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不到耳,声已触眼——新媒体艺术作品中的声音艺术

2012-01-29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张绮媚

中国艺术 2012年2期
关键词:声波振动音乐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张绮媚

合上眼,让列车携带躯体游走,脑海仍浮现声色犬马、光怪陆离的钢筋丛林,耳边仍萦绕着机械、发动机、人群的骚动之声。而一个人从心脏开始跳动的那一刻起,身体内就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些声音伴随着人的一生,直到生命的结束。我们身处的世界是一个声音的世界,各种频率的声音、耳朵听见和听不见的声音共同构成了我们的世界。因声音的时刻存在,环境这样熟悉,空间那样遥远。

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会产生一种振动波——声波。物体发生振动时使与它相接触的周围空气质点受到振动,由于空气是弹性媒质,受振动的空气质点又会使与它们相邻的空气质点受到振动,于是在空气质点的相互作用下,振动物体周围的空气相继产生与物体振动相应的压缩与稀疏的交替变化,从而形成声波向外传播和推进。当声波传送到人的耳朵,使产生感觉,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声音。可以说,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发生的声波通过人的听觉所产生的一种印象。

而人类所能获得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赫兹,超出这个范围,我们人耳就听不到了。“声之实性,亦无断灭。”听不到的声音,并不意味着没有振动发生,只是人的耳朵无法觉察到这种振动波而已。通过耳朵接收的声波直接作用于我们的大脑,能刺激人类的神经系统。而在人体内部,声波的传输却不是通过空气,而是通过经络。经络遍布人体的全身,它不仅是人体微妙能量(气血)的运行通道,也是人体内部声音的通道。心脏搏动产生的声波会通过经络传遍全身。声音,一种无实体的存在,却能够依附于不同的媒质传播出去,并能够对人的时间感、部分知觉以及记忆产生某种如磁场般的力量,并改变感官作用。它能不知不觉地侵入人类的潜意识,控制我们的知觉神经,而且是直接、立即的。声音作为一种介质,有时间性,它对空间甚为敏感。

时刻身处于声光电频繁交替的现代生活时空,我一直在观察、聆听、思考着声音与影像之间的一层微妙关系。“色不到耳,声何触眼?” 我们的城市周遭总充斥着过剩的影像与声响,无论你走到哪个角落似乎亦无从挣脱。闭上双眼,我们的耳朵依然接收着外界的多重信息,脑海仍因着各种声响而呈现、臆造出各种幻象。于我,声音是一剂致幻的毒药。声音能够得到我们想象力的帮助,当听见一个声音或一组声音,想象力马上把我们过去生活中曾与这种声音有过联系的一些情景展现在脑海里,增强画面感染力,使其远远超出声音本身所表现的意义。

当下,声音所展现的独立姿态,已被许多艺术家和听觉敏感者所关注。声音艺术成为了介于视觉与现代音乐之间,模糊而难以定性的美学现象。更因为近年各界媒体对新媒体艺术热潮的大肆追捧,这一跨界宠儿仿佛成了新世纪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名词。新媒体艺术作品中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常常伴随着影像与声响的互动结合。正如声音艺术家严峻所言:“重要的是,多媒体可以听得见。也就是说有很多人因此不得不研究声音……”

正因声音无时无刻在自己身边萦绕,也因着一双敏感的耳朵,偶然之下触碰声音艺术,便触发了自己一颗好奇的心,试图通过本文的书写去探寻声音的美学企图。从艺术史上搜寻声音艺术的脉络,我们从上世纪西方短暂出现却影响深远的艺术团体激浪派那找到了渊源。而在此之前未来派艺术大师路易吉·鲁索罗(Luigi Rossolo)在1913年发表《噪音艺术》宣言之后,人们就已经开始把声音作为当代艺术作品的创作素材。音乐已不再只是优美、悦耳动听的和谐音韵,而艺术创作亦不单只是画面调度和色彩泼洒。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消解平面,突破框框,朝着时间和空间维度转接拓展的作品似乎更能凸显这个时代特有的生命感召力。

