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埋线治疗癫痫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机制进展

2012-01-29禤达科张汉伟张刚利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11期
关键词:下丘脑内分泌癫痫

禤达科,张汉伟,张刚利

癫痫是组由不同病因所引起,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所导致,以反复、发作性、短暂性。通常是刻板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综合征。自1977年Besedovsky提出免疫-神经-内分泌(NET)网络学说后,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重视,并将其应用于癫痫发病机制的探讨。穴位埋线应用于癫痫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通过对穴位埋线治疗癫痫的NEI网络机制的探讨及研究,对穴位埋线治疗癫痫的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1 NEI网络概述

在人体内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调节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复杂的相互关系。有的呈直线正相关,有的成直线负相关[1]。NEI网络通过感受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加工、处理、储存和整合信息,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保证机体生命活动正常运转。NEI网络具有以下特点:①双向调节环路,调节作用往往是双向的,且这种调节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负面的;②发散性,即同一个环境变化常常引起多个系统的共同反应,涉及多种化学信号分子,作用于多个调节环节;③聚合性,即同一种细胞能同时接受来自不同系统的多种调节信号,分析整合后再做出反应[2]。大多数神经肽、激素及免疫分子都可作为三大系统的共享信息分子及其受体,且可分别在神经、免疫及内分泌组织内合成或释放。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不仅存在着大的环路,而且彼此之间可通过脑-脑脊液回路进行着直接的双向交流[3]。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分泌细胞和胶质细胞能产生细胞因子和补体等免疫活性物质,在丘脑、下丘脑、海马、嗅球等许多脑区均发现免疫活性物质。在机体受到相应刺激时,激活细胞或体液中介的免疫反应,使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和肽类激素等,并作用于下丘脑,影响下丘脑神经激素以及垂体激素的分泌。细胞因子也可直接刺激垂体、甲状腺、胰腺、肾上腺和性腺等,调节这些内分泌腺体的分泌活动。

2 NEI网络与癫痫发病机制的关系

朱长庚教授针对癫痫的发病机制在国内外首先提出了“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失衡”学说,认为在癫痫发生过程中以神经因素为主,免疫和内分泌因素也参与其中[4]。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分别是脑内最主要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在癫痫发病中分别具有抗痫和致痫作用,二者共同维持着脑神经元兴奋与抑制的平衡。目前认为神经胶质细胞除了起支持作用外,还能够摄取神经递质Glu和GABA维持细胞外液兴奋性神经递质与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平衡,星形胶质细胞过量摄取GABA,导致神经元摄取减少而引起癫痫发作[5]。1969年 Wa-ker首先提出癫痫患者存在着免疫异常,对某些类型的癫痫而言,免疫异常可能具有重要的致病意义[6]。在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相互调控中,大脑边缘系统海马区与免疫系统关系最为密切,中枢神经系统中已发现多种细胞因子受体,这些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分布有一定区域特异性,以海马含量最高。当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结合后,可影响脑内多方面功能活动,如调节神经细胞合成和释放神经递质等,最终结果是影响神经细胞间的电传递过程,增强或减弱突触后电位活动,改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参与癫痫发病过程[7]。糖皮质激素可通过海马抑制下丘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轴的功能。大量的研究证实某些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相关的垂体促激素有神经活性,可以影响癫痫发作。

3 穴位埋线治疗癫痫的NEI网络机制

3.1 针灸、经络、腧穴理论的NEI网络现代研究 经络腧穴内连神经网络、免疫网络与内分泌网络,通过融合经络与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构建人体分子调控网络,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8]。针灸提高NEI的调控能力为针灸治疗疾病的内在机制提供了依据[9]。现代研究认为[10],NEI网络是针刺作用途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神经系统起着主导作用,内分泌、免疫系统对其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张燕华[11]认为经络系统与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有着紧密的联系,与NEI网络在更高的层次上形成了一个新的结构体系经络-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这一体系中,腧穴是信息的反应点和接收点,经络系统主要输送和传布信息,神经系统是其传输信息的中心和枢纽,内分泌系统负有整合信息交换物质的功能,而免疫系统则是针灸作用的效应组织器官和信息反馈调节系统。许建阳等[12]认为经络是联系调节与控制的传导途径,针灸腧穴通过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达到双向良性作用,也许就是NEI网络系统的调节和控制。

