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落实情感教育的目标
2012-01-29苏育才陈晓清
苏育才陈晓清
如何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落实情感教育的目标
苏育才1陈晓清2
新课程标准强调生物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相比理论教学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重要契机。那么,如何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策略落实情感教育的目标呢?
一、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中较为全面地提出了德育教育的目标,其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领悟道德规范,塑造健全人格,提高思想境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信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等。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重点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德育教育,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1.关爱生命
地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每个物种都有其生存的权利和存在的价值。在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对学生进行尊重自然界生物生存权的教育。例如,在调查校园生物的课外实验时,要求学生爱护生物,对野生动植物不可以过量采集,不能破坏生物生存的环境;对于根据实验要求不得不采用的一些生物活体实验对象,有必要向学生解释清楚:采用这些动物做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爱护它们;在培养实验材料如蛙的受精卵、养殖菜粉蝶,或者是进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时,利用做完实验后如何正确处置实验生物的问题,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进行热爱大自然、爱护自然界的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教育。
2.保护环境
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要始终渗透环境保护教育。通过加强实验室科学规范的管理,改善和优化实验设计,例如尽量密封实验装置、合理选择可替代的药品、试剂回收再利用以及及时妥善处理废液、废物和有害残遗物等措施,以减少污染,帮助学生形成绿色实验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并制作生态缸的课外实验,挖掘出其所蕴含的情感教育价值: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教育的目的。
3.爱护公物
通过实验教学和加强实验室日常管理,培养学生爱护公物、节约能源的意识和习惯。例如,指导学生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要点,规范准确地操作,以免损坏诸如显微镜、解剖镜等精密贵重仪器;实验用具要按规定摆放,严格按照规定用量取用实验材料及药品,不浪费水电等;实验结束后要主动做好卫生清洁工作,保持台面、地面、水池等清洁,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对于因不遵守实验操作规程而造成仪器、标本等损坏的,应予以提醒、警告或批评。
4.乐于助人
构建师生之间互助友爱的学习氛围。当学生在实验中不慎受伤时,教师要果断、冷静地引导学生一起帮助伤病学生,使其及时得到治疗,在爱心氛围中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感;在安排学生分组实验时,尽量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以利于同组的学生在交流、探讨和共同体验成败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取长补短,有助于升华友谊,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互助友爱的品质。
5.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在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制订实验方案、体验实验的过程中挖掘教材所蕴涵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例如利用解剖对比的实验,帮助学生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引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利用生态学调查实验渗透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比较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结构和生活的实验,帮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历程,引导学生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探索自然规律。
二、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也涉及了心育目标,明确提出要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1.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生物学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或开展各种生物学课外实践活动时,教师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观察,自己设计,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用科学方法观察事物和勤于动手的习惯;要求学生尊重事实、客观记录、如实反映和分析实验现象,养成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作风;抓住探究性实验适于发挥个体创造潜能的大好时机,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引入新思维、新方法,敢于提出问题,敢于用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的方式方法,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2.发展意志品质
实验教学是发展意志品质的良好时机,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力。例如,通过分析和重述经典生物学实验,向学生介绍生物学家经历无数次失败和挫折、不畏艰难险阻甚至献出生命追求科学的史实,鼓励学生学习科学家坚持真理、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或者选择难度适当的实验课题,引导学生精心设计,按照实验规则耐心操作,教师要鼓励并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最后的成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索的曲折性和成功的乐趣,发展其意志力。
3.积极的自我评价
生物学实验教学应注意学生自评力的发展,特别是自信心的健康发展。提高自信心的最佳途径是获得成功。成功往往是靠内在动机驱动的,因此教师在生物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健康的实验心理;其次是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具体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体谅他们的难处,不以考试成绩来判断和评价学生;对于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要对他们进行适时地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消除自卑感,对他们微小的进步也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最终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学会积极地评价自己,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实现美育价值
生物学科的美育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美育功能却处于被忽视或不成系统的状态,这严重制约着生物学教学发展和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建构。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洋溢着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审美信息,具有丰富的美育价值。
1.鉴赏生物学实验的美
生物学实验中处处蕴涵着美,例如生物界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物质美,生物科学理论体系严谨的逻辑美,实验仪器及装置的和谐美,实验操作熟练流畅的规范美,实验现象鲜明形象的直观美,科学家认知智慧的思想美,实验教师教学艺术的技巧美,实验教学组织的合适美等,这些无不散发着美的光芒,给人以美的启迪。教师在实验教学的内容、形式、活动中有意识地融入美的因素,创设美的意境,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爱美的天性,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的情趣,学会发现美、鉴赏美。
2.创造生物学实验的美
爱美、审美激发创造美。教师要利用生物学实验形式和内涵的美,充分调动学生开拓和创造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从中锻炼和培养自己创造美和应用美的能力。例如,学习了“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验证性实验后,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教材所提供的知识背景,将已有的知识体系迁移到新的领域,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和步骤,改造成一个探索性的实验,让学生体验创造美的过程。通过这种转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再造美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学生已有的审美体系较为孤立、片段化,需要在综合应用中使之系统化、完整化。例如,如何应用所学的生物实验知识和技能建立生物实验园地,为教学提供直观材料和开展各种试验活动的基地,学生需要从人员、场地、时间、材料、经费和生物科学的知识性等角度综合考虑,才能设计出既符合美感,又切合实际的生物实验园地。
四、结束语
生物学实验教学情感教育目标的落实,需要广大教师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受、体验、领悟和建立感性认识,并做出相应的表达和正确的反应,进而形成稳定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1] 陈继贞,张祥沛,曹道平.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 徐雪云.生物实验与高职学生的情感教育[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77-79.
2012-02-02
苏育才,硕士,中教一级。
1.福建省安溪县俊民中学。2.漳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