激浪派时期的约翰·凯奇(John cage)把对声音的迷恋延伸到了极致。音乐,被他用另一种更富韵味的概念——声音的组织所代替。而这样的声音还跟各种事件互相联系着。激浪派所做的各种出格事件,抹杀了传统艺术门类之间的区别。凯奇所做的,不仅先锋式地革新了西方传统音乐,还直接影响了现代艺术的前进之路。而凯奇所强调的“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日常生活,强调生活比音乐重要,让观众对自然张开耳朵,倾听身边的生活之声”,让观者从不同维度去感受身处的世界。用声音媒介去发想,去创造,与新媒体时代人类向自身所做的挑战遥相呼应。用这种无形却可塑的媒材,我们亦能创造一个未来世界,一个真实存在的虚拟幻境。

声音作为独立媒介在新媒体作品中的尝试与实验,已有其前行的步调——传统音乐和乐器的解构、非乐器音乐、音乐概念的扩大、声音的视觉化、多媒体声音装置、环境与音景创作,声音地图记录等。声音环绕加强观者在特定空间的沉浸式体验。它营造了一个独特的空间让观众冥思、幻想、回忆。人们在聆听时(此处的聆听包含了对环境噪音、静默之聆听),脑波便接收一切声源发送的信息。美国的i-doser软件曾提供一种被称为声音“毒品”(主要是为了治疗失眠)的服务,让人们体验到美好的感觉。而在苹果公司的app网络商店的健康和娱乐选项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好几种为iphone和ipod提供的软件,如mind wave中的relaxation就能让疲惫的人们无忧地小睡一会儿。这项技术主要是根据人体在不同的状态,脑波对声音会有不同的反应而做的设计。美国的全才女艺术家萝莉·安德森(Laurie Anderson)所创作的声音装置便是以站立头依靠在作品(枕头)上聆听,或坐在椅子上,手肘靠在桌子的浅凹槽上,手心贴住耳朵(靠骨骼当作传音的介质),听她娓娓诉说关于梦的故事,让听众循声窥见艺术家所连接的世界。2001年由李振华、邱志杰在北京策划举办的《声音2》展上,王卫的作品《声音》就是在两个空间中设置了一个玻璃迷宫状的信道,信道顶端用镜面封闭,并播放着各种摩擦和拍打人的身体的声响。进入玻璃迷宫就像进入身体内部,外部的声响迅速被弱化,头顶传来身体的声音,而随着观者身体在玻璃墙体之间小心的移动,每一点的声音体验将发生不一样的变换。日本的互动艺术家Toshio lwai(岩井俊雄)的《钢琴如影像媒体》(Piano-as image media)则以MlDl钢琴及投影,配合观众的互动而产生即时的音乐和影像。

或许每一种媒体都有着其特殊的美学追求,邱志杰曾说:“声音艺术背后的意识形态是艺术的感觉化倾向和现场体验性。”事实上,声音之于我就是一种私有化的感官体验,很多时候是需要听者带上耳机或进入特定空间。“你不能在它之外理论它,你只能在此时此刻被穿透,你再没有别的机会得到解释。”声音将带领着现场的观众进入个体的内心深处,转入异次元空间与不明生命体进行精神交流。正如禅宗的冥想,禅师们把自然界的许多声响视为纯粹的现象以启迪学禅者的觉悟。俗世万境扰人,须以心的闲、静、净来洗涤之。观众在欣赏新媒体作品的过程中,除却眼睛所能观察到的实体,若再用心耳去细细聆听,将发现一些声音总是似是而非,令人疑惑,而这正是我们真实存在的世界。在这里,声音只是一种呈现,没有具体的故事,没有开始和终结,时间只是一长串抽象的数字,声音永远在别处。

色不到耳,声已触眼!

猜你喜欢

声波振动音乐
某调相机振动异常诊断分析与处理
振动与频率
This “Singing Highway”plays music
爱的声波 将爱留在她身边
声波杀手
声波实验
音乐
基于ANSYS的高速艇艉轴架轴系振动响应分析
声波大炮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