3.2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癫痫的NEI网络研究

3.2.1 穴位埋线疗法的现代研究 穴位埋线源于中医埋藏疗法,是在针灸理论的指导下,将人体可吸收降解的生物医用肠线埋入相应穴位,通过羊肠线在腧穴内的生理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变化所产生的刺激信息和能量,经人体经络腧穴系统作用于全身,集穴位封闭、针刺、放血、埋针等多种方法及刺血、机体组织损伤的后作用、留针、组织疗法等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这种多种刺激同时发挥作用,形成一种复杂的持久而柔和的非特异性刺激冲动,一部分经传入神经到相应节段的脊髓后角后内传脏腑起调节作用,另一部分经脊髓后角上传大脑皮层,加强中枢对病理刺激传入兴奋的干扰、抑制和替代,促进相关细胞轴突发芽,形成新的突触,从而建立起正常功能的神经环路网络、突触链,实现中枢功能的重新组合[13]。

3.2.2 穴位埋线治疗癫痫的NEI网络机制 目前对穴位埋线治疗癫痫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的研究,多是单个系统或两个系统的研究,对NEI网络机制的整体研究还较少。不同治疗方法对原发性癫痫儿童对红细胞免疫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治疗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穴位埋线组改善最为明显,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起免疫性炎症反应[14]。临床埋线时往往会刺破穴处血络,致针眼处有少量出血或渗血,有时瘀结皮下,这就产生了刺血效应,有人证实刺血可缓解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和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帮助机体组织的恢复,并能调动和激发人体免疫机能[15]。刘卫英等[16]研究发现,穴位埋线可通过降低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提高皮质引比值,而调节皮质兴奋性氨基酸与抑制性氨基酸的平衡,从而发挥抗痫作用。但目前从内分泌系统对穴位埋线治疗癫痫进行的研究较少,而在穴位埋线治疗其他疾病中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研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穴位埋线治疗癫痫的内分泌机制研究有所启发。穴位埋线体现的是一种整体效应,其对去势大鼠生殖激素、体重的影响,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作用来实现的,可能是通过提高雌激素受体水平及雌激素活性而起作用[17]。慢性应激引起雌性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轴)受到抑制,穴位埋线可以减轻应激对HPG轴的抑制作用[18]。

3.2.3 穴位埋线治疗癫痫与NEI网络的时间规律关系 古人认为本病的发作与时间和人体的阴阳变化有关,故治疗癫痫有按时取穴一说,如《针灸聚英》有曰:“洁古曰,痫病昼发灸阳髎”,“夜发灸阴髎”。也有研究认为癫痫发作存在一定的时间关系[19]。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都具有周期性变化,如睡眠、多种神经肽及激素的分泌节律等。在人类,细胞有周期性波动,即昼降夜升[20]。穴位埋线对人体的刺激强度随着时间而发生改变。初期刺激强,可以克服脏腑阴阳的偏亢部分;后期刺激弱,可以弥补脏腑阴阳不足。这种刚柔相济的刺激过程,可以从整体上对脏腑进行调节,使之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穴位埋线的刺激感应维持时间是任何留针和埋针法所不能比拟的[21]。在探讨癫痫发作及治疗中医规律,研究及开发具有软化、分解、液化和吸收等过程具体时间的线体,对刺激时间、刺激强度上做到可控性,结合癫痫发作的NEI网络时间规律,有利于穴位埋线治疗癫痫研究和临床治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亦可能成为癫痫时间医学治疗的新途径和方法。

3.2.4 穴位埋线治疗癫痫与NEI网络在中医情志的关系 情志病是因七情而致的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的一种疾病,传统中医学将癫痫归为情志病。中医“情志致病”的机制,从现代医学角度进行探讨,主要是引起NEI网络系统的失调[22]。李楠[23]认为情志致病机制之一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机制异常。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是机体重要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系统。下丘脑是情志活动重要的调控脑区。情志活动异常时下丘脑神经内分泌免疫物质发生变化,参与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功能的复杂调控[24]。动物实验[25]也证明,情绪愉快能增强免疫功能,恶劣的情绪可抑制免疫功能。穴位埋线的刺血作用可缓解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和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并能调动和激发人体免疫机能[15]。同时羊肠线作为一种异种蛋白,可诱导人体产生变态反应,使淋巴组织致敏,配合抗体、巨噬细胞来破坏、分解、液化羊肠线,使之分解为多肽、氨基酸等,可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改善血管通透性和血液循环,并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平衡。

