,都是较为明显的。这也表明,技术改造这一投入对于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运营水平的提升影响较大。因此,即便是技术改造投入并未对企业利润、规模等主要业绩指标产生影响,也不能代表它对企业生产效率改善没有发挥积极作用。事实上,从当前企业在技术创新获取上的经费投入比例来讲,技术改造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2009年达到3 671.4亿元,远高于引进国外技术的349.6亿元、引进技术消化的163.8亿元和购买国内技术的174.7亿元,但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在该项经费投入上的使用效率仍有提高的空间。

(4)技术消化吸收。与技术改造相比,企业在技术消化吸收方面的经费投入的表现则要更为积极,尤其是对企业规模的提升尤为明显。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到,技术消化吸收的经费支出对总产值、销售总额关于企业规模的影响较为明显,对流动资产合计的影响也较为积极。虽然对企业规模方面能够产生积极影响,但该项投入却对企业效率和利润两方面的指标作用不大。实证结果显示,技术消化吸收的经费投入对于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和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在统计意义和经济意义上的影响都不明显。与技术改造相比,大中型企业在技术消化吸收方面的经费投入明显不足,这显示了企业对于技术消化吸收的重视程度偏低。而从另外一些指标中,也能反映出这一问题,2009年全国40 792家大中型企业中,拥有独立科研技术中心的企业数量仅为11 741家,进行R&D活动的仅为12 434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对技术进行消化吸收。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采用1999—2009年全国37个产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对不同技术获取途径对企业经营业绩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与技术引进相比,技术创新对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更为明显,这极有可能是因为未经过企业改造或消化吸收的技术难以短时间内满足中国市场的实际需要。(2)购买国外技术不仅并未实现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反而对多项经营业绩指标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与江小涓[5]、林毅夫和张鹏飞[6]、吴延兵[13]等学者所得到的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是相悖的。(3)购买国内技术对部分企业经营指标的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表明,随着我国技术创新速度的加快,虽然技术研发的基础较为薄弱,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行技术研发,而这些技术对于国内企业经营业绩提升所发挥的作用更为明显。(4)技术改造对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与管理效率方面的作用明显,但在提升企业规模、利润水平和流动资产等方面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5)与技术改造恰恰相反,技术消化吸收对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方面的影响不明显,但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利润和规模方面的指标,从这一个角度出发,两者之间能够形成互补。

2008年,中央政府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推动新兴乃至所有产业发展的技术获取途径问题再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而更加开放的全球环境和我国日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企业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技术创新来源。如何解决好技术来源这一问题,是能否进一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进而实现产业转型的关键所在。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认为,我国工业企业目前在获取技术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在技术获取途径搭配方式以及经费使用效率方面仍然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首先,简单依靠技术引进难以实现工业发展,必须要通过自主创新对所引进的技术进行改造才能够更加有效地为企业所用。当前,技术已经被作为商品在全球市场进行传播,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引进欧美国家的技术成果作为获取技术最主要的来源,但是企业对技术适用性问题的关注程度明显不足。事实上,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生产要素,如果想要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必须要满足特定条件或约束,有些甚至是相当严格的约束。如果不考虑具体情况,仅仅依靠简单的技术引进是难以达到目的的。解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改造和技术吸收两方面能力,对引进的技术进行适应化处理,使其能够真正为企业所掌握。

其次,更加合理地对企业获取技术来源进行搭配,使其能够同时提升企业的规模与效率。实践已经证明,由于存在众多的约束和限制,先进技术,尤其是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的获得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而许多辅助技术,则可以通过技术引进的方式获得,这才是最具效率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加强对市场动态需求和发展趋势的掌握,结合自身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技术引进渠道,寻找最佳组合。

最后,提高获取技术经费的使用效率,尤其是要避免技术的重复引进以及重复开发,在保持企业之间竞争的同时,完善技术交易市场,拓宽国内企业之间进行技术交流的渠道。目前,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同质化与过度竞争现象同样需要关注,这一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企业长期的发展,不利于产业发展与市场培育。为避免上述情况,政府应在企业技术引进或自主创新过程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完善市场交易规则,协调行业内企业的技术研发和技术引进行为。

[1]Coe,D.,Helpman,E.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5,39(5).

[2]Eaton,J.,Kortum,S.Engines of Growth:Domestic and Foreign Sources of Innovation[R].NBER Working Paper No.5207,1995.

[3]Keller,W.Trade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Technology[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2,7(1).

[4]金碚.中国工业的技术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04,(5).

[5]江小涓.理解科技全球化——资源重组,优势集成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J].管理世界,2004,(6).

[6]林毅夫,张鹏飞.适宜技术、技术选择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6,(4).

[7]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J].经济学(季刊),2002,(1).

[8]包群.自主创新与技术模仿:一个无规模效应的内生增长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10).

[9]Jones,C.Time Series Tests of Endogenous Growth Model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2).

[10]Hu,A.G.Z.,Jefferson,G.H.,Qian,J.H.R&D and Technology Transfer:Firm-Level Evidence from Chinese Industry[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5,87(4).

[11]朱平芳,李磊.两种技术引进方式的直接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06,(3).

[12]吴延兵.R&D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6,(11).

[13]吴延兵.中国工业R&D产出弹性测算:1993—2002[J].经济学(季刊),2008,(3).

[14]吴延兵.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地区工业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8,(8).

[15]赵亿宁.“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论争[N].瞭望新闻周刊,2003-07-07(27).

[16]赖明勇,包群.技术外溢与吸收能力研究进展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3,(8).

(责任编辑:于振荣)

猜你喜欢

经费支出经营指标
中国基础教育生均经费支出的公平性研究
——基于Gini 系数和Theil 指数的测算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论高校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工具理性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中央“三公”经费5年减35.9亿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