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左室功能评价
2012-02-0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超声科北京100011
罗 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超声科,北京 100011)
老年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左室功能评价
罗 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超声科,北京 100011)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在102例老年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左室功能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对收治的老年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采用超声进行检查,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老年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LVEF、CO、LVFS及LVSV等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超声多普勒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VE、VA、DT及E/A等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超声多普勒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早期左心室功能变化主要表现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在临床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其潜在的危险。应用无创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检测快速方便,可为临床治疗及时准确地提供参考信息。
超声;诊断;老年;代偿期肝硬化;左心室功能
肝硬化显著的病理变化在于肝脏解剖结构改变。肝硬化患者存在高动力循环现象,表现为心排血量增加和全身血管阻力降低,存在潜在的心肌损害,在静息状态下并不明显,但在应激时(如病理条件)心肌收缩功能损害就会表现出来,所以目前对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心功能研究引起了大家的重视〔1,2〕。本研究采用超声检查老年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02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58例,女44例;年龄61~86〔平均(68.28±7.22)〕岁;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62例,丙型肝炎肝硬化40例。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60~84〔平均(69.85±8.67)〕岁;入选的患者均无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继发心脏病和心脏病易患因素。两组的年龄、性别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检查前2 w内未使用影响心功能的药物。使用GE Vivid 7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7~3.4 MHz。所有受检对象取左侧卧位,取左室长轴、左室短轴、心尖四腔及五腔心切面,测量左房、左室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前后径,利用M型、二维、脉冲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相关数据,测量并记录内径、每搏量(LVSV)、有效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取心尖四腔切面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E峰及A峰,计算E/A比值,E 峰减速时间(DT)〔3〕。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s表示,采用t检验,分类变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左室收缩功能比较 观察组 LVEF、CO、LVFS及LVSV等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超声多普勒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左室收缩功能的超声多普勒参数比较(±s)
表1 两组左室收缩功能的超声多普勒参数比较(±s)
组别 n LVEF(%) CO(L/min) LVFS(%) LVSV(ml)观察组 102 69.18±7.68 5.70±1.74 37.11±5.29 70.25±8.04对照组 100 71.08±8.16 5.82±1.16 38.31±5.18 72.28±8.42 t值 1.05 0.62 1.24 1.28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左室舒张功能比较 VE、VA、DT及E/A等观察组左室舒张功能的超声多普勒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左室舒张功能的超声多普勒参数比较(±s)
表2 两组左室舒张功能的超声多普勒参数比较(±s)
组别 n VE(cm/s) VA(cm/s) DT(ms)E/A观察组 102 68.87±3.72 72.10±1.79181.21±18.55 0.75±0.44对照组 100 83.25±2.76 60.82±1.24157.82±20.25 1.38±0.42 t值 21.35 32.17 5.46 7.19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肝硬化可并发心功能不全,由于其发病机制主要与心肌损伤有关,故又被称为“肝硬化性心肌病”〔4~6〕。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代偿期肝硬化患者LVEF、CO、LVFS及LVSV等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超声多普勒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虽较正常对照组已有一定下降,但是无明显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心肌仍然处于代偿状态,在静息状态下改变并不明显,但如果遇到应激时(病理或生理条件下)容易使已处于临床状态的心脏超过代偿能力,进而表现出左室收缩功能失代偿的临床症状〔7〕。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许多肝硬化患者最终死亡是由于肝硬化导致的心脏损害,而非肝硬化本身〔8〕。本研究还发现老年代偿期肝硬化患者VE、VA、DT及E/A等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超声多普勒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表明老年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肝硬化早期已经出现了潜在的心肌损害,临床医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引起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室壁肌僵硬度增加、腹内压增高及某些体内因子的作用被认为与心肌舒张功能障碍有关〔9,10〕。
1 徐 鑫,黎春雷,李红洲,等.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肝硬化患者左心室局部纵向收缩功能〔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2):288-90.
2 包明稳,李汉英.超声诊断54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左室功能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73-4.
3 赵 琴,刘 兰.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生化指标及超声表现对比〔J〕.海南医学,2011;22(12):86-7.
4 彭红艳,李小晶,孙有刚,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1;13(10):672-4.
5 齐铮琴,李振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亚临床肝肾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7):785-7.
6 徐 鑫,黎春雷,李红洲,等.超声二维应变技术评价肝硬化患者右室纵向收缩功能〔J〕.放射学实践,2010;25(5):563-5.
7 张丽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脾肿大病因诊断的临床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2):3089-90.
8 钱胜利.超声诊断早期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2010;30(6):48-9.
9 魏红涛,李彦娟,钱林学,等.联合超声学指标无创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0;14(6):520-4.
10 张 静,郭小兵,王润兰,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硬化患者眼血流动力学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5):720-1.
R657.3+1
A
1005-9202(2012)16-3437-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6.038
罗 艳(1960-),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超声诊断研究。
〔2012-01-09收稿 2012-01-19修回〕
(编辑 袁左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