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项针结合舌针对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的影响
2012-01-31史术峰吴桂华张亚娟
史术峰,吴桂华,张亚娟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哈尔滨市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56)
头项针结合舌针对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的影响
史术峰1,吴桂华2,张亚娟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哈尔滨市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56)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观察头项针结合舌针对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卒中合并构音障碍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构音障碍训练基础上,采用头项针结合舌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构音障碍训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言语功能改善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83.3%,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项针结合舌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言语障碍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言语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头项针;舌针;脑卒中;构音障碍
构音障碍(dysarthria)是指因神经肌肉的器质性病变,造成发音器官的肌肉无力、瘫痪或肌张力异常和运动不协调等而出现的发声、发音、共鸣、韵律、吐字不清等异常。脑卒中患者的大脑皮层、皮层下、内囊、放射冠、脑干、小脑及第9、10、11对颅神经受累时,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构音障碍。构音障碍言语损害的程度与神经肌肉受损的程度是一致的。言语肌群的运动速度、力量、范围、方向和协调性影响着言语的清晰。根据病因及错误语言特点它可以分为6种类型,即弛缓型、痉挛型、失调型、运动减少型、运动过多型和混合型构音障碍[1]。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证实头项针结合舌针对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为临床上应用本法治疗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提供客观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在哈尔滨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合并构音障碍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中途脱落3例,57例病人完成治疗。治疗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60.14±11.82)岁,病程(7.79±4.29)天,脑出血8例,脑梗死22例;对照组27例,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59.84±10.54)岁,病程(6.92±4.74)天,脑出血7例,脑梗死2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脑出血与梗死比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脑卒中的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脑出血的诊断标准。
1.2.2 构音障碍的诊断标准 符合高等医学院校康复治疗专业教材《言语治疗学》[2]言语症状的描述:说话费力,音拖长,不自然的中断,音量、音调急剧变化,粗糙音、费力音、元音和辅音歪曲,鼻音过重。
1.2.3 中风的中医诊断标准 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中医中风病中经络诊断标准;符合西医卒中诊断标准的患者;符合构音障碍的诊断标准;发病在2周以内;年龄40~80岁,男女均可;所有患者均经头CT或MRI证实存在脑卒中构音障碍的责任病灶;意识清楚,病情基本稳定;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护理及常规构音障碍训练基础上,采用头项针结合舌针治疗。方法如下:患者平卧位,常规消毒后,取前顶透百会,左右神聪向后透刺1寸,得气后捻转3~5 min,双侧风池穴、翳风穴,捻转得气后留针,再点刺金津、玉液、聚泉不留针,然后针刺廉泉穴,使针感到达舌根部。留针30 min,出针后常规构音障碍训练。治疗2周后评价治疗效果。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护理及常规构音障碍训练。治疗2周后评价治疗疗效。
常规药物治疗包括对症应用:降压、调脂、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药物。
康复护理:同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及交流;医务人员深入病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于疾病的不同阶段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说明目前病情及注意事项;在疾病的急性期或恢复期,要及时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赖感[3]。
常规构音障碍训练内容包括呼吸训练、舌唇运动训练、软腭运动训练、发音训练、音调和语调训练、改善构音、克服鼻音化训练等[4]。
3 疗效观察
3.1 言语功能及临床疗效评定 采用中国康复中心制定的《构音障碍检查方法》[5]进行评定。5级:声音清楚,吐字清晰,言语表达良好;4级:吐字尚清晰,可理解,偶尔需重复,有疲劳现象;3级:吐字欠清晰,音嘶声重,语意能明白一半,经常重复,疲劳现象明显;2级;患者吐字不清,偶尔能听懂,可发出单音词,但不成句;1级:不能发音或完全不能听懂的言语。言语功能评定5级为痊愈;言语功能评定提高2~3级为显效;言语功能评定提高1级为有效;言语功能评定无变化为无效。
3.2 生活质量评定 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WHQOL-100)中文版从心理、生理、环境及社会关系4个领域进行评定。由患者自评填写或由调查人员逐条询问记录完成。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言语功能评价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言语功能评定量表 (±s)
表1 两组言语功能评定量表 (±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2.15±0.13 4.06±0.32对照组2.31±0.24 3.48±0.26
两组言语功能评定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得分4.06±0.32,对照组得分3.48±0.26,两组比较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对言语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
3.3.2 两组生活质量评定结果 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定 (±s)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定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生理领域 心理领域 环境领域 社会领域治疗组 30 69.3±12.7*69.2±10.4*68.9±11.2*48.2±12.4对照组27 40.2±12.1 78.7±10.3 42.9±11.3 44.2±13.2
两组生活质量评定结果显示,在生理、心理、环境3个领域,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可以从生理、心理、环境3个领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3.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
