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OCT3/4表达与意义

2012-02-01李贵柱蚌埠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安徽蚌埠23303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16期
关键词:蚌埠胃肠道免疫组化

马 琳 李贵柱(蚌埠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安徽 蚌埠 233030)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OCT3/4表达与意义

马 琳 李贵柱1(蚌埠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安徽 蚌埠 233030)

目的探讨本院49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干细胞因子OCT3/4在其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蚌埠医学院病理科2006~2009年三年间的存档49例GIST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胃肠道间质瘤石蜡标本的OCT3/4表达状况。结果61%病例OCT3/4表达阳性,表达于瘤细胞核,OCT3/4表达与生物学行为表现无相关性(P>0.05)。结论OCT3/4可能参与了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机制但与生物学行为可能无关。

胃肠道间质瘤;OCT3/4;发生机制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组成了胃和小肠原发性非上皮性肿瘤的绝大部分,因KIT/PDGFRA基因突变所致,被认为可能起自原始的、具有多潜能分化的中胚叶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分子靶向药物对GIST的独特疗效使得准确评估GIST的发病机制及生物学行为越来越受到重视〔1~4〕。OCT-4也被称为OCT3、POU5F1、OTF3或OTF4,是一个POU结构转录因子,位于染色体6p21.3上,OCT4和转录蛋白Sox2一起高表达于胚胎干细胞,但在所有分化后体细胞中减弱,作为胚胎干细胞的特异性基因,它们的过度表达对于维系未分化体细胞的多潜能性发挥关键作用,是维持未分化体细胞的多潜能性的信号网络的关键调节点,因为胚胎干细胞与癌症都具有自我更新这一关键特征,而GIST被认为可能起自原始的、具有多潜能分化的中胚叶间充质干细胞,因此我们设想OCT4在胃肠道间质瘤中也许可能会有高表达〔5,6〕。在本研究中,我们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CT3/4抗体在其中的表达状况,为临床GIST患者提供病理诊断和判断预后,并为提高患者的生存提供重要的生物学检测指标。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人资料 我们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病理科2006~2009年存档49例GIST病例。由两位高年资病理医师复习切片,镜下形态学观察,按每50个高倍视野计数核分裂相数,挑选合适蜡块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本组病例的病理诊断组织学符合典型GIST,CD117全部阳性。年龄20~85岁,平均57岁,男24例,女25例,局限性43例,其中胃部24例(49%),直径1~22 cm,平均8 cm;小肠11例(22%),直径2.5~19 cm,平均10 cm;结肠3例,平均直径7 cm;十二指肠1例,径2.8 cm;直肠部1例,直径6.5 cm;肠系膜单发性1例,径15 cm;腹膜后单发性1例,直径24 cm;上腹部(具体部位不清)1例,直径12.5 cm。多发性3例,均考虑为多灶性、区域性起源。考虑为网膜播散3例。

1.2 试剂与方法 抗体 CD117、CD34、desmin、SMA、S-100,鼠抗人OCT3/4免疫组化单克隆抗体(克隆号 C10,产品编号MAB-0618,形式:即用型),即用型非生物素免疫组化 ElivisionTMPLUS检测试剂盒,均购自福建福州迈新公司。按Fletcher等〔7〕推荐的GIST生物学行为评价表进行评估分级并进行分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采用SP两步法检测,连续切片,厚度4μm,OCT3/4抗体用pH9.0的EDTA修复液进行水煮加热抗原修复。

1.3 结果判定 分阳性和阴性,OCT3/4抗体阳性为胞核呈棕黄色,染色强度明显高于背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GIST的镜下观察 GIST组织细胞学形态变化较大(图1),从梭形细胞到明显的上皮样细胞,恶性度较低者排列栅栏状,梭形细胞有明显的胞浆内空泡,上皮样瘤细胞圆形、多角形或星状,胞浆淡,小肠间质瘤细胞外骨样纤维积聚成嗜伊红小球,恶性度较高者有较多的核分裂相并可伴有坏死,细胞丰富致密,弥漫分布,与间质分界不清,肿瘤的间质结缔组织少,血管较丰富。

图1 GIST的病理学形态(HE,×200)

2.2 肉眼观察 大体上,生物学行为评价恶性度较低者切面灰白灰黄色,质硬或韧,较干燥,呈膨胀性生长,而恶性度较高者结节状或分叶状肿块,切面呈灰红色或灰白色,质稚嫩或软,湿润,有的鱼肉状,易伴有出血坏死、囊性变,内含血性液及血块,浸润性生长,挤压周围组织形成假包膜。

