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证)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2012-02-09王卉胡思源刘虹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外感体温证候

王卉, 胡思源, 刘虹

外感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以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咽部刺激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热证多、寒证少、年龄愈小兼证愈多的特点。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外源性致病物质主要为病毒,约占90%[1],本病有一定的传染性,症状可分为鼻咽部黏膜炎的局部症状及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临床上,轻者主要以鼻部症状为主,流涕、喷嚏、鼻塞、头痛、轻度咳嗽、感染涉及鼻咽部常有咽痛、轻度扁桃体肿大、充血等,发热可持续2~7d;重者在局部症状加重的同时,多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39℃以上,全身不适,倦怠乏力,精神差,畏寒,头痛,食欲锐减,睡眠不安[2]。

小儿热速清颗粒是已上市的中药保护品种,具有清热、解毒、利咽之功效。为进一步评价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7家临床研究机构,以银翘解毒颗粒为对照,对该药进行了中药保护续保的临床研究,现报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09/2010-0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锦州市中心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荆州市中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廊坊市中医院、安阳市中医院共收治424例外感发热患儿,均为门诊病例,其中423例患儿至少用药1次并至少有1次有效性访视记录,进入全分析集(FAS)。423例中男226例,女197例;年龄1~14岁。采用分层区组随机方法按3∶1比例分为观察组317例和对照组106例。观察组中男167例,女150例;年龄(5.9±3.3)岁。对照组中男59例,女47例;年龄(5.7±3.3)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制定。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小儿外感发热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西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及中医风热证的诊断标准;(2)年龄1~14岁;(3)最高体温≤38.9℃;(4)发病后48h以内;(5)监护人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1)风寒感冒、大便次数增多者;(2)伴发化脓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3)伴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或重度营养不良者;(4)病程虽未超过2d,但已接受其他抗病毒、抗炎等药物治疗者;(5)过敏体质或已知对本药组成成分过敏者。

1.5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小儿热速清颗粒(每袋6g),≥1岁且<3岁每次6g;≥3岁且<7岁每次9g;≥7岁且≤14岁每次12g,均每日3次冲服。对照组予银翘解毒颗粒(每袋5g),≥1岁且<3岁每次5g;≥3岁且<7岁每次10g;≥7岁且≤14岁每次15g,均每日3次冲服。3d为1个疗程。本临床验证期间,不得服用其他同类治疗药,当体温≥39℃时加服泰诺林,并在合并用药表上记录。

1.6 观察指标

1.6.1 疗效性指标 (1)疾病疗效;(2)退热起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3)证候疗效;(4)单项症状、体征。以疾病疗效、退热起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

在发展过程中,公司也在不断壮大。但是服务行业基本上都是人工操作环节,只要涉及人工操作,就没有完全挑不出问题的服务。家道家政同样陷入了这个怪圈,凡是技术好、态度好的金牌员工,客户满意度高,但也是公司最难留住的人,客户会想方设法诱惑员工签私单,从而造成人员流失;而满意度不高的客户,工资水平低,且派工成单率低,更易造成脱岗期间的企业补贴,一度红红火火每年数百万产值的“盖面菜”业务,结果实际测算利润几乎为零。这是一个行业的困局。

1.6.2 安全性指标 (1)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2)血、尿、便常规及常规心电图、谷丙转氨酶、血尿素氮、血清肌酐;(3)生命体征: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以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主要安全性评价指标。

1.7 疗效判定标准

1.7.1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1)痊愈:服药24~48h内,体温恢复正常(腋温降至37.2℃以下,不再回升),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主要症状积分和减少≥95%;(2)显效:服药24~48h内,体温恢复正常,临床主要症状积分和减少≥70%;(3)有效:服药48~72h内,体温恢复正常,临床主要症状积分和减少≥30%;(4)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3]。临床主要症状积分和=发热+恶风+咽喉红肿+鼻塞流涕+头痛+咳嗽。

