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编外人员“体面劳动”的现状及实现途径探讨
2012-01-29陈静源
陈静源
(浙江师范大学工会,浙江 金华 321004)*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十二五”期间将启动事业单位新一轮以岗位聘任制、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针对事业单位职工普遍担心的工作压力加大、经济待遇下降、“体面劳动”受阻等顾虑,国务院明确表示,“改革不会带来相关待遇的下降,会保证各项待遇在原有基础上不下降”,并提出“以‘体面劳动’实现包容性增长”。①高校作为事业单位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但改革能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有利于逐步实现高校教职工的“体面劳动”,是广大教职工普遍关心的问题。按照现代管理学中的“木桶理论”,笔者认为现阶段影响高校教职工“体面劳动”实现的“短板”在于非事业编制职工群体的工作、生活状况。通过深化改革,在全面提升高校“包容性增长”、“体面劳动”整体水平的同时,须更加注重主要由外来务工人员组成的编外人员的“体面劳动”的实现状况。本文将着重探讨高校编外人员“体面劳动”的现状及实现途径。
一、“体面劳动”的提出及意义
“体面劳动”是国际劳工组织于1999年6月在第8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首次提出来的。其内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国际劳工标准、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对话。②具体而言,实现劳动者的“体面劳动”,就是使劳动者能获得充分的就业机会,劳动中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工资收入稳定且能满足生活必需,享受到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并通过工会组织与政府有关部门、用人单位三方进行对话,权利得到落实等。这一崭新的概念建立在这样的认识之上:工作既是获得个人尊严、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的源泉,也是使经济增长、扩大生产性就业和事业发展的源泉。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各国政府、企业、工会组织的积极响应,成为一个全球性概念。2008年初,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的致辞中指出:“让各国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1]时至今日,“体面劳动”已经从最初国际劳工组织的一种理念升华为国家政策、议程的一部分,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与标志之一。在全社会树立并逐步实现广大劳动者“体面劳动”的理念,对培养社会成员的忠诚和归属感,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使广大劳动者分享改革成果,实现小康社会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也是引领社会的思想阵地,高校教职工作为一个知识型劳动者群体,率先践行“体面劳动”,对于全社会彰显“体面劳动”理念,让劳动者生活得更有尊严有特殊的意义。
二、“体面劳动”的要求及特征
“体面劳动”旨在“促进劳动就业的合理发展,维护人类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就不同国家和地区而言,由于体制、机制、文化传统等国情不同,“体面劳动”的程度、所处的阶段也有区别。“体面劳动”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时期,其内容应有所侧重。我国目前的政治、经济、社会正处于效率与公平并重,尤其强调公平的发展阶段。对现阶段高校教职工,特别是编外人员群体而言,实现“体面劳动”的具体要求和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体面劳动”是保障职工安全健康的劳动。高校编外职工大多从事生产性、服务性劳动,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是实现“体面劳动”的基本前提。
其次,“体面劳动”是维护职工权益的劳动。要在思想上、认识上明确高校编外人员是教职工的组成部分,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编外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民主管理权。维护教职工的各项合法权利,是实现“体面劳动”的重要体现。
第三,“体面劳动”是职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劳动。高校在稳定编外人员工资收入的同时,要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享受到自我发展和成才的乐趣。
第四,“体面劳动”是彰显劳动者人格尊严的劳动。虽然每一位劳动者的工作岗位不同、承担职务有高有低、工资收入有多有少、能力奉献有大有小,但每一位劳动者的人格和尊严是一样的、平等的,没有高低尊卑之分。只有让编外职工有归属感,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第五,“体面劳动”是让职工共享发展成果的劳动。这是“体面劳动”的终极追求。高校编外职工分布学校各类岗位,学校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他们的辛勤付出。只有人人爱校、发展成果共享,才是真正实现了“体面劳动”。
三、“体面劳动”的缺失及原因分析
所谓“编外”人员,是相对于正式编制而言,指上级人事主管部门对高校各类人员的编制数及其比例核准之外的用工人员。自从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规模不断扩大,用工形式随之不断多样化,高校的劳动人事关系也日趋复杂、多元。据笔者对浙江省普通本科重点高校的调查统计,十多年来,高校编外人员的规模也同样在不断扩大,成为推进高校改革、发展、稳定不可小觑的保障力量。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以及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完善,包括编外人员在内的高校教职工工资、社会保险、教育培训、劳动安全保障、民主管理等方面不断提高和改进,但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显著,有的方面还在不断扩大,工作环境、权益维护等仍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从无到有得益于国际间交流和合作。中国第一次深入参与可再生能源项目,是中德签署的3个能源合作项目,以北京市大兴县义和庄等三处作为项目示范点,进行新农村规划和建筑设计,安装新能源设施。之后中国与欧盟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合作。具体包括:
审视高校编外人员群体的工作、生活状况,对照“体面劳动”的要求和特征,现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失:
1.编外人员规模大、从业岗位广泛,但编内岗位缺失
