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中西医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2012-01-29彭绍凤卢昌均安红伟刘国成周哲屹
彭绍凤,卢昌均,安红伟,刘国成,周哲屹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在中国,脑卒中是仅次于癌症的第2位杀手[1],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及致残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其造成的后遗症会给患者带来心理、生理上的障碍[2]。据统计,全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疾病患者约200万人,每年死于脑卒中的患者约150万人,存活患者600万~700万;其中75%以上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率40%以上[3]。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其较高的医疗费用使诸多家庭不堪重负,甚至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脑卒中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已成为当前脑卒中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脑卒中防治研究的深入,针对脑卒中患者开展的健康教育内容、方法和评价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并且对健康教育参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就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健康教育的意义
刘春英等[4]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患者得到系统的健康教育后主动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李文静[5]对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在治疗全程给连续的健康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且溶栓治疗中、治疗后无致命性再灌注脑损伤或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鲁近奕[6]对72例患者加强恢复期的护理和功能锻炼,预后明显好于其他患者。致残率也最低(34.38%)。赵迎春[7]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脱水、降颅内压、营养神经治疗,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除上述治疗外,由专业护士进行心理、功能训练方面的健康教育。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患者康复情况,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邱彩兰等[8]采用整群抽样方式,将368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实施健康教育。在住院22d后,对患者住院期间的检查、治疗、护理、饮食、休息等10个项目的依从性进行评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测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依照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对诊疗方案的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刘珍君[9]将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教育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采用健康教育、肢体合理位置摆放、运动训练、手法按摩、心理干预等方法进行护理。结果教育组健康教育效果更显著(P<0.05)。健康教育、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能避免和减少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东梅[10]将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随机健康教育方式,研究组按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很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刘芝修等[11]对首次发病住院的47例脑卒中患者,由专人给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每周强化1次,出院后采取电话随访和门诊复诊指导,每2周1次,于发病后3个月评估患者的疾病知识,遵医用药情况及不良生活行为,并与干预前进行比较。干预后的脑卒中患者在了解疾病知识、遵医用药及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方面明显提高(P<0.05)。祁永兰[12]对14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在遵医用药、康复训练、心理疏导、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健康教育。实验组遵医行为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遵医行为,对延缓病程进展、预防并发症、减少再入院次数、减轻经济负担和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2 健康教育的形式
文林华等[13]对45例脑卒中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观察组遵医行为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再入院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恢复,降低脑卒中复发率,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高生存质量。王芳[14]应用个体量化健康教育方式对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与随机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比较,个体量化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刘旭霞等[15]采取多种形式对社区居民从对脑卒中的认知、相关疾病、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社会因素等实施干预。社区全方位实施健康教育,能降低尤其是高危人群脑卒中的发生率,也能减轻个人、家庭、社会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滕明芳[16]对115例脑卒中患者及家属采用了分阶段健康教育,使患者在不同时期接受不同的训练,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致残率或减轻残疾,尽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及自我照顾的能力。张冠雄等[17]将21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09例)和对照组(109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神经内科临床治疗和封闭式康复训练,观察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同步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脑卒中复发率显著降低,康复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依从性明显提高。姜绪红等[18]将60例中风患者及其相对应的60名照顾者随机分为健康教育观察组和对照组(中风患者及相对应照顾者必须同组,各占50%),分别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及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通过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使患者和照顾者对疾病的认识大大提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水平和满意度。有效预防了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家属的照顾技巧[19]。郑萍等[20]将中医治未病理论贯穿于健康教育中,从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反复进行宣教。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集西医知识教育和中医养生行为教育之长,能明显提高患者对健康相关行为的认知程度,有利于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养成。此外,还应加强患者家属的教育,以利于患者各种健康行为在家庭中的强化支持。作为中医医院,应充分发挥中医护理优势,发挥治未病的中医理念,防止或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3 健康教育的内容