NEI网络学说的提出和发展,打破了传统现代医学还原论的束缚,与几千年来中医理论提倡的整体观念可谓不谋而合、殊途同归,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来源于长期临床实践的中医理论提供了现代医学证据[26]。通过对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癫痫的NEI网络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癫痫发作机制及防治规律,促进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癫痫临床应用普及。

[1]汪银洲,阮旭中,张苏明.癫痫患者脑脊液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平行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18(11):647-648.

[2]陈晓萍,徐远扬.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通用生物学语言[J].自然杂志,2003,24(4):194-197.

[4]朱长庚.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与癫痫发病机理的关系[J].解剖学报,2002 33(3):321.

[5]Bertolino M,Llinas RR.The central role of voltage-activied and receptor-operated calcium channels in neuronal cells[J].Annu Rev Pharmacol Toxieol,1992,32(6):399-421.

[6]Walker AI,Stevenson DE,Robinson J,et al.The toxicology and pharmacodyuamics of dieldrin(HEOD):Two-year oral exposures of rats and dogs[J].Toxicol Appl Pharmacol,1969,15(2):345-373.

[7]郑乃智,阮旭中.免疫-神经-分泌网络在癫痫发病中的意义[J].医学研究通讯,1999,28(1):28.

[8]任恕,周宜开,林志红,等.中西医学融合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与技术[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36(1):42-43.

[9]康婧青,潘萍,郭义,等.论针灸的品质调节[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4):608-609.

[10]王家有,潘三强,宿宝贵.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与针刺治病的关系——针刺作用途径研究进展[J].解剖学研究,2003,25(3):229-232.

[11]张燕华.经络-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J].华西医学,1998,13(3):316-317.

[12]许建阳 冯琼.针灸双向良性作用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实现的假说[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7,19(3):6-8.

[13]孙治东,王娟娟,李涛.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偏瘫52例[J].中国针灸,2004,24(2):118.

[14]彭尧书.穴位埋线治疗儿童原发性癫痫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

[15]布的尔坡,张兴明.穴位埋线疗法的治疗原理与临床应用价值[J].西部医学,2009,21(5):852-854.

[16]刘卫英,邓元江,彭楚湘,等.穴位埋线对实验性癫痫大鼠大脑皮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中医研究,2005,18(12):6-9.

[17]陈贵珍,许云祥,张家维.穴位埋线疗法对雌性去势大鼠生殖内分泌激素及体重变化的影响[J].新中医,2008,40(6):97-99.

[18]徐朝霞,张宏,谭少明,等.穴位埋线对慢性应激雌性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54-56.

[19]杨晓.癫痫病人体质、癫痫发作时辰分布特点及两者相关性的初探[D].硕士学位论文.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20]罗克.免疫应答的调节与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的网络调控(续)[J].福建畜牧兽医,2006,28(3):14-16.

[21]许云祥,张家维,邓倩萍.穴位埋线疗法及其在癫痫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21(1):35.

[22]付义,陈冰.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研究促进中西医交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4):821-822.

[23]李楠.情志致病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机制探讨[J].中医研究,2008,21(3):3-5.

[24]罗来成,黄榕波,王建红,等.用人工神经网络研究情志活动异常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紊乱机理[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5):1064-1066.

[25]Klein JR.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influences in immune responses[J].Immunol Today,1997,18(3):140-151.

[26]王欣.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探讨中药复方效应机制[J].中医药学刊,2003,21(12):2055-2056.

猜你喜欢

下丘脑内分泌癫痫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
人文护理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疗效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科学家发现控制衰老开关
中药对下丘脑作用的研究进展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稳住内分泌
回药阿夫忒蒙丸对失眠大鼠下丘脑5-HT和5-HIAA含量的影响
癫痫共患ADHD儿童的生态学执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