据调查统计,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编外人数与编内教职工人数(在职)之比普遍达到1:2以上,有的超过2:3。从绝对人数统计,在职教职工1000人左右的高校,编外人员达500以上;在职教职工2000人左右的高校,编外人员达1000人以上。以浙江某大学为例,编内在职教职工为1600人,编外员工人数达1100人。由此可见,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编外员工所占比例急剧增长,其重要性也日益增加。因此,在论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成果时,绝不应该忽视编外人员所作的默默贡献。
从编外人员所从事的岗位看,分布相当广泛。对照传统零时工、合同工、土地征用工所处的岗位,当前编外人员的工作岗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后勤餐饮、司炉工、切配工、面点工、厨师,校办企业钳工、喷塑工、车工、消控工、装配工,校后勤服务电工、水工、驾驶员、门卫、保洁员等岗位之外,有的编外人员还从事教师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学生管理以及外事服务等重要工作,与编内职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没有两样,但其身分是编外。随着以减员增效、定编定岗为主要内容之一的岗位聘任制的实施,编内岗位数有减无增,编外人员转编转正的希望渺茫。以浙江某大学为例,思政队伍中编外人员占12%,幼儿园教师中编外人员占了多数,有的研究机构的文字秘书、科研秘书、文献资料管理员等均由编外人员担任,但由于编内岗位数控制严格,几乎是“只减不增”,编外人员转编的可能性很小。编外人员长期处于非“编制”岗位,自然会有被歧视的感觉。这样的就业,对劳动者而言是不够“体面”的。
2.编外人员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但工资低、福利少,社会保障缺失
由于大量的编外人员从事的是产品加工、餐饮、维修、清洁、驾驶、安保等生产性、服务性工作,其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工作强度较大,存在一定安全风险。而他们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障与编内同类人员相比差距较大,并且没有明确可预期的增资机制。以浙江某大学为例,总人数达1100人的编外人员中月工资(不含保险)在1500元以下有607人,约占55%,如与做同样工作的编内人员月工资相比,编外人员每月至少低500元以上,如把其它福利考虑在内,编外人员的收入则更少。他们的社会保险虽然绝大多数能按规定投保,但大多数仅达到低保水平,有的单位的社会保险不充分、不连续,社会保障不够完善。高校不同群体之间、同一群体不同岗位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势必导致群体间心理不平衡,存在一定的队伍稳定风险。
3.编外人员工作年限增加、素质提升,但发展空间缺乏
如今集聚在高校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是拥有较高学历、有一定的工龄、思想活跃的知识型劳动者,他们有责任心有理想,既看重收入待遇,也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遗憾的是,高校编外人员随着工作年限的累增,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但发展的空间受限。据笔者调查统计,工作年限达10年以上的编外人员占有相当的比例。同样以浙江某大学为例,工龄达20年以上的有133人,10年至20年的有143人,分别占12%、13%;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有189人,高中至大专的有276人,分别占17%、25%。如此稳定、积极向上并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作用的编外职工,其职业发展、职务提升的空间并不乐观,受岗位及工作任务所限,大多数编外职工只能长期从事相同的工作,流动性差,较难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这样的就业,多少有些无奈和尴尬。
4.编外人员缺少话语权,民主管理权利缺乏
现行的人事制度和运行机制使高校编外人员群体缺少话语权和利益代言人,自身力量的弱小与单独行动的高成本决定了这部分群体在教职工中的低地位和被忽视的处境。举两个例子:如浙江某大学,后勤集团编内正式员工只有210人,而编外员工达647人。编内、编外不少岗位工作量差异不大,但收入相差悬殊。编外员工数几乎是编制内正式员工数的三倍。人多并非力量大,身分的编外,再加上绝大多数编外人员未加入工会组织,面对自身利益的受损及其相关政策、条例的出台,编外员工很少有机会参与与表达,即使有幸参加职代会,也因代表比例低,人少言微而难以发挥作用。
另一个例子是该校的幼儿教育集团。从人数上看,编外幼儿教师同样是编内的数倍,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立单独的工会组织,绝大多数编外幼儿教师不是工会会员,规章制度的制定、福利政策的出台等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编外人员难以参与,一旦权益受损,单独行动的高成本使其举步维艰,只能忍耐。编外员工民主管理权利的缺乏,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和谐劳动(人事)关系的构建。
四、实现“体面劳动”的途径
“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公平公正”、“体面劳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十二五”期间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针对高校劳动(人事)管理现状和编外人员“体面劳动”缺失的状况,现阶段应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维护教职工权益,推进“体面劳动”的逐步实现。
1.认识到位、意识强化是实现高校编外人员“体面劳动”的思想前提
首先,全校上下,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对编外人员的重要性的认识。高校办学中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三支队伍缺一不可,教学、科研队伍是主体,是高校的主力部队,这无可厚非;而管理服务队伍,就是后勤保障,在后方作战,也是事业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更何况,已有相当比例的编外人员从事教学、思政及教学管理等一线工作。绝大多数编外人员默默无闻,全天候工作在确保通电、通水、饭熟、菜香、排污、清洁的平凡岗位上,学校正常运行片刻离不开他们。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凝结着他们的汗水。他们的编制虽然是编外,但工作全是“份内”,其重要性不应低估,更不可忽视。
其次,确立“编外人员也是教职工的组成部分”的思想。回顾数十年前,许多人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而奋争,如今这一命题早已成为历史。工人阶级队伍中“农民工”的加入,从不同维度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先进性。如今,高校编外人员,也就是外来务工人员或农民工,他们是教职工的一部分,也无疑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只有有了这样的认识,才不会产生对编外员工的歧视思想。
