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基于终身教育的视角

2012-01-29刘文华

职教论坛 2012年31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能力发展

□刘文华

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当今影响甚广的一种教育思潮,而且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理念的层面,已经在教育实践领域开花结果。而高等技术教育作为“跨界”于高等教育与技术教育之间的一种独特的教育类型,对于终身教育的实现意义重大,与此同时,高等技术教育如何回应终身教育,其未来的发展态势又如何,都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的重要议题。

一、终身教育思想简述

20世纪50年代开始,终身教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思潮,并逐步开始实践。自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进入了“信息爆炸”时代,而且现代科技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对这一新形势的回应,人们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终身教育理论应时而生,并迅速获得世界性的普遍认可。尤其是它作为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个基本原则,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决策者所接受。

追究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是以1970年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以及1972年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研究报告 《学会生存》为最重要的代表著述,并以此为契机引发了对传统教育观念的革命性变革。至于人们如何阐述终身教育的内涵,在世界范围内基本还是有一定的共识,即它与生命共有,外延扩展到社会各方面的连续性教育,在外延上终身教育涵盖教育的一切方面,泛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全部。[1]在开放性上,终身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在此系统内,教育面向人人,学校教育向全社会开放,真正实现了教育社会化。学习者在终身教育这个全面开放的教育体系中,活动灵活并拥有较大的学习选择范围。这些方面都使得原来的传统教育突破时空限制成为可能,并在更高层次上回归社会实践,建立真正开放的学习化社会。

《学会生存》一书对终身教育的目标作了细致的描述:努力建设更美好的生活,使人们体验一种更和谐、更充实和符合生命真谛的生活。把这一目标具体化,就是三个方面:“学会生存”;教育民主化;建立“学习型社会”。要达成这几个终身教育的发展目标有四个有效途径: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就是按照规律去劳动、去生活、去创造,增强个体的做事能力与水平;学会求知更多地是为了掌握认识世界的手段,而不是仅仅为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心智机能的开发;学会做人就是让学习者能够学习并践行前人长期积累下来的做人的道理;学会共处即学会共同工作和生活,要求人们之间能团结和睦、友好共处,懂得人类既具有相似性更具有多样性和相互依赖性,自觉承担对他人的一份责任。

保罗·郎格朗还对终身教育作了特征描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终身教育具有终身性。这是终身教育之所谓为“终身”的核心指标和内容,是 其最大的特征。终身教育打破了原有的学校教育形式的固有框架,将教育当作个体一生中不间断的学习过程,是人们在一生中所接受到的各种类型教育的总和,不仅包括了学校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形式,还包括了各种社会培训的内容。其次,终身教育具有广泛性。单从类型上而言,终身教育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涵盖了个人的各个人生阶段,是一切地点、一切场合、一切时间和一切方面的教育。终身教育将学习的空间扩展,学习不再受特定空间的限制,为整个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发展领域。再次,终身教育具有全民性。终身教育的全民性,是从受教育的对象而言的,它是指接受终身教育的对象可以是社会所有的人,无论男女老幼、贫富差别、种族性别等等。从教育公平的视角来看待,终身教育具有强烈的教育民主化的色彩,反对教育为所谓的社会精英提供精英教育和服务,使得一般民众也能平等获得教育机会。最后,终身教育还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从教育形式上看,终身教育形式非常灵活,任何需要学习的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和培训。学习的时间、地点、方式、内容都可以由个人决定。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学习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

二、终身教育思想对高等技术教育的影响

终身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就对各国的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比如,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第二届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将会议主题定为“全民的终身教育与培训———通往未来的桥梁”。在这次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总干事马约尔明确提出:提供终身的教育与培训是我们惟一能够用必要的知识与能力来武装各国人民的途径,使他们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全球中获得生存。在我国,早在1999年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也鲜明地主张:终生学习和终身教育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我国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终生学习的教育制度。

