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祖国 稳中求变——专访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梁振英
2012-01-31乔振祺发自香港
本刊特派记者 乔振祺 发自香港
背靠祖国 稳中求变
——专访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梁振英
本刊特派记者 乔振祺 发自香港
“我们更需要凝聚香港人的‘民气’……过去我们说家在香港,只是把香港视作安身之所而已,今天我说‘家是香港’,是想吁请大家把整个香港视为家,把700万香港人视同家人。”2007年8月,梁振英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家是香港》,书中集结了他多年在香港发展上的所思所想,倾注了他对香港的热爱和关注。
7月1日,梁振英宣誓就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今年3月2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结果揭晓,梁振英最终胜出。
祖籍山东威海、1954年8月生于香港的梁振英,在其执政纲领中提出,要发展问责制,加强行政会议职能,支援中小企业,制定土地供应策略,鼓励生育,处理“双非”儿童问题,重设扶贫委员会。
中国报道:不久之前,您赢得了香港特首的选举,您觉得,是什么让您在这次选举中胜出?
梁振英: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必须得到香港市民的支持和认同,所以我要到处走访,用内地的话讲就是“走基层”。这过程中,不仅讲解我的政纲,还了解各方面的情况,这种方式得到了香港市民的认同。
同时,我在政纲中提出“稳中求变”,香港社会过去一段时间累积的问题不少,市民求变的呼声比较高。我提出的“变”不是大变,而是稳中求变,但重点还是改变。
“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必须得到香港市民的支持和认同,所以我要到处走访,用内地的话讲就是‘走基层’。”——梁振英
中国报道:您怎样理解“香港回归”?
梁振英:“回归”有两重意义,一个就是法理上的回归,即中国政府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通过基本法,成功落实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另一方面,香港这个城市由外国政府管制了100多年,我们也应该在人心的回归方面做好工作。这是一个长时间的工作,其中就包括我们的国民教育。
中国报道:背靠祖国是香港的优势之一,未来,香港如何借着国家的快速发展乘势而上?
梁振英: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有一句话:“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增强金融中心的全球影响力。”国家支持我们,我们非常感谢,支持香港干什么?一个是巩固,一个是提升。巩固是要香港保持金融、贸易、航运的中心地位。
提升是什么意思呢?我觉得这两个字值得思考。如果只是货柜码头的吞吐量增加一倍,这仅是扩大了业务量,不算做到提升。伦敦也是国际航运中心,但那里并没有港口,伦敦做的不是岸上的操作,人家做的是技术含量更高的航运业务,比如船舶的买卖、租赁、登记,船舶的管理服务、融资、保险等。要是我们能够发展成为类似伦敦的那种国际航运中心,那我们就有所提升。
中国报道:“双非”孕妇问题颇受内地和香港民众关注,您曾表示,明年香港私立医院应停止接收“双非”孕妇。您提出这个措施是出于什么考虑,未来的相关政策会怎样?
梁振英:这是很多内地朋友关心的一个问题。从2007年至今,平均每年有3万个婴儿的父母都不是香港永久居民,而是专程来香港生孩子的。而香港居民每年平均产子的数量大约4万,所以这个比例是非常大的,这给香港的医疗系统造成了沉重的压力,使得不少香港本地孕妇在预约产期、产房时出现了困难,香港社会对此也很有意见。
根据香港的法律,在香港出生的婴儿是香港的永久居民,而家在内地的孩子什么时候回到香港上幼儿园、上小学,人数有多少,没人知道。目前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有一半内地来港产子的夫妇说,未来孩子会来香港上幼儿园、上小学等。如果这个调查结果可靠,意味着香港、九龙、新界的每一所幼儿园都必须增容30%,才可以满足这个需求,而我们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我说,在没有全面了解“双非”孕妇来港产子对香港各种社会服务造成的影响之前,2013年的“双非”孕妇名额是零。
中国报道:香港回归后,和内地的经贸合作越来越多,这对香港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未来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加强经贸合作?
梁振英:最近几年,香港跟内地的经济合作体现在几项措施里面,第一就是2003年开始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第二,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第一次把涉及香港和澳门的内容独立成篇,里面有很多香港未来发展的内容;第三,去年8月,李克强副总理访问香港时,宣布了中央支持香港发展的36项新政策措施;此外,我们跟广东、深圳也有经济合作协议。接下来,我们要落实好所有这些文件里面提到的政策和主张。
责编:乔振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