3.1 饮食指导 张世洪等[21]研究表明控制饮食享受低盐(每天6g以内)、低脂肪和低热量饮食,简朴膳食模式食物为主,由蔬菜、水果、豆类、鱼、粗制大米或面粉构成的食品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胡萝卜素、维生素E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3.2 用药指导 对高血压、糖尿病与脑卒中的相关研究资料表明[22],经系统抗高血压治疗后,卒中减少了38%,重度卒中减少34%。糖尿病及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比血糖正常的同龄人高出1倍[23]。积极防治高血压病、糖尿病,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降糖药,不要随意停药[24]。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与脑卒中的关系研究表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升高是脑卒中最危险因素之一。使用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可以使心肌梗死后脑卒中的风险率降低30%。
3.3 心理疏导 卒中后抑郁(PSD)为常见的心理障碍[25]。卒中患者由于偏瘫、失语、生活不能自理常表现为抑郁、悲哀、自卑等心理状态,性格变得暴躁。护士应加强心理干预、心理辅导,提升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控制焦虑抑郁情绪,重视家庭与社会的支持,从而减少患者的孤独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循证医学的证据表明,卒中单元治疗是卒中患者最佳选择[26]。
3.4 康复指导 急性期如不采取早期正确的康复护理,患者将丧失康复的机会[27]。康复期功能锻炼指导: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主动肢体功能锻炼,多适用于瘫痪肢体肌力在Ⅲ级以上患者[28]。脑卒中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运动功能恢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29]。被动运动疗法:以达到放松痉挛肌肉、牵伸挛缩肌腱和韧带恢复,维持关节活动度。改善肢体循环为目的。主动运动疗法:指导患者进行手的技巧性、四肢的协调训练。运用正确的姿势反复训练握笔。穿脱衣裤,逐步学会洗脸、刷牙、如厕等。对于合并认知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同时给予认知康复训练和常规康复训练。有利于其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30]。
4 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我国现阶段脑卒中的治疗还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化治疗指南尚未普及,许多健康教育内容较适于单一的脑卒中病例,对于伴发其他疾病的复杂脑卒中病例,存在局限性,宣教效果不明显。健康教育的人力资源不足,健康教育的实施范围目前局限于住院患者。应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开发多渠道、多形式的健康教育策略,大力加强对社区、家庭和其他病种患者普及健康教育,以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目前,脑卒中的医学科普知识和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如戒烟困难。这需要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如加大控烟力度,加大宣传的力度。以减少脑卒中发病率,延缓病情进展及改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进而减轻家庭与社会的负担。
5 展 望
近几年来,在脑卒中健康教育领域里已有巨大进展,一个以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医疗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形成。脑卒中的预防是控制脑卒中发病率上升的根本措施,但将脑卒中的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结果应用于人群防治,不是一个简单的运用问题,还需要探索以找到行之有效的途径。
[1] 章翔.脑卒中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
[2] Roberts SE,Go Ldacre M1.Case rates after admission to fatalitywith stroke:Linked databasehospital study[J].BMJ,2003,326(7382):193-194.
[3] 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3.
[4] 刘春英,杨雪.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与实践[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9):1636-1637.
[5] 李文静.健康教育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影响[J].西南军医,2010,12(4):819-820.
[6] 鲁进奕.脑卒中72例健康教育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4):32-33.
[7] 赵迎春.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6):1-2.
[8] 邱彩兰,梁冰.健康教育对提高脑卒中患者诊疗依从性的效果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3):2163-2164.
[9] 刘珍君.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9):346-347.
[10] 东梅.对脑卒中病人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0,8(12C):3292-3293.
[11] 刘芝修,伍梅梅.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3):261-262.
[12] 祁永兰.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可控因素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8):1412-1413.
[13] 文林华,孙双玲.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10,8(11B):3001.
[14] 王芳.个体量化健康教育提高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意义[J].实用心血管病杂志,2010,18(11):1691-1692.
[15] 刘旭霞,春华.脑卒中社区预防的健康教育[J].内蒙古中医药,2010,19:179-180.
[16] 滕明芳.脑卒中患者分阶段健康教育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21):73.
[17] 张冠雄,苏春霞.同步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并发症发生及脑卒中复发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1):2793-2796.
[18] 姜绪红,黄小惠.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中风患者及照顾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0,21(10):125-126.
[19] 李越艺,金林红.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对中风病患者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7):1263-1264.
[20] 郑萍.陈雪莲.中医治未病理论在脑卒中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2B):459-460.
[21] 张世洪,周斌.一级预防关系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3):2813-2814.
[22] 韩仲岩.实用脑血管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1.
[23] 丁宝增.护理心理学[M].北京:中国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37-38.
[24] 桑燕.脑卒中病人健康教育的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290-2291.
[25] 康海宁.卒中后抑郁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3,3(1):72.
[26] Philips SJ,Eskes G.Guhitz description and evaluation of an acute stroke unit[J].CAM J,2002,167:655-660.
[27] 刘静.中风病急性期的康复护理[J].河南中医,2003,23(11):82-83.
[28] 赵成文,马兰,向明清,等.家属协作简易被动运动对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作用[J].中国康复,1998,13(1):20.
[29] 路微波,胡永善,吴毅,等.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病人认知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6):622-624.
[30] 陈阿利,陈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40例康复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4(1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