目前,全球范围内社会发展形势有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从空间上看,整个世界在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变得越来越小,各门教育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多。二是从时间上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几何级的发展速度。在此背景之下,如果一个人的知识面过于狭窄必将会限制个人自身的职业发展,原来期望的终身从事一种职业也成为不可能,因而,教育对“通才”的培养就会显得越来越必要和重要了,这种“通才”就是指那些具有某些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基础扎实的适应性强的人才。

从受教育的阶段性上看,高等技术教育仅是受教育者接受众多教育阶段中的一个阶段,技术院校不可能将学生终身需要的知识和技术能力都传授学生,比传授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价值,将学习看作是与物质需要一样甚至更重要的精神需要,这样的话,终身教育才真正贯彻到了技术教育中。因此,如何能激起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才是高等技术教育在终身教育下体现价值的前提条件。高等技术教育要在一定程度上摈弃教育的功利性,把教育的重点放在教会学生掌握工具性的知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兴趣、技术和能力上,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生活中,根据个人的实际所需有能力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

从教育类型上看,高等技术教育原则上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但是,如果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及高等技术教育的整体性来看的话,高等技术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专业上的学习,学生还会接受到较浓的素质教育和很强的基础教育。从这个意义上看,高等技术教育就应该而且必须贯彻终身教育的思想,高等技术教育在传授学生知识、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也应该致力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获得协调发展,这样高等技术教育的学生才能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发展需要。

从这十余年的发展态势上看,新的世纪世界各国竞争进一步加剧,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十分迅猛,科技发展的进度直接影响到了社会职业的持续变动。在这种社会职业持续变动的情况,固守某个职业能力已不能适应社会所需,对接受高等技术教育的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快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需要掌握最新的现代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具备自己获取知识并能应用知识的能力;要求他们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要有良好的个人心理素质,以适应社会的急剧变化;要求他们不仅具有相当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而且对于从事某些职业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个人思想 品质。从上述这些内容上可以看出,终身教育对高等技术教育的影响,不仅是一种理论倡导,也是其自身发展的现实所需,终身教育对高等技术教育的内容、对象、实施方式、范围都有巨大的影响。

三、高等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对于终身教育的回应

高等技术教育在终身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那么,高等技术教育如何回应终身教育的理念?高等技术教育如何依据终身教育的理念,确定未来发展的态势?这些都是现实而急迫的课题,需要要我们认真研究。对于终身教育理念,高等技术院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应:

(一)抛弃轻视技术教育的观念,树立与终身教育相适应的提升技术教育重视程度的观念

在此有必要作一下国际对比,在德国,接受技术教育的学生并不像我国“低人一等”。与学术大学的大学生相比,接受技术教育学生也具有很多鲜明的优势,譬如与用人单位建立的密切联系、明确的职业定向、培训收入带来经济上的独立、有机会获得从事某项职业的直接的实践经验等等。在德国,人们普遍认为,健全的人才培养体制应该是学术型的高等教育和高等技术教育齐头并进,两者都有良好的发展。从学习的角度上看,德国发展高等技术教育的经验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其中最鲜明的一点就是社会普遍认可并大力扶持高等技术教育,能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实际需求,并在中学阶段就能注意到学生个人的兴趣,从而避免众多学生盲目地去挤大学的 “独木桥”,提早从教育对象上进行了分流。[3]对比之下,我国多年来在社会上就存在轻视技术教育的观念,很多人认为技术教育是二流教育、三流教育。而且,长期以来,教育管理部门对技术教育的重视也非常不够,在财政投入上,对于高等技术院校的财政投入普遍远远低于普通高等学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等技术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终身教育功能也就十分困难了。要改变这种技术教育的不利局面,教育管理部门可以借鉴国外如德国发展高等技术教育的有益经验,提高对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尤其更加重要的是,要把高等技术教育放在与普通高等教育并重的位置,并在教育发展政策中予以确认。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所需的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这样也有利于构建适应于我国国情的终身教育体系。

