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自主学习与管理能力培养的选修课教学探索

2012-01-29周文玲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10期
关键词:专业能力课程

周文玲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00)

对高职院校开设选修课的思考

(一)选修课设置的作用

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其课程设置一般都采用“必修课+选修课”的模式,即在开设一定比例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部分选修课供学生选择。选修课可以概括为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能很好地为素质教育和发展学生个性服务,实现文理渗透、互补,已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公共选修课作为体现学校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环节,一般由学校部门组织力量开设,凭借其广泛性和灵活性,为学生提供所学专业之外其他专业的平台,对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专业选修课一般由学校教学单位(二级学院或系部)组织开设,也称之为系内选修课。开设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和研究本专业的知识领域,更广泛地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知识的进展,可以拓宽学生专业领域的知识视野,满足学生在相近专业领域内的兴趣爱好,丰富专业知识,为其个性发展创造广阔的天地,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但目前选修课的开设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要求,尤其是在工科专业。

(二)选修课开设存在的问题

选修课的主要特点在于“选”,学生应根据自己的现状与需求、兴趣与爱好以及对教师讲课风格的欣赏自主选课,包括选择课程、任课教师、上课时间等。根据近几年的系部教学管理经验与实践,在选修课的开设上仍存在以下问题。

学生方面 学生对选修课主观上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存在明显的被动性和盲目性。表现在选课时不积极,有些即使选上了,对上课也不在乎,出现了“选而不修”的现象,导致了资源浪费。有些学生上课时做与课程无关的事,还有些学生抱着凑够学分的心态选修课程。

学校方面 一是教师数量不足,开设课程有限,满足不了学生的选课要求,出现了选不上课的现象。二是教师素质有差异,教学准备不足,开课较随意,对选修课缺乏系统设计。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教师认真负责,教学与实践经验丰富,能够结合科技的发展,根据学生的需求耐心地讲授,而有的教师则不尽然,导致学生不配合,教师也逐渐失去上课的劲头,形成了不良循环。三是学校教学设施有限,尤其是在工科类专业。有的教师想法很好,希望通过开设选修课开阔学生的眼界,将学生带到工程现场讲授并进行指导,但由于受到教学场地、设备、费用等不足的困扰,教师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四是缺少对学生的选课引导。选修课主要由学校教务处和系部教学管理人员、教研室主任安排,然而,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由于学校扩招、接受教学评估、开展示范及骨干院校建设等一系列工程,校、系两级教学管理人员人力有限,工作十分繁忙,难免对学生选修缺乏细致的引导,以致学生对教学安排、授课内容、教师水平等信息不太了解,造成选课失误或偏差,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五是选修课学分偏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要“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但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必修课学分比例与选修课学分比例相差太悬殊,以某专业总学分130分为例,必修学分占124分,选修学分仅占6分,选修课比例严重偏少,这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

对自主学习与管理能力内涵的理解

20世纪60年代,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针对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提出的自主学习的概念,强调的是“学”。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方法是让学习者到真实的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直接经验学习),而不仅仅是聆听别人(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学生应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体位置。根据这一理论,自主学习与管理能力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包括自我激发学习动机的能力,自我选择学习工具、获取信息、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的能力,科学合理地自我组织、制定学习计划的能力,控制整个自我学习过程,自我识别、自我评价、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探索构建适合自己特点的最佳自主学习模式的能力,理解、沟通与协作学习能力等等。

学生自主学习与管理能力培养的途径

学校要大力推行选课制与学分制 领导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家长的立场,为学生着想,真正重视教学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选课制度,推行学分制,敦促教学单位对学生选课进行积极引导,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源。这样,学生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爱好自主选择课程,也才能有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个性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以项目化课程为基础,整合教学内容 项目化课程是一种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将课堂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自主学习与管理能力的培养,必须按照项目化课程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序化,使传授知识的总量不变,但知识的排序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对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的引入,应尽可能地设置成使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项目,将知识融于项目教学中,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能力。

构建适合课程内容的教学模式 应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变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坐台下听的灌输式教学局面,以学生为主导,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设疑、引导和讨论等方法,实现互动教学,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给学生以较大的自由度,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促进自主学习与管理能力的提高。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开放式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自主学习与管理能力培养的助推器,经过“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项目”的实施,学校应对实验实训室硬件加大投入,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场所。与此同时,也要注重教学软环境的建设,加强实验实训室文化建设,如设置能激励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警示语,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网络资源等,营造培养自主学习与管理能力的良好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轻松、严谨的氛围中自由探索和学习。

