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强穴切挂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39例

2012-01-29杨世圭杨继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4期
关键词:排粪耻骨肛管

杨世圭 杨继闽

(1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人民医院,延安717500;2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濮阳457001)

长强穴切挂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39例

杨世圭1杨继闽2

(1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人民医院,延安717500;2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濮阳457001)

目的观察长强穴切挂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符合诊断的患者采用长强穴切挂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结果治愈18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8%。结论长强穴切挂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疗效确切。

长强穴;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手术;挂线疗法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uborectal muscle syndrome,PRS)是以耻骨直肠肌(PRM)痉挛性肥大,盆底出口梗阻为特征的排便障碍性疾病[1]。近年来,临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也越来越多地引起国内外肛肠外科学者的重视。本病若单纯采取保守疗法,靠服用缓泻药物,往往疗效欠佳。而采用手术治疗,目前多数学者仍用常规的经尾骶下切口作耻骨直肠肌松解术,其存在手术复杂、创伤面大、易感染、复发率高等不足[2]。我们采用长强穴切开挂线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39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39例,男14例,女25例;年龄29~71岁,平均(47.6±1.2)岁。病程0.5~15年,平均病程7.4年。

1.2 临床症状及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长期排便困难,排便费劲用力,排便时间延长,粪块细小、干硬,便次频繁及排便不尽感,排便时肛门骶尾部疼痛不适,可伴有腹痛腹胀、心烦失眠、纳差食少等。直肠指检肛管张力高,排粪造影显示耻骨直肠肌压迹,静息与力排时肛直角变化不明显,并有“搁架征”的特殊表现。39例患者均经过结肠传输试验和排粪造影等检查排除慢传输型便秘或混合型便秘。

1.3 治疗方法术前常规肠道准备,局麻或鞍麻下,取右侧卧位,在肛门尾骨尖连线中点取长强穴,向肛门方向做一切口约4cm,切开皮肤及皮下,用中弯血管钳从长强穴处钝性分离,左手食指在直肠环(耻骨直肠肌束)上1cm处,作引导确定穿出部位;右手持止血钳适当用力上顶使其露出,引入橡皮圈牵引挂线。术后常规换药,第3天开始每日适当牵引橡皮圈,促其早日脱线;一般8~10d橡皮圈脱落(对个别不脱落者,可1次剪除橡皮筋及束扎的肌肉组织)。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3]痊愈:排便通畅,症状消失;排粪造影搁架征消失;力排相肛直角明显变大。显效:便秘症状明显改善,不用通便药或偶尔用开塞露;排粪造影搁架征消失;力排相肛直角明显变大。有效:症状改善,排便稍费力,不用或偶尔服用通便药;排粪造影搁架征消失;力排相稍变大。无效:症状无改善,排便仍依赖泻剂或开塞露;排粪造影无明显变化。

2.2 治疗结果治愈18例,占46.2%;显效12例,占30.8%;有效7例,占17.9%;无效2例,占5.1%;总有效率94.8%。疗程15~30d。术后随访6个月至1.5年,无1例发生不全失禁或肛管畸形等后遗症。

3 讨论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是以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盆底出口梗阻为特征的排便障碍性疾病,是耻骨直肠肌反常性收缩和耻骨直肠肌肥厚两种病理变化同时存在的复杂的病理变化过程。其真正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主要有感染、先天性耻骨直肠肌痉挛肥厚、盆底痉挛、医源性损伤等,多数学者认为与肛门直肠的急慢性炎症有关。感染刺激该肌肉痉挛收缩,粪便通过耻骨直肠肌环时引起局部疼痛加剧,导致反射性收缩,以减少粪便通过,久之形成反常收缩。由于耻骨直肠肌长期反复发炎、充血、水肿,引起结缔组织增生纤维化、瘢痕化,最终导致耻骨直肠肌弹性减退,舒缩功能降低,造成排便困难。正常情况下直肠膨胀刺激肠壁和耻骨直肠肌压力感受器,引起内、外括约肌及耻骨直肠肌松弛,肛直角变大,开始排便活动。正常人静息时,耻骨直肠肌呈收缩状态,肛直角平均约92°(72~125°),而力排时,该耻骨直肠肌松弛,肛直角增大,约平均137°(105~160°),以利于排粪[4]。但耻骨直肠肌肥厚痉挛时牵制致使肛直角难以放大,反而变小,形成肛管延长,肛门指检触及的耻骨直肠肌边缘硬而锐利厚实。排粪造影显示“搁架症”,故导致以排便困难为主症的耻骨直肠肌综合征。

我们采用中医挂线疗法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其特点是以线代刀,缓慢切割,损伤小,引流好。以线代刀,缓慢切割,切开与愈合同时进行,避免了手术瞬间同时切断肛管全层所造成的肛门失禁,并起到良好的引流作用。而本术式要求在8~10d内挂线必须脱落(10天不脱落者,一次剪除橡皮筋及束扎的肌肉组织)造成肌层断端分离,使两断段出现亚急性断离,而不致出血、水肿、ARA松解放大,从而达到PRM扩切松解的目的。本疗法既保持了肛管的完整性,又切除了痉挛肥大的肌组织。而长强穴属督脉经,位于脊骶端,自古以来就是治疗肛门疾病的要穴,为督脉起始穴,且为督之络穴,别走任脉,督为阳脉之海,任为阴脉之海,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与督脉交会于此穴。督脉又与肝经交会于头巅,刺激此穴可以调理一身阴阳之气,重在益肾,疏肝利胆,疏通肠道气机,并消散局部郁热。《针灸甲乙经》、《中国针灸大辞典》载长强穴主治便秘、便血、痔疮、尾骶部疼痛;橡皮筋穿过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外括约肌及部分耻骨直肠肌,而外括约肌主要由肛门神经及肛尾神经等支配,耻骨直肠肌主要由盆内脏神经或盆内脏神经与肛提肌神经共同支配,少数来自肛提肌神经,直肠和内括约肌的副交感神经即盆内脏神经,直肠和上部肛管的内脏传入纤维在盆内脏神经内,沿副交感纤维至下腹下丛。挂线从外括约肌深至耻骨直肠肌并留置,刺激副交感神经兴奋,反射性调整交感神经功能,且直接刺激排便感受器,从而使直肠的吸收分泌功能,内括约肌、盆底肌的失弛缓状态及便意缺乏等得以改善。

总之,长强穴切挂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但其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1]喻德洪.现代肛肠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482.

[2]喻德洪.肛管直肠良性疾病诊治现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4,7(4)∶251.

[3]荣文舟.便秘[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1∶102.

[4]卢任华,谢群仙,陈栋.耻骨直肠肌肥厚症的排粪造影诊断[J].中华医学杂志,1991,71(11)∶633.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4.022

:1672-2779(2012)-14-0035-02

:王治华

2012-04-18)

猜你喜欢

排粪耻骨肛管
正常妊娠期耻骨联合间隙宽度变化临床观察
一种新型排粪造影助推器的设计与应用
耻骨联合分离的痛,您了解多少?
胎儿正常肛门、肛管和畸形改变的超声图像分析
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穴贴耻骨联合痛点治腰痛
肛瘘手术发现肛管非典型黑色素痣1例
100例晚期妊娠妇女正常耻骨间距超声测量
猪定点调教经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