2.3 GIST的免疫组化特征 CD117、CD34显示于瘤细胞胞质和胞膜上,desmin、SMA、S-100显示于胞质,CD117达100%阳性表达,CD34约80%阳性表达,desmin、SMA、S-100少量表达。OCT3/4表达于瘤细胞核,背景清晰(图2),总计约61%(30/49)病例OCT3/4表达阳性,按照生物学行为分组,OCT3/4表达各组间无相关性(P>0.05)(见表1)。

表1 各组间OCT3/4表达状况〔n(%)〕

图2 GIST上皮型和梭型细胞核OCT3/4强阳性表达(SP法,×200)

3 讨论

我们的研究发现GIST具有间叶性肿瘤的一般特征,大体上,生物学行为评价恶性度较低者切面灰白灰黄色,质硬或韧,较干燥,呈膨胀性生长,而恶性度较高者结节状或分叶状肿块,切面呈灰红色或灰白色,质稚嫩或软,湿润,有的鱼肉状,易伴有出血坏死、囊性变,内含血性液及血块,浸润性生长,挤压周围组织形成假包膜。组织学上恶性度较高者有较多的核分裂相并可伴有坏死,细胞丰富致密,弥漫分布,与间质分界不清,肿瘤的间质结缔组织少,血管较丰富。

本研究发现胃肠道间质瘤病例OCT3/4总计约61%(30/49)表达阳性,强表达于瘤细胞的细胞核,OCT3/4表达提示GIST与胚胎干细胞一样具有干细胞特性,也具有自我更新与多潜能的特征,OCT3/4可能参与了GIST的发生机制,在GIST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OCT3/4是迄今人们发现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维持胚胎干细胞多潜能性和自我更新的关键基因,在具有多潜能的精原细胞瘤和胚胎性癌的原发性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也可以检测到。OCT3/4作为干细胞自我更新中重要的转录因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也备受重视,其在低分化乳腺癌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分化乳腺癌肿瘤组织,Ⅳ级神经胶质瘤表达水平显著高于Ⅱ级和Ⅲ级,转移性肉瘤肿瘤组织OCT3/4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未转移者〔5,8,9〕。但本研究发现 OCT3/4 表达与生物学行为间无统计学相关性,按照按Fletcher等〔7〕推荐的GIST生物学行为评价表进行评估分级分为极低度侵袭危险性全部强阳性表达,低度侵袭危险性阳性表达者也较高,而高度侵袭危险性者阳性表达只有50%。这与文献报道的其他肿瘤中的表达不同,我们推测由于影响胃肠道间质瘤的生物学行为的因素很多,按现有文献判断指标应慎重,这些指标间可能存在良恶性交替的现象,通过临床表现和形态学观察远远不够,有很多因素(特别是分子水平的改变)还知之甚少,OCT3/4有可能在将来成为分子水平的评估生物学行为的实用的指标。总之本研究对胃肠道间质瘤的生物学行为的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OCT3/4可能成为有用的分子水平评估指标。

1 侯英勇,朱雄增,王 坚,等.胃肠道间质瘤起源和分化的探讨〔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3;32(2):106-10.

2 杨其昌,季晓华,沈 屹,等.74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与生物学行为评价〔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1):6-10.

3 Yang J,Du X,Lazar AJ,et al.Genetic aberration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J〕.Cancer,2008;113(7):1532-43.

4 Dematteo RP,Gold JS,Saran L,et al.Tumor mitotic rate,size,and location independently predict recurrence after resection of 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J〕.Cancer,2008;112(3):608-15.

5 王 育,肖世金,赵爱民.人重组OCT3/4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7):797-801.

6 Nakatake Y,Nobutaka F,Iwamatsu Y,et al.Klf4 cooperates with Oct3/4 and Sox2 to activate the Lefty1 core promoter in embryonic stem cells〔J〕.Mol Cell Biol,2006;26(20):7772-82.

7 Fletcher CD,Berman JJ,Corless C,et al.Dia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a consensus approach〔J〕.Hum Pathol,2002;33:459-65.

8 Schoenhals M,Kassambara A,De Vos J,etal.Embryonic stem cellmarkers expression in cancers〔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9;383(2):157-62.

9 Abiko K,MandaiM,Hamanishi J,etal.Oct4 expression in immature teratoma of the ovary:relevance to histologic grade and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J〕.Am JSurg Pathol,2010;34(12):1842-8.

R735.2

A

1005-9202(2012)16-3421-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6.029

蚌埠医学院科研项目(No.BY0811)

1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

李贵柱(1975-),男,硕士,医师,主要从事肿瘤学研究。

马 琳(1977-),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肿瘤学研究。

〔2011-07-04收稿 2012-01-20修回〕

(编辑 曹梦园)

猜你喜欢

蚌埠胃肠道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对话蚌埠:药品采购究竟咋啦?
蚌埠药采是非热议
蚌埠药采事件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