(二)破除原有狭隘的高等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终身教育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高等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涉及的内容和因素很多,其中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体系的联系十分密切。当下,高等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性倾向,在教学内容上轻视学生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构建。与此同时,高等技术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对新技术的反应较为迟缓,没有在设置和调整课程的过程中体现新的发展变化,有些学校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等课程设置不合理,在对学生素质培养的定位上,没有平衡考量一般素质、专业技术能力、关键能力。高等技术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这些缺陷,很明显不能适应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要求。从终身学习的角度上看,学校要关注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等基本学习素质的培养。[4]高等技术教育应在基础学科传授和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之间找到平衡,否则,如果太过偏重基础学科而忽视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就会面临着与就业脱节的危险,但同时,如果太过重视专业技术忽视基础学科,它又会无法使个体的职业生涯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故而,在终身教育理念下,高等技术教育应更注重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高等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能仅局限在某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上,而是应提高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等构成的综合职业技术能力,获得能力的迁移,可以将把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技术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有能力获得自主提高和发展,积极探讨终身教育理念下高等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5]

(三)摈弃原有的评价制度,建立健全与终身教育相适应的多样化学习评价制度

在教育评价方面,高等技术教育目前仍然简单地以考试代替评价,单纯地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这种传统的学习评价制度沿用到了高等技术教育,它很明显的与终身教育所倡导的主张不符,终身教育提倡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持续性理念和教育应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故而,鉴于高等技术教育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在进行学习评价时,我们应认识到人才能力及表现的多样化问题,不能仅以考试分数来衡 量学生的能力和优点,考评的目标不同,相应的,考核的方式、方法与考核的内容也应该是多样的。譬如,依照高等技术教育的应用性特点,在评价学习的过程中把理论知识评价与技术实践评价相结合。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其唯一目的就是使学生明确认识自己的学习成果、进步程度和需要改进之处,为后续的学习提供基本参考。学习评价应当对每个学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不是否定作用,必须为学生持续的、进一步的学习服务,并且在评价的过程中能考虑到个体的特点进行发展性评价,而不应以考试分数作为终结性评价,这才是高等技术教育所应持有的学习评价态度。

(四)破除封闭的高等技术教育办学模式,建立与终身教育相适应的灵活开放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从办学的开放性上看,终身教育提倡开放的办学模式。但是,在我国,高等技术教育办学模式较为封闭,这主要表现在许多高等技术院校关起门来办学,不重视社会力量对于学校的支持作用,忽略了与行业、企业合作培养学生机制的建立。事实上,这种保守封闭的高等技术教育办学模式与终身教育所倡导的开放办学的理念相背离,它也根本体现不出高等技术教育的终身教育功能。从高等技术教育发展的态势上看,其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就看我们如何行动,其中,加强校企间的合作与交流无疑是克服当前高等技术教育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之一。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很多种,比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前苏联的“基地企业”以及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我们不是要完全照搬这些合作模式到高等技术教育,实际上,这些模式大多已被实践证明是运转灵活、优势互补的优秀技术教育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都体现了学校与行业、企业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文化知识教育和职业技术训练上职能分工以及学校和行业、企业资源共享的原则,使二者获得双赢,在各阶段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在不同的时期被作为成功的技术教育发展模式而被许多国家与地区的高等技术院校学习与效仿。我国的高等技术院校近些年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开始重视行业、企业对于学校的重要性,开展了相关的合作,但与此同时,由于受到了市场因素和管理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少的高等技术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交流还停留在浅层次的阶段,没有形成纵深合作机制。如果高等技术教育想要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只有引入市场的力量,将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做实,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也才能够真正实现高等技术教育的终身教育功能。

总而言之,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工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现代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必须依托高等技术教育的创新发展,重视高等技术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高等技术教育也必将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加快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部分,体现其独特价值,充分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武海燕.终身教育“制度化”辨析[J].教育探索,2011(08).

[2]杨若凡.技术视阈中的高等技术教育[J].职教通讯,2009(08).

[3]李晓军.高等技术教育∶一种国际公认的教育类型[J].职教论坛,2011(07).

[4]徐红彦.中国特色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1(10).

[5]吕鑫祥.对高等技术教育教学理念有关问题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0(03).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能力发展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我国终身教育的回顾与反思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两岸终身教育法律比较研究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