探索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以过程性评价为主 传统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习惯于用知识学习的水平衡量学生,以笔试为主,举行期中测验、期末考试,注重理论化的结果评价。学生自主学习与管理能力的培养须遵循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构建评价体系,即要满足教学的开放性、教学要素的多元性、考核方式的非单调性等要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管理能力的选修课教学实践

(一)资源共享,开发专业选修课程

以专业群全面发展、资源共享、龙头专业带动为出发点,鼓励各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师积极申报选修课程,将一个专业的必修课程作为其他专业的选修课开设。理论上,某个专业的学生可以将本专业之外的其他任何一个专业的课程作为自己的选修课程。但是,考虑到可操作性,可要求各个专业将自己专业的2~3门专业必修课程推荐给其他专业的学生作为选修课程,这样,可以极大地丰富专业选修课的课程资源。例如,可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灌装线设备安装与维修》推荐给机械类、电气类专业的学生,对其他专业的学生而言,可作为一门开阔专业眼界、丰富专业知识的了解性课程,学时数可适当减少。

(二)合理安排,给学生自主选择权

开学初期,随着正常教学运行趋于稳定,由院系教学秘书将所有系内选修课程统计列表,注明对学生的选课要求、上课时间、任课教师、课程必要的说明等事项,发布给学生。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爱好自主选择,然后由系教学秘书组班,公布上课信息。这样,可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大胆探索,改革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模式

《灌装线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的教学实践 该课程是我校国家级示范性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课程围绕灌(包)装自动生产线成套设备,以培养掌握灌装线设备及相关包装机械的制造、安装、调试、维修等岗位技术能力为教学目标,以生产线的工作过程为参照设计教学过程,以设备生产的职业情境为导向,以设备制造与使用企业为依托,综合运用维修项目教学、仿真项目教学、工程项目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建立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在系内选修课程中可推荐给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的学生选修,使这些专业的学生获得对自动化生产线的感性认知。课程以洗瓶机、灌装机等主要设备为载体设计活动、组织教学,从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评价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管理能力。先以多媒体形式集中授课,从啤酒饮料类产品的生产入手,列举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明确课程目标,确定学习任务。之后要求学生通过精品课程网站自主学习,同时,到“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围绕设备现场讲授、观察,并定期展开交流讨论,进行单元小结。最后,写出课程学习总结报告。实践证明,学生选修积极,普遍反映通过课程学习开阔了视野,使通过其他科目(如液压与气动技术、PLC技术、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了落脚点,明白了知识的应用,真正做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同时,这种课堂与现场交替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生产的组织与管理》课程的教学实践 该课程根据机电专业群学生就业岗位的要求,对企业管理中与生产有关的组织管理知识作选择讲授,删除了如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教学内容,作为系内选修课推荐给必修课中没有安排《企业管理》课程的相关专业的学生选修。课程以工业企业生产的组织与管理为主线,以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和营销管理等为专题组织教学,以设疑问题引入教学,采取理论讲授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除了上课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管理能力外,课程突破了传统的对学生考核评价的方法,重点对学生自主学习与管理能力进行考核。如根据学生人数确定研讨题目,将学生分成8~10个小组,每个组的题目不同、要求不同,这样减少了相互抄袭或拷贝的机会。由“学生自荐+同学推选+教师指定”的方法选定组长,再由组长确定组员。题目提前3~5天向学生发布,由组长组织引导,要求组内充分讨论,共同研究做出汇报PPT,每组选出1名学生根据汇总后的观点和结论上讲台讲演、答辩,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完善,并要求每位学生写出一份学习总结报告。以“组与组之间评分+教师评分+组内自评”的方式,综合给出学生最后的学习成绩。在学习总结会上,学生发言积极,气氛活跃,实践证明,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管理能力。

每个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自我控制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管理能力,学校要从教学管理的诸方面,如选课制、学分制等制度建设和保障上加强建设,合理配置和优化教学资源,为教学双方提供优质的教学保障,充分挖掘和调动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也要充分发挥潜能,耐心细致地从教学的各个方面引导和鼓励学生,尤其在自主性比较大的选修课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有利机会,大胆探索、积极改革实践,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适合学生的最佳学习情境,改变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管理能力,为国家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1]罗小芳.从课程关系看高职公共选修课的价值定位[J].职教论坛,2011(8):17-19.

[2]李岚.完善公共选修课选课制度,加强选课的管理水平[J].科教导刊,2011(6):181-182.

[3]徐莉莉.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20):4-7.

[4]江芳.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定位[J].新课程研究,2011(4):14-15.

[5]潘文群.高职项目化教学课程的考核评定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1(12):168-169.

[6]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7]薛朝辉,贺亚芹.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刍议[J].职业技术教育,2011(20):41-43.

猜你喜欢

专业能力课程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