1.7.2 退热作用判断标准 (1)退热起效时间:从服药开始到体温下降0.5℃或降至正常(37.2℃)所需要时间即为退热起效时间;(2)完全退热时间:从服药开始到体温降至正常(37.2℃)及以下,且此后不再上升所需的时间即为完全退热时间[4]。

1.7.3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1)痊愈:证候计分值减少率≥95%;(2)显效:证候计分值减少率≥70%;(3)进步:证候计分值减少率≥30%;(4)无效:证候计分值减少率<30%[3]。

1.8 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计算均用SAS 8.1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全部的假设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n(%)]

表1说明,观察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表2 两组退热时间情况比较(珚x±s,h)

表2说明,观察组退热起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3 两组证候疗效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征候疗效的比较[n(%)]

表3说明,观察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愈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2 安全性分析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有1例不良事件“肠炎”发生,经研究者判断与研究用药无关,不属于药物不良反应。研究过程中,未出现与研究用药有关的安全性指标正常转异常或异常加重,两组实验室安全性指标异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体温治疗前后差值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体温下降多于对照组;两组体温、心率、呼吸自身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研究者判断,上述指标均与本病的病情变化有关;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及自身前后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小儿外感发热风热证主要是感受风热之邪所致。风热之邪侵犯肺卫,邪在卫表,卫气不畅,则导致发热较重,恶风、微有汗出;风邪上扰则头痛;热邪客于肺卫,肺气失宣,则致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喉为肺胃门户,风热上乘咽喉,则致咽喉肿痛等症[5]。小儿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因此在病理变化上,常有“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中医同时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感邪之后,每易从阳化热,有“六气之邪,皆从火化”之说。这些病理特点决定了小儿外感邪气,最易发热,即使是外感风寒,正邪相争,常以“表里俱热”为主,故在治疗上应注意在清表热的同时泄里热。

小儿热速清颗粒由柴胡、黄芩、板兰根、葛根、金银花、水牛角、连翘、大黄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咽的功效。方中柴胡和解表里,黄芩清泻上焦之热,二者相配,具有和解退热的功效;板蓝根清热解毒,消肿利咽;金银花、连翘、葛根解表清热;水牛角清热解毒;大黄清热泻火,荡涤实热。诸药共用,共奏清热、解毒、泻火、利咽之功效。临床报道,应用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有较好疗效[6,7]。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和黄芩具有很好的退热作用。柴胡有效成分主要为柴胡皂甙和挥发油,前者有中枢抑制、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己广泛用于成人的上呼吸道感染退热,柴胡对外感内伤所致发热均有效,且退热平稳,无反跳现象,也可安全用于儿童和孕妇[8]。黄芩有效成分黄芩甙、黄芩总黄酮等,具有解热、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黄芩对于发热特别是感染性发热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9]。

本研究也表明,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证有效,其退热起效和完全退热所需的时间以及改善小儿身热、恶寒、咽红肿、鼻塞流涕、头痛、咳嗽、口渴、便秘等症状方面均有很好的疗效,优于对照药银翘解毒颗粒,且安全性好。充分证实了该药清热、解毒、泻火、利咽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证。

[1] 胡亚美,江载芳.诸褔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67-1171.

[2] 鲍一笑,张延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20-31.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60-263.

[4] 邢英华,陈亦旋,袁学文,等.柴葛洗剂药浴在小儿外感发热中的降温效果评价[J].中国药房,2011,22(3):271-273.

[5]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59-62.

[6] 宋洋,孙毅伟.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黑龙江医药,2011,24(4):549-551.

[7] 丁樱,王耀献.小儿热速清口服液治疗外感高热148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1992,7(5):36-38.

[8] 牛向荣.柴胡药理作用研究概述[J].中国药师,2009,12(9):1310-1312.

[9] 尹华熙,白筱璐,邓文龙.黄芩的解热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23(6):51-53.

猜你喜欢

外感体温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桑菊饮治猪外感咳嗽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36例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