第三,强化“依靠”意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是由党的宗旨和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发挥主人翁精神,为学校发展多作贡献。
第四,强化“体面劳动”的意识。全社会的“体面劳动”既是劳动者个人尊严、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的源泉,也是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事业发展的源泉。“体面劳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追求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的目标之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强化“体面劳动”意识更具本质意义。高校引领着社会的价值取向,更应该成为“体面劳动”的实践地和示范区。高校应率先遵循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弘扬时代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努力让编外职工实现“体面劳动”。
2.落实法律法规,完善体制机制是实现高校编外人员“体面劳动”的根本
“体面劳动”的推进和实现,既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过程。在现阶段首要的是要认真贯彻中央领导有关缩小地区差别、城乡差别、行业差别,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讲话精神,并把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落实到位。尤其是要严格按照《教师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规范各项工作,切实维护编外员工的各项合法权益。政治上要一视同仁,不能顾此失彼;经济上,月工资必须达到或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要足额支付;法定节、假日加班要按规定支付加班费;要创造条件、逐步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环境;精神文化方面,要在编外职工中广泛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组织定期或不定期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除此之外,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用工制度,逐步打破“铁饭碗”,变身分管理为岗位管理,消除编内与编外的身分壁垒,凭自身能力与素质竞聘上岗,形成高校后勤职工队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留人机制,让编外职工有期待、有发展空间。同时,要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认真落实好职代会的各项职权,维护好广大职工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权利,切实推进、逐步实现高校编外人员的“体面劳动”。
3.提升素质、有力有为是实现高校编外人员“体面劳动”的内在基础
高校编外职工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要继承和发扬工人阶级立足岗位、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消除“打工”、雇佣观念,以主人翁姿态做好各项工作。高校编外职工唯有过硬的自身素质,才能有力量,有力量才能有作为,有作为才能有地位,才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较好地维护自身的权益,实现“体面劳动”。
4.工会组织切实维权是实现高校编外人员“体面劳动”的有力保障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天职,推进实现广大劳动者的“体面劳动”也是工会组织不可推卸的职责。一方面,工会组织要通过调查研究,争取党政支持,从实际出发创造有利条件,按照“积极、稳妥、逐步推进”的思路吸收编外职工入会,解决长期以来高校编外人员游离于工会组织之外的难题。另一方面,要切实做好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按照《工会法》的定义,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已经突破了身分、户籍、所有制、企业组织形式和就业方式等诸多限制,成为“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所组成的阶级,因此,编外职工不论是否已经加入工会,代表和维护包括编外职工在内的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组织责无旁贷。当然,高校工会组织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高校编外职工入会和权益维护,始终要从高校人事管理和工资福利待遇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步推进,不可急于求成。我们既要维护好编外职工的权益,又要维护好编内职工的权益;既要维护好劳动者的权益,也要维护好建设者的权益,这是中国工会的政治属性和社会职能所决定的。
因此,现阶段高校工会组织既要最大限度地把编外职工组织起来,增强编外职工的阶级认同感和归属意识,进而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业务技能;又要敢于、善于维护编外职工的合法权益,强化对各类劳动关系的调控,防止在事业发展中过度侵害劳动者利益,防止在力促公平正义中因群体分化引发的不稳定风险,主动依法科学维权,共同营造“体面劳动”氛围,努力实现高校全体知识型劳动者队伍的团结和统一。“木桶”的容量既取决于木桶的大小,又与“短板”直接相关,工会组织要在各级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把握各群体差异,突出维护好高校编外人员群体的合法权益,逐步实现高校编外人员的“体面劳动”。
注释:
①尹蔚民:《以“体面劳动”推动实现包容性增长》,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第100届国际劳工大会上的发言,2011年6月13日,日内瓦。
②胡安·索马维亚:《体面的劳动》,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胡安·索马维亚在第8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的施政报告,1999年。
[1]胡锦涛出席“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并致辞[EB/OL].[2008-01-08].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4/6744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