表3 临床疗效比较(±s)
表3 临床疗效比较(±s)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治疗组30 8 13 5 4 86.7对照组27 4 8 6 9 66.7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构音障碍作为脑卒中常见合并症,是由发音器官肌力减弱或协调不良及肌张力的改变所致[6]。常累及发声、发音、共鸣、韵律等,由于吐字不清,不能准确地用完整的语言进行交流表达。同时由于构音障碍患者的交流障碍,不能诉说内心的疑虑,久而久之,患者就会出现明显的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了其他功能的恢复,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延长了整个疾病的治疗周期。
针刺头、项部腧穴可以调经通络,使五脏六腑之精气上荣于脑,从而改善中风后延髓麻痹病人的发音、吞咽障碍。有研究证实针刺配合言语治疗能改善构音障碍患者的言语和声学水平[7]。
现代医学认为,延髓麻痹为延髓运动神经核如疑核、舌下神经核、舌咽、迷走和舌下神经等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或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导致咽、喉、腭及舌肌瘫痪或萎缩。
头针治疗构音障碍的基础是经络学说,针刺头部腧穴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的作用[8]。项针疗法治疗脑部疾病是现代医学腧穴解剖和传统的针刺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方法[9]。项针风池、翳风、廉泉等穴均在舌咽、迷走神经感觉纤维支配区。针刺这些穴位,可以使针刺产生的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元到达中间神经元(大脑皮质或延髓),中间神经元把兴奋进行分析、综合后发放出冲动到效应器(肌肉),使效应器发生反应或反应增强,从而恢复大脑皮质对皮质脑干束的正常调节。舌者心之苗,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其气通于舌,其窍开于舌。查诸脏腑图脾肺肝肾无不系根于心,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10]。舌针金津、玉液、聚泉,可以提高舌咽、迷走神经的敏感性,进而有利于皮层对效应器官的控制。
头项针结合舌针配合药物治疗、康复护理及常规构音障碍训练,可以明显加强口、舌、喉诸肌及面部肌肉随意运动的控制,同时实现对呼吸、语言、语调的控制。且在治疗的同时,护士在为患者服务时做到热情、微笑、亲切,采取非语言方式在互相交流中建立起可信任的形象[11],使患者在一个持续的良性的心理状况下恢复病情,消除其因言语障碍而造成的烦躁情绪。
头项针结合舌针作为一种针刺的治疗方法,鲜见于构音障碍治疗的报道。头项针结合舌针为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治疗寻找一种新途径。目前在国内外的文献中,尚未发现内容相似的报道。
头项针结合舌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言语障碍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言语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1]燕铁斌,窦祖林.实用瘫痪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03-314
[2]李胜利.言语治疗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84
[3]牟晓秋,刘淑杰.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致构音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5):117
[4]庞子建,李胜利.运动性构音障碍言语、声学、共鸣水平机制及康复疗效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5):449-452
[5]李胜利.构音障碍的评定和治疗[J].现代康复,2001,5(12):24-26
[6]丘卫红,窦祖林,张百祥,等.功能性构音障碍语言评价及训练效果的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25(1):39-39
[7]徐基民,李惠兰.针刺对构音障碍患者言语和声学水平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0,30(7):537
[8]贾怀玉,李巧菊,王端义.头皮针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
[9]杨续艳,郭淑颖,王锐,等.电项针疗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HIF-1α及HIF-1αmRNA表达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3):33-35
[10]孙介光,孙雪然.舌针疗法[J].中国针灸,2010,30(4):347
[11]刘冬莲,钟华贵.颅脑外伤后患者痉挛性构音障碍的个性化言语康复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4):2269
Effect of Scalp-nape Combined with Tongue acupuncture Therapy on Dysarthria after Stroke
SHI Shu-feng1,WU Gui-hua2,ZHANG Ya-juan2
(1.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150040,China; 2.The Second Municipal Hospital of Harbin,Harbin150056,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scalp-nape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tongue acupuncture for dysarthria caused by Stroke.Methods:Sixty patients with dysarthr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Treatment group with 30 patients were subjected to conventional drug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Scalp-nape acupuncture.The control group with 30 patients were subjected to conventional drug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Result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Speech function(P<0.05).TheQuality of life in both groups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efficiency of treatment group was 83.3%.The control group was 66.7%,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P<0.05).Conclusion:Scalp-nape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tongue acupuncture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dysarthria caused by stroke.It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speech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and it can also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which should be recommended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Scalp-nape acupuncture;Tongue acupuncture;Stroke;Dysarthria
R246.1
B
1005-0779(2012)006-0017-03
史术峰(1973-),男,2009级针灸推拿专业博士研究生。
201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